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李白有一首诗里面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请问,这里的“孟夫子”指的是谁?【进入课文学习】
课文范读【】生词注音段落大意重点难点课后作业视频欣赏大纲:
重点实词:时王食通假字:无颁涂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常用虚词:然则以文言句式:否定句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判断句固定格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3、4自然段第三部分:第5、6、7自然段
孟浩然(689—740)孟子(前372—前289)
孟浩然,以字行,盛唐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善于描写山水风光和田园景色,喜作田园抒情诗,有意学习陶渊明,唯怀才不遇,时露寂寞伤怀之情。其擅长五言,尤以短篇為胜。其诗造思极深,必待自得,故其五言律诗皆忽然而來,浑然而就,而圆转超绝,多入于胜矣。著有《孟浩然集》。
1、《史记·列传》:“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2、赵歧《孟子章句》:“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书》。”3、《汉书》注云:孟子“字子车,一说字子舆。”
《史记》载: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凡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适梁,梁惠言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给下面画横线的字注音,并找出句中通假字:⑴弃甲曳()兵⑵涂()有饿莩()⑶鸡豚()狗彘()之畜()⑷数()罟()不入洿()池⑸无()失其时⑹谨庠()序之数⑺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⑻申之以孝悌()之义
⑴曳:ye(去声)⑵涂:tu(阳平)莩:piao(上声)⑶豚:tun(阳平)彘:zhi(去声)畜:xu(去声)⑷数:cu(去声)罟:gu(上声)洿:wu(阴平)⑸无:wu(去声)⑹庠:xiang(阳平)⑺颁:ban(阴平)⑻悌:ti(去声)通假字有:“涂”通“途”,“无”通“毋”,“颁”通“斑”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鲁国陬邑人。其学以仁为核心,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又以孝悌为仁之本,认为“克己复礼为仁”等。
第一段: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译文】
王:⑴名词,wang(阳平),大王,君王,王侯王好战王如知此王无罪⑵动词,wang(去声),称王,统一天下然而不王者
第一段译文: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第二段: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译文】
第二段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
第三段: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译文】
第三段译文: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第四段: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译文】
第四段译文: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第五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译文】
食:⑴动词,吃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⑵名词,食物,吃的东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时:⑴季节,谓春耕夏耘秋收之时,凡有兴作,不违此时,至冬乃役之也。不违农时勿夺其时斧斤以时入山林⑵时机,机会。无失其时
第五段译文: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第六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
第六段译文: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第七段: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译文】
第七段译文: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孟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