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教案一、教学目标1、把握意象、感受意境、体会情感。2、学习诗歌奖赏的方法。二、教学过程引子:(古典音乐播放)(一)导入她是诗国天空中的孤鸿,无人读懂她的爱恨情仇;她是文山苍松下的幽兰,无人能解她的粉泪黛眉;她是透着哀怨、散着清香的丁香花,摇曳在千年前的南国。她就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一代词宗”李清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女词人的世界,感受她的非凡才气。(二)走近旷世才女——李清照纵观她的人生经历,可以用这样12个字来概括“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而她的词作也以南渡为转折点分为前后两种不同的词风。前期清丽婉转,写的多是离愁别绪;后期沉郁凄凉,写的多是家国之愁。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她前期词的代表作《醉花阴》。(出示学习目标)(三)初读感知诗歌是诵读的艺术,在诵读中体现它的音韵之美,在诵读中体现它的情感之美。1、自由读2、个别读在这过程中师生共同评价,并且强调:读准字音是诵读诗歌最基本的要求;诗歌不像散文那样,它读起来是朗朗上口的,这是因为诗歌有音韵之美,这就是说在诵读中要把握节奏,但不能割裂;同时强调情感基调和内容。3、自由读4、个别读小结:在读的时候还可以再舒缓些,注意节奏和语速,感情应该是带着浓浓的愁绪。过渡:有人说:“诗言志”,诗歌总是抒发自己的心声,而诗作的语言往往是含蓄凝练的,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刚才我们已经从宏观上把握了字音和节奏,还需要从微观上深入肌理,细读品味。(四)细读品味请同学们按照这种方式赏析这首词作。从中,我读出了作者的“愁”,理由是。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可以口头表述,也可以用笔写下来。(思考后学生合作交流)1、意象:“薄雾”“浓云”“香炉”“玉枕”“纱厨”“东篱”“酒”“西风”“黄花”来烘托寂寞孤独难耐的感受。2、语言:(炼字)“永”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点出了愁的长久。透露出独处香闺、度日如年的心境。
“又”表明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独自过重阳节,并且非常不愿意过这个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凉”不仅是到了秋季天气寒冷,更是内心凄凉、孤独、百无聊赖。这些语言无不散发着一个闺中少妇的淡淡哀愁。这些字写得很传神,我们如何用声音把它传递出来呢?(穿插读)3、情感:贯穿全词始终是词人的孤独愁绝,正因此,全词无论是天气还是景物,无论是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还是帘外黄花都染上了词人的一抹愁苦。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名句故事: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明确: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A内容上,“黄花”即菊花,菊花在外形上淡雅清瘦,历来是君子之花,酷似作者清雅的品格;同时帘外“瘦”菊与作者体态相近,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因相思而日渐消瘦的体态。(写黄花的用意是什么呢?)B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衣带渐宽,腰肢瘦损)。C情感上,词人因愁而瘦,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语)思念之情,刻骨铭心,形销骨立。D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由于她的这三句话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无人能再超过她,甚至于一代文豪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林黛玉之笔,写下了“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的句子。像张先由写“影”有雅号“张三影”一样,李清照也由写“瘦”有雅号“李三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小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李清照用清丽的语言,抒发了她对丈夫浓浓的思念,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忧愁而美丽的画面。而这种愁情,能穿透时空,引起每一个人内心的共鸣。我们回顾下之前还学过哪些写“愁”的诗句呢?“愁”的相关诗句拓展——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小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五)再读体会(背景音乐)作者在写作时融情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愁绪,同时我们在诵读的时候也要融情于读。结合背景,丈夫在外做官,重阳佳节,独自度过。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如何用李清照的口吻,来更好地诠释这首词呢?读出她的情感之美。(六)拓展延伸李清照的前期词风清新自然,致力于精工的字词,写的只是闲愁而已,“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后期家国之恨融于其中,词风发生了转变(李煜)。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再来赏析她后期的词作。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三、总结这位“寻寻觅觅立于乱世中的美神”,在南国的天空之上,用她灵动的笔墨抒写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所以后人是这样来评价她的:“自是花中第一流,怎奈愁情恨悠悠。漱玉飘香天地间,独领风骚万古流。”背诵本词。四、作业结合自己对词作的体悟,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鉴赏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