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导入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让小组交流汇报),同学们都说了不少,现在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然后师出示幻灯片让生观察我国的一些风景)。同学们漂亮吗?今天,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去领略一处神奇的自然风光——庐山,好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齐读古诗《题西林壁》,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师展示庐山的图片) 二:学习新课 (一)解题,了解作者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这首诗题目的意思(让小组交流).(在此展示西林寺和西林寺的图片让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是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谁知道作者苏轼的生平?(让小组交流、讨论后汇报)(课件展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且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诗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的五首游记之一。) (二)读诗句,理解诗意。1、让生自由的读古诗。 (师出示古诗的课件)2、让生齐读古诗,师加以纠正。(课件展示)3、抽生读。(或师范读后生又读)4、让生再读诗,并让生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可以相互交流,讨论。(让小组汇报)
5、理解前两句,让生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课件展示:横、侧、远、近、高、低;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6、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吗?(课件展示:作者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7、理解后两句,让生说说这后两句的意思(“我”没有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8、理解这首诗之后,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这首至今仍为人称诵的诗篇,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诵好不好?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这首诗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感受的。(朗读之后,小组汇报,师板书实写、明理)9、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的朗读了《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但老师却怎么也不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让小组交流、汇报)(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效果就不同,在一个面就只能看到一个部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10、师讲述同时课件展示《盲人摸象》的故事,这几位盲人他们错在了哪里?(让小组交流运用今天所明白的道理来汇报) 三、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并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之中,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板书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角度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不同观察 不识/庐山/真面目, 效果就不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