《寡人之于国也》
加入VIP免费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

ID:876087

大小:2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要点和能力训练  一、学习要点  (一)关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并尊称他为“亚圣”。他把孔子侧重于道德修养的“仁”发展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并到齐、宋、魏等国游说,但其观点被视作迂阔、不切合实际而不被采纳。最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中仁政思想是核心。“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思想在今天一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孟子的文章以雄辩著称。读来气势磅礴,感情激越。他善于先诱使对方就范,使对方陷于设就的陷阱中。笔锋咄咄逼人,全然不似孔子的温文尔雅。  (二)课文简讲  课文记载了孟子和粱惠王的一次对话,孟子借为梁惠王在“民不加多”方面解惑的机会阐述了其仁政的思想和具体措施。  本文既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又生动表现了孟子文章的特点,即结构严谨、善用比喻和气势充沛。  1、本文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主要内容是表现梁惠王的得意和疑惑。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沾沾自喜,但又为没有更多的人归顺自己而感到疑惑。在这一段里,孟子虽然还没有出现,但梁惠王的言语已经为孟子阐述自己的思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孟子当然会抓住不放。同时,作为文章的开始,粱惠王的疑惑也为下文内容的展开起到了极好的张本的作用。  第二部分(从“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临国也”):主要内容是孟子帮梁惠王分析了“民不加多”的原因。但本部分还不是文章的主体,准确的说本部分中,孟子只不过是否定了梁惠王的沾沾自喜,指出他的自得之处并没有比别的君王好到哪里去。本部分比较有趣的地方是孟子对梁惠王的否定不是直截了当的提出来的。他站在梁惠王的角度,从他所喜好的东西出发,把梁惠王引到自己的思路上来,为下面做进一步的阐述做好充分的准备。孟子的好辩善辩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主要内容是孟子全面深入的阐述了真正使“民加多”的措施。用今天的观点来说,那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抓: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加强德育教化,统治者严于律己。要注意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资源。  2、学习本文要注意的问题  (1)解决文中的生字,注意其字意。  (2)整理文中的通假字。  (3)注意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尤其是“于”、“加”、“而”、“直”、“之”、“凶”,等等。  3、补充(孟母三迁)  原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翻译: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 “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二.能力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  ①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②邻国之民不加(  )少  ③王好战,请以战喻(  )  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  )食也  ⑤是使民养生丧(  )死无憾也  ⑥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⑦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  )其时  ⑧涂(  )有饿莩而不知发(  )  2.比较下列虚词在各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①寡人之于国也  于 ┫②移其粟于河内    ┃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①察邻国之政  之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①王好战,请以战喻  以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则 ┫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④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①移其粟于河内  其 ┗②百亩之田,勿奇其时  3.了解下列文言特殊句式,翻译这些句子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③无乃尔是过与?  附参考答案   1、  ①凶:荒年。②加:更加。③喻:说明。④胜:尽。⑤丧:办丧事。  ⑥宅:宅地。⑦畜:畜养。失:错过。⑧涂:通"途"。发:打开(粮仓)。  2、  于①介词,对。②介词,到。③介词,比。④介词,跟。  之①助词,的。②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不译。③代词,它,指宅地。  以①介词,用。②介词,按。③介词,把。  则①连词,表承接,就。②连词,表假设,那么。③连词,表假设,那么。④连词,表转折,却。  其①代词,那里的。②代词,那些。  3、  ①这样却不称王的,没有这种情况。  ②这跟刺人杀死他,说:"不是我杀的,是武器"有什么不同呢?③恐怕要责备你吧!愧 疚高一(7)陈晨  不知哪天起,一位哑巴大伯和他的妻子在楼下的空地上搭起了个修理棚,做起了修鞋生意。  寒冬里的一天,我拿着双穿坏的鞋去找哑巴大伯,发现他正坐在棚门口呆呆地望着远方。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辛酸的神情。见到生意来了,哑巴大伯立即挤出一丝笑意,和蔼地望着我,伸出那只长满老茧的手把鞋接了过去。寒风无情地吹着,站在一旁的我不住地打颤,可哑巴大伯丝毫不受影响,他那专心致志的神情和娴熟的技术,着实令我佩服。我跑回家,拿来几个苹果送给他。哑巴大伯仿佛受宠若惊,他拿起地上的纸笔,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两个字:谢谢。随即把它递到我手上,嘴里还"呜哇"地说着什么。我知道他这是在感谢我,便高兴地点了点头。  和哑巴大伯谈话真是另有一番感受,从和他简短的对话中,我能深深地感受到他那非比寻常的痛苦,当我问及他的家人时,哑巴大伯连连叹气,那辛酸的神情又挂在脸上。他抬起手,撩开了挂在棚门上的破布,刹那间,一股浓重的药味令我不住地向后退。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发现他的妻子正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药罐,屋内的设施更是简陋至极,我不忍心再看下去了,替他盖好门上的破布,用两块石头压住了布角,然后静静地站到一边。  春节前的一个下午,我正和小伙伴玩得起劲,突然,门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极不情愿地跑去开门,原来是哑巴大伯,他一脸焦急地样子,嘴里不住地"呜哇"着,看上去有什么急事。小伙伴们不住地催促着我,我冷冷地对哑巴大伯说:"我现在忙得很,有什么事以后再说吧。"之后,又投入到欢乐的海洋之中。  第二天,我无意中听到爸妈的谈话,爸爸告诉妈妈,哑巴大伯的老伴由于没有及时送到医院,昨天下午死了。这消息如同晴天的一个霹雳,着实令我感到震惊。原来哑巴大伯昨天是为了这件事来找我的,可我却……如果我当初帮助了哑巴大伯,大妈也许会活下去,哑巴大伯就不用承受这巨大的痛苦,而我也不用像今天这样后悔莫及。内疚和悔恨在我心中交织着,成为一片阴影,覆盖在我心上。  如今,哑巴大伯和他的修理棚已经消失了,而我心中的那份内疚,却深深地印在心底,永远也无法消失。  哑巴大伯,你现在还好吗?  [评语]读完此文,我被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纯真之情感染了。陈晨同学的"愧疚"是什么呢?她愧疚地是没有帮助哑巴大伯而让他承受巨大痛苦。其实,她已够善良的了,请看她对那位处于冷漠中的大伯的亲近和赞美吧……已经如此,她还因一次没帮哑巴大伯而愧疚。这"愧疚"是一种多么纯美的心境啊。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