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老头》中高老头的形象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论《高老头》中高老头的形象

ID:884937

大小:4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论《高老头》中高老头的形象作者:刘慧恩单位:卓资县复兴学校[摘要]《高老头》发表于1834年,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人间喜剧》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品主要塑造了一系列生活在巴黎社会的性格鲜明生动、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如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歇业的面粉商人高里奥、外号叫“鬼上当”的伏脱冷、被大银行家赶出家门的维克托莉小姐等等。本文就“父性的基督”——面粉商人高老头作一重点论述。从高老头形象的特点和意义两方面入手,对其畸形的父爱表现、畸形的心理状态和矛盾的性格特点等几个方面展开详细地分析阐释,使高老头的形象鲜明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对高老头畸形的父爱所导致的悲剧性的结局和典型化意义的分析,揭露了法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金钱的统治作用和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罪恶,以及封建宗法制和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关键词]《高老头》高老头形象分析长篇小说《高老头》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代表作之一。它像是一部完整的戏的开头,拉开了《人间喜剧》的序幕。10 小说的主人公高老头是父爱的典型。他早先是个面粉商人,在大革命时期搞粮食投机,一跃成为暴发户,商业界的巨头。他拥有二百万家财,在帝国时期当上了巴黎的区长。在他中年的时候,不幸妻子去世,不少人想把女儿嫁给他作填房,并提出了多么优越的条件,都被他拒绝了。他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自己的两个女儿身上,从小培养了她们极度的虚荣心,满足他们最奢侈的愿望。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八十万法郎的陪嫁,大女儿阿娜斯塔齐成了伯爵夫人,小女儿但斐纳做了银行家的阔太太;为了不使女儿女婿丧失高贵的身份,他放弃面粉生意,寄寓在伏盖太太的公寓里;为了满足女儿的虚荣心和金钱欲,他把所剩无几的年金和仅有的一些金银器具都消耗至尽。但是伟大的父爱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当他耗尽了家私,再也榨不出油水的时候,却被女儿们遗弃。在弥留之际,他思念女儿,盼望见她们最后一面,但最终未能如愿,带着满腔的怨恨离开了人世。高老头的悲剧纵然有一定的社会因素,但是主要源于他超阶级的畸形的父爱。一、高老头形象的特点高老头是一个出身“面条司务”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他曾是个百万富翁。他宠爱女儿,把所有的家私都分给了女儿,自己只留下一份年金。当他有钱时,女儿围着他撒娇;当他手中还有一点年金时,女儿经常来看他;当他耗尽了最后一点积蓄,也即将耗尽生命之际,女儿却忙着争权夺势、寻欢作乐,再也不肯来看他一眼,他最终含恨而悲惨地死去。这一切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是他畸形的父爱导致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我是一个糊涂蛋,最终遭了报应,女儿七颠八倒的生活是由我一手造成的,是我惯了她们。”高老头形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畸形的父爱表现高老头最大的乐事就是满足女儿们的各种奢望,如给她们请最优秀的老师进行读书、习艺、骑马等高雅的家庭教育,请有头脑有品格的小姐陪伴,给她们“随心所欲挑选丈夫”的权利,一旦她们选中,他就不惜一切代价来成全。大女儿阿娜斯塔齐很想做贵族太太,于是就嫁给了德·雷斯托伯爵,成了伯爵夫人;小女儿但斐纳特别喜欢金钱,就嫁给了银行家德·纽沁根,成了资本家太太。女儿出嫁时,高老头拿出他财产的一半,给了她们每人八十万法郎的陪嫁。