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教学反思杜甫陵水中学语文组李西荣《秋兴八首》(其一)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打破传统的教学程式把“老”课文教出新意来,让教学过程更契合最新的课程标准,这是我设计本课的根本所在。因此整个教学的过称尽量把学生的主动性放在中心的位置,强调师生互动。我这节课的设计完全施行了海南省中学语文教学基本常规的课堂程序采取4步的方法即:自读、探讨、讲解、演练。本课的导入从初中学生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导入,让学生回忆杜甫的有关知识,顺便介绍杜甫(忧国忧民)。接着转入正课的学习,学习诗歌的根本在于“多读”,所以在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中设立了“以诵读为先导,努力追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阅读效果”。通过让学生自由朗读、个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接下来让学生谈谈自己读诗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站起来回答的感受持保留意见,不做过多讲解;接着对学生发表的感受进行集体探讨,让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并组织好语言找各小组的发言人回答。这个环节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因为学生的感受是学生与文本交流之后自己的所思所感,与老师预设的问题不一致,在讲这一课时我预设的问题是学生感受的景物是凄凉的,而2班的学生的感受是对本诗逐句分析,而且分析的很不到位,第二位学生的回答渐渐进入正轨,他是从3
律诗的特点来回答的,这让我抓住了律诗在写景和抒情上的特点(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顺势而退讲写景的特点就迎刃而解了。在这里抓住景物的特点结合高考题考察诗歌的题型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意象描述出来,其实就是翻译句子,因为诗歌的语言是简洁的,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诗人产生共鸣才能把语言组织好。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能够根据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表述出来,说明集体探讨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必要。接着就到了教学的第三个环节质疑讲解,设计有意义的问题使学生回答,在这我设计了意象的选择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的关系?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学生很快就意识到写景是为抒情而服务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作者要抒发的是思乡之情,从哪里体现的?学生会努力的去找原因,特别讲解“玉露”和孤舟一系故园心的“系”,玉露是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八月份,八月份是中秋节能勾起思乡之情。在这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还有七首风格大致一致,所以这篇又起到领起的作用。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755~762)虽已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不断,这首诗就是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让学生懂的思乡就是忧国(知人论世)。系还有牵挂之意,作者漂泊在他乡仍然心系祖国,常年漂泊在外无依无靠更显的其孤单(颈联中丛菊对孤舟),这能表现他的羁旅之愁。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练习以巩固对本课的学习,用来检测本课学习目标是否达成通过练习发现有个别学生不是很理解诗歌的句子,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能做对练习并能当堂背诵课文。这仅仅是一次个案的尝试,如何将这种教学模式推行下去,还需要进行长期而艰难的探索与实践。只有真正把学生摆在中心位置,让学生主动去感知和实践,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充满活力和富有成效的。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