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轼-定风波

ID:887221

大小:30.6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苏轼:定风波篇一:苏轼《定风波》及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目的:1.具体感受苏轼被贬黄州、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淡泊人生、意存退隐的心情;2.理解本词言在此而意在彼、隐喻寄托的艺术特点;3.了解“披文入情”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作品提供的文本出发,“披文入情”,取得共鸣,具体感受苏轼被贬黄州、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淡泊人生、意存退隐的心情。教学步骤: 一、导入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东坡志林》中又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可见,这首词应当是苏轼在前往沙湖相田的途中遭遇阵雨后的即景生情之作。它表达了苏轼当时被贬黄州、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淡泊人生、意存退隐的心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这首词。 一说到鉴赏文学作品,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以为但是,它们并不等于文学作品。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只是一个审美对象,它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直接形式是文本(语言文字),它通过文本所表现的文学形象来传情达意。所以,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在作品文本提供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去具体再现和丰富作品所描述的情景或生活,把自己溶入作品,感同身受,取得“共鸣”,从中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这个过程就是古人所说的“披文入情”的过程,它才是文学鉴赏的真正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作品,并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作品。当然,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但我们不能把它们作为文学鉴赏的起点。因为这样往往会让人先入为主、画地为牢,从而“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甚至抛开作品本身,仅用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去主观臆测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就背离了文学鉴赏的目标,也失去了文学鉴赏的乐趣。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读者在文学鉴赏中所得到的东西与作者在作品所要表现的东西之间可能有较大的不同。因为“所指”和“能指”完全是两回事。下面我们就从作品的文本出发,必要时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来具体感受苏轼在这首词中所表达的复杂心情。二、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首先把重点放在理解作品的内容上。 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逢雨有感而作。由此可见,词的正文分为上下两片。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先看上片,它主要写作者在雨中的行为和感受,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急雨骤至,盖顶而来,穿林打叶,声声入耳,然而诗人并不为之所动,且吟且啸,徐步向前,竹杖芒鞋,自我感觉轻快无比,一点也不害怕,仿佛风雨并不存在一样,这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相呼应。大家只要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苏轼在此时吟诗啸词的具体情景,就不难体会他那淡泊外物的从容气度。 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竹杖芒鞋轻胜马”,竹杖芒鞋的确很轻,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用它们来行路,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显然就差远了。所以,这里的“轻”只是作者此时心情的外化。显然,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必然另有所指,这里的“轻”字因此也必然另有含义。它们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这就需要仔细分析了。竹杖芒鞋是普通人或闲人的步行用具,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行人路上马蹄忙”嘛。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曾在《答李之仪书》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从这里可以知道,“竹杖芒鞋”是此时的苏轼的常见形象。此外,被人推搡谩骂,大家都不认得他是个官,此时的苏轼认为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此时对于做官的畏惧与厌烦。经过这些年的仕途遭遇后,他有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这里的“马”与“为官”相联系,这里的“竹杖芒鞋”则与“为闲人”相联系,这里的“轻”显然就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了。很明显,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方法。他用眼前的风雨比喻自己在仕途上遭受的打击;用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潇洒风度,比喻他遭受打击后淡泊人生的旷达胸怀;“竹杖芒鞋”喻指赋闲,“马”喻指为官,“竹杖芒鞋轻胜马”则表现了他此时“无官一身轻”的的从容自在。