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及《高老头》
加入VIP免费下载

巴尔扎克及《高老头》

ID:884969

大小:2.22 MB

页数:65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巴尔扎克(1799-1850)“拿破仑用剑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我是粉碎障碍的专家”——巴尔扎克 勃兰兑斯论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是个中等身材的人,体格魁梧,双肩开阔,晚年有点肥胖。他的颈脖健壮、厚实,白皙有如女性,是他值得骄傲的地方。头发又黑又粗,粗得像马的鬃毛;那双眼睛像一对黑宝石那样闪闪发光——那是驯狮者的眼睛,这种眼睛能透过房屋的墙壁看见里面发生的一切,能透过人的肌体,洞察人的肺腑,像阅读一本打开的书。他的整个仪表显示出一个劳苦不息的西绪弗斯的形象。《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5分册,第187页,李宗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奥诺瑞·巴尔扎克生于1799年法国杜尔城的中产资产阶级家庭。其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发迹的商人。1844年全家迁往巴黎,1816年进法律学校;1819年不顾家庭反对从事文学创作;1825-1828年从事出版和印刷事业,失败,债台高筑达10万法郎,相当于现在的三、四百万法郎。1832年2月开始与韩斯卡夫人书信往来,1841年11月韩斯伯爵病逝,1850年3月14日在乌克兰与韩斯卡夫人举行婚礼,5月病倒,8月17日病逝。一、巴尔扎克生平与创作简介 中产阶级家庭巴尔扎克于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西部工商业名城都尔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出身农民,拿破仑帝国时代的暴发户,跻身于资产阶级。老巴尔扎克爱慕虚荣,于1820年在自己的平民姓氏上加上“德”(De)字,以示贵族身份。他50岁时与18岁的银行家的女儿结婚。他们有很大的差异,但共同向往贵族社会,相信个人奋斗。巴尔扎克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种顽强奋斗的精神。 缺失母爱巴尔扎克的母亲很专横,冷酷地拒绝孩子们任何情爱的表示。从7岁到13岁,他被送到旺多姆的教会学校读书,6年中他只回过一次家,母亲只去看望过他两次。童年所受到的忽视,他终身难忘,他说:“我从来不曾有过母亲。”他在给韩斯卡夫人的信中还说:“她是一个妖精,同时又是妖精般的怪人……我母亲就是给我的生命降落一切灾难的根源。”(司蒂芬·茨威格:《巴尔扎克》) 渴望光荣巴尔扎克一生渴望光荣,当他20岁从索尔本学院法学系毕业之后,他没有去做律师,却选择了当作家的自由职业,发誓要作“文坛的国王”。为了不依赖家庭,他冒险做了投机商人,最初做出版人。接着开办印刷厂和铅字铸造厂,他没能发财,却背上了近6万法郎的债务,陷入极度贫困之中。这6万债务中,有4万是欠他母亲的。这笔钱迟迟未还,他母亲也从未勾销。 为还债写作巴尔扎克对金钱又是爱又是恨,显然他从母亲那里获得了某种遗传基因。1837年巴尔扎克办的《巴黎纪事》报倒闭,使他的债务高达10万法郎,到他逝世前3年,已经欠下21万法郎的债务。终身受着债主们的追逐。为了还债,他开始了《人间喜剧》的写作。 创作严谨巴尔扎克对创作从不肯敷衍了事。一部小说,他总是反复修改多遍,以致他的小说清样,从来没有干净过。他宁可少得稿酬,也坚持修改,决不草率从事。1840年,他写了一个中篇小说,花了6个月的时间给人物取个合适的名字,Z·马卡。 读者巴尔扎克生前收到12000多封信,这些信大都来自热心的女读者。巴尔扎克崇拜女人,而且有一种从来没有完全满足过的爱情需要。他只和有钱的女人建立情感联系,直言不讳地要妹妹替他找有财产的女人,以便替他还债。