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教案

ID:888302

大小:3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材版本人教版学段中段学科语文章节第七组课题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时两课时执教教师单位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师姓名熊爱兰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具1.教学课件。2.学生了解周恩来,以及了解故事发生时的背景。时间安排第一课时一、导语。(2分钟)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指导体会周恩来的感受。(10分钟) 谈话导入,扣题设问。(5分钟)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2分钟)四、精读课文,体会“中华不振”。(21分钟)二、学习立志部分。(10钟)三、补充“阅读链接”,加深对周恩来的认识。(12分钟)四、谈谈学文后的感受。(7分钟)五、布置作业。(1分钟)课后小结这是一篇描写周恩来少年时代的文章,尤其是少年周恩来那拳拳爱国之心值得今天的学生好好揣摩与体会,但文章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对于今天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课堂上,我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紧扣文本,让孩子们的情感在研读中起伏跌宕。一、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从内容上看,课文涉及很多方面,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逐个串讲,不仅耽误时间,听起来也是索然无味。我抓住一条内在的隐线,即:中华不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伯父担心,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妇女惨遭欺凌……这一切都是对“中华不振”的最好注解。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中华不振”让学生寻找反映中华不振的词句,深入解读,学生虽角度不一,答案多元,感悟也有不同,但对“中华不振” 都有了较深刻的思考,这样就以此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而文章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二、紧扣文本语言,落实“三维目标”本文重点事件是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周恩来也是在亲眼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这一点,并有了让中华崛起的志向。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潜心会文的关键点。从这段的语言描写来看,作者围绕受害的妇女主要描写了三种典型人物来反映中华不振,一是巡警,他代表的是当时的中国政府,二是洋人,他反映的是帝国主义的嚣张与霸道,三是围观的人群,他们突出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懦弱。无论是哪种角色都从本质上解释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课堂上,教师以“在场的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大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如“得意扬扬”、“训斥”等词语,在讨论与思考中加深对中华不振的理解,从而从情感上得到升华。三、补充材料,丰满人物形象。学文后,我让学生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 ,进一步感受周恩来的远大抱负和博大胸怀,接着深情介绍周恩来生平,学生被周恩来终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精神深深感动,这为他们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作出了榜样。学生立志环节,孩子的回答比较慎重,所以发言的不多,但我想,一节课改变孩子的志向很难,能让孩子重新审视自己读书的目标,已经算是不小的收获了。备注教案内容第一课时一、导语。同学们,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能告诉我你最高兴的一件事吗?你现在有什么烦恼呢?是啊,成长的路上有苦有乐。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单元,让我们在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二、谈话导入,扣题设问。首先来看一位伟人的成长故事。他就是周恩来,(出示图片)了解他吗?(生交流)师小结:周恩来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所取得的成就和他12岁时立下的一个志向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周恩来小时候立志的故事。看老师写课题。“崛起”的“崛”是个生字,左边是个山字旁,右边是个“屈辱”的“屈”,齐读课题。“崛起”是什么意思?“之”就是“的”,课题连起来就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再来读一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带着问题打开书121页,自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认读词语。课文读完了,相信这些词语你也会读了。出示词语:屏1: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租界自己读一读,指名读。指导:衣衫褴褛(当你读到这个词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衣衫褴褛指的就是衣服破破烂烂,再读)铿锵有力(师范读,生再读,你读得很有节奏,这就是铿锵,再大声读,这就是铿锵有力,再跟读)租界(知道什么是租界吗?就是帝国主义国家凭借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国力,入侵到一些弱国,并且在弱国划定一个地方,作为他们的独立王国,他们在里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不让弱国的人进去,这种地方就叫——租界,再读,可能大家还不太明白,没关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了解租界)屏2:风和日丽振兴中华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疑惑不解惩处 (先自己读一读,指名读,指导多音字“兴”“处”跟读,齐读词语。)