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趣洋溢整个课堂《出塞》教学反思津市二小周小梅内容摘要:古诗,亦是01,是曲,更是一种生活,诗意的生活。阅读古诗,会使人变得崇高,变得淳朴,变得博大,变得灵动。语文课程的古诗教学应该让孩子们从古诗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享受诗歌带给的无限乐趣,在无限诗趣中丰厚人生。关键字:情趣意趣诗趣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古诗词教学虽然越来越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古诗教学依然是老师公开课最忌讳的选择。因为古诗词的文字精练,意境深远,含义深刻,让人回味无穷,一首诗短短几句或包含一个故事,或蕴含一个深刻的道理,或隐藏着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如果设计不好,就会破坏古诗的意境美,让美丽的诗境索然无味。本学期,我接受了承担上出专题研究课的任务。上哪一课呢?犹豫了很久,也选择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敲定了古诗《出塞》。我知道,我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也给了自己一个很大的挑战机会。当时我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要破除传统的逐字逐句讲解诗意,一遍一遍齐声背诵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熟练背诵,而且能真正理解诗情诗境,品味到诗趣。决定了教学内容,我开始着手查找资料,了解边塞诗的特点,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并广泛阅读相关的边塞诗,古时战争题材的诗歌,观看古时战争影片等,力争穿过历史时空,走进历史背景,体会那个时代征人们的可怜,战
争的惨烈,真正走入诗人内心,感受他的写作情怀。在一次一次的阅读中,我真正体会到了诗人王昌龄创作《出塞》的初衷: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的怀念,指责了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岀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的情怀。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明月色、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朝代变迁,长期边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对诗歌有了了解后,我似乎胸有成竹了,开始起草我的预案,定下我的设计理念: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想象意境,体会诗歌独有的意境,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借助其他边塞诗,引领学生去感受边塞诗特有的雄浑苍凉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边塞诗的兴趣乃至热爱古诗词这朵中华文化奇葩。以诗来解诗,以一首边塞诗引出多首边塞诗,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通过学生的想象,在反复吟唱屮,吟出诗人情怀,吟出意境美,吟出情感美,吟出诗趣,让诗趣洋溢整个课堂。确定目标后,预案也产生了。第一次试教开始了。因为太想通过过多的边塞诗去领悟《出塞》一诗中蕴含的情感,课堂容量太大,结果超时二十儿分钟,有些边塞诗的引入也只是停留在泛泛而读,学生也只是一知半解,一节课的时间除了读诗就是读诗,忽略了对《出塞》一诗的领悟,有点本末颠倒,主次错位。第一次试教以失败告终。
回家后,反复阅读口己的教学设计,回忆整个教学过程。再次走入王昌龄的内心世界,再次走入那个特殊的时代,在不断品味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深深被王昌龄的那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所释放出来的豪放与悲壮所震撼,同吋也体会到那个吋代征人们的无奈和凄苦,内心生发出一种对征人们的无比同情,和对战争的无比憎恨。这些体会学生是很难体会到的,因为他们的年龄,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因为他们的生活,都和那个时代相隔太遥远。一定要还原历史背景,要让学生透过想象,去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才能领会诗人的意图,才能真正领悟诗歌的意蕴,才能感受诗歌的美,才能激发起他们学诗的兴趣。于是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些古时战争图片,做成课件。就这样,因为有了新的收获,第二篇教案又出炉了。第二次试教开始了,同学们很投入,学的很认真,我的激情也被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整个教学过程热情洋溢,诗趣盎然,可惜因为容量大,时间还是超出了很多。没办法,冋家继续修改,继续忍痛割爱。正式上岀开始了。我先用两首不同风格的边塞诗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用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引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以唐代诗人周朴的《塞下曲》引出边塞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为下文启发领悟征人们的艰辛埋下铺垫,也为下文引出边塞诗歌流派的特点形成自然。紧接着我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出塞》,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目的是为下文读出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味打下基础。然后师生合作读,首先让学生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我读后三个字;紧接着交换顺序,我读前四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然后
我读诗题及诗人,学生读诗歌,在反复合作读的过程中,在不同形式的诵读中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和韵律美,读出了诗味,此环节的设计,教师还巧妙地起到了范读作用,悄然无声地渗透了个人情感的朗读,为学生感知诗歌情感起到了一个牵引作用,更为后文学牛捕捉自己读诗的感觉搭好平台。在一遍•遍诵读中,整个课堂弥漫着诗意,学生也充分感受到那种优美的语言带来的乐趣,学习诗歌的兴趣被点燃。“读诗,不仅要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情绪和感觉。”我让学生默默地读,静静地品,找到感觉的落脚点,让学生沉浸在品味诗趣的兴奋中。然后通过对比读诗歌,感受不同诗歌传递不同的情感,并创设情境,冷清的月光照耀下的凄凉边关,那厚重的城墙,一望无际的边关,还有成堆的尸骨,以及战士拼死杀敌的图片,把学生带到了那个血淋淋的年代,一张张图片,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那个吋代的距离,丰满的意境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抓住意象“明月”,回忆借“月”抒情的诗歌,引领学生体味离愁别绪,刹那间,学生的情感刹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一句句思念的话语,一声声叮嘱也脱口而出,既动情又感人,然后反复吟唱“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有悲痛,有凄凉,有憎恨,有同情,有可怜,也有无奈各种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通过学生的吟唱显得荡气回肠。或低吟、或高诵、或浅唱帀生沉醉在诗歌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中,沉醉在诗歌优美的意境中一遍一遍诵读中,学生的情感世界渐趋丰盈,课堂也在诵读中,情趣盎然!“李广将军可是汉代的,距离诗人生活的唐代已经很久远了,诗人把李
广引入诗中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猜测紧扣住那个遥远的年代,有的说也许唐朝没有像飞将军李广这样的人才,有的说也许唐朝有这样的人才,但没有得到重用^于他们的猜测结果,我没有给予任何评价,只是做足功夫后,和机出示高适的《燕歌行》中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有歌舞”,引领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对比中,孩子们恍然大悟,诗人呼吁汉朝飞将军的意图不言而喻;对比屮,孩子们对朝廷的憎恨呼之欲出。诗人的无奈、诗人的渴望、诗人的呼吁、诗人的愤怒一遍又一遍的吟唱中淌入孩了们的心田匕时此刻,课堂上满溢着激情的诗韵和激昂的歌律,师生心之和谐,像泉水相互滋润,像星光彼此照耀,师生共享在诗歌的意趣中!结尾处,对本堂课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后。我用深情的话语,伴着雄浑的乐声,问道:“有一天,你来到了边塞,登上了长城,一定会想到一个人,谁?”当学生回答王昌龄后,我紧接着追问:“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他的一首诗一一…《出塞》!”丁是,伴着凄凉而又雄浑的乐声,老师与学生齐诵《出塞》,或凄凉,或豪放;或低沉,或高亢「匕处的吟诵是在将孩子引向文学的殿堂。感受华美乐章,吟诵会产生感悟,感悟了才会震撼,震撼了才会去喜爱。喜爱了才会去模仿,模仿了才会去创造。浓浓的诗趣,久久弥漫在教室的上空,荡涤着每个人的心灵。让诗歌教学富于诗的意趣,诗的情趣,满溢着诗趣,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崇尚的最高境界。参考书目:《感知诗意品味诗美领悟诗情》李竹平
《浅谈小学诗歌教学》夏小红专业好文档精心整理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