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导读——雨果和《巴黎圣母院》泉州师院教务主任教授林文琛主讲2007/5/27一、雨果的文学地位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旗手和领袖;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世界著名小说家。他14岁开始写诗,一生勤奋创作近70年。作品包括26本诗集、20部小说、12个剧本及21卷哲理论著,为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他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是举世公认的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文学地位•17世纪,古典主义,莫里哀(戏剧)•18世纪,启蒙主义,卢梭(小说)•19世纪,浪漫主义,雨果(诗歌、戏剧、小说)•现实主义,巴尔扎克(小说)•自然主义,左拉(小说)•象征主义,波特莱尔(诗歌)•20世纪,存在主义,萨特(小说、戏剧)二、生平概况出生——1802年2月26日,雨果诞生于贝尚松省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曾随拿破仑转战南欧,后来宣誓效忠波旁王朝。母亲信奉旧教,是王室的拥护者,对雨果产生深刻影响。青年时代(1818-1847)——1826年以前,雨果政治上相对保守,同情保皇党;后转向资产阶级自由派,称颂法国大革命,但拥护君主立宪制,不赞成共和政体。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1845年,国王路易·菲力浦授予他“法兰西世卿”。中年(1848)以后——1848年二月革命后,雨果坚决站到共和立场。1849-1851年,雨果成为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派的领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建立第二帝国。雨果坚决反对。于年底流亡国外。经过19年的流亡生活,他才回到巴黎。普法战争(1870-1871)爆发后,雨果表现了很高的爱国热情。当普鲁士军队围困巴黎时,雨果报名参加国民自卫军,捐款铸造大炮,为保卫巴黎而战。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雨果并不理解这次起义,但出于人道主义,他挺身为公社社员辩护,坚决反对凡尔赛刽子手血腥镇压群众。雨果享有崇高的声誉。1881年2月26日,在巴黎有60万人从他窗前走过,为他祝寿。1885年5月22日因肺充血,不治逝世。昏迷中他吟出最后的诗句:“
人生便是白昼与黑夜的斗争。”这是他用诗的语言,对自己一生的描述。雨果逝世后,法兰西举国致哀,6月1日,法国政府为他举行国葬,百万人为他送葬。下葬于伟人公墓,他是巴黎规模最大的伟人葬礼。[注:著名作家去世年龄:18世纪——伏尔泰(84岁)、19世纪——雨果(83岁)、20世纪——萨特(75岁)]雨果传奇式的一生。法国是欧洲19世纪政治变革的中心。雨果长寿,几乎与19世纪共始终,经历了19世纪法国所有重大事件(包括:拿破仑帝国兴衰、封建王朝复辟、1848年欧洲革命、第二帝国时代、普法战争、巴黎公社起义、第三共和建立等)。这是法国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作最后决战,获得彻底胜利的时期。雨果思想的反复变化是阶级斗争迂回曲折、政治局面动荡不安的直接反映。雨果是一个反封建、反专制的斗士,是劳苦大众的朋友,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民主主义者。三、创作概况雨果——人道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思想源于——基督教的博爱教义,——启蒙主义自由民主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理想。雨果的社会理想——天庭不再有监狱,法律不再有牢房……不再有国境,不再有持剑的士兵,不再有国库,不再有形如十字架的利剑……科学、艺术、诗歌把全人类的束缚一扫而尽……神圣的劳动化成了和谐的乐曲。