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去。庆父是庄公庶兄,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密谋,欲立哀姜妹妹叔姜之子为鲁君。公子般即位不到两个月,便被他派人杀死。欲自立。之后改立闵公当国君。齐桓公派大臣到鲁国去了解情况。不久,大夫仲孙湫向齐桓公作报告时候说:“如果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过了一年,庆父又杀死了鲁闵公。两年之内,鲁国两个国君被杀,使鲁国的局势陷入了严重的混乱之中,百姓们对庆父恨之入骨。庆父见在鲁国实在无法再呆下去了,便逃往莒国。鲁僖公继位后,清算庆父罪行,便请求莒(jǔ)国把庆父送回鲁国。庆父在途中自杀,至此鲁国动乱结束。这时任鲁相的季友,提议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这就是孟子姓氏的由来。该成语后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得不到安宁。亦指无法了结,停止的事物。
亚圣孟子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国人,又邹国作为鲁国依附国,也将之看做鲁国人。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曾效仿孔子周游齐、宋、魏等国,以仁政思想游说列国国君,孟子及其门人(万章等)著有《孟子》一书。孟子在儒家思想传承史中的位置:孔子孔伋孔鲤孟子发扬、完善并推广孔子思想和儒学被加封为“亚圣公”后世称为“亚圣”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背诵回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背诵回顾《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背诵回顾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自主研读本课学习目标:一、解题及相关。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三、精读课文,理清全文文言基础常识,能够翻译重点语句。四、再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孟子文章说理形象、论辩缜密有力的特点;并背诵全文。五、总结全文,评价孟子的思想主张。
解题解题提示:利用书下注释,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课文主题包含的信息。(课文围绕什么问题展开?)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统治者,对外征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源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公元前335年,也即梁惠王三十五年,孟子被梁惠王邀请到魏国宣讲治国之道。梁惠王为了富国强兵,恢复并扩大疆土,广招天下贤才,孟子就是其中之一。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将它发展为“仁政”学说,反对“霸道”“虐政”,主张当权者用仁义治天下。虽然梁惠王的根本目的与孟子的主张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梁惠王本身谦恭好学,在与孟子多次的接触、交谈后,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初读课文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分(第二至第四段)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第五至第七段)孟子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精读课文按照自读提示,完成对本文文言基础常识的整理。自读提示答案
翻译巩固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3′)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3′)译:按照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译: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翻译巩固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3′)译: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这是王道的开端。(判断句)5、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4′)译:只是/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判断句)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译:五亩大的住宅场地,把桑树种在其中(状后),五十岁的就可以穿上丝织品了。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6′)译:认真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翻译巩固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译: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省略)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与……相比,有什么不同)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4′)译: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文言文断句练习用“/”断句孟子曰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piǎo)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wù)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wū)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16处)答案: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文言文断句练习翻译:“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孟子说: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孔子说过:‘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俑土偶的人,该会断子绝孙吧!’这是因为木俑土偶像人的样子却用来殉葬。(这样尚且不可,)那又怎么能让百姓们饥饿而死呢?
再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这场对话是怎样围绕一个固定中心展开的?)
行文思路民不加多守方:梁惠王攻方:孟子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对比:“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举例:“河内凶,……河东凶亦然。”(为下文“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设喻启发:“以五十步笑百步耳,则如何?(反问)”—“是亦走也。”转入正题:“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得出小结:“移民移粟”=小恩小惠≈治国不尽心最终结论:须施“王道”王道之始王道之成王道之姿提出:“使民加多”的措施孟子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王道(仁政)”
课文第二段孟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的?有什么表达效果?孟子使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进行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说明梁惠王的“移民移粟”与邻国治国不尽心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达到“使民加多”的目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课文第三段中孟子提出的三条发展生产的措施。按照农时耕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不竭泽而渔(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休养山林,适度樵采(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课文第四段孟子为了进一步阐明如何“使民加多”,又提出了几个建议?与第三段的措施相比,有什么发展?在宅地周围发展蚕桑,保证穿衣;畜养禽畜,吃得上肉;不随意征发徭役兵役,让人民按时节耕种,供养家庭(“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建议,是对第三段措施的进一步阐述,强调“养民”,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兴办学校教育,用孝悌礼义教育人民,形成良好社会风气(“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说明在“养民”的基础上,孟子提出还要教化人民,这样才能实现“王道”。
孟子最后从什么角度、使用什么手法阐述论证“王道”?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孟子最后使用比喻进行驳斥,从反面论证,指出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暴政,揭示了梁惠王“为民”言辞的虚伪,谏议为君者要有行王道应有的态度。
思维点拨:梳理并理解孟子在对话中阐述的“王道”课文的第三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句,提出了三种发展生产的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面三组排比句,又以此结论为前提提出“王道之始”的新结论,作者将三层意思、三方面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并把“民不加多”的问题引入施行王道的主张。
课文的第四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王道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比句提出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相应结果,比起第三段的三种措施,更进一步,具有很强主观能动性。孟子还在养民的基础上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至此,孟子一共使用了四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加以渲染,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照应第三段“王道之始也”。
课文的第五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暴政,从反面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前两段已经阐明行王道的道理。这一段照应全文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自己“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一句中的对比让人触目惊心,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收成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指出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暴政。最后“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两句言简意赅地提醒统治者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有房住,有田耕,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仪,才能让百姓归附。这就回答了开头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结构、手法、句式)①结构严谨。孟子文章表面上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环环相扣,不可分割。②善用比喻。孟子使用比喻的说理文字特点为生动形象、从容不迫。③气势充沛。这体现为大量整齐排偶句式的使用。
总结全文思考: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内涵是什么?①民本主义思想。《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②邦国主权在民。《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孟子·万章上》: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尧荐舜於天而天受之,暴之於民而民受之。”③人民可不服从暴君暴政。《孟子·离娄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④政事以民为归宿。《孟子·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⑤根据民意用人。《孟子·离娄上》:“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梁惠王下》:“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⑥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孟子·梁惠王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⑦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对曰:“……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⑧反对不义战争。《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