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

ID:879435

大小:1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6.爬山虎的脚【设计理念】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精读课文。叶圣陶老先生细致精准地描写出爬山虎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叶”和“脚”,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也是课文的重点。设计时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重点研究“叶子的特点”,第二课时重点讨论“脚”的特点。教学中立足工具——课本,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受到情感熏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过程与方法: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像爬山虎一样的向上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学具(水彩笔)  【教学重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顺序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具体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___和____?(爬山虎的叶子和脚)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爬山虎的脚。  1、板书: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2遍)  2、质疑:学习爬山虎的脚,你最想知道什么?(随机板书)  板:样子?  怎样爬?  ……  3、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学习的价值!课文第3自然段就就讲了爬山虎的样子,还讲了它生长的位置和颜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画出这样的句子。  【通过质疑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对事物的欲知性和提高学习兴趣,直奔教学目标。】  二、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找一找: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爬山虎样子、生长位置和颜色的句子。说一说:你找出了哪些句子呢?从这些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板:茎上长叶柄枝状细丝嫩红)谁能说说蜗牛的脚是怎样的?(触角很细,头上有圆片)  师:哦,原来爬山虎的脚就是这些细丝。  画一画:请同学们用笔画出你了解到的爬山虎,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绘画)  评一评:谁愿意把自己的画让老师展示一下,请同学们对照板书评评这幅画。(投影爬山虎实物)  读一读:谁能通过朗读读出你了解的爬山虎吗?  【利用对比教学,让学生感悟爬山虎脚的特点,采取说、画评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三、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过渡:师:作者把爬山虎描写得多么细致呀!是什么原因呢?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谁能独具慧眼找出来呢?  对了,正是因为作者“注意” 了,所以对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形状、颜色了解得那么仔细。刚才同学们提出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4自然段。(板:爬)  1、默读课文,画出爬山虎爬的句子,重点标出表示动作的词交流。(谁能说说你画出了哪些句子,标出了哪些词)板:触巴拉  2、理解:触巴拉  质疑:你认为“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挨)  追问:为什么不用“挨”而用“触”呢?  提示: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细小圆片;小轻,只能触)  “巴”可以换成什么词?(抓贴)为什么不用抓呢?老师做抓的动作。(不是爪子)  演一演: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做动作,注意观察。(指名一人做“巴”;一人做“贴”)谁在“巴”,谁又在“贴”,你是怎么知道的?(巴用力,植物也是有生命的)  为什么用“巴”不用“贴”呢?(爬上虎的脚是小圆片,它是有生命的)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读第一句)  你读时注意了什么?(“触”读得轻,“巴”读得重)谁还能读一读  爬山虎的脚又是怎样“拉”的呢?谁来读读写拉的句子。(指名读)  演示:(老师拉一名同学)老师在拉谁?  文中什么拉什么?(脚拉茎)  是怎么拉的呢?(学生说,老师做动作)  3、说话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提示:四人小组用自己的话组内交流,交流时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完后可补充。)  全班交流,(谁能说说)  4、出示:他们说得怎么样,让我们看看画面吧!现在谁还想说。  5、感情朗读:读到这,你对爬山虎的脚有何感受?(提示:对本身,对自然?)  太有趣了!太神奇了!   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展示出来,好吗?  齐读第4自然段  【抓住关键语句,启发学生挖掘,揣摩它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起到的作用,既训练了学生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氛围;恰当的肢体语言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寓教于乐;感情朗读,悟出了爬山虎向上攀登的精神,在全班产生共鸣;演、说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师:爬山虎的脚都能触着墙吗?那是怎样呢?  板:触着墙(牢固)  没触着墙(萎了)  2、原来爬山虎的脚还有这些变化,这是作者一下子看出来的吗?  3、启示:从中你受到什么启示吗?(谈启示、说方法)  (可提示学生从作者的观察顺序、作者的观察方法、文章围绕一方法和时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这些方面去谈。)  【引导发现,发散思维,总结写法。】  五、小结:  1、我们观察事物时要耐心,细心,还要长时间的观察,这样才能把认识的事物写清楚,你们明白了吗?  2.生活中,肯定也有你们喜欢的植物,课后自己栽种蒜苗,并记录其生长过程。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