雨果创作的几个阶段:(一)20—30年代:开创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雨果天才早慧,14岁开始作诗,15岁获法兰西科学院诗歌比赛奖,16-17岁又连续三次因诗歌得到国王嘉奖。20年代初出版第一部诗集《颂歌与民谣集》,歌颂王权和天主教。在文学创作上,青年雨果以法国浪漫主义先驱夏多布里昂为楷模,立下这样的志愿:成为夏多布里昂,否则别无他志。[夏多布里昂(1768-1848)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阿达拉》、《勒内》]20年代——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政治上从保皇主义转向自由主义,文学上从古典主义转向浪漫主义。标志——1827年,他发表《克伦威尔.序言》,树起了法国浪漫主义大旗。《克伦威尔·序言》(1827)——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抨击古典主义清规戒律和盲目模仿;主张创作自由,扩大艺术表现方法、范围;提出浪漫主义文学的对照原则。美丑对照原则——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照而存在的。“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作家就是要运用“艺术魔棍”——想象、夸张、渲染强烈地表现这种对照。对照原则是浪漫主义创作论的核心。反映当时资产阶级追求创作自由的激情和文学创新的革命精神。在文学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发表《克伦威尔·序言》开始,雨果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1830年,在七月革命前夕,法国文坛发生了著名的“《欧那尼》决战”。《欧那尼》是雨果浪漫主义戏剧代表作。浪漫主义特色鲜明主题—反封建、反暴政;歌颂青春、自由和爱情。艺术—情节离奇曲折,人物勇武风流,对话激情奔放。《欧那尼》决战”——《欧那尼》1830、2、15起在法兰西剧院公演,保守派威胁挑衅喝倒彩,浪漫派则热情欢呼捧场,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上演45场,对抗了45场。《欧那尼》赢得最后成功。宣告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宣告占据法国舞台200余年的古典主义寿终正寝《欧那尼》之后,雨果开始在小说方面实践他的浪漫主义创作理论,产生了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二)40年代的创作40年代,雨果思想处于矛盾状态,创作转向低潮。政治显赫(伯爵、院士、贵族院议员)拥护君主立宪政体1834年《城堡里的伯爵》上演失败;创作相对消沉。(三)50-60年代:流亡19年,创作又起高潮50年代,雨果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转向共和主义政治立场,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创作涌起一个新的高潮。1851-1870,雨果流亡国外19年。创作再起高潮。创作政治讽刺诗集《惩罚集》(1853)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
雨果人道主义理想深刻发展。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是体现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三部曲,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主张,即:人类应当从宗教的桎梏中、社会的压迫下、自然的蹂躏中解放出来。(四)70年代:晚年创作,更臻炉火纯青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雨果重返巴黎。