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学情分析:学生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部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嫦娥奔月》等,对神话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课前,学生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由于故事浅显易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不难,难的是体会到女娲的献身精神和神话语言夸张、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以及故事的神奇色彩。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学习课文生字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关健: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教具准备:1.生字词卡片。2.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教学过程:一、看图猜故事(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后弈射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语言优美,故事神奇,感情丰富,虽然不是真人真事,但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二、板书课题,质疑问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知道这是写谁的故事吗?女娲补天,看老师写课题,注意娲的右边是撇\点,补是衣字旁,我们一起来读,女娲补天,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1.女娲是谁?2.女娲为什么补天?3.女娲是怎样补天的?4.结果怎样?(板书)交流:出示图片或动画片了解关于女娲的传说。(如:女娲造人)据说盘古开辟了天地后,用自己的身躯造出了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女娲又用泥捏了和自己一样的人,使这个世界有了生机,女娲是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人类,又勇敢地照顾人类免受天灾,是民间广为传颂的创世始祖。2.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结果怎样?带着问题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2.边读边思考所提的问题。三、初读课文,检查读书出示词语,刚才同学们的读书习惯真好,读了一遍又一遍,让老师来检查一下,老师这有一组词语,不知你们会不会读,出示词语:A组:欢歌笑语轰隆隆山冈围困挣扎零零星星冶炼读得真好,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冶炼这个词,冶和治不要搞错,一个是两点,一个是三点,那冶炼什么意思呢,请看图片,是工人叔叔在炼刚,温度高,跟火有关,所以是火字旁。冶炼听说过冶炼这个词吗?图片感知。看了图片,你发现冶炼有什么特点?(温度高,跟火有关。)教师小结:所以这个“炼”字是——(火字旁)老师这儿还有一组词语,估计你们会读,但可能读不好。自己读。B组:黑黑的大窟窿一道道深沟熊熊大火冒着生命危险忙了几天几夜又找啊找啊炼了五天五夜很稠的液体金光四射交流: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结果怎样?我们用这些词语,来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
四、品读过程,感知形象1.因为天崩地裂,女娲历尽艰辛去补天,最后补天成功!那么当时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在文章中找出有关语句来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1)读出感觉。你为什么这么读?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起因——天崩地裂,就像汶川大地震一样,到底是倒塌的房屋,到处是呻吟的人们,其景象惨不忍睹啊!请大家带着这种感情来读课文这部分内容。2)女娲,看到这样的景象,是怎么想?怎么做?一起读。A.面对这样的灾难,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好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你从这句话感觉出什么?难过,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急切,你从哪写地方看出。B.她是怎样求雨神的呢?假如老师是雨神,你是女娲,你以怎样的语言和神情来求我?我听不出你的急切啊,我为什么要帮你呢?那好吧,我就去下一场雨吧。大家一起来读。女娲求雨灭火,造船救人,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冒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在补天的过程中,哪些地方让你很感动,画出来,读一读,是什么感动了你?A.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这句话为什么让你感动,女娲是多么勇敢啊,大家一起读)B.继续交流让你感动的句子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1)哪些词看出女娲寻找五彩石是非常艰辛的?(忙了几天几夜、又找啊找、终于)(2)我们想象一下女娲是怎么在寻找石头的?第一个白天过去了——女娲他在——找啊找日落西山,夜晚来临——女娲依然在——第二天,晨曦微露,太阳爬上了山头,她依然——
三天三夜,过去了——五天五夜,过去了——好几天好几夜,过去了——终于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可是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他又继续找啊找,第一个白天过去了——女娲他在——找啊找日落西山,夜晚来临——女娲依然在——第二天,晨曦微露,太阳爬上了山头,他依然——三天三夜,过去了——五天五夜,过去了——好几天好几夜,过去了——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把你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导——女娲我想问你:你累吗?为什么不停下来休息休息?找到了,你高兴吗?你为什么那么高兴?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这些句子。女娲终于找到了五彩石,找的是多么的艰难!你可知道,女娲为了找这些石头,经历了多少磨难!也许,第一天,女娲来到树丛中,荆棘划破了她的衣裙;第二天,女娲来到悬崖边,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事呢?那么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呢,展开你想象的翅膀,选择其中的一天,来写写女娲会在什么地方,她又遇到什么困难。我们来交流,是啊,她可能会划破衣服,可能会掉下悬崖,可能会被石头砸伤,她历经那么多磨难在找五彩石,是多么不容易啊!请同学再把这句话来读一读。女娲你累吗?为什么不停下来休息休息?找到了,你感到高兴吗?为什么那么高兴啊?请同学们再带着这种情感来读一读!B.我们继续交流,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动。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是呀,女娲多辛苦,终于炼成了很稠的液体,于是,一起读。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女娲真了不起啊!这些句子写出了女娲炼石的艰辛,老师找出了这么几个词,大家看看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动词在这儿还有很多,请大家拿出笔来在课文中圈一圈。来交流一下,你们找对了吗?订正一下。B.你们看,用了这些动词,就把女娲炼石的部分写得生动极了,这也是神话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借助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女娲是怎么炼石的,看着屏幕,先自己试着说一说,请一位同学来说,你把女娲炼石的过程说得真不错啊!大家也学着她的样子,同桌之间来说一说。女娲终于把天补好了,现在,人们常常看到天边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齐读最后一段。3.学习辞赋。女娲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古代人也写了辞赋来赞颂女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师配乐朗读,请同学们认真听!其后天崩裂,四海相既摧,生灵遭涂炭,百神亦逃生;唯有娲娘子,悯善不肯去,毅炼五彩石,其二堵天南;其四掩天北,亡命凶恶风,瞬间竞相止。而后往来者,其德永相诵。4.这篇辞赋就出自于这本《山海经》,《山海经》写的是关于天地的神话故事,同学们可以看看《山海经》中的其他神话故事,把好听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女娲补天为什么天崩地裂怎么补历尽艰辛结果是补天成功设计意图:
《女娲补天》是一篇千古流传的神话故事。本教学设计意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并且通过读书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而不怕危险、不怕困难、乐于奉献的精神。这篇教学设计的重点是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过程,并通过圈动词、复述故事、小练笔等形式将神话故事神奇的特点融入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