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ID:888160

大小:25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授课时间第14周第2课时第七单元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型随堂新授课备课教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深入地体会周恩来树立志向的情感历程。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和收集资料的能力。2、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阔学习思路。4、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来源:Z+xx+k.Com]教学重点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教学难点深入地体会周恩来树立志向的情感历程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出示旧中国东北的“外国租界地”图片。   2、指名汇报课前查找的有关“外国租界地”和“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料。   3、师:12岁的周恩来看到外国租界地的灯红酒绿、看到中国同胞任洋人欺侮,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   1、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爱问问题、好奇心强、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孩子。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1)、周恩来的话应该怎样读?伯父的话应该怎样读?    (2)、指名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后再指名读。  (三)、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   1、过渡: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段,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3、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4、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 侵略者的为所欲为和中国巡警的奴颜媚骨。引导学生从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   5、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6、结合查找到的资料补充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侵略中国的。   7、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8、指导朗读: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沉痛、悲伤)  (四)、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少年的周恩来报国之心的坚定。  (五)、拓展总结,升华情感。   1、读最后一段。   2、知道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做了哪些贡献吗?学生结合查找到的有关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所做的贡献的材料汇报交流。    3、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4、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课程资源开发   1、将旧中国东北“外国租界地”图片、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外国租界地”、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及名人名言。板书设计中华不振疑惑不解租界见闻大小不同,灯红酒绿深刻的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妇女喊冤,申辩无门“中华不振”立下宏志同学满足私愿恩来振兴中华课后教学反课堂上,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为了把学生这种情感引向另一个高度,我出示补充材料,让孩子直面历史,让孩子心海难平,让孩子心有所向,让孩子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报国之情。与少年周恩来的心灵产生了共鸣。直至课的尾声,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练笔:我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孩子们都能畅所欲言,纷纷诉说了自己的远大志向,说得十分精彩。结束了这课的教学,我静下心来,不断反思。激发学生的情感固然重要,但是在本课教学中如何让这种情感延续下去更重要。整堂课上学生带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去朗读、去感悟感觉还有欠缺。 思语文传承的是文化,她较历史更添厚重,她比教学更显丰满。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教学中,我极力用课文中生动鲜明的文字激活学生的思维,以真挚热烈的情感点化学生的认知,用凝练明白的语言愉悦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潜能。组长意见组长签名检查日期年月日领导意见领导签名检查日期年月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