诗集《凶年集》(1872),按月记录普鲁士军队入侵法国的见闻和感受,歌颂为国捐躯的将士,激励人民的斗志,并预言抗战必胜。他对巴黎公社的态度在诗集中也有鲜明的反映,记下了他的怀疑、抗议和辩护。长篇小说《九三年》(1873)。《九三年》(1873)经过作家十年创作才问世。集中体现雨果人道主义思想。《九三年》寄托雨果的革命思想:“革命是为了恢复人的天性”,“推翻封建堡垒是为了解放人类,废除封建制度是为了建立家庭”,“革命就是人民掌握政权”。(郭文)革命需要暴力,但暴力并非万能,革命不仅仅为从肉体上消灭敌人,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和道义上战胜敌人。这就需要人道的力量。更寄托雨果的人道主义理想。书中提出著名的口号:“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种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临死前,雨果总结自己的创作说:我在我的小说、剧本、散文和诗歌中向权贵和铁石心肠的人呼吁,替小人物和不幸的人鸣不平,恢复了小丑、听差、苦役犯的做人权利。雨果是一个深得广大中下层人民喜爱的作家,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雨果一生精力过人、文思泉涌,创作近70年,小说、诗歌、史诗、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成果累累,合计有79卷之多。他是法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和人道主义者。法国传记作家莫洛亚写道:时光埋葬了小丘和山冈,却淹没不了高峰。遗忘的大海吞噬了多少十九世纪的作品;但在这片忘海之上,雨果群岛却傲然耸起他那一座座巍峨挺拔、千姿百态的顶峰。雨果小说艺术特色•抒情性•论辩性•史诗性•——浓墨重彩强烈感人•——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说四、《巴黎圣母院》简析巴黎圣母院——欧洲伟大的教堂建筑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欧洲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伟大建筑+伟大作品=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一)、故事梗概与主题思想一、故事梗概时间:十五世纪路易十一时代,1482、1、6——地点:巴黎圣母院人物:巴黎贫民--吉普赛女郎爱丝美拉达、敲钟人伽西莫多、甘果瓦、乞丐王国穷人;统治者--克罗德-孚罗洛副主教、弓箭队长弗比斯、法王路易十一等•情节----•主题思想:•时代--十五世纪路易十一时代,封建势力强大的中世纪;•场景--巴黎圣母院:政教合一的封建神权统治的象征,历史的见证;•事件--巴黎贫民与统治者的激烈冲突。•主题—抨击封建神权统治对人民的迫害;宣扬人道主义博爱精神。(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1)美丑对照雨果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运用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照的艺术原则,编织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塑造异乎寻常的人物,展现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画面。主要体现为:1.情节场景的对照《巴黎圣母院》的情节由爱斯梅哈尔达先后五次遇险与得救、最后被害的曲折过程构成,情节体现鲜明、强烈的美丑、悲喜对照。爱斯梅哈尔达被抢(悲)——被救(喜);爱情幽会(喜)——被诬告判刑(悲);被救入圣母院(喜)——被出卖杀害(悲);愚人节歌舞、喜剧性的开场——被害徇情、悲剧性结局遥相呼应,随着情节发展而形成的场景的尖锐对照,又使小说增添了反映历史、概括现实的广度和深度。首先,两种节日、演出场景的对照:主显节——封建宗教节日,上演宗教神秘剧,呆板僵化,千篇一律,演员甚多,观众极少。——死气沉沉愚人节——贫民的狂欢节,爱斯梅哈尔达的街头演出,一人歌舞,观众云集,掌声不绝,欢呼雀跃。——生气勃勃接着,是两个“王朝”的对照:封建王朝——以路易十一为代表的封建王朝,内部勾心斗角,处处与人民为敌,血腥镇压百姓,致使爱斯梅哈尔达遭尽凌辱与迫害。——专制残暴
