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一、教材及学情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该单元围绕“读书故事”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文章。通过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学习,应起到让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检讨自己读书的态度和方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作用。编者将本篇课文放在本单元第一课,其初衷就是想通过周恩来这一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以情动人,为学生打开梦想之门。这篇课文写得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事情,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外人欺辱而无处说理,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和博大胸襟。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对自己读书目的的思考,激励学生将自己前途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人物的思想情感,并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2、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我班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有高有低。有的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即能初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在体味文章情感上容易停留于表面,如何真正打动这些学生,使其与文章、作者及文中主人公进行“神交”,仍有待挖掘。而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字不认识,词不理解,句子读不通顺,首先巩固和提高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再行进适当的拔高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我将学优生和学困生“区别对待”,力求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提高,有所收获。3、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小学三至四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能够初步感受文章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因此根据课程安排、课文特点及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据新课标小学中年段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A、学会12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注意区分形近字、多音字;B、体会重点词语的意义;C、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D、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能联系自身实际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4、重点、难点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而由于四年级学生价值观没有完全确立,人生阅历浅薄,相应的历史知识不够完备等各方面的原因,如何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二、教法和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却贵在得法。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实践性,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提倡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相互配合,力求教法和学法的和谐统一。1、自主学习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自身分析和理解生字词,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提高书写的正确率。通过自主学习,师生互相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2、读书指导法。语文教学是以文学文本为基础的,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促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从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3、讲授法。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动。我认为,有些地方的改动反而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不利于学生理解。我试图运用生动、精炼的语言为学生进行补充和讲解,开阔学生眼界,以情动人,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做到师生之间平等而良好的互动交流。4、讨论法。众人拾材火焰高。在恰当的地方引导学生讨论,合力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5、情景教学法。将重点段落挑出来,让学生来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一、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有效的课前预习将促进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正式授课之前我布置学生预习的六个任务:读、查、划、注、疑、搜。读:读通课文,尝试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查:自学生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并尝试分析生字容易写错的地方,找出与之容易混淆的字。划:即把感受深刻或精彩的句子划下来。注: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批注。疑,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搜:查阅周恩来的相关资料,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建国以前的历史背景。在充分的预习基础上我将本篇课文的授课时间定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初读和细读解决生字词,了解文章大致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第二课时为精读和品读,通过解决教学难点——挖掘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来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第一课时1、初读我首先联系《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为学生简单介绍周恩来总理去世时的感人场面,体会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好奇感。随后,我让学生齐读课文,走进课堂。针对我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的特点,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他们自主讨论和分析本课的生字词,尝试合上书写一写,看看自己书写容易出错的地方和容易混淆的字,并进行板书指导。在纠正错字之后,我再指名轮读,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铿锵有力”词语的意思。2、细读三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几件事情,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这几件事情。编者对原文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删去了周恩来在租界耳闻目睹中国人受欺辱的事件。我在此处请学生分组讨论,推荐小组代表发言,谈谈你觉得周恩来和他的朋友在租界看到了什么。我再将删减处进行补充,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第二课时1、精读在上课之前我先检查学生复习情况,尤其是对基础较薄弱学生的生字词检查。因为学生已经做了课前预习并且第一课时已经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所以我将抓住关键词语“中华不振”,以它作为突破口,来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首先我请同学默读课文一至四段,并在默读的过程中思考:a、为什么中国人惹出麻烦没处说理?b、为什么伯父说“中华不振”?这两个问题也是当时周恩来的困惑,周恩来通过他在租界的目睹解决了困惑,但此处已经删节,我就让同学来讲一讲课前预习时查阅的资料,并补充租界的知识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当时的中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只能低声下气,洋人却耀武扬威。在此处,我抓住“沉重”一词,让学生体会中国人在面临此情此景时的心情,反复品读“中华不振”一句。并思考,看到这样的情景,周恩来常常站在窗前沉思,他在想些什么?校长的提问和周恩来铿锵有力的回答是本文的高潮,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周恩来和其他同学读书目的的不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提出两个问题,逐一解决。一是其他同学为什么读书?二是比较周恩来和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并谈谈感受。在这样,我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并通过简单的点评引导学生体会: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需求,仅仅为了父母读书又太过狭隘。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体会周恩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博大胸襟和励志图强的远大抱负。2、品读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周恩来的远大抱负,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办法,再现校长与周恩来问答的情景。然后请同学互相评价表演的怎么样。扮演周恩来的同学有没有把两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念好?你认为应当怎样读才能“响亮而坚定”、“铿锵有力”?并鼓励同学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动作。在此过程中,再一次加深对“铿锵有力”一词的理解。通过表演的方式,寓教于乐,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也由此理解因“中华不振”故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再议课文文章结尾讲到周恩来立下大志之后不懈努力,终成大器。在这里我插讲周恩来勤奋学习的小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身体力行。让学生探讨,周恩来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基于哪些方面?4、结束语用简短的语言为一节课收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我设计结束语的初衷。结束语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更应该是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提点和补充。
一、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精简,让学生将课堂的主要精力放在思考和讨论上,而不是埋头苦抄。板书是用来反映的是文章的发展线索,这是我设计板书的宗旨。租界疑惑租界所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发愤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