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学案1、搜集有关柳永的生平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的资料。2、反复诵读品味妙处。3、词的上片下片分别写到哪些景物,上片、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找出抒情性的词句),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4、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掌握虚实结合的手法)5、找出你最喜欢的文中诗句并做赏析。(翻译手法效果)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2、体会融情入景、虚实结合的手法。教学重点:体会融情入景、虚实结合的手法。教学难点:品味意象,体会情感。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关于柳永柳永(约980~约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仁宗景佑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很不得意,生活穷愁潦倒,处事方面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与教坊乐工和歌伎们交往,因而熟悉士民、歌伎的生活,并通晓乐律。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荐举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与影响。第一,他制作了大量的慢词长调,使词从小令为主过渡到慢词占优势地位,从而为词容纳更多的内容提供了相应的表现方式。第二,他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善于铺叙,善于运用白描,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音律和谐优美。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有词集《乐章集》.写作背景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适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过着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他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二、吟诵涵咏,整体感知。1、诵读诵读要领:读出节奏,注意韵脚,融入感情。
感情基调:哀婉,凄切,痛楚。2、整体感知上阕:离别前——时间、地点、环境;离别时的情景: 下阕:主旨句、离别后的情景: 三、局部鉴赏诗的语言就像在我们心房里翩翩起舞的音符,让我们在鉴赏中体会他的美丽。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分析句中意象的特点,并体会其作用。①意象及特点:②作用: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对体现作者离别之情有什么作用? 分析: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两句写得感情真挚,形象生动。① 如何理解“无语凝噎”分析: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分析“杨柳”、“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并体会作者面对如此场景的内心感触。 杨柳: 晓风: 残月:四、艺术选粹:完成课后的第三题。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