在高老头看来,女儿们能在上流社会立稳脚跟,受人尊敬,自己脸上也就有了光。开始,因为他还有钱,女儿女婿经常请他去做客,餐桌上总有他的一份刀叉,大家恭恭敬敬地看着他,就像恭恭敬敬地看着金钱一样。没过多久,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波旁王朝复辟以后,门第观念又抬头了,地位显赫的女婿认为高老头的面粉生意有失体面,高老头从此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女儿就要求父亲停业,为了顾全女儿女婿的面子,高老头答应了女儿的要求,把铺子盘了出去,正是这种愚蠢的举动断送了自己的财源,从此搬进了肮脏、颓败、阴冷的伏盖公寓。并且从开头二楼最好的房间一搬再搬到四楼最低等的房间,食宿费也由每年1200法郎一降再降到每月45法郎,他戒掉了鼻烟,打发了理发师,头上也不再扑粉。基于此,他的人格也由先生变成了“高老头”、“老混蛋”“可怜虫”10 ,成了众人寻开心的对象。高老头为了去看看女儿,可以忍受任何来自女婿的侮辱、旁人的耻笑;为了替女儿偿还因娱乐而欠下的债务,他可以倾其所有;为了使女儿得到快乐,他可以为女儿找情夫充当中介人,甚至把最后一点钱拿出来给拉斯蒂涅买了房子,布置了家当,给他和但斐纳提供了约会的机会和地方。他的这种牺牲精神简直无以伦比。高老头的这种超乎寻常的爱同时也体现在寻常的言语之中。如:当他听到拉斯蒂涅提到娜齐在元帅府的舞会上成为惹人注目的中心时,高兴地自我陶醉说:“看她们那么漂亮,我多高兴。”当他和拉斯蒂涅谈到他的女儿时,他说:“我不愿意因为跟女婿不和,叫两个孩子伤心;我宁愿暗地里看她们,这种偷偷摸摸地快乐,不是那些随时可以看到女儿的父亲所能体会到的,她们顺便对我笑一笑,噢!那就像天上照下一道美丽的霞光,将世界镀了金”;“我喜欢做她们拉车的马,我愿意做她们膝上的小狗。她们过得快乐,我才觉得活得有意思”;“我是什么人?不过是一副臭皮囊罢了,只是一颗心老跟着女儿转”。这是他发自内心肺腑的言语,在他看来只要看到女儿,他就快乐无比;只要女儿对他笑一笑,他就满足至极。再如:当欧也纳从意大利剧院回来对高老头说是见过但斐纳了,他就迫不及待地询问女儿玩得怎么样,并告诉欧也纳女儿们都很孝顺他,在欧也纳问起他和女儿的对比时,他却装着无所谓的神气说:“我么,全部生活都在两个女儿身上,她们暖和了,我就不觉得冷;她们笑了,我就不觉得心烦;只有她们伤心了我才伤心”;“你会觉得这些小生命每滴血都是你的,是你的血的精华!她们眼神有一点不快活,我的血就会冻了。你总有一天知道,为了孩子们的快乐而快乐,比你自己快乐更快乐。”这些话,是每个作父母的都有过亲身经历的。甚至他还说:“我爱我的女儿,要胜过上帝爱人类;因为人不像上帝那样的美,我的女儿却比我美得多。”这些朴实无华的语言中透着多么热烈的父爱呀!就连拉斯蒂涅都认为高老头伟大极了。10 小说不仅通过他的语言来描写,还通过他的动作行为全方面的描写了高老头的这种超乎寻常的父爱。作为父亲的高老头,为了看一眼女儿,他只能趁伯爵不在时,从后门进去待一会儿,甚至偷偷地跑到街角、路边去等女儿的马车经过。他嗅女儿的信纸,亲吻女儿的脸,捧着她的脸亲她的头发,躺在女儿脚下,亲她的脚,老半天盯着她的眼睛,把脑袋贴在她衬衫上厮磨,他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只爱女儿的狭小世界里,只有和女儿在一起,他才觉得生活是幸福的;只有看到女儿,他才活得快乐。在生活中,别人只有提及和他女儿有关的事情,他的眼睛才会发亮,精神才会感到满足,甚至他的病马上就会好起来。否则他就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漠不关心、迷迷糊糊的样子,而他本人也显得老态龙钟,成了公寓里人们取笑的对象。这一系列动作行为的表现,刻画了一个疯狂爱女的父亲形象,殊不知他的这种爱是脱离巴黎的社会现实的,是超阶级的,是一种不合时宜的畸形的父爱。(二)畸形的心理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往往决定于他的内在心理,高老头的动作语言所表现出的畸形父爱,是与他心理状态上的畸形紧密相关的。他的内在心理支配着他的生活,支配着他的行为。这种畸形的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里奥是巴黎的那种陶里奥人,只会闹笑话,这一类的人几乎完全相象。他的心里有一股极纯洁的情感,面条司务的心便是给这两种感情填满的、吸干的,犹如他的精明是为了粮食买卖用尽的,如果一脱离他的本行,他只不过是一个又蠢又粗野的工人,不会用头脑,感觉不到精神上的趣味。他的太太是布里昂地方一个富农的独养女儿,是他崇拜美、敬爱无边的对象,他为拥有她而骄傲。可是好景不长,过了七年圆满的幸福生活,他的老婆死了,那是高里奥的不幸,因为那时她正开始在感情以外对他产生影响,也许她能把这个死板的人培养一下,教他懂得一些世道和人生。