巴尔扎克的女友都是比他年长的贵族妇女。 柏尔尼夫人巴尔扎克最重要的女友是柏尔尼夫人,她比巴尔扎克的母亲还大一岁,柏尔尼夫人既是情人又是母亲。她在经济上给予巴尔扎克很大帮助,也是她向巴尔扎克提供了许多大革命时代的写作材料,她鼓励起巴尔扎克的自尊心,使他免遭堕落。巴尔扎克承认,“她是我的母亲、朋友、家园、知己和顾问,她使我成为作家,她给予我在青年时所需要的同情心……没有她,我无疑早已死了。” 韩斯卡夫人1832-1850,18年的书信来往,5个月的婚姻生活。“我既不曾有过幸福的青年时期,也不曾有过繁花盛开的春天,但是我将会有最灿烂的夏季,最温暖的秋天。”(巴尔扎克) 婚后100天,这位文学巨匠与世长辞,终年51岁。雨果和大仲马等作家参加了巴尔扎克的葬礼,雨果在葬礼上致悼词说:“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 活在5万杯咖啡上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6至18小时,从半夜到中午写作,从中午到下午4点校对校样,5点钟用餐,5点半睡觉,到半夜又起来工作。他每天必须写出16页的书,修改和校对时间除外,3天用掉一瓶墨水,更换10个笔尖。写作时他穿着教士的袍子,点上7支蜡烛,桌边是一杯提神的黑咖啡。 宗教观巴尔扎克不信教,却又大力鼓吹宗教,把宗教作为改变社会,克服罪恶的出路和手段,因而他宣扬宗教。这是他的改良主义立场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宗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惟一手段”,“基督教告诉穷人容忍富人,告诉富人减轻穷人的苦难。” 文艺观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生活他公开承认自己和司汤达属于同一文学流派,要求作家“照世界原样表现世界”(《贝尔先生研究》)。他在《〈驴皮记〉序言》中说:“作家应该熟悉一切现象,一切感情。他心中应有一面难以明言的把事物集中的镜子,变幻无常的宇宙就在这面镜子上面反映出来”。他提出:“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 主张用典型表达人物和事件他认为小说写的是“人与生活”,小说创作的中心是塑造人物形象。为此,他计划在《人间喜剧》中写一个时代的两三千个出色的人物。对于表现人物的方法,他说:“不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表达出来。”(《人间喜剧》前言)“典型这个概念应该具有这样的意义,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他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典型是人类的样本。”(《〈一桩无头公案〉初版序言》) 二、《人间喜剧》的创作①受司各特历史小说的影响巴尔扎克研读司各特,看到他的历史小说隐藏着一套完整的哲学,同时他也发现司各特作品缺少系统的有机联系。尽管他写的都是历史小说,但是“他没有想到把他的人物联系起来,协调成为一个完整的历史,其中每章都是一部小说,每部小说都描写一个时代。”司各特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就是要以系列小说的形式,编制一部法国社会的风俗史。1、构思来源 ②受动物学家居维叶·圣伊莱尔的“统一类型”说的影响。动物学家圣伊莱尔提出“统一类型”说,把动物分类。巴尔扎克就此提出“社会和自然”“相似”的意见,认为人类和兽类一样,也可以划分不同类型。他想把自己的小说统一成一部大书,人物有不同的分类。 ③受但丁《神曲》书名的影响但丁《神曲》的原名是“神的喜剧”,巴尔扎克受到暗示,选定了《人间喜剧》这个名称作为总书名。1840年底,巴尔扎克在给一位出版商的信中首次提出说:“《人间喜剧》将是我的作品的总名称。过去已发表的只是其中的片段而已”。直到1842年4月,他在报纸上登出了广告,正式启用《人间喜剧》的名称,同时,在第一卷中刊出了纲领性的《人间喜剧》前言。 