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教学实录该案例选自2011年重庆市主城区高中语文教研员能力建设活动公开课.(有删节)执教:重庆市渝北区高中语文教研员·秦勤导入——师:这是一个阅读时代。热爱阅读的你,你们,知道如何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交谈吗?你知道该怎样摆脱当下“浅阅读”潮流的侵袭,读出深刻来吗?生:(安静的听)师:同学们,阅读如登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阅读如参禅,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细细推敲,阅读诚如是:初见文本,需触摸文字,寻绎文字表层上的涵义无疑是第一要义,故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为第一境界;但要想有更深的领悟,是不是需要“看山水之外的风光”或者说“从山水之外看山水”,那就是由所在文本出发,因文及人,寻觅隐藏在“山”、“水”背后的作者身影;而最后当你所有风景都看透,再回归文本看细水长流之时,你会发现山依然青翠,水依然奔涌,只是这山这水,已具有另一种内涵了,总有一些永恒会映在你的眼里,更留在你的心里。把参禅的这个道理与阅读结合起来,就形成“文学文本解读三境界”模式。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一起来研讨苏轼词《定风波》。【投影:文学文本阅读三境界1、看山看水——感知文字,寻绎本义;2、从山水之外看山水——知人论世,以意逆志;3、再看山水——回归文本,重构精神。】展开1——感知文字,寻绎本义。师:首先我们进入看山看水环节,初见文本,我们要感知文字,探寻本义。我们常说“三分诗词,七分读”。诵读对于诗词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诵读有哪些要求呢?生:读出感情。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诵读的要求,特别是读出情感是诵读诗词的关键。能读出情感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那么如何用声音去还原作者的情感呢?生:必须要和作者产生共鸣,读出作者由内发出的感情。生:我认为诵读的语速有讲究,比如快慢处理可以让人理解到作者的情感。还需要强调某些字词。师:说的很好!在技巧上可以通过语音语调的轻重、长短、升降等方式来突出情感。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诵,然后在小组内合作讨论,看苏轼这首词哪些地方需要特殊处理,指出本组认为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并示范朗诵。生:(自由诵读,前后左右讨论,约6分钟。)师:大家来谈谈哪些字词句需要特殊处理呢?生:从小序开始,“余独不觉”的“独”,因为“同行皆狼狈”,只有他没有狼狈的感觉。还有“莫听”、“何妨”要重读;“谁怕”的调,可高一点。“一蓑烟雨任平生”重读“任”
字,因为表达苏轼豪放不羁的感觉。还有“山头斜照却相迎”的“却”字,欢快一点。“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重读“晴”,特别突出那种不惧风雨的精神。(生范读)师:很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还有没有补充。生:我觉得最后一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风雨”和“晴”都可以延长一点。因为两者是并列的,都表现作者对环境的不在乎,很淡然。(生范读)生:我们这组觉得“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胜”字应该读重一点,而且可以稍微拉长一点。这样才能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充分。师:“竹杖芒鞋”真能“轻胜马”吗?这是一种什么感情?生:视风雨为无物,很豁达。师:刚才有同学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特别应重读“莫听”、“何妨”。“莫听穿林打叶声”和“穿林打叶声”有什么区别?“何妨吟啸且徐行”和“吟啸且徐行”有什么区别?生:因为,加上“莫听”、“何妨”就增添了作者的一种感情。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生范读)师:同学们提出的朗诵要领都很有道理,我相信大家对如何朗读好这首词,如何诵读好一首古诗词都有了清楚的认识。苏轼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熟读的基础上去鉴赏才能有更深的感悟。下面咱们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词。边读边思考:从词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生:(有感情地齐读全词)师:从词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要求:用一个或两个词概括。请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鉴赏。生:我从“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和“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看到了一个乐观旷达的抒情主人公。生:我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看到一个不为外物所动,所干扰的诗人。生:我从“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看到一个随遇而安很豁达的抒情主人公。生:我从“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中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抒情主人公。生:我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看到一个很淡定的抒情主人公。师:在大家的描述中,我仿佛看见一个沉着、豪迈、随遇而安的抒情主人公在漫天风雨中向我们走来,看来大家对全词有很丰富的感性认识了。但是要想对词作有更深的感悟,我们还需要由所在文本出发,因文及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展开2——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师:这首《定风波》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苏轼少年得志,早年顺遂的仕途,洋溢的才情,开朗的性格,乐游广交的生活,使他在当时的文坛政坛如鱼得水。可是由于元丰二年“乌台诗案”的发生沦为阶下囚,被贬黄州。大家还记得我们初中学过的苏轼作品《记承天寺夜游》的最后几句吗?
