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歙县中学吴志红知识与能力1、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的基本观点。2、感受不同阶段的爱。3、父爱与母爱的比较。4、区分“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委我爱你”。过程与方法1、比较法,通过对父爱与母爱的比较,重新审视爱。2、问题探究法,以时间和逻辑顺序分析“爱是一种能力。”3、讨论法,联系自身,感悟生活,获得爱的真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2、享受爱的同时,试着学会付出和努力,更好地热爱生活。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进入今天的主题之前,给大家说两个真实的事例。举秦怡和史铁生母亲的例子。(略)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我们成长的风风雨雨中,父母的付出永远是无怨无悔的。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美国作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倾听他是如何理性地审视人间最真最浓的情!二、弗罗姆及《爱的艺术》弗罗姆,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作品《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使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集体朗读)三、推进新课(一)解题,理清脉络对象:母亲、母亲、孩子内容:爱层次:母爱、父爱、孩子明确:1、体验母爱(1-3)2、感受父爱(4-7)29
1、完善自身(8-10)(二)阅读一、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一:母爱与父爱分别有那些特点?问题二:母爱与父爱有哪些不同?问题三:母爱与父爱有哪些积极性与消极性?学生自主解决,主要是寻找关键语句。明确:特点与区别母爱①无条件。祝福、和平,不用为此努力。②自然世界。故乡。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爱①有条件,需要努力,顺从是最大的道德。②思想世界。法律、秩序、纪律等。优缺点母爱①伟大,渴求。②不需努力,无需赢得。父爱①努力,受自己控制和支配。②必须努力,否则会失去。问题四:比较分析,说说两者差别的原因。母爱——童年时期以时间区分父爱——成长时期母爱——被人爱、无条件以能力区分父爱——通过努力、有条件小结(初步得出弗罗姆观点,集体朗读)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艺术。问题五:什么样的爱才是成熟的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比较:前者因为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是被动的,这种爱是幼稚、不成熟的。后者是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是主动的,这种爱是成熟的。通过此段说明,引出最后一部分。(问题引入)(三)阅读最后一部分,思考问题六:如何完成成熟的一生?①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②树立起两个形象。③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父母,学会自立。④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理智和判断力上。对文章进行小结,以时间和逻辑的顺序,分析了爱是一种能力。(对照板书)四、合作探究29
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弗罗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去实践这两种爱,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此题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如何健康地成长,并能从父母之爱延伸为他爱,由小爱向大爱升华。)引导:结合个人经历说体验;联系名人大家经历谈感受。1、高一新生初次离开父母,想念父母,引出话题——这是一种幼稚的爱,因为需要父母(联系课文)——这篇文章学过之后,有什么启发,今后该怎么去做——恰逢母亲节,不少同学说了具体的做法(本人想起了自己离世五个月的年轻的母亲。这不在我的教学设计范围内,是课堂上本人有感而发的)——学会爱他人,学会珍惜。“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得付出。”2、联系电视剧《亲情树》,大姐孙雨欣用无悔的青春换来了弟弟妹妹永远的尊敬和永恒的亲情。3、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通过以上的讨论和层层推进,希望让学生明白:①爱的途径——努力和奋斗②爱的内涵——爱他人,爱自己③爱的升华——珍惜情感,感恩五、课堂小结在我们成长的磕磕绊绊中,总有无数的爱包围着我们,不关有来自父母的,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享受这些爱的同时也试着去爱护和关心身边的人。当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的爱而无比温馨时,我相信:这个时候的你应该是最幸福的人了。送上一曲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让我们对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大声地说声:“谢谢!”(《感恩的心》音乐声响起)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目的要求:1、了解“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体现的深刻内涵2、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3、学会用哲理性思维分析问题重点难点:学会用哲理性思维分析问题教学过程:导入: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老人,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他就是著名的哲学家第欧根尼。无论是阿基米德,还是第欧根尼,他们对灵魂生活是如此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为什么他们这么看中思想呢?思想在一个人的生命体系中又具有什么价值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卡斯帕尔,从他零星无序的文字中来品读思想的光辉。文本研习一、课文整体解读1、29
师: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与《培根论人生》、《蒙田随笔》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就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作品中处处洋溢着理性的光芒,帕斯卡尔说出了许多我们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来的话。何为“哲理”,哲理就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换言之,就是“放之四海皆真理的东西”。比如文中所展示的“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这是不是一句哲理性的话语呢?这是毫无疑问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伟大就在于人拥有思想。作者曾经说过:可以想像人没有手、没有脚,然而,不能想像人没有思想。否则跟其他生物就没有区别了。(引用说明的例子: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其它动物和人一样懂得孝养父母,乌鸟私情。但是,人可以做到思想,知道和颜悦色。所以思想成就人的伟大。)2、学生感知,找出有哲理性的句子并进行解读师:《思想录》是作者对人生和宗教的理性思考,是作者的一种人生态度。像这样有哲理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默读课文,并用笔从中划出你认为有哲理的句子。(学生寻找,交流)大家所讲的话都闪耀着作者的理性光芒,我们就挑选其中几句来进行理解。一起来朗读这几句话。二、灯片展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理解语句。师: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他强调了思想的价值。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前后四人为一组,挑选其中的句子进行理解,最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自己所知道的事例)理解1: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明确:作者把人比做苇草,一根在风中无力摇晃着的小草。