苏轼在遭受生与死的打击之后还能达观自解,有这种淡泊旷达的心态,实属少见。不过,在苏轼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丝隐痛,这也主要表现在词的这两句中。“莫”是“不要”的意思,“莫听”在这里有“劝阻”的意味;与此对应,“何妨”在这里有“推荐”的意味;两者连在一起,形成了“不要??,不妨??”这样的句子,由于在这里是苏轼自己对自己说,于是就有了一种自我劝解 的意味。他这样劝解自己,实际是也是这样去做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苏轼的达观自解。正是这种痛楚让他产生了“退隐江湖”的想法,于是有了下面这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封建士大夫常有这样的信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出仕为官”相对的常常是“退隐江湖”,由此引出了词的下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的“一蓑烟雨”,不是写眼前景,而是道心中事。试想一想,此时“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哪里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眼前的沙湖道中雨,而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遭受打击后的苏轼是想着要退隐于江湖!苏轼写这首《定风波》是在三月,到九月写的《临江仙》一词中,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样的句子,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再结合他在《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的心境,把“一蓑烟雨任平生”理解为归隐是合适的。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也与此合拍。 注: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流行着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这种解释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再看下片。下片比较简单,它着眼于雨后,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想“退隐江湖”的心情。“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一句是写实。此时阵雨刚过,天已放晴,空气清新;料峭的春风迎面吹来,让人觉得有些冷;前边的山头上,夕阳斜照,好像在向诗人致意。微冷的春风吹走了诗人的酒意,使他头脑清醒;山头的阳光又送来缕缕温暖,让他有了淡淡的喜悦。如此的文字正显示了经历风雨洗礼之后的诗人内心的平静。(这里的理解不同于教材,教材上句对句的机械理解过于牵强,且与词的下文互相矛盾。) 然而,诗人毕竟已经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在这之后,他会有些什么想法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这一句中,诗人不仅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方法,还化用了陶渊明的句子“归去来兮”。“向来萧瑟处”表面上是指刚才遭遇风雨的地方,实则比喻自己在仕途上经历的坎坷。回过头来想想这些年来自己在仕途上的遭遇,实在是阴晴莫测、安危难料,还不如陶渊明那样辞官回家,退隐江湖,那样就“也无风雨也无晴”了。此时此刻,苏轼想退隐江湖的想法已跃然纸上。这一句正好与上片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相呼应。当然,这仅仅是他当时在遭受重大打击之后的一种想法而已,现实生活中的苏轼由于深受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思想的影响而并没有退隐江湖。三、作品艺术特色分析:小结正如前文所说,纵观全词,写眼前景,想心中事,言在此而意在彼,隐喻寄托是它的主要艺术特点。篇二:苏轼《定风波》古诗赏析《定风波》苏轼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赏析苏轼《定风波》赏析作者:不详时间:2021-5-2221:58:42来源:会员转发人气:104732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时人们又要说。真是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生活条件不好。“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旷达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下片是写,天转晴了。“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的春风把酒吹醒了,有点冷,冷吗。“山头斜照却相迎”不冷了吧。这个转,转出了味道: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绕时,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你应该时刻记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雨后便是天晴,天晴后便是下雨。如此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官场黑暗。被贬不知道有没有被升的机会,要想“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归去”了。(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黄州、惠州、儋州,皆东坡贬谪流放之地。而黄州这座山环水绕的荒地在他的笔下却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来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多石崎岖的坡路则被写成“莫嫌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岭南荒远。古人莫不视为畏途。韩愈贬潮州,柳宗元贬柳州,作诗多为凄苦之音。然而当四十被贬至惠州时,却作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二首》)。苏轼能从贬谪流放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幽默的笔调化解之,表现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其乐观旷达的精神可见一斑。