【投影:关键词一·苏轼与黄州】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师:苏轼由此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仕途闲人。被贬黄州时期是苏轼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请大家看补充资料,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你怎么理解这句话?【投影:“自然美也可倒过来对人进行确定和构建。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提升,谁也离不开谁。”——余秋雨】生:苏东坡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所以“苏东坡成全了黄州”。生: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生:增加了黄州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关注黄州。生: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提升,谁也离不开谁。师:苏轼在这座长江边上偏僻的小城生活了四年零两个月。这四年多时间只是宇宙时空中的一瞬,却在中国文化史中崛起了一座高峰。随着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一洗万古、彪炳千秋的作品的产生,黄州从此进入了中国文学的视野。“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余秋雨这句话决不是无根之论,实际上苏东坡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投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他把黄州功业列为首位。在黄州,他参禅礼佛,探求灵魂的本真;在黄州,他融入自然,欣赏天地之大美;在黄州,他以古人为友,深得相契之乐。寒来暑往,在黄州一个新的自我终于破茧而出了。师:文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过程中,会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创作特点,我们可以姑且称之为风格。【投影:“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苏辙】【投影:“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己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林语堂】师:从苏辙和林语堂的评价中,我们了解到苏轼在黄州时所作的诗词文风格为之一变,这种变化后的特点也是苏轼所有作品的主导风格。结合我们对苏轼文学风格的理解,请大家看下面三首词,猜猜哪一首是苏轼的作品?【投影: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师:(约1分钟后)哪首是苏轼的作品?生:第二首。(回答整齐)师:能谈谈你们推断的理由吗?生:其实,我只能肯定第一首不是苏轼的。“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表现出一种闺怨情结,因为苏轼的作品不太可能有这种小儿女情调。生:第一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女性。师:那么相应的,苏轼词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是男性还是女性?生:男性,而且就是苏轼自己。【板书:抒情主人公是自己】师:那么从表现情感上来说呢?刚刚第一首词表现的是小儿女的闺怨情结,那么苏轼的词惯常注重表现什么?生:旷达的胸襟。【板书: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师:大家知道第一首词的作者是谁吗?生:李清照。师:不是,是温庭筠【投影:温庭筠,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惟题材偏窄,被人讥为“男子而作闺音”。】师:李清照和温庭筠的风格是有差别的,这个留待我们课外研习。晚唐五代至宋初的词,主要是为应歌而作,而歌者又普遍是女性,词基本上是由“十七八女孩儿”歌唱,这些歌女往往是词的第一接受者,词也就需要适合她们的声态口吻和审美趣味,这就决定了词的绮艳性、婉媚性。所以当时“士大夫所作歌词,亦尚婉媚。”想来东坡词也不无应歌之作,但作为其代表作品有脂粉味吗?生:没有。很男性。师:对了,你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的是男性士大夫的襟怀、气质、个性。因而,其词富于力度的阳刚之美。【板书:须眉本色】师:为什么不是第三首?也没看出抒情主人公为女性,也没表达小儿女情调呀?生:《关河令》最后一句“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的意思是酒已经都醒了,怎么度过这漫漫长夜呢,这里表现出词人很消极的思想。而苏轼虽然经历了很多坎坷,但他总能够坦然地面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能表现出旷达。这首词和苏轼的心境不是很符合。生:苏轼虽然也有表现痛苦忧患的作品,可是总能让人从中解脱出来。
