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宋苏轼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方法: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介绍苏轼1、出示苏轼头像,介绍其背景及写这首诗当时的情形(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撤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2、引出课题《题西林壁》二、释题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1、教师:苏轼观赏完庐山的景色,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留下了怎样的诗篇呢?我们一起读一读三、读通古诗,理解诗意1、学生自由读,知道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律美2、指导书写“缘”3、分组讨论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分组派代表汇报4、结合图片加深古诗的理解A、出示庐山风光图片;B、我站在,看到。5、指导朗读后全班齐读古诗四、联系实际,感悟道理1、教师:同学们,苏轼为我们描绘了庐山的面貌了吗?(预设生答:没有)为什么?2、指名反馈:因为苏轼身在这座山之中,看不清庐山真正面目,自然没有办法为我们介绍庐山的面貌。3、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从生活中举实例说明,要全面的看待你周围的事物和问题。
A、盲人摸象的故事;B、联系学生实际来说C、联系课堂中的一个实物来说5、小结: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结果就不一样,我要客观、全面地看问题,才能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6、再齐声读古诗五、总结1、回顾古诗(根据板书)2、古诗所渗透的道理(让学生说)六、板书设计题西林壁(宋)苏轼不同的角度横侧各不同远、近、高、低
要客观、全面地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