“奇迹王朝”——以克罗班为首的乞丐“王朝”,虽衣衫褴褛,却互助互爱,具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对爱斯梅哈尔达倍加爱护和尊重。——平等人道还有两种法庭审判的对照:“怪厅”——贫民的头领按照自己的法律审判甘果瓦,立法、司法公正严明,审理过程井然有序。宗教法庭——对伽西莫多、爱斯梅哈尔达的审判,随心所欲,制造冤案,草菅人命。对伽西莫多的审判则完全是一场闹剧。预审官是一个聋子,可是他却装模作样地审问另一个聋子加西莫多,于是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胡乱定罪了事。雨果讽刺说,耳聋对一个预审官“不过是轻微的缺点罢了”,“一位预审官只要装出在倾听的样子就行了”。情节场景的强烈对照,不仅使小说的布局结构显得紧凑、匀称,还有利于揭示社会斗争的复杂性,使小说富有紧张的戏剧性,扣人心弦。2.人物形象的对照人物形象的对照,是《巴黎圣母院》对照艺术的精髓。作家通过爱斯梅哈尔达与四个男性人物的相互关系的描写,形成彼此间的强烈对照,深刻揭示了人物的灵魂和本质。人物美丑对照弗比斯:弗比斯是爱斯梅哈尔达唯一心爱的人。他外表风流潇洒,英俊健美,如同太阳神一般。实际上,是一个轻薄负情的花花公子。他对爱斯梅哈尔达的爱,只是逢场作戏,有口无心。他所感兴趣的是表妹李小姐,因为李小姐出身名门,又“有一笔诱人的嫁妆”。他用同样的辞令,时而向富家小姐求婚,时而向爱斯梅哈尔达求爱。雨果说:“法比队长的心,就和那时的物理学一样,是害怕空虚的。”后来,他明知爱斯梅哈尔达无辜受迫害,却不肯去见一面。当爱斯梅哈尔达受害后,他倒得意地与李小姐办完了婚事。弗比斯英俊的外表——轻薄的心灵弗比斯———爱斯梅哈尔达(对照)虚情假意———真挚爱情;外美内丑———表里如一克洛德:克洛德原是虔诚的教士,恪守禁欲主义的教规。然而人的本能又使他“把弥撒书当作淫欲的枕头”,“一件丝绸衣裙的窸窣声就足够令他眼睛充血”。而副主教身份使他不能不忍受宗教禁欲主义的痛苦折磨。克洛德遇到美丽的爱斯梅哈尔达后,压抑了的情欲不可阻挡地爆发了。但教士的身份又不允许他公开自己的心事。因此,他对爱斯梅哈尔达便由淫欲难奈、指使抢人到妒火中烧、行凶杀人,从无耻求欢、威胁引诱到凶相毕露、残酷迫害,无所不用其极。十分凶险邪恶。雨果细致地描述了克洛德的前后变化和灵魂深处的痛苦搏斗,揭示他的二重身份:既是害人者,又是禁欲主义的牺牲品。通过这个人物,作家控诉了封建教会对人性的扭曲和对人民、对自然和真善美的摧残扼杀。
克洛德形象:本人过去的虔诚善良——今日的虚伪邪恶外表道貌岸然——内心丑陋淫欲;自然人的正常欲求——神甫的扭曲压抑;克洛德——爱斯梅哈尔达(对照)封建教会——贫苦大众邪恶——美好黑暗——光明加西莫多:加西莫多是个畸形儿,外貌奇丑,体形残缺,驼背,凸胸,独眼,耳聋,跛脚,“看起来仿佛是一个被打碎了而没有好好拼拢来的巨人像”,人称“丑八怪”。他的内心原来野蛮空虚。但受到爱斯梅哈尔达人道主义点化后,美好人性得到复活。他冒着生命危险把爱斯梅哈尔达从绞刑架上抢救下来,进入圣母院避难,勇敢地保护她免受克罗德欺凌,成了美的保护神;并产生爱的感情。他把爱斯梅哈尔达看成“一道阳光,一颗露珠,一只鸟儿的歌声”。最后为爱而殉情。伽西莫多——外丑内美外形的滑稽丑怪——灵魂的单纯高尚先前愚昧野蛮——后来善良人道俯首帖耳——勇于反抗充满兽性——富于人性甘果瓦:诗人甘果瓦是个以卖文为生的知识分子。虽然他能编撰宗教剧,懂拉丁文,颇有知识才学,却“心灵混沌”,“无决断”,毫无丈夫气。他是个毫无感情和思想主心骨的人,他说:“起初我爱一些女人,后来爱一些兽类。现在我爱石头,这也和女人同兽类一样有趣。”他还是一个懦夫。爱斯梅哈尔达先前拯救过他,而当女郎受难时,他却无力为女郎抗争,更不敢主动赴险搭救女郎。甘果瓦形象也体现多重对照,即:文人的外表——庸人的灵魂甘果瓦——爱斯梅哈尔达(对照)懦弱无能——爱憎分明女主角爱斯梅哈尔达——美的形象体态美——灵魂美的高度统一,外表美——内在美的高度统一。雨果认为,真正的美是永恒的,具有对称、均衡、和谐的形式。女主角爱斯梅哈尔达就是美的标志。正如加西莫多称颂的那样:
