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蔽、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成住宅的,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昆虫吗?你们捉过蟋蟀养过蟋蟀吗?你听到过蟋蟀的鸣叫吗?哪位同学能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一说。 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1.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在读课文时还要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词。 小组交流、集体修正 1.利用查字典或询问同学的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生词,也可把自己圈画出来的生字、词让小组的同学认读和理解,有争议的或不会得再问老师。 2.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选取两名同学汇报小组的交流所得,然后集体修正和补充。 分段朗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 1.分别朗读“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住宅的”两部分。
2.把自己作为蟋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读一读。细读课文、提出问题 1.边读边思考,在读懂的文字旁边写上见解和感悟。 2.标记出不理解的句段并提出问题。 小组交流并解决问题、老师归纳关键疑问。 1.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老师归纳出具有共性的重点问题。 如:法布尔为什么不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巢、洞、窝”,而是把它称作“住宅”呢?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它是怎样选址的?它的住宅有什么特点?蟋蟀是怎样挖的?他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2.小组交流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老师随时介入讨论,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整理问题、留作预习任务。 1.记录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问题,在小组内找一个合作伙伴,利用预习时间共同解决这些疑问。 2.观察一种小动物,记录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求两个同学合作解决,大家遇到困难了吗?那么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住宅一般指谁居住的地方?为什么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住宅”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你在其他作品中见过这样的写法吗?你使用过这种写法吗? 问: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过程艰辛、工具简单)
读课文、画“住宅” 1.带着问题读课文: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2.老师出示一张有错误的蟋蟀住宅图,让大家找一找它的毛病在哪儿。 3.拿起画笔,画出正确的住宅示意图,注意体现蟋蟀住宅的特点。 4.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以“我的家”为题说一说自己画出的内容。 5.师生进行评议,并把最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品味重点词语的作用 1.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一点和大多的昆虫不同,那么蟋蟀是怎么做的?其他昆虫又是如何做的呢? (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抓关键词进行体会) 2.谁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读课文的体会说一说“随遇而安”的意思? 3.反复读“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一句,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品读句子、体味情感、领略文章内涵 出示句子。 假如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先体会这一句该怎样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教师范读。(读出赞美) 2.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 (1)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3
)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建房子写的那样形象、具体呢? 3.解决问题 步骤:(1)读课文画出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并说一说这些工具的作用。 (2)把自己当作蟋蟀,想象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小组内说一说。 (3)听完了介绍,交流一下感受。 (4)体会朗读,读出对蟋蟀不辞劳苦建造住宅的赞美之情。 4.用作者的话和自己的话分别赞美蟋蟀。 步骤:(1)找出文中三个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蟋蟀的评价。 小练笔 借鉴拟人化的写法,写一篇有关小动物或小昆虫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