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学情分析:经过几年的古诗学习,学生对作者苏轼已经不再陌生,但仍需要强调一些需掌握的文学常识。对于诗文的内涵理解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四年级的孩子们有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再加上前期已学过类似含义的白话文,可合并理解,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再创设一定的情境则事半功倍。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3.积累古诗名句。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2.powerpoint。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让我们随着一组美丽的图片,去庐山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PPT呈现画面)2.庐山真是美不胜收,其实它的名气还来自于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就是——《题西林壁》。3.板书课题,同时学生书空,再读课题。二、学习课文(一)解诗题,知作者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二)读诗句,知节奏1.出示目标:自由阅读古诗,读准字音,注意节奏、重音和感情。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3.根据画出的节奏和重音读古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三)借注释,知诗意。1.结合注释,自读古诗,想象画面。2.请同学说一说自己在诗中看到的画面。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的样子都不同。3.为什么同样一座山,看到的景象却是完全不同呢?(看的角度不同。)4.放飞想象,想象山的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横着看,庐山山岭绵延不绝侧着看,庐山山峰高耸入云从远处望,庐山遮天蔽日从近处看,庐山危崖险岩从高处俯视,庐山深沟幽壑(hè)从低处仰望,庐山重峦叠嶂5.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以至于让他都认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来?你能用诗中的句子来回答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三)多诵读,背古诗。1.看着屏幕的提示背古诗。(出示部分字词,由学生背出关键字,并变换部分关键字。)2.尝试独立背诵。(四)品古诗,悟诗情。1.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背诵了《题西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还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因为他站在庐山之中,是不能全面地看到庐山的全貌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诗句运用。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3.思考:他怎样才能把庐山认识完整呢?(走出去看;从更多角度看……)三、总结拓展1.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你还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客观全面去了解事物的?(画杨桃,盲人摸象……)2.补充顺口溜。杨桃画成,只因座位。摸象只摸象耳朵,说是能扇风。凡事都要全面看,细心思考方成功。四、作业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板书:题西林壁宋苏轼远近高低山里山外各不同全面看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