《风俗研究》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归入此类的作品最多,构成《人间喜剧》的主体。《分析研究》通过富于哲理和幻想的情节,挖掘和阐明社会弊病的根源。代表作:《驴皮记》、《红色旅馆》《哲学研究》是对社会原则的讽刺性探讨。代表作:《夫妇纠纷》、《结婚生理学》2、《人间喜剧》的分类 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私人生活场景《人间喜剧》 1.私人生活场景:《高老头》《夏倍上校》《苏城舞会》《30岁的女人》《禁治产》2.外省生活场景:《欧也妮·葛朗台》《古物陈列室》《幻灭》《幽谷百合》《于絮尔•弥罗埃》3.巴黎生活场景:《纽沁根银行》《贝姨》《邦斯舅舅》4.政治生活场景:《恐怖时代之轶事》《一桩神秘公案》《阿尔西的议员》《现代历史内幕》5.军事生活场景:《朱安党人》《沙漠里的爱情》6.乡村生活场景:《乡村医生》《农民》《风俗研究》的六大场景 也称人物重现法,就是让同一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重复出现,即在多部小说中写他们的思想、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这一人物在每部作品中都有一段经历,几部作品联系起来就表现了这个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通过人物的再现,巴尔扎克把自己所有的各个独立的作品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间喜剧》成为一部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的法国社会风俗史。3、人物再现法 人物再现有多种形式:一是小说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一些重要人物往往出现过二三十次,在多部小说中反映他们的不同经历,最后构成这个人物的完整形象。这是一种主要的再现手法。二是通过小说人物的叙述,说明小说所发生的事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而这些事例都散见于其他小说之中,作者把人物和事件都一一排列出来。三是并列出同一阶层人物的代表,或把小说人物的性格作一对比,而这些人物都是在不同的小说中出现的。 《高老头》的人物出场《高老头》写于1834年,这是他计划写一部大书后的第一部作品,《人间喜剧》中的许多重要人物都第一次登场上台了,几乎有30多人出场,以后又继续活在其他小说的环境里,他们的性格和社会地位也随之改变,升迁沉沦。《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创作的一个转折点,为他的人物系列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上百的悲剧从这儿开场,每出悲剧都是一个杰出的里程碑。 拉斯涅蒂的再现描写:拉斯涅蒂在《高老头》中是一个串连情节的主人公,曾是一个清白、有抱负的青年,虽然满怀野心,但良心还未泯灭。以后他在《纽沁根银行》中,心黑手狠,通过机会和手段,他挣到了一份有大宗嫁妆的婚姻,开始在政治交易场上钻营。在《轻佻的女人》(1839)中,他爬到了副国务秘书的职务。在《无知无识的喜剧演员》里,他摇身变成了具有伯爵爵位的部长。作为典型的资产阶级政治家,金融寡头的代理人,他每年有30万利佛尔的收入,这时他已经没有良心可言。在《阿尔西的议员》中,他抛弃了旧情人纽沁根太太,娶了她的女儿。他还在《贝姨》中出现,作为于洛女婿的证婚人。在《小资产者》中也出现。不论他在社会的哪一级台阶出现,他都信奉当年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人生哲学。 伏脱冷的再现描写:伏脱冷在《高老头》中是一个被追捕的逃犯,他洞悉人生,给拉斯蒂涅上了绝妙的一课。在《幻灭》中,他摇身变成了西班牙教士,在《贝姨》中,他由罪犯变成警官——巴黎警察厅的处长。他的发迹是作者对司法部门的挖苦和讽刺。 