因此,他的高尚的情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只好将所有的爱都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在她们身上实现自己情爱的目标。起初只是满足她们的物质和金钱的欲望,只要求女儿跟他亲热一下作为回敬,她们开始也的确满足了他所有的感情,但是后来,女儿们由于种种原因开始疏远他,厌烦他。他就想方设法接近她们,虽然他明知“他对她们的慈爱,她们都狠狠地加以报复了,像刽子手一般把他用过刑了。”但是这种变异了的父爱欲望发展到极端,无法控制,“就像赌棍离不开赌场”,在心理上无法远离女儿。此时,高老头对女儿的爱已经发展到荒唐的程度,父爱已不再是纯粹的父爱,而是父爱与情爱的混合,最后竟转化为一种病态的心理。这种心理表现在他临死前的自白,“我的嗜好,我的情夫,我的一切,就是两个女儿”。“我一辈子的生命都给了她们,她们今天连一个小时也不来看我!”“我是多么爱她们,疼她们的!我只要看到她们,病就好啦……”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自我,他的存在只是为了爱女儿,他的存在只是为了女儿的幸福,否则他就会质疑活着的意义。他的这种畸形心理最终为女儿的堕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是:高老头是当时资产阶级社会中崇尚金钱的代表,他认为钱是命根子,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作为一个父亲,他认为“做父亲的要想幸福,就得永远的给予。永远的给予,这才是父亲之所以成为父亲。”10 因此,他只是用他的病态心理对女儿进行不合理的教育,一味的满足她们的物质需要,用金钱来满足她们的所有欲望,却没有用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教育女儿;没有把她们培养成有情有义、对社会有用的人,却培养成了骄奢的娱乐之徒和拜金主义者。他自己节俭,却纵容女儿奢侈,他的给予和宠爱,使她们只学会了伸手要钱,却不知钱是怎么来的,从而养成了挥霍浪费、一味索取的生活习惯。作为一个父亲,他没有尽到一个真正做父亲的责任,他只教会女儿怎样接受,怎样被人爱,却没有教会女儿怎样去付出,怎样去爱别人,这也是导致他临死前连看一眼女儿的愿望都未能实现的原因。高老头的心里只想着女儿,他甚至为了女儿可以去杀人放火。当他无力替女儿还债时,他觉得惭愧死了;当他手中没有钱给女儿时,他说:“不中用了,再不能说是父亲了!不能了!”。在他的人生哲学中,金钱和父爱似乎可以划等号,没有金钱,父爱也就失去了价值。就在他即将离世之际,他还想的是去敖德萨做淀粉生意,赚上几百万,来继续买女儿的爱。从他对金钱的如此崇拜,可见其畸形心理已发展到极端。高老头的这种畸形心理是他所处的时代的畸形造成的,他的女儿变得无情无义、丧失人性,成为资产阶级的荡妇,主要源于他的畸形的父爱教育和崇尚金钱的心理造成的。(三)矛盾的性格作为小市民出身的高老头,他处在金钱至上的时期,即使他崇高的父爱也是斗不过金钱的。因为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的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了他的矛盾性格之一。在社会上,高老头是一个资产者,他顺应时代潮流做起了面粉生意,制造了一次有名的大饥荒,并趁机囤积居奇,抬高粮价,成了资产阶级暴发户。但是,在家庭内却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他通晓资产阶级的生意经,却不通宵资产阶级的人生哲学。他把血亲之爱放在高于金钱的位置上,随着金钱的减少,女儿对父亲“爱”的热度迅速下降,同时财富的衰竭使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但他对女儿的爱却愈加强烈,甚至达到病态的、疯狂的地步,否则他也不会说出“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拉紧女儿的缰绳,像对付狡猾的马一样。”一个把爱建筑在金钱之上的父亲,只懂得用金钱去不断维持这种父爱,然而,当“柠檬榨干了”,这个“父性基督”像野狗一样惨死在公寓里。高老头的这种矛盾性格,是浓厚封建宗教观念的商业资产者的典型,是社会由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时代的产物,他的矛盾性格导致了他人生中的悲剧。10 为女儿献出一生的高老头,临死前却看不到女儿一眼,这使他对女儿恨之入骨,他恨女儿不回报,恨女儿从身旁逃跑,恨女儿不把他当作生活的轴点像他将自己对女儿的爱当作世界的中心,于是开始恶狠狠的咒骂。然而在狠毒的咒骂声中却还体现出对女儿的爱,这是他矛盾性格的另一个方面。高老头在濒临死亡时,盼望女儿来看他,来安慰他,可是始终见不到女儿,于是他开始数算自己对女儿的付出以及女儿的不孝,道出了自己十年来的生活写照——永远口渴而没有水喝!