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使他们的课外阅读走上健康有序的轨道,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2.明白如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培养鉴赏小说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一、导入:有一位西方哲人曾经说过:“生命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又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过程便是幸福。”那我说阅读同样是一种幸福,从别人的文字里体会到了不同的人生意义,用这些来衡量和比较自己的处境,让我们学会如何生活,我坚信,阅读的人生是充实幸福的。上次我们给大家布置的阅读任务是阅读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代表作品---《家》二、教学过程1、读书笔记展示提到“家”,我们都会想到,家是一个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地方,是一个可以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希望的地方。但是,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又意味着什么呢?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按照要求认真做了读书笔记,请同学们分享一下阅读成果。2、分组汇报阅读成果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全班同学分成了四个小组:文学常识组、人物演讲组、奇特幻想组和主题归纳组。各组同学将依次展示他们对这部作品的阅读成果。下面有请文学常识组的组长来为我们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文学常识题展示下面有请人物演讲组上台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田学慧:为大家介绍《家》这部作品的内容梗概徐影:介绍人物--------高老太爷周佳垚:介绍人物--------高觉新刘綦正:介绍人物--------高觉民闫开硕:介绍人物--------高觉慧刘丽红:介绍人物--------鸣凤进一步走进这部作品,请奇特幻想组的成员为我们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其中包括精彩片段点评、幻想片段和一段关于巴金的文字)我们读小说一定离不开小说的主题,讨论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小说的时代背景,《家》创作于1931年,《家》中的故事发生于“五四”前后,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激烈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一些进步青年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具有反抗精神,这些在作品中都有体现。请主题归纳组的同学为我们总结《家》这部作品的主题。3、教师介绍作者及成书经过(这部作品的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巴金老人,巴金和我们接触的其他文学巨匠还略有不同,我们很多的文学巨匠能称到“巨”字,大抵在上个世纪,我们说这个19世纪、20世纪交接的时候出生,那么在20世纪,基本上这些文学巨匠,尤其是“五四”
以来的这些高人,陆续地都去世了,可是巴金老人不同,他活到了21世纪,他是1904年生人,2005年去世,活了101岁,等于说完整地跨过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现代史的各个阶段,一直到改革开放,深化改革的年代。巴金2005年去世意味着“五四”以来那个新文化时代彻底结束,也意味着中国文坛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一个能和他等量齐观的大师了。我们要梳理巴金的创作,恐怕就要从他童年受到的影响开始,巴金原名叫李尧棠,他姓李,出生在四川成都,他这个家族是个大家族,长辈20多个人,兄弟姐妹30多人,仆人20多人。他爸爸叫李道河,是四川广元的知县,七品芝麻官。他母亲叫陈淑芬,是周边少有的才女,因为那时候女的一般不学东西,他母亲呢琴棋书画还都不错,所以巴金小时候收到的教育水准相当高。在这样一个家庭出身,可以说是封建大家庭,但是巴金小时候表现得挺叛逆,不大接受家里这些东西,比方说逢年过节,家里得给长辈磕头,巴金不磕头,这在当时来看是非常少见的。在求学的过程中,巴金的父亲给他安排私塾这些东西,他被逼无奈也念,但是私底下跟外边的几个表哥表姐偷学一些英文什么的。那么为什么说《家》这部作品是巴金的自传体呢?《家》里面写了哥仨儿,觉新、觉民、觉慧,老大、老二、老三,这巴金在家里头也正好是行三,所以《家》这里面好多情节就是再现了巴金当年家里的状况,巴金在这样一个家庭,由于原来爷爷在,不准他到外面念书,后来他爷爷死了,巴金就提出来,我不在成都念书了,我也不能光躲在家里,学这个《左传》《论语》之类的,我要出去念新学,想去南京、上海,这个时候家里别人反对,但是已经当家了的他的大哥,叫李尧枚,他大哥说我同意你去,我也给你准备盘缠路费。那么这里要特别提醒一句,巴金一辈子最该感谢的人就是他大哥,而他最对不起的人,良心上亏欠最多的人也是他大哥,这是怎么回事呢?当时他大哥比巴金大6岁,小小年纪就承担了家里的重担,因为那个时候老李家整个就败落了,本来这个李尧枚有自己的理想,他对化学特别感兴趣,希望将来能够到德国哪留学,他眼界也很开阔,可是家里这头不同意他往外走,过早地给他弄了个包办婚姻,那个时候这个李尧枚已经跟一个女子有感情了,但他是长子,又是长房长孙,这个肩上的压力很大,迫于无奈中断了那份感情,接受了家里的包办婚姻。我们看《家》里边他这大哥,不就是跟梅表姐相爱,后来迫于无奈俩人分开了,弄得梅表姐最后抑郁而终。所以《家》里边大哥这个形象,完全就是巴金照着自己亲大哥来的,结婚没多久,他父亲把他叫到跟前,说咱家现在经济状况越来越差了,你作为长房长孙得承担起责任,你也别寻思读书了,赶紧上班挣钱吧,就把巴金的哥哥弄到成都一家商贸公司当个职员,一个月24块钱薪水,连着做点生意,维持家里头整个的经费,所以他大哥啊壮志难酬,心里非常抑郁,当巴金提出来出去念书,他大哥非常支持,就这么在大哥的支援下来到了南京和上海。后来又到了法国留学。说到这,咱们得重新说一下巴金怎么开始地写作,把他送到法国了,巴金本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比较深,你看巴金笔名怎么来的,这个“巴”字,就是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这个“金”字就是另一位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所以取一头一尾,巴金。所以他是坚定的无政府主义者,当时法国政府也在压制这些无政府主义者,所以巴金当时短暂的政治热情讯速地消退了,等到家里破产,没人供他在法国读书了,回到国内,政治幻灭,他开始琢磨怎样加强我的写作,希望借助文字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30年代开始,他着手创作这个《家》,巴金作品产量最多的时候就是这个时期,大多数优秀的作品都是这个时期写出来的。4、2003年,巴金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屏幕展示给巴金的颁奖词:5、课堂练笔:《家》这部作品让每一位读者热情、冲动和幼稚;让我们看到了青春赋予我们的勇于改革和创新的动力;虽然作家笔下的时代离我们很远,但作品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很多很多
,想一想《家》这部作品在今天给了你哪些启示?作者巴金留给你怎样的思考呢?动动笔,把你对作者的思考和对巴金老人的怀念写下来。6、阅读成果汇报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巴金的代表作品《家》,各组依次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成果,在整个成果展示的过程当中,我认为有三点值得赞赏:第一,同学们能够以名著本身为纲,同时关注作品背后的东西。第二,大家能够发挥想象,多角度解读人物、主题,深度理解作品内涵。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整个阅读是自主完成的,这种自主阅读可以让我们感到轻松快乐。7、板书总结:《家》作为一部长篇小说,立足高考,总结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1、理清情节线索,了解故事内容2、通过事件和其他描写分析人物性格3、透视社会环境,总结小说主题,把握小说主旨8、阅读名著的方法: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也是人类文化长河中的瑰宝,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亲切交谈,也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从中有所感悟、收获。当然,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也很重要,屏幕展示阅读名著的方法。9、作业:任选一本你读过的文学名著,想想读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结合生活写一篇读后感,下节课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10、板书:《家》:文学常识内容人物情节主题作者启示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