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S
加入VIP免费下载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S

ID:877108

大小:28.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题西林壁》。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2.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在西林寺墙壁上写的一首诗。《题西林壁》。(板书课题)出示目标二、复习学习古诗四步法1.知诗人,解题意;2.通诗句,析诗意;3.想画面,入诗境;4.吟诗文,悟诗情。三、学习过程 1.知诗人,解题意;释题。“题”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借助注释是学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简介作者:苏轼2.通诗句,析诗意;出示自读提示: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2.再读古诗,要求读通句子,读出节奏。检测:(1)指名读,注意岭的读法,缘的写法出示古诗划分节奏(2)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赛读。重点指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峰”和“岭”的区别。师:过渡: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多了,你就会对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们再轻声读这首诗,一行行地读,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3.想画面,入诗境;  问题检测:苏轼身在何处?(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检测:理解“横看”:怎样看是横看?看我的五指山(教师以手示意),怎样看是横看?也就是正面,前面。苏轼还身在何处?理解苏轼身处位置不同。 教师: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远方,身在近处,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无论在哪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出示课件,真切感受“不同”,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4.吟诗文,悟诗情。 (1)苏轼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去看看吧!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仿佛来到了何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理解身处不同位置看到的庐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课件,教师引读。  可是,我都身在庐山之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呀,怎么还会“不识”呢?(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哲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师说:于是,苏轼文思泉涌,挥毫在西林壁上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诗篇——(学生读全诗)(4)试着背诵,默写。(练习册)5:总结:这首诗即描绘了庐山变化多姿的美丽景色,又借物喻理,告诉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的认识事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6、作业:课后搜集描写庐山风景的古诗或搜集苏轼的古诗。 板书设计:题西林壁苏轼(宋)横侧远近各不同客观全面高低不识只缘认识事物(果)(因)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