后来甚至狠狠地咒骂她们:“简直是一些下流东西,流氓婆,我恨她们,咒她们,我即使是半夜里也要从棺材里爬出来咒骂她们”,“快把她们抓来!叫警卫队,叫军队!”。这些咒语听起来确实令人揪心,但是字里行间还隐隐反衬出一丝深深的父爱。然而,在骂过之后,高老头马上就会否认:“谁说的?你知道我是多么爱她们,疼她们!我只要看到她们,病就好啦……”,否认之后还是想着为她们去挣钱,去祝福她们。他首先把女儿的不孝归结在自己身上,认为这是他自己酿成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罪过都在我一个人身上,为了爱她们而犯的罪”。既而又把女儿的不孝怪罪到女婿身上,认为“是我女婿不准她们来的呀。杀死他们!杀雷斯托!杀纽沁根!他们是杀死我的凶手!不还我女儿,我就要他们的命!”此时的高老头,悲伤至极,精神崩溃,哪怕是女儿的一点什么东西都可以缓解他的病痛,对他来说就是死也死得快乐了。其实最初高老头就知道女儿的无情无义,知道他已被女儿遗弃,只不过他一直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每次受到女儿的怠慢后,虽然心里极度痛苦,却不去反省,而是千方百计用金钱来弥补,潜意识里痛恨女儿的不孝。因此,在神志不清时,对女儿恶毒地咒骂;当他清醒时,又回到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可遏止的思念女儿,渴望见到女儿,计划着去为她们挣钱,替她们担忧。他的这种既恨又爱的矛盾性格最终使他伤心欲绝,悲惨地死去。二、高老头形象的意义高老头,作为一个父亲,却没有尽到父亲应尽的责任;他爱女儿,却没有教育好女儿;他为女儿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对女儿的爱,无疑是维系小市民那种天伦之乐的生活情趣。他对女儿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和纵容女儿奢侈无度地挥霍浪费,却没有得到女儿一丝的爱,这必然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他的惨死,正是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明证。他具有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具有坚韧的自我牺牲精神,他更具有浓重的封建宗法观念,他被塑造为父爱的典型,他的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一)父爱的悲剧性10 高老头对待女儿的爱是甘愿舍弃一切的,是倾其所有的。然而,他的那两个过惯了奢华生活的女儿不但不爱他,反而永无止境地搜刮他的钱财,当他被榨干全部血汗后并被她们无情地推出门外时,她们却住在豪华的府上,过着奢侈的生活,而她们的父亲却住在肮脏、寒酸的伏盖公寓中,并且一次又一次的降低房价和生活费用,用省下的钱来为她们还债。大女儿阿娜斯塔齐冷酷到甚至不亲自去父亲那里取她为参加舞会而做衣服的钱,为了她的情人和她的虚荣心的满足,将她的父亲逼上了死路;小女儿但斐纳无情到没有在父亲临死之前去看他一眼的地步。高老头最终带着满肚子的爱和恨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高老头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为女儿耗尽了所有的资产和最后一份精力,而女儿们却连让他看一眼,摸一下的机会都不给,更别说他的丧葬费用了,要不是拉斯蒂涅这个青年大学生倾囊相助,料理送葬,那么高老头只能是抛尸街头了。高老头的故事,读起来让人感动不已,但是在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却没有得到女儿们的一丝回报,其崇高的自我牺牲却遭到无情的打击,他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其实质是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封建宗法观念的悲剧,他的悲剧是一个通晓资产阶级生意经却不通晓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资产者的悲剧。高老头那种无私的、坚韧的父爱精神,确实有其伟大之处,被称为“父性的基督”。作品以他的父爱反衬出女儿的无情无义,以他的人性的温馨反衬出社会的残忍冷酷。那么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深入作品探究一下,发现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主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他对女儿不明是非的溺爱,甚至是畸形的爱。