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第二课时评课稿双溪小学马飞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们大家下午好!受我校语文教研组安排,让我来评课既兴慰又倍感压力。《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上周五听了冯小琴老师执教这节课,冯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每个人听完课后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观点,现在我就来谈谈我的感受。冯老师在这堂课的整体设计上思路明确、难点突出,教学内容安排妥当,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以体验女娲补天时的辛苦、劳累、不怕困难、不惧危险为感情基调。课堂中出现一些亮点:一、读中悟、悟中导不难发现冯老师的这节课注重了“读”方式的多样性,有自由读、轻声读、抽生读、齐读等方式。不同形式的读也是有不同的功能。冯老师的每次读都有具体的目的,每次读也都有相应的要求。通过读中去领悟,悟中去引导学生,从而达到理解文本的作用。为了更深入、准确地体验情感,冯老师指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来实现,比如,学生从“找啊找啊、终于”、“五天五夜”等词语中体验到了女娲补天过程的辛苦与伟大二、问题设计恰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问题设计上,我们应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冯老师在教学时,设置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体验女娲寻找五彩石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漫长的五天五夜里,女娲在找五彩石时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呢?这是个富有弹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独特思维,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作出回答。通过学生回答,冯老师将女娲遇到的困难一一列举(可能面对的是又高又陡的悬崖,当黑夜降临,可能面对野兽野兽2
)让学生选择女娲遇到一个问题去练笔,这样做既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有发展了学生思维,对突破课文的难点起到很好的作用,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好习惯。本课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了课文的重难点。这堂课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我也说说自己的观点:第一,冯老师注重了读,也用了一些方式,我认为应教会学生读出感情的方法。这方面应联系这段话的具体内容来读,或者抓重点词语来读。第二,教师的激情欠缺,从而导致整堂课平淡无力。在这个方面我分析有以下原因:1.冯老师由于第一次上语文公开课,心理上存在一点问题,放不开,可能会想这想那。我想多锻炼几次效果将会好一些2.整堂课问题设计过多、过碎。这里我想给冯老师提几点思考的问题:1.问题的整合2.教师的语言的起伏3.学法的有效指导4.课后作业有效布置。以上就是本人一些粗浅的看法,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冯老师及现场领导、同行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