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姓名:
庐山
写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词语解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各不同:各不相同。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第一句原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第二句原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文学赏析原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赏析: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文学赏析原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赏析:这句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而已。
灵光一闪同学们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能从中总结出什么道理吗?
总结苏轼在观景、写景时独特的审美习惯———他习惯于从多角度来观察景物,才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清新句子的最终出现;第二,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所形成的人生哲理,不自觉地化成诗句,促成了该诗在思想境界上的高度,凝练的语言却有着深邃的审美境界与深刻的哲理思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