4、编年史小说艺术和司汤达的传记小说相反,巴尔扎克不为某个人物立传,他采用历史记事的方法,截取众多人物的生活阶段和生活侧面,按年代叙写他们的生活,编排好他们在不同小说中,性格变化和命运变迁,如同编年史一样,记载下人情风俗史。恩格斯则直接称他用编年史方式逐年记下法国19世纪上半叶的生活(1816-1848)。 例如《邦斯舅舅》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交待故事发生的历史时间:“1844年10月,有一天下午3点光景,一个60多岁而看上去老得多的男人,在意大利大街上走过,……”“那过路人的服装,连某些小地方都十足保存着1806年代的款式……”“1844年上还看到一个穿斯宾塞的男人,岂不像拿破仑复活了一下吗?”“远在1802年亚眠安和会之前,这英国人就把大氅的问题给解决了……” 5、典型的环境描写《高老头》开卷用全书五分之一的篇幅写伏盖公寓,从外形写到内部陈设,从院坝写到室内,从底楼写到顶楼,作家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然后才引出其中活动的人物,进入情节叙述和人物性格的刻画。这种先写环境后写人物的手法,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强调环境塑造个性和改变个性。伏盖公寓是巴黎下层社会的真实再现。这个下等公寓坐落在偏僻的角落,外表恶俗不堪,街面上石板干燥,沿着墙根长满了草。屋子死沉沉的,墙垣全带几分牢狱气息。伏盖公寓的后院,猪、鸭、兔混在一起,院子地上有堆木柴的棚子,下面淌着厨房洗碗池流出来的脏水。伏盖公寓客厅:底楼客厅有一种“闭塞的、霉烂的、酸腐的气味,叫人发冷,吸在鼻子里潮腻腻的,直往衣服里钻;那是刚吃过饭的饭厅的气味,酒菜和碗盏的气味,救济院的气味。” 鲍赛昂子爵夫人府邸鲍赛昂子爵夫人府邸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写照。府邸院子里停着华丽的马车,门房穿着金镶边大红礼服。楼梯是金漆栏杆,地上铺着大红地毯,两旁供满鲜花,布置精致绝伦。作者对上流社会的描写使用了颜色词语,用以突出贵族生活的骄奢淫逸。 6、多条情节线《高老头》有6个故事情节线:①高老头被女儿抛弃的故事;②拉斯蒂涅向上爬的故事;③逃犯伏脱冷的故事;④鲍赛昂子爵夫人退出巴黎上流社会的故事;⑤医生皮安训的故事;⑥泰伊番父女的故事。这6个故事发生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再现了贵族阶级没落衰亡的历史场景,资产阶级发家向上爬的生活图画和金钱罪恶的现实景象。它们交织在一起,广阔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前期法国社会的世态人情。 7、《人间喜剧》的三大主题第一主题:贵族衰亡《古物陈列室》、《高老头》、《弃妇》第二主题:资产者发迹《高布塞克》、《欧也妮·葛朗台》、《纽沁根银行》第三主题:金钱罪恶 泰纳:“金钱问题是他最得意的题目,……他的系统化的能力和对人类丑处的明目张胆的偏爱创造了金钱和买卖的诗。” 三、《高老头》分析 主要人物:高里奥老头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伏脱冷次要人物: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伏盖太太泰伊番小姐米旭诺老小姐1、人物和情节 人物关系与情节示意图雷斯多伯爵夫人高老头拉斯蒂涅鲍赛昂子爵夫人纽沁根男爵夫人伏托冷两条线索:高老头死亡(肉体、宗法情感)资产阶级野心家(精神死亡)拉斯蒂涅 拉斯蒂涅是法国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教材观点)他是《人间喜剧》中刻画得最成功的典型之一,《高老头》对他入世之初这一段思想历程的描写,可以说是现实主义人物塑造最精彩的篇章。2、人物形象 两个典型环境恩格斯说,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伏盖公寓(贫穷、寒酸、脏乱)鲍赛昂夫人府邸(富丽、豪华、典雅)拉斯蒂涅初到巴黎时穿梭于这两个典型环境之间,内心的欲望开始潜滋暗长,伏脱冷说他“嘴里吃着伏盖妈妈的起码饭菜,心里爱着圣日耳曼区的山珍海味,睡的是破床,想的是高堂大厦。” 