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教学案例唐镇小学凡海玲一、谈话导入 二、启发质疑,整体感知1.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2.那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女娲补天的原因?哪些自然段写了女娲补天的过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读,点生答)3.小组讨论交流以下问题。(1)女娲为什么补天?(2)女娲怎么补天的? 三、品读体会灾难的可怕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天塌了,此时的天空是什么样子?大地又是一幅什么景象?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些重点词里体会到的呢? (1)请同学读描写天空的句子,想一想,你从哪儿体会到了可怕呢?(2)天塌了,大地又是怎样一幅情景呢?请同学读,你们从哪些词里体会了这种可怕与悲惨?2.大火和洪水中的人们在遭受怎样的痛苦呢?请大家默读这句话。 四、精读补天过程,感悟人物形象 1.学习第2自然段。(1)看到这些,女娲是什么心情?
(2)那就请大家带着“难过极了”的感情来读一读这一句。(3)读到这里,女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善良的女娲是怎么做的呢?2.作者详写了女娲补天的过程,默读第3自然段,女娲为了补天,做了什么事呢?(1)女娲是怎么找到五彩石的? 她到山上找到了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她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2)你怎么理解“找啊找啊”。 (生1:就是不停地找。生2:就是到处找。) (3)她可能到过哪些地方去找纯青石? (生1:到过清清的泉水中。生2:到山顶上找过。) 3.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五彩石找齐了,女娲是怎么炼石的呢? (学生读相关句子) (1)请大家认真默读1-2句话,体会“冶炼”的含义。(2)你认为这五天五夜女娲是怎样度过的呢? (3)五天五夜过去了,五彩石终于炼成了液体,女娲又要接着忙碌了,请学生读补天的句子,思考:女娲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呢? (4)多么感人的一幕幕情景啊,让我们一起来读第4自然段吧。(5)天补好了,人们的生活从此怎样?
五.小结《女娲补天》的故事读完了,再看看全文,你想说点什么?六.课外拓展很多很多神话故事向我们展示着一个个神奇感人的世界。请大家准备一个神话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 本节课的反思
唐镇小学凡海玲1.对文本的解读深入“简出”我通过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钻研,在与文本的对话、与人物女娲进行的心灵碰撞中,有了独到的见解,对教材进行了取舍和加工,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简约的教学设计:读题质疑→引导品读第一自然段,体会灾难的可怕→精读补天的过程,感悟人物形象→评价升华。这样的教学流程简洁明快、朴实无华,而教学是有效的。 2.一课一得,扎实解读 一堂课要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要解决的问题,使他们真正学有所得。我觉得这一点做得比较好,老师与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去体味和感悟,安静投入读书思考,不仅读出了女娲悲天悯人的伟大的爱,还读出了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中华民族精神,更让女娲这个充满人情味的神话英雄走进了孩子的心灵。孩子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真实情感得以抒发,这是源自心灵的感动。 3、缺陷:其一,本次教学还可以继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和空间与文本对话;还应该将学生的感悟进一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对女娲形象的认识不会停留在浅表或概念。其二,在教学节奏里,如何做到张弛有度、审时度势,做到因势利导、实中求活、活中求实,使课堂教学更加充满灵动与和谐,这是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