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巴金
看到题目的时候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场景?你有没有看过漫天的繁星?那时你心里想什么?
即使是看着同一片天空,不同的人心里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就如同我们在同一个世界,却也有不同的人生。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起来看看巴金眼中和心中的繁星。
预习检查:繁星、纳凉、密密麻麻、半明半昧、摇摇欲坠、萤火虫、梦幻、怀抱、沉睡
作者简介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是他的主要笔名。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寒夜》等等。
写作背景1923年,19岁地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家庭地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教学目标1.手势语齐读课文。2.先看看课后练习一,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听边用铅笔划出有关写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的词句。
读文章的第一句,看看这句话中用了哪些词把这月夜和星天连接起来了,哪个词用得最妙?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接着文章写“我”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
一、讨论学习迅速默读课文,找出作者三次看星的时间、地点、感受。时间地点感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类别次数从前七八月的夜晚三年前如今家乡庭院南京住处海上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二、学习第一段:(1)从前,作者在家乡庭院,在七、八月的夜晚纳凉的时候看星天,星天是什么样儿的?(用横线画出有关的词语)他有什么感受?(2)“密密麻麻”是什么样子?(3)望着这样的星天,作者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小结:……觉得星天有母亲般的温柔、亲切。
三、学习第二段:(1)三年前(1924年)作者在南京菜园里看星天,星天又是什么样儿的?(点出有关的词语)又有怎样的感受?(2)“无处不在”是什么意思?(读句子:……然而……)在句中除了表示星光灿烂、到处有星光外,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小结:虽然身处黑暗的旧社会,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信心,他向往光明,追求光明,望着星天就感到光明处处都存在。这时,他爱星天的感情比从前更深了。
(4)这段中还有哪一句表达了作者爱星天的感情比从前更深了?(5)“好像同朋友在促膝谈心一样”,你想一下,他们可能在谈些什么?(6)小结:这时,作者觉得星天更加亲切。
如今(1927年)在海上看星天感受又如何呢?你能自学领会吗?先回忆一下老师是怎样教你们学习第一、二段的?四、学习第三段:
(1)朗读课文。经过充分的自学、讨论,说说如今在海上看星天,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儿的?感受又如何?(2)提出在自学中不理解的问题。(3)对同学提出的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一段写得好吗?哪些地方写得好,谈谈自己的体会(结合课后练习2、3、4题加以解决)。
(4)小结:作者流露出对星天的爱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一层比一层深:爱着(亲切)→交朋友(更亲切)→老朋友(陶醉了)。在作者笔下的星天,带有母亲般的温柔和亲切,作者爱月夜,爱星天,归根结底是爱——大自然
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并说说其表达作用。比喻——“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象看见无数的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拟人——“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排比——“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