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课第一课:鲍赛昂子爵夫人教导:极端利己鲍赛昂夫人她对拉斯蒂涅说:“拉斯蒂涅先生,你得以牙还牙的去对付这个社会……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他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拉斯蒂涅没有辜负他表姐的教导。 第二课:逃犯伏脱冷的教导:心变黑“你知道巴黎人怎么打天下的?不是靠天才的光芒,就是靠腐蚀的本领。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样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样钻进去。清白老实一无用处。……要弄大钱,就该大刀阔斧的干,要不就完事大吉。三百六十行中,倘使有十几个人成功得快,大家便管他们叫做贼。你自己去找结论吧。人生就是这么回事,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洗干净,今日所谓道德,不过是这一点。”伏脱冷拉斯蒂涅和泰伊番小姐 “你瞧,巴黎仿佛新大陆上的森林,有无数的野蛮民族在活动,什么伊林诺人,许龙人,都在社会上靠打猎过活。你是个追求百万家财的猎人,得用陷阱,用鸟笛,用哨子去猎取。打猎的种类很多:有的猎取陪嫁;有的猎取破产后的清算;有的出卖良心,有的出卖无法抵抗的定户。凡是满载而归的人都被敬重,庆贺,受上流社会招待。 第三课:金钱关系高老头小女儿但斐纳“唉!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会用她们的亲吻来舔我的脸!……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啊!我的钱到哪儿去了?……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拉紧儿女的缰绳,像对付狡猾的马一样。” 拉斯蒂涅蜕变过程伏脱冷的被捕:证明超群的“胆略与智谋”斗不过金钱,让他验证了普通人之间奉行的“利己拜金”原则。鲍赛昂夫人的隐退:证明“高贵的门第”、“真挚的爱情”斗不过金钱,使他目睹了即便在情人之间也在奉行“利己拜金”原则的冷酷现实。高老头的惨死:证明“崇高的父爱”斗不过金钱,使他深深知道了“利己拜金”的原则不仅流行于整个社会,而且渗透到家庭的至亲骨肉之间。 “现在咱们两来拼一拼吧!” 目睹了鲍赛昂夫人由于追求忠贞的爱情,不得不退居乡野;目睹了高老头沉溺于父爱,最后孤独死去,拉斯蒂涅终于彻底明白,“美好的灵魂不能在这个世界待久的。真是,伟大的感情怎么能跟一个猥琐,狭小,浅薄的社会沆瀣一气呢?”他埋葬了高老头,同时也埋葬了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埋葬自己的感情和良心,随后便以全新的姿态欲火炎炎地踏上了野心家的道路。“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 金钱与人性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课可归结为一个主题:金钱的魔力巨大无比,谁控制了金钱,谁就能支配和驾驭这个世界。《高老头》中有一个无形的但又无处不在的主人公,那就是金钱。鲍赛昂夫人的隐退,证明“高贵的门第”、“真挚的爱情”斗不过金钱;伏脱冷被捕,证明超群的“胆略与智谋”斗不过金钱;高老头惨死,证明“崇高的父爱”斗不过金钱,在金钱织就的大网上,人变成了一只只虫子,爬行挣扎在网上,互相撕咬啃噬。 泰纳《巴尔扎克论》:“在这人群里蠕动着一片肮脏的人形甲虫,爬行的土灰虫,丑恶的蜈蚣,有毒的蜘蛛,它们生长在腐败的物质里,到处爬、钻、咬、啃。在这些东西上面,则是一片光怪陆离的幻景,由金钱、科学、艺术、光荣和权力所缔造成功的梦境,一场广阔无垠,惊心动魄的噩梦。” 