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唐)王昌龄崖底中心校柴阿丽
崖底中心校柴阿丽
王昌龄,唐朝著名诗人,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和“诗家夫子”之称。《出塞》被誉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了解诗人
解疑合探小资料“出塞”是唐代边塞诗常用的题目,是乐府的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题目。边塞诗是以描写边塞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唐代是边塞诗发展的黄金时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王昌龄)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自学提示1.初读:读准读通,读出诗味。2.品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3.诵读:想象画面,体会诗境。思考批注: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戍边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解疑合探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唐)王昌龄
理解字词人:()但:()飞将:()不教:()胡马:()度:()戍守边疆的战士。只要。西汉名将李广。不让。外族入侵的骑兵。越过。
诗意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边关,离家万里外出征的将士还没能回来。只要有像李广那样的良将戍守边关,就不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
“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了“互文见义”修辞。意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即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秦时明月汉时关,
算一算秦朝————汉朝————唐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公元618年
秦时明月汉时关,
7万里长征人未还。
想象练笔长亭外,寒风呼啸,白发苍苍的父母。楼台上,风吹鸦叫,柔弱无助的妻子。古树旁,风吹叶落,孤苦无靠的孩子。
7万里长征人未还。
据《资治通鉴·唐纪》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晚唐·曹松《已亥岁二首》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唐·李颀《古意》
7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军李广:是西汉著名军事将领。他一生皆在边关御敌,以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他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每次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武帝在位时派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多年不敢侵入境内。他一生为人清廉,爱兵如子,深受边关军民的爱戴,在历代的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本诗的作者是()代的()。一、二句表达了作者对连年战争的(),对出征的将士们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对飞将军李广的(),对驻守将领无能的()。全诗表达诗人对国家对人民()的思想感情。2、先解释加点的词,在写出诗句意思。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________教:_________———————————————————————课堂检测
作业超市1.积累、赏析边塞诗,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2.写一篇读后感,3.自主设计作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