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第二单元
134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重难点解析5课文小结2
1.结合作者及背景,鉴赏这首词独具特色的意境美。2.从炼字、炼句的角度,体会本词的语言美。3.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吟诵这首词。学习目标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所作词,前期多写闺怨离愁,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作品散失很多。作者简介整体感知
今有《漱玉词》《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前期:美满幸福——闺怨相思离愁——情趣盎然后期:颠沛流离——亡夫亡国之痛——哀怨凄凉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寂寞与相思情怀。写作背景整体感知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研读课文品味鉴赏【提示】“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点出愁的长久。“瑞脑销金兽”,看着龙脑香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对句意表达有何作用?【提示】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与“纱厨”往昔是与丈夫共同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
3.“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提示】感觉到凉意说明作者孤寂难眠而这正源于作者对丈夫的思念。凉意从何来: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上:重阳佳节,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和亲人的陪伴,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究竟好在哪里?试用自己的话回答。【提示】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匠心独运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叠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5.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提示】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
问题探究1.元代伊士珍《琅环记》:“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请赏析“人比黄花瘦”的妙处。重难点解析
【点拨】(1)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2)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3)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写作特色1.一个比喻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但比较起来均不及本篇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非常亲切。
2.两处双关“薄雾浓云”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还是词人心境的写照。“半夜凉初透”,这一个“凉”字,也不仅仅是秋风的凉爽,更是词人心情的反映。
3.三处暗引词中有三处暗化了诗词,丰富了词的内容。(1)“佳节又重阳”,化用了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化用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不同的是陶诗表现出的是一种悠闲自得,而李词表现出的是独自一人的无聊寂寞。(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暗用了柳永的“衣带渐带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多处衬托“薄雾浓云”,用环境的凄冷,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凄凉。“瑞脑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侧面写词人独自一人的寂寞无聊。又通过“玉枕纱厨”这样一个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暗示词人的心境。下片的“酒”“西风”也都起了衬托的作用。
课文小结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