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自我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题西林壁自我设计

ID:876882

大小:72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巴东县光明小学吴俊贤教学目标:1、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4、借助教师的课堂有效评价对学生以方法的引导,学习的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重点借助自己喜欢的读诗方法,理解诗意,感悟诗境,体会诗情。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歌所蕴含的哲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5分钟)1、孩子们好!(生答)喜欢我这样称呼你们吗?(生答)好,为什么?能说说理由吗?(学生自由回答)(是呀,老师就像爸妈一样喜欢你们,爱你们,希望你们成才成人,但我更希望成为你们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你们愿意吗?(好)那好,我今天真高兴!认识了这么多好朋友,打打招呼吧,小朋友们好!小伙伴们好!)2、我想认识认识,咱们班的班长是谁?请你到前面来,班长,你好! (握手)你看看咱们班小伙伴们上课前的状态,你满意吗?(坐姿、精神状态)哪些方而让你满意?(好的,你看,个个精神抖擞,那一张张写满自信的笑脸,那一双双充满智慧和灵气的眼睛,我们可以想象小朋友们在课堂上一定非常活跃。)班长都满意了,那咱们开始上课了。3、上课,小朋友们好!今天咱们学什么呢?(生答)谁能帮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其它同学在下面写。(谢谢你!你自己觉得写得怎么样?A、好一位谦虚的孩子,我相信有这样的好品质,你一定会越来越优秀。B、好一位自信的孩子,将来一定能成功,因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我想了解一下,题冃有写错的吗?(真好,这儿个字要全部写对,不简单。那你觉得在书写这个题目的过程中,哪些字要提醒伙伴们注意呢?看来你真是一位细心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孩子,要做到这些可不容易,那咱们把敬佩的掌声送给他。)4、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题目?(学生齐读)结合注释看,“题”是书写的意思,“西林”是指庐山的西林寺,所以题目应该这样读,教师提示:题-西林壁(所以,哪怕只是题目,也应该理解了读,这样才能读止确。)5、这是一首古诗,古诗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咱们没上学时可能爸妈都在教我们读诗了,到了一年级我们就正式学诗,我统计了一下,咱们已经学过20多首诗了,告诉我,你们学诗的好方法有哪些?(生答)你们的办法都很好,今天我给你们新的建议,读诗做到三点即可:读顺、读懂、读好。(板书,咱们顾名思义,猜猜这三点的具体要求,学生说,老师补充)读通就是要读通顺、读正确、读流利;读懂就是要读懂诗句的意思,要能体 会诗歌的意境;读好就是要读得入情入境,要读得深情并茂、有滋有味。大家看,这三者之间能颠倒顺序吗?(不能)对,他们是逐层递进,不可颠倒顺序的。今天只要做到这三点,你就学好了这首诗,能做到吗?(好,让我们带着这样的自信走进诗歌。)二、学习古诗,体会诗意。(30分钟)1、谁来先读读这首诗?(课件一:展示全诗)(这样吧,我读题目,找几位孩子读诗的具体内容,老师和多名学生对读。)指名同学评价,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对照我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看看,他哪些方面读得好,哪些地方还要注意?(很好,这几位同学不仅读顺了,而且字字落实,比如:这里边有的后鼻音和前鼻音“横”“岭”“林”要读准了。)都会读了吗?好的,那咱们一起读一遍。2、这首诗谁写的?(生答:苏轼)苏轼谁认识?(生笑,可以理解,因为苏轼离我们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不认识没关系,我们可以想办法了解他,谁了解他?(指名同学简单介绍)你是怎么知道的?(哎呀,真是不简单!主动查阅资料不仅是很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值得大家学习!)3、教师补充:(课件二:展示苏轼的资料)苏轼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还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呢。他不仅学识渊博,还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更让我们佩服的是他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来描写山水景物,还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4、那你们一定会想: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他写的诗也一定了不 得,咱们来具体感受一下。这首诗写的哪儿?(庐山板书)庐山在哪儿?(教师补充: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庐山以“雄、奇、险、秀的特点(板书)闻名于世。是很多诗人、文学家所写的对象。你们还读过谁写的庐山的诗?(生背诵出示课件三,二年级下册)(真好,二年级学的还记得这样牢,说明一定学得很认真。)在众多的歌颂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表达的情感不一样,你们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啊,是那样的壮观,庐山呀,是那样的气势磅礴,诗人的情感直白无疑,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来概述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欣喜、赞美。(指名学生回答)5、同样是著名的诗人,同是写庐山,我们看看苏轼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古诗,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读古诗,教师行间巡视。(教师提示:同学们可以结合注释去读,也可以结合插图去看,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去想。)(我发现咱们班的孩子很会读书,有的同学在读书的过程中,将重要的地方圈画出来了,真正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6、读了这首诗,你们觉得哪个地方最难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缘”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你们真是慧眼识珍珠,一下子就抓住了诗中关键的地方。)