比较于连和拉斯蒂涅于连拉斯蒂涅 同:1、都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2、都企图通过个人奋斗在社会上实现个人价值;3、在奋斗过程都经历过“堕落”阶段,即在手段上卑鄙地利用过女人,在目的上采用投靠的方式;4、都被当作反抗社会的“英雄”来描写。异:1、于连的反抗社会主要是从政治角度,他的野心更带有阶级性和普遍性;拉斯蒂涅更多的是从经济角度,他的野心更带有自私性。2、于连在人性堕落后又得到了回归,而拉斯蒂涅则彻底堕落了。3、司汤达通过于连,谴责社会的黑暗;而巴尔扎克则通过拉斯蒂涅谴责金钱的罪恶。4、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虽然于连是是事业的“失败者”,而拉斯蒂涅是事业的“成功者”,但前者让人同情,后者让人厌恶。 暴发户:精明强干,大革命时靠粮食投机发了大财,家产近二百万。“父爱的典型”:有着传统宗法观念和封建伦理道德,对亡妻和女儿的一片痴情达到了病态的、疯狂的地步高老头高老头的悲剧表明宗法观念在金钱冲击下的破灭;他的父爱反衬出金钱腐蚀人心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人家看到他那种人都会喊一声好家伙!肩头很宽,胸部很发达,肌肉暴突,方方的手非常厚实,手指中节生着一簇簇茶红色的浓毛。没有到年纪就打皱的脸似乎是性格冷酷的标记;但是看他软和亲热的态度,又不象冷酷的人。他的低中音嗓子,跟他嘻嘻哈哈的快活脾气刚刚配合,绝对不讨厌。他很殷勤,老堆着笑脸。什么锁钥坏了,他立刻拆下来,极技大时的修理,上油,挫一阵磨一阵,装配起来,说:“这一套我是懂的。”而且他什么都懂:帆船,海洋,法国,外国,买卖,人物,时事,法律,旅馆,监狱。要是有人过于抱怨诉苦,他立刻凑上来帮忙。好几次他借钱给伏盖太太和某些房客;但受惠的人死也不敢赖他的债,因为他尽管外表随和,自有一道深沉而坚决的目光教人害怕。看那唾口水的功架,就可知道他头脑冷静的程度:要解决什么尴尬局面的话,一定是杀人不眨眼的。象严厉的法官一样,他的眼睛似乎能看透所有的问题,所有的心地,所有的感情。 快满第三年的时候,高老头还要节省开支,搬上四层楼,每个月的房饭钱只有四十五法郎了。他戒掉了鼻烟,打发了理发匠,头上也不再扑粉。高老头第一次不扑粉下楼,房东太太大吃一惊,直叫起来;他的头发原是灰中带绿的腌臜颜色。他的面貌被暗中的忧患磨得一天比一天难看,似乎成了饭桌上最忧郁的一张脸。如今是毫无疑问了:高老头是一个老色鬼。要不是医生本领高强,他的眼睛早就保不佳,因为治他那种病的药品是有副作用的。他的头发所以颜色那么丑恶,也是由于他纵欲无度,和服用那些使他继续纵欲的药物之故。可怜虫的精神与身体的情形,使那些无稽之谈显得凿凿有据。漂亮的被褥衣物用旧了,他买十四铜子一码的棉布来代替。金刚钻,金烟匣,金链条,饰物,一样一样的不见了。他脱下宝蓝大擞跟那些华丽的服装,不分冬夏,只穿一件栗色粗呢大褂,羊毛背心,灰色毛料长裤。他越来越瘦,腿肚子掉了下去;从前因心满意足而肥胖的脸,不知打了多少皱搁;脑门上有了沟槽,牙床骨突了出来。他住到圣·日内维新街的第四年上,完全变了样。六十二岁时的面条商,看上去不满四十,又胖又肥的小财主,仿佛不久才荒唐过来,雄赳赳气昂昂,教路人看了也痛快,笑容也颇有青春气息;如今忽然象七十老翁,龙龙钟钟,播摇晃晃,面如死灰。当初那么生气勃勃的蓝眼睛,变了黯淡的铁灰色,转成苍白,眼泪水也不倘了,殷红的眼眶好似在流血。有些人觉得他可憎,有些人觉得他可怜。 “唉!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会用她们朗亲吻来舐我的脸!我可以住在一所公馆里,有漂亮的屋子,有我的仆人,生着火;她们都要哭做一团,还有她们的丈夫,她们的孩子。这一切我都可以到手。现在可什么都没有。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啊!我的钱到哪儿去了?倘若我还有财产留下,她们会来伺候我,招呼我;我可以听到她们,看到她们。啊z欧也纳,亲爱的孩子,我唯一的孩子,我宁可给人家遗弃,宁可做个倒媚鬼!倒楣鬼有人爱,至少那是真正的爱!啊,不,我要有钱,那我可以看到她们了。唉,谁知道?她们两个的心都象石头一样。我把所有的爱在她们身上用尽了,她们对我不能再有爱了。