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惩处等词语。2、抓住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3、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4、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出示名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我县开展了“春蕾”
读书活动,使广大师生受益匪浅。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1、(出示名言)指名让学生读喜欢的名言。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师生一起板书课题)3、理解课题(崛起:兴起。之:的。)当你看到课题时,你想知道什么?(过渡)就请带着你的问题来读课文吧,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自由读课文(二)检查生字词(过渡)刚才大家读的很认真,相信字词也一定掌握了。1、课件出示生字词模范巡警耀武扬威吵嚷惩处铿锵有力2、指名读、齐读(三)深入研读,感悟“中华不振”。(过渡)大家词语读得真好,我相信,用这样的方法,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有滋味。到底是什么使周恩来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1、快速浏览课文,谁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告诉我们。(指名回答,师板书:“中华不振”)2、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中华不振”的语句,划下来。3、学生交流:指名说一说。4、出示重点语句,逐步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1)“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课件出示)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当时伯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引出伯父的话,师相机补充板书“啊!”)(2)(过渡)课文中是如何描写租界地的?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课件出示)(3)认识租界地,课件出示“租界地的含义”及图片。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在中国土地上,却有着外国租界地,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齐读:(中华不振啊!!)(4)(过渡)在租界地里发生了什么事,让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呢?指名学生回答。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的站在一旁。(课件出示)指名读,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指名回答,说感受。师:这个妇女的哭诉让我们同情,洋人的可恶让我们憎恨,可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读:中华不振啊!!(师补充板书!)(过渡)除了可怜的妇女,可恶的洋人,还有谁呢?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课件出示)学生齐读,说一说感受。
师:这个肇事的洋人该不该惩处?中国的巡警为什么不惩处他,反而有把这位可怜的妇女训斥了一通呢?引导学生读:中华不振啊!!!(师补充板书!)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愤怒吗?让我们带着愤怒再读这句话。(过渡)当时在场的还有谁呢?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课件出示)围观的中国人又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读,男女分组读从紧握的拳头里我们能看出他们心情怎样?(指名说一说。)这又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读:中华不振啊!!!让我们紧握着拳头,带着感受在读这句话。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想去惩处洋人,可是,他们敢吗?不敢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读:中华不振啊!!!(小结)由于中华不振,衣衫褴褛的妇女在哭诉,洋人则得意洋洋;由于中华不振,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洋人,反而把可怜的妇女训斥了一通;由于中华不振,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可怜的妇女。这都是为什么?引导读:中华不振啊!!!此时此刻,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齐读本段话,再次感受中华不振。(四)拓展延伸周恩来真正的体会了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读书”
的志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句话激励着他为中华的崛起奋斗了一生,从而成为一代伟人。(师)说一说你为什么而读书?(五)总结课文,感情升华周恩来真正体会了“中华不振”的含义。因此,当魏校长问他为什么而读书时,他清晰而坚定地说:(学生齐读课题)党委校长为之一振,追问他为什么而读书时,他铿锵有力地说:(学生齐读课题)。因此,他也时常对自己说:(学生齐读课题)(六)课后作业1、写一篇读后感。2、课后收集有关与周恩来的小故事。(七)板书设计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不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