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东天江小学靳建明
说说我的教学设计:二、围绕课标,说目标三、联系实际,说学情四、紧扣教材,说重难点五、遵循理念,说教法六、能力培养,说学法七、潜心设计,说理念八、研读课文,说过程一、解读文本,说教材九、凝练教学,说板书
《蟋蟀的住宅》是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的第二组教材中的第三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赞许的。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一、解读文本,说教材
二、围绕课标,说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2、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3、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课标3-4年级段要求:阅读要求第3条:“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习作要求第2条:“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
三、联系实际,说学情我班的学生在经过三年级一学年的学习,对周围的事物能够有意识的去观察、去思考,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能够独立识字,了解文章大意,进行质疑,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较简单词句的意思。但是文章在表达上很有特点,采用了拟人、比喻、比较、列数字等方法来介绍蟋蟀的特点,而这些写法是学生难以关注和运用的。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结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行质疑,对简单问题当堂解决,归纳出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为什么说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它的住宅为什么被称为“伟大的工程”?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解决第一课时遗留的三个问题。课标阅读第4条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四、紧扣教材,说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过程;2.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的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五、遵循理念,说教法课标积极倡导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这节课通过设疑点拨法、课堂讨论法、启发体验、练习法等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课文内容、写作意图、拟人手法运用等。
六、能力培养,说学法农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蟋蟀(又名蛐蛐)有着或多或少的认识。虽然对他们的“唱歌”很熟悉,但对它的“住宅”缺乏仔细的观察。另外,四年级的学生对“情感描写以及事物的观察”已进入入门阶段。课堂上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师生共同探究的方法,体味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入手,把握文章脉络。
七、潜心设计,说理念本组课文的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因此在学习课文中要仔细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观察之后又是怎样表达的,这两点我认为是进入四年级学段的学生应该引起关注的,因此我从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制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旨在学生在学完本篇文章后在习作中能学习和运用,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蟋蟀因什么而出名吗?回顾旧知(认识字词、初读课文,检查两个字)(唱歌、住宅)3、上节课遗留问题:为什么说它“不肯随遇而安”?住宅有哪些特点?它的住宅为什么被称为“伟大的工程”?八、研读课文,说过程:
1、“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方法: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2、试着用“随遇而安”说一句完整的话。3、“慎重”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一个词,意思不变。4、用“慎重”试着说一句完整的话。遗留问题一:为什么说它“不肯随遇而安”?(方法: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小心谨慎、谨慎)
5、蟋蟀选择住址需要符合什么条件?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①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②有温和的阳光。它③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对“随遇而安、慎重”两个词的理解,巩固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解决问题。通过换词和品读语言来体会蟋蟀选址的特点。同时懂得利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内容的学习方法。
遗留问题二:蟋蟀选址这样慎重,那它的住宅到底什么样呢?(有哪些特点呢?)哪个自然段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呢?1、自读自学、同桌交流,用铅笔在书上圈点批划做出标记。2、“平台”指的是什么?“弹琴”指的是什么?3、找出这段话中一个拟人和比喻句,自己再仿照说出一个拟人句和比喻句。设计意图:让学生关注这种拟人、比喻的写作方法。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地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比喻拟人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地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隐蔽向阳干燥弯曲有门有平台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思考:1、住宅内部是什么样子的:()()()()()()2、全篇课文中作者是按照从()到()的顺序,观察蟋蟀住宅的。设计意图: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要懂得把观察到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并且学会运用一些表达方法和准确的语言写出来。
1、快速默读课文的七、八、九自然段,你认为关键的词语可以动笔画一画。遗留问题三:它的住宅为什么被称为“伟大的工程”?2、出示第七自然段,仔细研读。从这一段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3、课文第八、九自然段分别写了蟋蟀的什么?(吃苦耐劳、工期长、不断修整)设计意图:本部分设计,我力图从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一是让学生关注到用细节描写来进行语言表达;二是从建造的时间长和建造工具的柔弱体会蟋蟀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不肯随遇而安的生活习性。这样不仅再次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思想上受到了教育。4、因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挖掘工具(简单、柔弱),所以它的住宅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工程”)。课标阅读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钳子后足后腿时间前足动作工具简单艰难
总结学法:通过对课文的深入探究,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吃苦耐劳的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伟大的住宅”的,了解了它住宅的特点,还让我们懂得了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是因为他善于仔细观察,更重要的是他运用了比喻、拟人、比较、列数字等写法,将文章写得生动有趣,我们应该把这些方法学着运用到我们的写作当中去。
布置作业: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或一种动物的活动,抓住其特点进行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为本单元的习作做准备。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巩固运用学过的写法,为大习作作准备。
总结内部特点(详)外部特点(详)动工时间(略)怎样挖掘(详)不断修整(略)慎重选择住址(详)住宅特点修建过程蟋蟀的住宅伟大工程吃苦耐劳板书设计思路:该板书设计简洁、明快,抓住重点提炼语言,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关注文章的布局谋篇,能从整体上去把握主要内容,更能用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