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拉紧儿女的组绳,象对付狡猾的马一样。我却向她们下跪。该死的东西!她们十年来对我的行为,现在到了顶点。你不知道她们刚结婚的时候对我怎样的奉承体贴!(噢!我痛得象受毒刑一样!)我才给了她们每人八十万,她们和她们的丈夫都不敢怠慢我。我受到好款待:好爸爸,上这儿来;好爸爸,往那儿去。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我同她们的丈夫一块儿吃饭,他们对我很恭敬,看我手头还有一些呢。为什么?因为我生意的底细,我一句没提。一个给了女儿八十万的人是应该奉承的。他们对我那么周到,体贴,那是为我的钱啊。世界并不美。 医科大学生皮安训评价高老头:“我已经打量过他的脑袋:只有一根骨头,一根父骨,他大概是天父吧。”作者言:“这个父性基督的面目,只有大画家笔下的耶酥受难的图像可以相比。”高老头的故事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 我要成功了,就没有人盘问我的出身。我就是四百万先生,合众国公民。扒窃一件随便什么东西,你就给牵到法院广场上去展览,大家拿你当把戏看。偷上一百万,交际场中就说你大贤大德,你们花三千万养着宪兵和司法人员来维护这种道德。真是妙事!要追求百万家财,得用陷阱。在巴黎社会的人堆里打天下,不像炮弹一样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诚实是毫无用处的。伏脱冷语录 《高老头》以及《人间喜剧》都在告诉我们一个可悲的现实:谁能尽快地将灵魂交出去,把金钱这个上帝请进来,谁就能尽早地成为“英雄”。从深层次上看,巴尔扎克表述了人类发展中的悖谬现象:历史的进步乃至人性的提升离不开财富和金钱,而当人把财富和金钱当作根本目标去追求时,必将导致社会关系的混乱和人性良知的失落。 什么时候作为“宇宙精华、万物灵长”的人变成了一只虫子?什么时候崇尚理性,高扬情感的人成了金钱的奴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人的心是很奇怪的东西,特别是当人们把心放在钱袋里的时候。”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莫里哀《悭吝人》、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3、《高老头》的艺术特点:①注重典型环境的描写,重视环境和人物性格的关系,强调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决定作用;②为了增强描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作品注重细节描写;③结构巧妙精致。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的故事为两条主要线索,其间又穿插了鲍赛昂子爵夫人和伏脱冷的次要情节,几条线索看似纷繁,实际上主次分明,环环相扣,互为补充,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不足①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了人物的能动性;②过分看重人物的自然性,忽视了人物的主体性;③心理描写太少,只靠环境变化来塑造人物性是不够的;④把一切社会罪恶都归于金钱,过分夸大了金钱的消极作用。 四、巴尔扎克翻译大家——傅雷傅雷学贯中西,文学、美术、音乐、外语“四位一体”,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和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外国文学名著34部,著译约500万言。译作严格遵循“信、达、雅”原则。主要有罗曼·罗兰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等。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