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第八单元第三课《女娲补天》学校:宁兴北校姓名:刘瑞红年级:三年级科目:语文编号:
《女娲补天》教学案例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引发丰富的想象。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制作女娲图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
师:同学们喜欢读神话故事吗?大家看大屏幕,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生1:这是《嫦娥奔月》里的嫦娥。 生2:孙悟空,《西游记》里的人物。 生3:这是后羿,故事的名字叫《后羿射日》。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大家一起读课题。 (学生读) [评] 从“嫦娥奔月”到“女娲补天”,教师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 二、启发质疑,整体感知 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生2:我想知道女娲用什么东西在补天。 生3: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 师:对啊,那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女娲补天的原因?哪些自然段写了女娲补天的过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学生自由读) [评] 引导质疑,了解学生的阅读关切,梳理课文。 三、品读体会灾难的可怕 师:女娲为什么要补天?默读第1自然段,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吗?
生:女娲要补天的原因是天塌了。 师:天塌了,此时的天空是什么样子?大地又是一幅什么景象?请大家分别用横线与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学生边读边动笔找句子) 师:认真读读划上记号的句子,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些重点词里体会到的呢?[评] 训练学生读书动笔的习惯,好! 生1:这个景象太可怕了! 生2:人们太悲惨了! 师:请一位同学读描写天空的句子,同学们想一想,你从哪儿体会到了可怕呢? 生1:天塌下了一大块。 生2:露出的是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教师用课件出示句子,在重点词“一大块”和“黑黑的大窟窿”上打上记号) 师:谁来读这句话,让我们的头脑里出现那幅可怕的画面。 (教师点学生读) 师:天啊,太可怕了(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这句话),咱们一起读—— (师生一起读课文) 师:天塌了,大地又是怎样一幅情景呢?请一名同学读,你们从哪些词里体会了这种可怕与悲惨?请在重点词下打上点。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的句子,在“震裂”“一道道”“熊熊”等重点字词上做标记) 师:想象一下,“地被震裂了,露出一道道深沟”是怎样一幅景象,“山冈上燃烧起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这些词句又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地被震裂了,大地上到处是深沟。 生2:大地上的深沟一道一道的,很多很多。 生3:山冈上全部是火。 师:从“熊熊大火”这个词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1:火烧得很大很大。 生2:我还看到了田野里无论是哪个地方都是水。 生3:田野里全部都是水,真可怕呀。 师:同学们,你们能够通过读,让我们感觉到深沟的多、火势的大、洪水范围的广吗? (教师点名读) 师:大火和洪水中的人们在遭受怎样的痛苦呢?请大家默读这句话。(出示句子“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师(轻声):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呢?你看到了什么?一双双什么样的眼睛? 生1:我听到小孩子哭着喊救命。 师:你听到了爸爸**的声音了吗? 生2:我听到了爸爸妈妈拼命喊着自己孩子的名字。
生3:我看到了一双双惊恐的眼睛。 生4:我看到了绝望的眼睛。 生5:我看到了一双双手伸出来求人援救。 师:一起读这句话,读的时候别忘了刚才看到的令人心痛的情景。 (学生有感情地读) [评] 点学生读三个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读、品、想象,把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使词句的教学落到了实处。 四、精读补天过程,感悟人物形象 师:看到这些,女娲是什么心情?第2自然段是怎么说的? 生:女娲难过极了。 师:“难过极了”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难过。 师:那就请大家带着“难过极了”的感情来读一读这一段。 (生1读) 师:有一点难过。 (生2读) 师:有一些难过。 师:“难过极了”是难过得到了极点,再请一名同学读。 (生3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到这里,女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女娲的心地很善良。