2.运用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是我们学习语文应有的把握能力,谁能快速把这些词语送进下面的这段话中,同桌先试着说一说。根据课文主要内容,选词填空。1910年,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焦点,伯父的话让少年周恩来感到()。一个()的星期天,他来到了外国()地,看到有人在那里吵嚷,原来是那些()的巡警不但不()那个()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的中国妇女训斥了一通。于是周恩来在心里立下了()抱负,当校长问到诸生为什么读书时,他()的话语博得了校长的喝彩。(指导“一通”读音)(指三名同学分别说)(2)师小结:真不错,词语不但会读,还会运用。(3)再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几件事?哪几件事?交流,指名分别说。我们发现前两件事是第三件事——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三件事连起来说一说吗?指两人说,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3.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谁来说说,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生自由交流,师引导用文中的一个词(中华不振)读读这个词。板书:中华不振四、精读课文,体会“中华不振”。1.正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不振呢?请同学们默读1-9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让你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句子。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中华不振?生读句子,说体会,自由交流,师适当小结:租界里的一幕让你体会到中华不振。伯父的告诫让你感受到中华不振……(一定要多说,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3.学习第七段。课文中处处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不振,尤其是租界里发生的那件事,让我们感受最深。现在让我们到租界里看看,租借是个怎样的地方?课文哪一段写到了租界?(出示第七段)谁来读?生读,师范读第一句,重读“闯进”,生再读学着读第一句话,从“闯进”这个词中知道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吗?(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出的地方)再指名接着读“嘿……”。是的,这就是租界,这就是繁华热闹的租界,这就是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租界。相信学了第八自然段后,你会对租界有更深的认识。5.学习第八段。(1)现在我们就到租界去看看那令人揪心的一幕吧。(出示第八段:……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自己轻声地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想一想,在场的人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选择你印象最深的,用波浪线画下相关的语句。(2)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交流:洋人:生说体会,再读句子。“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得意扬扬”是什么意思?平时我们做了什么事会得意洋洋?洋人做了什么他得意洋洋?他可能会说些什么?为什么他把妇女的亲人轧死了,他还得意扬扬?生自由说因为……,师小结: 是啊,洋人装死了妇女的亲人,本应该——(赔偿道歉)可他却——(得意扬扬)这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啊!看到洋人这副嘴脸,你怎样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评价:我听出了洋人的嚣张跋扈,我听出了你对洋人的憎恶)妇女:生说体会,读句子。出示“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亲人被轧死,却遭到训斥,你能体会妇女此时的心情吗?谈体会,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几句话。师:我听得出你对妇女的同情,我也想为妇女鸣不平,师范读。再指名读。(评价:你也在控诉这不公的世道。)引读:是啊,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她原指望——惩处——谁知——反而——,没处说理。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她本应该——(得到赔偿和安慰)是却——被训斥了一通,还是因为——中华不振啊!巡警:说体会,读句子“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你能想象当时的画面吗?中国巡警可能会怎样训斥那个可怜的妇女呢?中国巡警本应该——帮助自己的国人伸张正义,可他却——帮着洋人训斥妇女,这又是为什么呢?(生交流)师小结:中华不振啊!围观的中国人:生说体会,读句子。“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是什么让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愤怒)带着愤怒,读读这几句话。指名读,师适时评价“你读出了你的体会”。孩子,握紧你的拳头,读读这句话,师生齐读。(动情)在中国的国土上,你看到了这一幕一幕,此时你紧握的拳头最想干什么?(生自由说)我们一定要——“惩处”出示这个词,让我们怀着满腔的怒火写一写这个“惩”字。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读读这个字,在本子上也写一个“惩”字。再读这个词,该不该惩处,想不想惩处?但是敢不敢惩处呢?是啊,围观的中国人本应该——惩处这个洋人,可他们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还是因为中华不振啊!引读:因为不敢惩处,所以——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因为不敢惩处,所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还是因为不敢惩处,所以---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啊!5.看到这一切,周恩来他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板书设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不振啊!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