高老头视女儿为偶像,将爱女儿当作个人信仰,以至到了极端的地步。正如欧也纳所说,在父亲心中,偶像永远纯洁、美丽,过去的一切,将来的一切,都在加强他的崇拜。他无私的爱中渗透着自私的一面,正如他的小女儿所说:“要和他在一起,就必须把自己整个儿给了他,有时的确很麻烦”(这句话是女儿一切忘恩付义的根源)。老人之爱女儿,有点像小孩子占有心爱的玩具,是一种脾气乖僻自我中心的人,一旦爱了什么,就倾其全部注意力,要他爱的对象单单属于他。这也正是女儿们不愿和他在一起的原因之一。另外,他的崇高的父爱里也带有一种奴隶的爱,为害怕失去而委曲求全。为了“买”到她们的感情,他在她们身上花费大批的金钱,“一向对她们百依百顺,小姑娘想入非非的欲望,都给他们满足。十五岁就有了车!要什么有什么”,“为了让两个女儿女婿不敢怠慢他,他给了她们每人八十万法郎的陪嫁,这才暂时获得了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可是这种建立在金钱上的父爱是站不住脚的,当他的财产耗尽时,女儿就离他而去,他崇高的父爱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得不到回应。临死前,他还想“拥抱她们,再看她们一次”,可是任凭他怎样呼天喊地都没有唤回女儿的最后一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不孝的女儿,他还担心她们的财产遭到了危险,落到丈夫手里,还替女儿辩护,认为她们没有罪,一切的过错,都是自己造成的。可怜的父亲,在被病魔折磨得“五脏六腑都在烧”的情况下仍念念不忘他的女儿:“10 天啊!我死了,谁替她们挣钱呢?我要为她们上敖德萨去,上敖德萨去做面条生意”。对于女儿的绝情,他先是狠狠的咒骂,但接着又完全否认了,马上又怪罪于他的两个女婿:“女婿是毁坏女儿的坏蛋,他把一切都玷污了,婚姻抢走了我的女儿,叫我临死看不见女儿”。可怜的父亲,精神上承受着女儿的遗弃,肉体上忍受着疾病的折磨,整个人几乎要崩溃了,但他还是放心不下他的女儿们,仍然挣扎着说:“我要祝福她们,祝福她们!”高老头的这种畸形的爱是完全建立在金钱之上的,他只顾对女儿付出,却忘记了保存自己的金钱的“实力”。要知道,他的两个女儿是完全由他亲手用资产阶级道德观培养起来的资产阶级荡妇,他们满脑子全是“金钱万能”,金钱至上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烙在心底。因此,高老头畸形的父爱,是造成其悲剧的直接原因,是自食其果。客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资产阶级利己拜金的原则不仅流行于整个社会,而且无情的渗透到家庭的至亲骨肉之间。高老头的惨死,证明“崇高的父爱”斗不过金钱。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人们的活动都是围绕着金钱转的,但斐纳为了金钱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拉斯蒂涅为了金钱追求但斐纳,潜逃苦役犯伏脱冷为了金钱谋财害命,盅惑拉斯蒂涅娶银行家泰伊番的女儿维克托莉,以金钱为交易还渗透到至亲骨肉之间,高老头为了给女儿金钱不惜牺牲一切,而女儿为了得到金钱不顾父亲的生死。当高老头有钱时,她们对他的照顾是“多么周到,多么体贴”,“好爸爸,上这儿来;好爸爸,上那儿去。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他们承认是我的女儿,承认我是她们的父亲,特别是当有些漂亮人物问我是谁时,他们竟说我是财神,他们恭恭敬敬地看着我,就像恭恭敬敬地看着金钱一样。”当高老头财产不多时,她们把他拒之门外,甚至不愿意看到他,而当她们为了娱乐缺钱时,就又会跑去向她们的父亲索要。就这样,高老头依旧痴情的宠着她们,爱着她们,为了她们住进了阴冷的伏盖公寓,为了给她们筹钱,住最下等的房间,冬天不生火炉;为了给大女儿还债,他把妻子送他的最心爱的镀金盘子和钵都卖掉了。然而在他财产被榨干之后,临终前却连见女儿一面都不可以。高老头呼天抢地的哭诉也无回应,只能长叹一声:“唉!我上了她们的当!她们不爱我,从来就没有爱过我!我的悲伤,我的痛苦,我的需要,她们从来想不到去关心,连我的死也没有想到;我的爱,我的温情,她们完全不了解。”“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被女儿遗弃”。这一声长叹,不仅道出了女儿的无情无义,而且道出了高老头孤独痛苦的一生,更道出了金钱关系的罪恶。总之,是金钱毁灭了人们的本性,败坏了人们的良心,破坏了家庭之间的亲情关系。高老头是金钱关系的实施者,同时又是受害者。他的这一悲剧,有力地批判了建筑在金钱基础上的“父爱”和“亲情”10 ,对人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给了有力地抨击。