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笔势飞腾,辞采壮丽,并无衰疲颓唐之病,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5] 苏轼的词里,也同样表现出一种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坎坷多艰,但他始终能保持一种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心境。苏轼在密州时期就已显示出安往而不适的乐观精神,但超然心态的最终形成还是在被贬黄州之后。超然心态,是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从现实生活的细节中感受超越性的意义,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生活的过程中。这种心态,直接影响到黄州时期的文学创作,使他的精神体现出无穷的人格魅力,使他的作品展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论苏轼的超然(2021-05-2821:50:43)转载标签:分类:教育论文(原创)教育 论苏轼的超然提纲一、热爱生活,旷达乐观。(1)苏轼的抱负。(2)苏轼的政治生涯。(3)苏轼对生活的热爱造就了他的超然情怀。二、身居顺境,淡泊名利(1)成绩显赫而不高傲。(2)身居要职而淡泊名利。三、身陷逆境,超然面对。(1)独树一帜的贬谪观。。 (2)把贬谪看为福分(3)把贬谪当作游玩。(4)面对贬居时的乐观旷达。四、境遇变化,从容应对(1)一生贬谪,生活艰辛。(2)观照自然,慨然有悟。(3)面对逆境多从容,艰苦磨练结硕果。论苏轼的超然 摘要:苏轼的政治生涯跌宕多艰,多次受到不同政敌的排斥打击,仕途屡遭贬逐,一生坎坷不平,很多时候处于人生的逆境之中,特别是贬谪黄州时期,生活极端孤独与寂寞,曾经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深深感叹,想“羽化而登仙”,“欲乘风归去”。但因为他对生活有着超乎常人的感受,对生活充满炽热的爱,所以并没有因此而悲观失望,面对加诸其身的种种迫害,他既不是逆来顺受,也不是否定人生,而是以一种豁达、超然的乐观态度来接受这接踵而至的种种不幸,诗文中处处体现出其超然物外、热情乐观、从容旷达的人生态度,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昂扬向上的伟大形象,永远值得人们景仰。关键词:苏轼;超然;乐观;旷达。 何谓“超然”?苏轼的超然又表现为什么?文学意义上的超然是高超出众,超出尘世之意,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个人对生理需要、情感需求、功名利禄和尘世保持一定距离的态度。具有这种态度的人,能够抹去柴米油盐的重负,远离现实的名利,即使置身于苦难之中,也能够以超然的心态面对它们,不会因得失、顺逆、穷达而改变自己的心态,苏轼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典型的超然态度的人。苏轼好佛,但他没有因佛教的的思想而否定人生;苏轼饱读儒家经典,但他没有因宦海沉浮而自怨自艾走向惰落;苏轼喜好道家思想,但他没有因此看破红尘而洁身自好。作为一个饱读诗书,才华横溢诗人、学者,他集儒佛道于一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颇受世人尊重的人生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正是以这种旷达洒脱的辩证态度,诗文中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而受到中国士大夫文人的高度仰慕。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苏轼乐观、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进行探求研究。一、热爱生活,旷达乐观。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对现实人生充满美好的期望,有很高的政治抱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积极入世,于嘉佑二年(1057年)中进士后,并潜心研究.问题,在短短的两三年间里,写出了《策论》、《进策》各二十五篇,提出了改革弊政政治主张,并以革新派的面目走上了政治舞台。苏轼对自己的人生仕途是充满期待,总想大展宏图,其根源是其对现实人生充满着强烈的热爱之情。 苏轼一生三次在朝廷做高官,官至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三次遭受贬谪,曾被贬谪到湖北的黄州、广东的惠州、海南岛的儋州。因为这样的升迁贬谪,使他的一生始终游走在入世、出尘和被世所遗的崎岖小路之间,显得十分艰险。在历史上,一些人当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或自沉江河,或归隐山林,或因不肯同流合污而郁郁终生。这些做法固然令人钦佩,但是苏轼选择的道路却与他们不同。苏轼虽然是一个政治上的牺牲品,屡次遭受贬谪,流离失所,甚至穷愁潦倒,但他没有悲观,也不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其关键就在于他热爱生活,始终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他总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坦然地面对人生功名富贵和悲欢离合,因而我们见到的是一个乐观的苏轼,一个豪放的苏轼,一个超然于大地、飘浮于半空,用喜上眉梢的对大自然的一切充满了喜爱的眼光欣赏着地球上的一切的并从中发现美的具有豪情万丈的英雄的苏轼。所以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雪剑严相逼”(1)的艰难岁月中,他不但体会到现实生活的甘美,而且处处都是美好的事物:有“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2)的欣慰心情;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4)(3)的洒脱情怀;有“忽(5)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的悠然感悟;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潇洒豪情。 在凄凉孤独的晚年,他仍乐观地吟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6)然而他终究没有成为隐士,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人生的眷恋,始终是他心灵的主旋律,因而他总是直面逆境,善待人生。他的《水调歌头》对此有着精彩的诠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苏轼:定风波》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