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师:大家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生:不知道。师:周邦彦。他的作品表现孤独苦闷,其意似乎不让创作者和读者从痛苦忧患中解脱出来,而仿佛是着意把人拉向痛苦的深渊,可称之为“沉入型”。东坡词虽表现苦闷忧患,但却力求摆脱忧患,力图给人一种超脱感,从而去追求新的自我,称为“超脱型”。东坡词的超脱感,是其他词人作品所不具备的特质。【板书:超脱】师:你们看,风格即人,风格是作家个性的表现,风格是无法仿效、学习的,摹拟他人的风格,意味着自我个性的丧失、自我风格的消融。不可否认,苏轼确实建立了一种新的审美规范、标准,有学者把它称之为“东坡范式”。【投影:关键词二·东坡范式】师:“范式”大家觉得很陌生吧?解释一下。词人的创作,无论他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总是要遵循一定的范式、范型。词的本体特性是抒情,它总是要表现创作主体对现实人生、历史、社会和自然的某种感受,而这种感受又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投影:这里所谓“范式”,是指“抒情范式”,即词人在他的作品中所建立或遵从的一种审美规范、一种惯例性的艺术表现的范型、模式。】师:根据词的这两个层面来把握其范式,词的抒情范式应包括两方面。【投影:第一,情感层。不同的范式,其所抒情感性质有不同,它们有类型化与个性化之分;与此相对应的是抒情身份的差异,即词中抒情主人公有“自我”与“非我”之别。第二,表现层。不同的抒情范式,其创作动机和传达方式有区别,或缘事而发、写情纪实,或应酬而作,拟情造境。】师:苏轼写《定风波》是哪种创作动机呢?生:缘事而发。师:东坡词大多是“感事”而作,创作缘由都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小事,主体心灵受到撞击,情感郁结于中而不得不发。【板书:感事而发】展开3——回归文本,重构精神。师:好了,我们已经在山水之外即文本之外走了一圈,不仅了解了苏轼和黄州,而且还知道了东坡范式。下面,让我们再回到文本,重新看《定风波》这山这水。这里有一个资料:【投影:林语堂撰《苏东坡传》,开篇原序给苏东坡戴了19顶桂冠,第一顶就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还说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师:同学们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请自由朗读《临江仙》与《定风波》两首词,在两首词的比较阅读中结合具体词句寻找答案。
生:(前后左右相互讨论,约6分钟)师:听听大家的看法。生:我们小组同意林语堂的看法。这两首词中都能看出苏轼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保持乐观的心境,仿佛乐观是他的天性。苏轼被贬黄州自然心绪难平,可是还能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诗句,《临江仙》中在遇到“敲门都不应”的情况,还能有“倚杖听江声”的闲情。生:我认为苏轼不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我在《临江仙》中看到这个句子“夜饮东坡醒复醉”,还有《定风波》中“料峭春风吹酒醒”这个句子中的“醉”字“酒”字就表现出苏轼内心的忧愁和郁闷。师:你觉得苏轼为什么忧愁?生:因为不得志,苏轼的人生理想是积极入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很难如愿。师:我也谈谈我的看法。经过“乌台诗案”的磨难,苏轼似乎已经参透了人生的虚幻。然而人生理想毕竟难忘,人生价值尚未实现,也无法真正超脱现实的人生。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不是引起他无限地向往吗?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奇伟功业不也激起他热烈地赞美吗?面对惨淡的人生,他不也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迷茫感叹吗?“酒”这个意象正是此人内心苦闷的象征。借酒浇愁愁更愁,大家说说苏轼醉酒后的状态?生:苏轼不仅没有在醉酒中沉沦,反而就在醉酒后逐渐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师:苏轼的人生方向在哪里呢?他到底魂归何处?请大家关注“归”字,请谈谈你对“归”字的理解。生:我觉得苏轼是想回归大自然,过陶渊明那样的生活。生:不对,我觉得苏轼是想回归朝廷。因为他的人生理想是积极入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生:我觉得苏轼想回归的地方应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实实在在的什么地方。因为如果说回归大自然,大自然也不可能“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归朝廷,说不定会遇到更大的风雨。所以他只是想回归自己的内心,过平静的生活。