师:善良的女娲是怎么做的呢? (教师引导读第2自然段内容) 师:作者详写了女娲补天的过程,默读第3、4自然段,女娲为了补天,做了哪几件事呢? (学生起来回答,但是答案基本是照念课文) 师:你告诉了我们女娲补天的经过,那你能不能简单地说一说,女娲依次做了哪几件事呢? 生:她到山上找了五彩石来补天。 师:找到了五彩石接着干什么呢?往下看课文。 生:把五彩石放在圆坑里冶炼。 师:最后呢? 生:去补天。 师:女娲是怎么找石的? (学生读出相关句子,教师用课件出示句子) 师:“忙了几天几夜”这里的“几天几夜”你怎么理解? 生:“几天几夜”是说忙的时间很长。 师:自由读这几句话,想想女娲这几天几夜忙碌的情景。 (教师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了之后再点学生起来说) 生1:课文里说山上全是零零星星的碎块,我想她找石头一定很累,找石头的时候还时不时地停下来捶捶腰。 生2:她的手指一定给磨破了皮。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多丰富啊,接着往下想。
生3:她的腿也可能因为劳累而觉得很酸很酸,就像我们运动会上跑长跑之后的感觉。 师: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已经身临其境了啊! 生4:女娲的眼圈黑了,她已经累得直不起腰来了。 师:女娲就是这样忙了几天几夜啊!请同学们一起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 师:可是还缺少一种纯青石,怎么办呢? 生:于是,她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师:你怎么理解“找啊找啊”。 生1:就是不停地找。 生2:就是到处找。 生3:找了很长时间。 师:她可能到过哪些地方去找纯青石? 生1:到过清清的泉水中。 师:对,最后是在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但是在找到之前,她还去过哪些地方找? 生2:到山顶上找过。 生3:到草丛里找过。 生4:到森林里找过。 生5:到悬崖边找过。 生6:到瀑布下面找过。 师:找啊找啊!请大家再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有感情地读) 师:你为什么把“找啊找啊”读得比较慢? 生:她去很多地方找过,找了很长时间。 师:一起读这句话。 [评] 教师善于把握文章中的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补白,使女娲的形象走进孩子心灵。 (学生再次读) 师:五彩石找齐了,女娲是怎么炼石的呢? (学生读相关句子) 师:这里的“冶炼”你觉得是什么意思? 生:是提炼吧。 师:请大家认真默读这句话,女娲具体干的什么事叫冶炼呢? 生:女娲把五彩石用神火变成了很稠的液体,这就叫冶炼。 师:说得好!我们可以联系下文理解词语,也可以查字典理解,“冶炼”这个词字典是怎么说的? 师:女娲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才化成很稠的液体,你们想想,“五天五夜”是从星期一到—— 生:星期五! 师:这五天五夜女娲是怎样度过的呢? 生1:她废寝忘食。 生2:她眼睛盯着神火,一动也不敢动,一发现火小了,马上让它变大。
生3:神火的温度太高了,女娲不停地擦着汗。 …… 师:五天五夜过去了,五彩石终于炼成了液体,女娲又要接着忙碌了,请一名学生读写补天的句子,女娲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呢? 生:她在往上泼的时候,这些液体可能会溅起来烫伤自己。 师:还可以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想一想。 生:天上的大窟窿在冒火,火可能落下来烧伤女娲。 师:多么感人的一幕幕情景啊,让我们一起来读第4自然段吧。 (师生齐读) 师:天补好了,人们的生活从此怎样?你能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描述一下吗? 生:大地上到处欢歌笑语,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师:《女娲补天》的故事读完了,再看看全文,你想说点什么? 生1:女娲用尽心思在帮助人们。 生2:女娲为了人们不再痛苦,自己宁愿冒险,宁愿吃苦。 生3:女娲是人们的保护神。是她创造了人类,人们遇到困难时,她又历尽艰险来帮助人们。 生4:女娲很勇敢。 生5:我们应该向女娲学习,做个善良、勇敢的人。 生6:我真喜欢女娲。
师:这是一个多么感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啊,你们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吗? 生(齐答):会! [评] “课”似看山不喜平,教师引导学生走近女娲,进而让女娲走进孩子的心灵,这一学习过程是一种发现之旅。 五、拓展 师:神话故事不只有《西游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还有很多很多神话故事向你展示着一个个神奇感人的世界。请大家准备一个神话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