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定风波》教案各位同学,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重点是宋词,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学习了婉约细腻的易安词、豪放大气的辛词,情真意切的柳词,大家还知道有哪些可以代表宋词艺术成就的词呢?没错,就是旷达潇洒的苏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一篇名作——《定风波》。PPT1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苏轼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人了,在小学我们就学过他的《题西林壁》,中学学过《水调歌头》、《饮湖上初晴后雨》等,所以我们就简单的来了解一下苏轼的成就。PPT2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由此可见苏轼是一位全才性的伟人。古往今来,也有许多文人对苏轼进行评价,其中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被众人认可的较为中肯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6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的评价,里面有一段有名的对苏轼的评论。PPT3“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个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在这一连串身份中,林语堂把“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放在了首位,这表明了苏轼最大的特性是乐观。为了充分了解“不可救药的乐观派”,我们还需要了解苏轼几经波折的生平。在苏轼晚年的《自题金山画像》中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可以看做是苏轼对于自己一生的总结,所以我们就从这句诗入手,纵观苏轼的风雨一生。在古代,作为一个才子,自然想考取功名利禄,辅佐贤良君王,为百姓谋福,替苍生请命,成就一番大事业。苏轼也如此,他苏家一门多才子,自幼饱读诗书,刻苦学习,努力做一个合格的长子长兄。苏轼二十岁进京赶考,一举夺得榜眼之位,可谓年轻有为,只是进入官场后的苏轼远不如在考场得意。年轻气盛的苏轼一心想成就自己的一番功业,却不料卷入党派之争,游走于两党之间的苏轼备受排挤,开始了他后半辈子的贬谪生活。PPT4第一次被贬的地方是黄州,受“乌台诗案”的影响,苏轼被降职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6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为没有实权的团练副使。苏轼开始了开垦荒地的田园生活,也收获了“东坡居士”这一名号。闲暇时期,苏轼常常去黄州附近的赤壁山,在此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杰作。PPT4第二次严重被贬是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后,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第二年6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之后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惠州又是边远的蛮荒之地,不仅土地贫瘠而且瘴气弥漫,在中原的达官贵族们看来是不毛之地,所以将苏轼发配至此,一则消磨苏轼的锐气,二则希望除去苏轼这个政敌。但是苏轼在此依旧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PPT5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昌化军,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当时的海南并不像今天这样物阜民丰,也没有今天的风景秀丽。那时的海南被称为儋州,实在是个比黄州、惠州更加艰苦的地方,四面荒夷暂且不说,当地人的语言都难以听懂,被贬儋州就意味着一生官运到此断绝,仕途无望,回京坎坷。苏轼却依旧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他的到来无疑是带来了文明的火种,他没有消极低沉的情绪,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的从事农业生产,搭建房屋,对今后的儋州生活充满了希望。苏轼在桄榔林中自己动手搭茅屋,自命为“桄榔庵”,在庵中“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过着悠闲自在的谪居生活。苏轼利用自己的学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6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识,帮助当地的落后农民,教给他们先进的生产方式,正确的医疗知识,成为了传播知识的使者。同时,他还在儋州开学堂办书院,将终生所学毫无保留传授给琼州后学,与当地人民产生了深厚的友谊。苏轼一生被贬五次,每到一个地方,他总能自得其乐,到黄州发明了东坡肉,到岭南有好荔枝,到杭州建苏堤⋯⋯他的一生风风雨雨,大起大落,其中政坛坎坷,勾心斗角,苏轼已然见怪不怪了,唯有在崎岖坎坷中保持自己乐观旷达的心。我们今天所讲的《定风波》就是苏轼作于被贬黄州期间。PPT6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先来看一下字词解释。PPT7这首词很简单,相信大家对于词的内容已经了解了,那我布置一个小任务,请大家拿出纸笔,将这首词翻译一下,尽可能的做到信达雅。待会我找同学来读一下他的翻译。好了,听过了几个同学的翻译都很好,我们来欣赏一个较为优美的翻译。PPT8在大致了解了全文内容之后,请同学们挑选出一二句自己最喜欢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6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的话并且进行赏析。同样的,接下来我找同学回答。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因为这首词很短,同学们赏析的大都是这几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6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最后,我布置一下作业在《定风波》中,作者通过途中遇雨这件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这首词和以前学的《赤壁赋》都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试将两篇作品比较一下,看看它们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异同。同学们,人生的道路向来不是顺风顺水的,只有保持一颗乐观旷达的心,才能自如的享受人生的乐趣。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够像苏轼一样发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感叹。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