生:我也觉得苏轼是想要回归自己的精神世界,因为对他来说“神马都是浮云”。(笑)师:苏轼一生从未归隐,但是苏轼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既然没有办法完全摆脱尘世,那么就选择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一个心灵的隐者。这或许是最好的解脱方式。还可以从苏轼的哪些诗句中看出他想要做一个心灵的隐者呢?生:我在补充材料中选的苏轼另一首《定风波》,其中的“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作者的“乡”何在?其实就在他的内心深处!师:苏轼一生屡经宦海风波,人生旅途中充满了进与退、升与沉、荣与辱、苦与乐等矛盾。他的一生就是在这多重矛盾中抉择、挣扎、拼搏,因而自我心灵的矛盾冲突也自然流露、外化在他的词作中。东坡词这种对自我心灵世界的矛盾冲突的揭示,烙下鲜明的个性色彩。那么,揭示自我内在心灵的矛盾冲突算不算是“东坡范式”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呢?生:是的。
【板书:揭示自我内在心灵的矛盾冲突】师:苏轼确实建立了这样一种新的审美规范、标准,仅用“豪放”来概括苏轼词的风格是不科学的。让我们带着感情背诵全词。生:(饱含情感齐背全词)收束——师:请大家用一句话总结本节课各自的学习收获或学习感受。生:(前后左右讨论,约3分钟。)生:我们小组收获了“东坡范式”,对苏轼及其作品的看法更加全面了。生:我们小组收获了诵读的技巧,还有就是阅读一定要由浅入深,读出层次。生:我们明白了苏轼其实并不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苏轼的诗词风格也并不是一个豪放可以简单概括的。生:我们收获了苏轼对待人生风雨的那种洒脱旷达的态度。生:我们知道了苏轼有豪放旷达的一面,同时也有内心矛盾和苦闷的一面。他诗词中的豪放与豁达来自于宁静的内心。生:我们知道了阅读要讲究方法,要从文字表层去逐步挖掘作者内心的情感。师:今天我们采用了“文学文本解读三境界”的读书方法解读了苏轼词《定风波》,大家对苏轼其人,对这首词都有了新的感悟。如果你在阅读路上遇到什么问题,请不要忘记我们有这样的一种方法,能让你的艰辛的阅读之路变成一场美妙的心灵之旅。(下课)点评:看完这个教学实录,能明显感觉到这堂课的信息量非常大。不仅有“东坡范式”这样高难度的文学理论知识,也有“文学文本阅读三境界”的文学阅读方法,还有对诗歌诵读技巧与情感表现的点拨;在文本方面,不仅对苏轼的《定风波》进行了深度阅读,还对另外三首词进行了比较;同时,通过发给补充材料还阅读了苏轼的另外10首词,以及余秋雨、林语堂等人的评论。可见,该教师充分懂得资源利用对于教学深度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性。丰富的教学内容需要严谨的教学过程来支撑。教师在上课伊始(导入),就提到了“浅阅读”现象,学生敏感到自己的阅读或许存在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开端;接着教师推荐“文学文本阅读三境界”的方法,教师并没有停留在方法的讲解上,而是将这个“程序性”知识,作为教学过程展开的依据,让学生在应用中学习。展开环节,教师利用投影和板书等工具,用关键词和过渡句,将学生学习一步一步引向深入。在初读文本(看山看水)阶段,教师依靠诵读推动学生熟悉文本,并在诵读过程中将学生逐渐引向理解,其中教师提问:“大家来谈谈哪些字词句需要特殊处理?”这个提问既关乎诵读技巧也关乎理解的深入,诵读与理解就这样水乳交融,教学环节得以行云流水般推进。在知人论世(从山水之外看山水)阶段,教师用两个关键词“苏轼与黄州”、“东坡范式”来引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泛泛而谈,而是通过余秋雨、林语堂、苏辙等名家的评论来激发学生阅读与思考的欲望。很明显,教师的教学重点是“东坡范式”
,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在处理这个教学点时颇动了一番脑筋。首先是一个教学活动:出示三首词,让学生猜出哪一首是苏轼的词作,并说出推断的理由。这个活动勾起了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把这个高难度的理论知识化解在具体作品的学习中。我们注意到,教师并未急着推出“东坡范式”这个关键词,而是在学生已经有许多感悟并总结出苏轼词的某些特点后才亮出了投影。此时,水到渠成,教师开始系统讲解“抒情范式”的概念及层面。在回归文本(再看山水)阶段,教师一鼓作气,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让学生针对林语堂的评价分组讨论,并引导学生将焦点集中在《定风波》中的关键词“归去”。此时,学生思维活跃,相互争辩,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让人刮目相看。教师欣喜之余又顺势诱导,把“东坡范式”中另一个重要特点“揭示自我内在心灵的矛盾冲突”板书出来。至此,展开环节结束。本堂课的收束环节很干净。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收获,教师仔细倾听,再次强调“文学文本三境界”阅读方法,并以此作为整堂课的结尾,这不仅使“程序性”知识得以完整呈现,也突出了“授之以渔”的教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