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王好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放音乐师:孩子们,知道你们刚才听的歌叫什么名字吗?老师告诉大家那首歌叫做《troubleisafriend》,翻译过来就是困难是我们的一个朋友。为什么说困难是我们的一个朋友呢?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能找到答案的。那么,孩子们准备好了吗?上课。一、导入新课、解课题、知作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二首的第二首诗《题西林壁》板书课题。边写边提醒孩子注意区分墙壁的壁和璧玉的璧。齐读课题。谁能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来说一说诗题的意思。出示课件请学生回答。你能抓住重点词的意思来解释诗题的意思,这个方法很好。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你对苏轼都有哪些了解?请学生回答。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同学们认真看,快速记。你都记住了哪些信息?。。。。你呢?。。。。你呢?。。。。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么多的信息,真是了不起。师:我们都学过苏轼的哪些作品呢?。。。。。你能背一背吗?。。。。。你知道这首词中最有名的两句是那两句吗?。。。。。。老师也听说过这首词,这首词是苏轼为了纪念自己的妻子所写的,对吗?二、读古诗、知节奏师:看来咱们班的孩子对苏轼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孩子们,读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还要读出节奏。出示课件。师:同学们可以先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谁来试试?请学生读。。。。读的字音很准,但是声音太小了。谁再来试试?。。。。。你读的也不错。有点节奏的意思了。老师也想读一读。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老师在大屏幕上划出了节奏,快划在自己的课本上吧。学习正是需要这种细心和主动啊。
谁再来读一读?。。。。有进步了,如果注意自己的语速就更好了。谁再来试试?。。。。。你连重音都读出来了,真是善于学习的孩子。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齐读。三、读古诗、知诗意1、合作学习师:孩子们,学习古诗,不仅要会读,更要明白其中的意思,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同桌互助合作学习,弄明白两个问题,1、苏轼眼中的庐山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苏轼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的真面目呢?审清了题目,明确了任务,现在开始吧。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充分的自学,老师在一旁指导。看到大家认真的样子,老师真感到高兴。师:谁来说一说第一个问题?请生回答。出示课件。(诗的前两句)你能给大家讲讲这两句的意思吗?预设:如果学生说的很好,就直接表扬,说的真好,你们的合作学习很有效果!老师也准备一些图片,咱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如果学生说的不是很好,就说:不是很完整,咱们听听别人的意见,好吗?谁来补充?如果说的可以,就评价:比刚才清楚多了,如果说的还是不够好,就评价:好像还是有点不太明白,没关系,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来帮助我们学习。2、欣赏图片、积累词汇、丰富诗意、指导朗读出示一组图片。(横看)(侧看)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学生回答。很形象!也不错啊!同学们的词汇量真丰富啊。你能用上这些词再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吗?学生回答。看,用上我们积累的词语,比刚才说的生动、形象多了。谁再来说一说?庐山真是雄伟壮观啊!你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两句吗?学生读的时候老师可以用手势帮助学生读出停顿、短促、重音。学生读。我听出来了,你读出了停顿,我好像能看到庐山的连绵起伏。谁还来读一读?你把“峰”字读的那么短促,我好像能看到庐山的直插云霄。谁还想读?你读出了重音,是在告诉大家庐山的景色的确是各不相同啊。咱们大家一起来大声的读一读这两句吧。问题来了,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庐山的风景会各不相同呢?学生回答。是啊,就是因为苏轼站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色也就不同了。同学们,如果有一天我们也去看庐山,除了可以像作者这样按照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的方位顺序来看庐山外,我们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去看庐山呢?(引导学生从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等方面展开联想)学生回答。师:同学们真的很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诗中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3、学习古诗的后两句
回到我们的问题上。谁来说说第二题。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课件内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家一起来看这个缘字。出示课件。你能想到它的形近字吗?喙。写缘字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请学生说。请同学们抬头看黑板。缘字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左边绞丝旁,注意看右边,右上部分第一笔是撇折,第二笔是横撇,下面是一个豕字,横、撇、斜钩、撇、撇、撇、那。同学们自己在本上写两遍。学生写,老师巡视看一看。提醒学生注意写字的姿势。出示课件谁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学生说。老师有点疑惑了,为什么身处庐山,反而看不清庐山了呢?学生回答。那么,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学生回答。是啊,观察的角度不同,收获也就不同。要想全面的认识庐山,还要真正的走出庐山。这对你有什么启示吗?学生回答。同学们说的真好,真是学有所得。你的收获可真不少。你说的太好了。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课前的那首歌说“困难是我们的一个朋友”呢?学生来说。四、生活拓展1、是啊,困难不再是让我们头疼的问题,换一个角度来看,困难不正是我们前进路上的助推器吗?孩子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谁能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大家说一说?2、练习背诵。五、总结全文教师总结:指着板书同学们,《题西林壁》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8个字,却告诉了我们一个生活的哲理,可见苏轼是一个多么善于观察生活、倾听生活、感受生活的人啊。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最后,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苏轼的《题西林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