(二)父爱的典型化高老头的形象是被金钱毁灭了的父爱的典型形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高老头爱女儿是真诚的,但只懂得用金钱培养女儿对父亲的爱,用金钱维系父女之间的感情。让女儿接受资产阶级的教育,使她们成为自私自利的拜金主义者,而自己却成为拜金主义的牺牲品。高老头的性格形象是典型化的,不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心理刻画,甚至是一个动作,都体现了这一点。如高老头每吃一块面包都要放在鼻子底下嗅一嗅,听拉斯蒂涅说他的衬衫上有他女儿但斐纳的泪水,他就要看一看,以至要收藏起来,这些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更加典型化。他的形象塑造在巴尔扎克的诸多作品中具有代表性。他不只是一个人物,而是所有人的代表,是时代的典型,他不仅是那个时代与时俱进的资产者,有着那个时代人追逐金钱的本能和自私自利的共性,同时也是宗法制社会父爱的典型。整部小说由高老头绝望的父爱构成了最强音。作者认为“欲念”是人的基本因素,而高老头的“欲念”就是父爱;作者还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对什么样的人就安排什么样的环境,通过物质环境来塑造人物形象。高老头的人物性格是在他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在高老头的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作者将颓败、粗俗和寒伧的伏盖公寓与巴黎上流社会的奢华相对比,并着重描叙了物质环境,如伏盖公寓、公寓的周围、城市、街道以及室内装璜和日常生活用具等,鲜明地对照不仅突出了高老头生活的节俭和女儿的奢侈浪费,而且体现了高老头父爱的典型形象和女儿极度的绝情,同时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社会金钱至上原则的罪恶。高老头生活在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帝政和波旁王朝这三个新旧交替、急剧动荡的时期,作者通过高老头的悲剧,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抨击了金钱至上的资产阶级道德原则,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特征。高老头父爱形象的典型塑造,圆满地达到了作者警示后人的写作意图。我认为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不仅使贵族青年拉斯蒂涅受到了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生活教育,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同情的眼泪,促使他最终决定他的人生道路——决心用一切手段向上爬,和资产阶级拼一拼,而且客观地揭示了在资产阶级暴发户的逼攻下,像德·10 鲍赛昂夫人那样的贵族阶级必然失败、毁灭,不配有更好的命运。更加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悲剧,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统治阶级的卑鄙丑恶,金钱至上观念的罪恶。高老头真诚的父爱以临终前的长篇独白而告终结,从而有力地控诉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父女之间的那种金钱=感情的罪恶关系,揭露了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警戒后人,教育子女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一定要规避高老头那种极端错误的方法。作为父母要养有所教,育有所成,否则他们就会极端地发展,就会酿成像高老头一样的悲剧。注释:书中所引句子全出自巴尔扎克.高老头[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参考文献:[1]巴尔扎克.高老头[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2]艾珉.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金元浦,孟昭毅,张良村.外国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