7、诗人专程到庐山一游,怎么会没看清庐山的真面冃呢?诗人都看到了些什么?是不是走马观花,没认真去看呢?8、这样,我跟同学们对读这首诗,大家边读边想。我读前面四个字, 你们读后面三个字。(师生对读)诗人真的是走马观花看庐山吗?你从哪些字眼知道的?9、教师板书:横侧远近髙低各不同诗人从这么多角度来看庐山,不仅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漫游在庐山中,在仔细地看,在反复欣赏,只是因为庐山啊,实在是峰回路转,千变万化,让人目不暇接!(看来你们已经慢慢走进诗中了。)同学们,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也到庐山去看看吧!(课件展示)10、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人漫游在庐山中,横着看,看到的是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着看,看到的是奇峰陡山肖危峰兀立从远处看,看到的是——隐天蔽云雾缭绕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清泉飞瀑从高处看是深沟幽壑,峡谷险峻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郁郁葱葱同学们,庐山美吗?(美)不仅美,而且是不同姿态的美,你们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庐山不同的美? 庐山真美呀!那是雄奇的美;是壮丽的美;是朦胧的美;也是险峻的美;还是幽秀的美,哎呀,好一个千姿百态的庐山(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庐山这么美,你们喜欢吗?(喜欢)让我们带着喜欢的情感读读这两句。11、孩子们,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去庐山,你会跟诗人看到的一个样吗?为什么?师:(引导学生从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心情不同等方面展开联想)师:同学们,既然这样,我们试着将诗歌改编一下吧。你们读诗的第一行,我改编诗的第二行,横看成岭侧成峰,阴晴雨雪各不同。这样我们交换,你们试试,不能和我说一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早晨、傍晚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春夏秋冬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喜怒哀乐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东西南北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上下左右各不同……(真好,咱们都成诗人了。)12、就是这样的一座庐山(画图),如果让你说说庐山的特点,你能一下子说出来吗?(不能)难怪诗人说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听出来了,有点淡淡的遗憾和伤感。)13、同学们,诗人之所以说没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你觉得是因为什么?一是因为诗人自己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不能认识庐山的全貌。原来如此,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当 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要求学牛把话说完整。)14、看来诗人真是非同一般,这首诗不仅描写了庐山千姿百态的美,还带给我们深刻的哲理。读了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呢?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学生举例说明)每当此吋此刻,我们自然而然就想起了苏轼的那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接着诵读。12、我就纳闷了,庐山这么美,诗人为什么还要表达这样独特的感受呢?咱们还有必要了解一下,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出示课件)资料显示:苏轼,学富五车,才气横溢,被誉为“奇才”。他曾两次被贬官。1084年,48岁的苏轼再次被贬到了汝州,在他走马上任之前,他来到了江西,游览了闻名遐迩的庐山,诗兴萌动,挥笔书写了《题西林舉》。(课件四)教师引导:苏轼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不但他的才华得不到重用,反而几度被贬,他的命运似乎并不由他自己掌握,他就像绣球一样被人抛来抛去。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题西林壁》,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这个时候,你就是苏轼,而且是几遭贬谪,不得志的苏轼,还在游庐山。(谁是苏轼?是 苏轼的站起来。(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进入角色了。)同学们读过之后,有什么新的体会吗?(生自由回答)诗人仅只是单单在写他眼前的这座“庐山”吗?他还在写什么?(生回答)还暗指心中的“那座庐山”o心中的庐山是---“险恶的官场”、“复杂的社会”。(好厉害的同学们,你们不仅读进去,还想开去,体会到了作者的弦外之音,领悟到了诗歌的言外之意。)原来呀,诗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庐山表达的是当时的一种心境。同学们,这就是大师的高明,这就是经典的魅力。难怪这首诗成了千古绝唱,让人白读不厌。(可我要说,你们也不愧为学习的大师,因为你们把暗藏在诗中的意思给读出来了,了不得一竖大拇指!)让我们一起再把这首诗入境入情地背诵一遍。(生齐读)(同学们读得真好!读出了味道,读岀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作业:1、请大家默写这首古诗。2、收集写庐山的诗读读,体会不同的妙处。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5分钟)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该下课了吧。你们觉得自己这堂课的表现怎么样?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选最想说的,写几句话评价一下。(学 生自由书写,教师行间巡视,挑出不同类型的评价集体交流。)师总结评价:小朋友们这节课的表现特别棒!在课堂上,每一位孩子都是主动思考,积极发言,而且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的思维在不断地碰撞,我们的心灵在不断地交流,让我们感受到吋间的短暂,学习的快乐!老师因为有你们这样出色的朋友而骄傲!掌声送给我们自己,也送给听课的各位老师!)2015年10月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