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计划课题古诗两首题西林壁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缘”,理解“识”、“缘”等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说出诗句的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3、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领会诗中包涵的人生哲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大意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领会诗中包涵的人生哲理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教学(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3分钟)1、导语:2、学生背《望庐山瀑布》3、课件出示题目,学生齐读课题。(板书)(二)学习课文(约30分钟)1、解题。2、知诗人、知背景。3、初读诗歌,读通读顺。(1)先指名读,再齐读古诗,纠正读音(2)听读古诗,划出停顿;(3)出示课件,学生对照停顿朗读;
过程教学过程(4)齐读全诗,整体感悟(学生自由说感受)(5)自由朗读第一、二句,边读边思考:①画出不懂得词语,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②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观察庐山的?请大家在书上划出来。③诗人都看到了哪些景色?④看图说说“岭”和“峰”各有什么特点?(6)自由朗读第三、四句,并思考:①“面目”是什么意思?②身是指什么呢?③诗人从多个角度看庐山,都没看清楚它的真面目。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④齐读3、4句。总结:有时候我们看事物,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摸到腿就说这是柱子,摸到鼻子就说这是擀面杖。所以我们要学会全面、客观地观察身边的世界,不轻易下定论。(三)背诵全诗、悟诗境。1、指名背。2.男女背。3、感情背。4、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四)拓展:苏轼与惠州
《定风波》: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板书设计横看--成岭题写景侧看--成峰变幻莫测西远近高低--不同林赞美庐山奇景壁明理不识--真名目寄意深远只缘--此山中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题西林壁》。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