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临潘阳湖,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山,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声誉。庐山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
庐山出名的原因除了优美的风光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首诗。你知道是什么诗吗?
初读古诗[宋]
解诗题题西林壁书写西林寺墙壁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西林寺坐落于庐山北麓,为庐山北山第一寺。
《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经江西游庐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作品写作背景明背景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诗句有节奏有重音有感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连绵起伏的山岭巍然耸立的险峰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识:知道缘:因为庐山(我)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实的全貌
自学提示: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画。注释:不识:看不清只缘:只是因为面目:面貌,这里指庐山的风景。身:自己此山:指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连绵起伏的山岭
侧看高耸入云的山峰
横看庐山成了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看庐山成了高耸入云的山峰。
远近低高各不同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的样子都不同。
放飞想象:横着看,庐山;侧着看,庐山;从远处望,庐山;从近处看,庐山;从高处俯视,庐山;从低处仰望,庐山……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意思是: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
背一背:题西林壁苏轼横看侧,各不同。不识真面目,身在。背古诗
测一测: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启示人们:。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的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悟诗情
思考: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么办?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你还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客观全面去了解事物的?盲人摸象画杨桃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诗句运用:
拓展阅读:
1、比一比,再组词。缘()绿()隐()稳()侧()测()峰()锋()当堂小测
自学指导(三)自由读后两句诗,回答问题:1、有不懂的词语吗?试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2、从这两句诗句中,你体会到什么?看事物要从不同角度去看,这样才会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