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次经过我们语文教研组的共同努力备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一课,由我来执教,我认为课堂的整体效果和我们预期的有一定的差距,并不是很成功。我分析原因只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对于学生还是有些高估。例如让学生概括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都发生了什么事?引导抓住主要信息,进行概括。在课上,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如果我们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一粒小豌豆,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也许这样一个小问题就能让学生豁然开朗吧,这和我的经验不足有关,这时候也有点过于着急了,所以有些时候给学生的空间有点少,这和我所研究的问题和相符,我们的问题应该是“桥”,让学生很自然的跟着你去走,并且还能有所创造。第二:课上的问题过于琐碎。我们在备课时准备的很冲分,但是在理解重点的部分时,我们的问题不够具体,我们在备课时讨论的还不够细致,没有具体到哪一个问题要怎么问,学生的每一种回答我们要怎么去接,起引,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了,通过我来执教,我发现自己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课上虽说是激情饱满,但是在遇到一些“意外”的时候,还有有点手足无措了,这样我之前问的问题和后来重复的问题就有些不一致了,也让四年级的孩子有点茫然了。 第三:朗读指导少。朗读的形式也少,在课堂的开始有些浪费了时间,所以在理解重点的时候读的少,说的多,学生的自主理解部分也有点欠缺,课堂学生的主题地位就不够显着了,我有时又有点像在演独角戏,四年级我们不能过多的去理解,还是应该在读上去指导,我们研究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朗读,不能只是老师的简单指令,的确,我们不能本末倒置,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我认为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都应该如此,想法设法的去读,每次读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让学生部觉得枯燥。这样朗读就是学生喜爱的课堂程序了,而不是老师简单的发令。 第四:“高帽子”没戴好。我们研究的主题之一就是怎么给学生戴“高帽子”,在备课时我们也准备了很多“高帽子”,但是在执教过程中我送出的很少,还有很多“高帽子”留在了我这,适时的表扬,能够让学生有荣誉感,更有学习的动力,想得到“帽子”的同学在课堂中的表现要比其他同学积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准备,并且要多送“高帽子”。 最后,我们教学的重难点在这堂课的教学中都有所体现,只是有的还不够完美,这也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探索,让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学生的最爱,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