美是完整的,美是全能,美是唯一不能半生存的东西。至于丑,则千变万化,变幻无穷。爱斯梅哈尔达天真、纯洁、善良。在恶浊的环境中,她保持着自己的清白,以自己的舞艺来谋生。她挺身而出,救下了甘果瓦。她同情干渴难忍的加西莫多,给他水喝。这些都显示出她的善良,她是人道主义的化身。爱斯梅哈尔达的悲剧,是封建王权教会邪恶势力的迫害造成的。这个形象,在中世纪妖魔四伏的黑夜里,犹如一束火炬,光芒四射,鲜亮夺目。爱斯梅哈尔达——伽西莫多人道主义驱除兽行、启蒙人性——弗比斯真挚爱情——虚情假意;表里如一——外美内丑——克洛德美好——邪恶光明——黑暗结局---邪恶摧残善良,黑暗扼杀光明。从上述人物的相互对照中,雨果揭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灵魂与躯体、情与欲之间的内在矛盾,体现了自己的爱情观点和美学思想。雨果相信,运用对照艺术,能透过表象,揭示出美丑、善恶的本质。在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对照中,心灵美胜于一切。人心是艺术的基础,就像大地是自然的基础一样。(2)史诗气质《巴黎圣母院》以15世纪路易十一时代为背景,全面再现一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场景宏阔——修道院、王宫、贵族府邸、贫民街区、监狱、刑场;事件重大——狂欢节、丐帮夜生活、法庭审判、教会阴谋、人民起义;人物众多——国王、主教、大法官、军官、士兵、神甫、诗人、乞丐头目、流浪汉;画面丰富——有对巴黎城市沿革、教堂建筑历史的全景式描绘、雄奇浩瀚;有对家庭、宗教、王公、贫民流浪汉生活及社会风俗的工笔描写,色彩斑斓;有对母女生离死别、爱情悲欢离合的深情刻画,丝丝入扣。全书是一幅包罗万象的中世纪法国社会全景图。显示了雨果深邃的历史视野、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描绘宏大场面的高超艺术。(3)情节传奇小说以情节离奇曲折、惊心动魄为特色,强烈震撼人心。伽西莫多力大无比,当街抢人,烈日下受鞭刑暴晒示众;劫法场;一人保卫圣母院;摔死克罗德;殉情。
爱斯梅哈尔达倾城的舞蹈,一句话救甘果瓦,给伽水喝;受审受刑;对弗比斯的思念;对克罗德淫威的拒绝;死难;两人死后死骨一分开化为灰烬,乞丐王国攻打圣母院等等。充分运用夸张、巧合、悬念等艺术手法,情节大起大落,出人意表,描写浓墨重彩,强烈感人。显示了雨果奇特的构思和想象力。(4)心理描写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的曲折过程,揭示行为的内在原因。克罗德对爱斯梅哈尔达的种种念头:在宗教与现实、教规与情欲、灵魂与肉体之间苦苦挣扎的痛苦;对美的渴望,得不到美的嫉恨,占有美的邪恶,摧残美的凶残。(第九卷P435)爱斯梅哈尔达:单纯、善良、直观、略带孩子气、爱憎分明、强烈、表里如一的心理(对弗比斯的爱、克罗德的憎恶、对受难者的同情)伽西莫多受感化后的心理:正直人的感恩、爱美、为爱牺牲自己的痛苦;摧毁邪恶的义无反顾,显示英雄气、壮烈美。人物性格的强烈性,很大程度来源于心理变化的强烈起伏。(5)景物叙事善于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庄重神奇、动人心魄,仿佛使富有灵性的活物。第三卷:巴黎圣母院-前墙、神龛、阶梯、塑像、祭坛、玻璃窗、钟楼、历史上遭受的种种伤害(时间、宗教改革、艺术改造)、教堂建筑的历史沿革-古代多种艺术风格的融合。“既永恒又多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是民族的宝芷,世纪的积累,人类才华升华的产物”“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给它们增添冲积土。“人类的智慧在哪里凝聚起来,时间就是建筑师,人民就是泥瓦匠。”再通过伽西莫多有如神助的敲奏的美妙的钟声,激活这座建筑,使之有声有色(第四卷)更为神秘庄严。又如对巴黎城的描写(第三卷)是一部伟大城市的编年史“一个中世纪建筑学与历史学的产物,一部石头的编年史。”小说在景物描写中,往往都穿插激越的议论,通过这种直抒胸臆式的、政论式的议论,加深景物的历史内涵,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使之接受自己的观点。最后以巴黎“晨钟齐鸣”的诗一般的描写感受《巴黎圣母院》深沉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