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兴八首·其二》读杜甫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其实一直以来,喜欢的诗人都不是那个忧国忧民的杜甫,而是那个引昂高歌的李白。总觉得杜甫的诗有些压抑,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反观李白,倒是随时随地一路欢笑,无奈也好,洒脱也罢,流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狂妄。不过后来,仔细琢磨琢磨也就想通了。两人生活的时代略有差异,一个生在盛唐,歌舞升平,举国安居,加上李白性格豪迈,虽然不肯弯腰献媚,仕途不顺,但是此人好交豪杰,四海之内皆是朋友,所以尽管流落任何地方,都有人好酒好菜伺候,像随身带着个ATM。而杜甫要比李白晚了些,生在了晚唐,年年战乱,民不聊生,长安被占据,何况杜甫天生一副菩萨心肠,以万民安居为己任,看到生灵涂炭,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难免会写出“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从长安一路逃亡,看尽了世间所有的不公与悲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毫无意义的指责和嘲讽已经苍白。“三吏”“三别”就别提有多心酸了。杜甫天生就是那种儒家大士,“为生民立命,为天地安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早已成为他人生的使命,即使茅屋为秋风所破,自己早已丧失了遮风避雨之地,他也会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秋兴八首更是杜甫晚年的的集大成之作,无论从思想情怀还是艺术造诣来说都已经到达了巅峰。此时的杜甫老迈年高,病痛缠身,诗歌里的情怀也从天下苍生回归到自己。我一直都认为个体其实比集体要重要的多,无论我们是何种身份地位,我们最起码的定位都是首先我是人,一个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的生物,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一套绝句是杜甫作品的一个升华。这首秋兴其二写的也是颇有感悟。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夔州府已经成为一座孤城,而此时,乌金西沉,暗淡无光,残月东升,清凉如冰。而我,却只能凭借依稀的北斗星光北望长安,那是我日思夜想的故都啊,长安城内的曾经的繁华,如今都已落幕,我也只能在夔州里苟延残喘。诗歌开头便是“孤城”“落日”也就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后面的抒情埋下伏笔。“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水经注》里有言: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满裳。猿猴的嘶吼自古以来就是悲哀的另一个解释,猿鸣如风,像大西北吹过孤单背影的风。落日下,北望长安的杜甫听到猿猴的嘶吼,一种落寞便像潮水一般涌上心头,哪又何止是三声啊,每一声都撕裂了那颗故国难捱的心。“奉使”是指杜甫的好友严武奉命回京,杜甫此时也想回京效命,却不得愿,只能虚随,继续惆怅。“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这一句乍一看还以为是载歌载舞,其实不然。唐代,在尚书省都是轮流值班,值班时有侍女托香炉而入。其实,杜甫是无比的想回到长安以报圣上,可是身体状况却日益不支,卧病在榻,只能伏枕。看着白帝城内的贤圣画像,看看自己不能以身报国,又在此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悲凉笳声,那是军旅里行军的声音啊,山城的环境真实无比凄凉。“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写京华望而不见,回到眼前的景物。月亮从照着藤萝的移到照映着洲前的芦荻花上,描写了夔州萧条的秋色,也暗示时间的推移,又用藤萝,芦荻展现萧瑟的秋光,这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凄凉。一位由黄昏落幕到中夜深宵,卧病山城,翘首北望,徘徊流连,夜不成寐的抒情主人,诗人形象,已经塑造的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了。两句已经结情,有无限情思。
纵观杜甫一生,并非一直穷困潦倒,也并非一直是批判现实。恰恰相反的是,杜甫出生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族。青年时家境优越,有名的富二代,但是杜甫这个富二代不败家,不坑爹,年少好学,胸怀大志,立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十九岁四处游学,并且偶遇被赐金放逐的李白,两人便一同出游,一路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杜甫在登泰山之时还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抱负,又是何等的豪迈与壮志。年少的杜甫和李白或许是一类人,从骨子里透着热情,一心想拜相封侯,驿站才华,非为私利,乃为天下苍生谋福。其实杜甫和李白本来就是一类人,两人出生大户,年少成才,一心入朝入仕,两人又都是一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可是细细想来,他们又本不是一类人,李白从内心深处散发的是狂士与侠客的姿态,“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狂狷之态表露无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名”又表现了对侠士的钦佩。杜甫虽然出生在大户,但是一直接受着儒家思想的传统教育,坚持着“奉儒守官”的观念,或许正是这些家庭观念的影响,造成了杜甫与李白后期的不同。李白仕途不顺以后干净利落的放弃,饮酒作诗,游山玩水,交四方之友,游五湖之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对李白来说这或许是种解脱。反观杜甫,一直对日渐腐败的朝廷,日渐黑暗的社会还抱有一丝侥幸,又赶上安史之乱。杜甫明知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实现,也开始逐渐转向现实,记录贫困人家的艰难生活,抨击朝廷官人的黑暗与自私。为后人了解那段民生艰难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证据。“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十六个字,正是对杜甫的至高评价。杜甫,那个人,那些诗,值得我用一生去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