表现出人的脆弱,正如文中所说“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消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但是,这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能够思想,这一点就使人显得高贵和伟大。*引入A:当我们用水浇蚂蚁时,许多蚂蚁就在这场水灾中丧生了,人其实也一样,大自然的一次山洪,一次海啸,一次台风,那么轻易地夺去了人的性命,人真的是一种脆弱而渺小的生物。但是,人能够思想,“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这一点就使人在精神层面上超越了宇宙和自然。这句话就让我们体会到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伟大。*引入C:作者介绍:帕斯卡尔是一根脆弱的苇草,脆弱:1、身体不好,病痛始终折磨着他2、母亲在他三岁时离开了他3、妹妹受他影响进了修道院,深感内疚4、39岁就折断了,枯萎了。伟大:他提出了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及三角形和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他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还是概率的创立人之一......并写成了这部能陪你走到“阅尽沧桑和人情的老年”的《思想录》。理解2: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明确:帕斯卡尔先把人放在阔大浩瀚的宇宙背景下,用只能在风中无力摇晃的苇草作喻,形象写出人本身的脆弱、渺小,在大自然中是不堪一击的,这是人悲剧性的一面。然而作者更看到人脆弱表象背后的东西,那就是人又是高贵的,比能毁灭他的宇宙高贵得多,因为他有思想。宇宙的阔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囊括宇宙。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他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引入B:思想有时给思想者带来的不是尊重,而是折磨,比如屈原,“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刻画了一个英雄末路、行销骨立的形象。他完全可以“淈其泥而扬其波”,站在黑暗中认为这就是光明。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孤独的思想者呢?因为,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理解3: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明确:“天使”在这里是象征意,指代“至善之境”,“禽兽”指代“至恶之境”。人的身上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人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中间个体。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人在追求如天使般完美人性时,总不能摆脱欲念的支配。所以使人出现在了一种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29
*引入:善良的愿望有时会把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是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举例:张巡许远安史之乱时,叛将尹子奇率兵13万围攻睢阳,睢阳粮尽,城中守军煮铠甲为食。张巡见状,杀自己小妾让当兵的吃,军士大哭。许远也杀了自己的仆人,煮了犒劳诸将。到后来,连战马、铠甲、树皮和牛皮纸都吃光了。张巡让城中百姓留下青壮年守城,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七·忠义传)。保家卫国可谓大善,但这种善良的愿望却践踏了百姓的生命。显示了人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理解4: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明确: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因此人是一个可悲的存在,而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人能认识到这一点,而一棵小树就做不到。强调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小结:帕斯卡尔在文中反复强调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贱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状况的,所以认识你自己,懂得人是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同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深刻,就越是接近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个过程需要反复思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捕捉一下我们思想中的火花。二、课文拓展拓展1:请你用哲理性的话语概括你阅读这则文章后的感受。故事:歌德在他的叙事歌谣里讲了一个故事: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用这钱买了十八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难受,就将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扔到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小结:我再一次感受了我们班同学所展示出来的深邃思想,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编成2(6)班的《思想录》。按作者的话讲:我们班有55根能思想的苇草,怎样思考才能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得最好呢?所以这里面还蕴涵一个怎样思考的问题。拓展2“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告诉我们多层内涵:“能,能够”说明只要是人,就具备“思考”这种能力,同时,“能”还有理解就是“能力”,说明在“能思考的本能上,我们还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呢?引入:1、希特勒认为:犹太民族是劣等民族,应该斩尽杀绝。2、安徒生是一位贫困潦倒、饱经挫折的少年,他的日常生活状态就是悲伤。安徒生的笔下流淌着的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纯真的文字。流淌着明媚的阳光和蔚蓝的海水。3、奥尔多.利奥波德《像山那样思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明确:真正善于思考的人,往往超越个体利益,站在人类、自然、宇宙这个大我的立场上来思索问题,思考的结果往往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四、总结语:佛说:人似乎从来没有到达过彼岸,人类正在渡途上啊!那么,就让我们走向彼岸的过程中,成为一棵会思考并且善于思想的苇草。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代表作及其贡献。2理解作品关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29
3体会作者深邃的思想与诗意的激情高度融合的表达效果。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觉得人是什么?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类,与自然界中其他动物、植物、非生命物质相区别的特点在哪里?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对他的门徒下了个定义:“人就是没有羽毛的两条腿动物。”于是就有反对者提着一只拔光了毛的公鸡,到柏拉图那里反驳说:“这就是先生所指的人。”柏拉图这位大哲学家一时无言以对。柏拉图当时只是从外部特征来定义人,就显得过于表面,显然是不对的,那么人究竟是什么,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对于这个说法众说纷纭,在培根的眼中,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习这篇文章,一起来感受人作为思想者的魅力与尊严。二、走进作者关于数学、物理问题,在很早的时候就引起了这个少年的兴趣,他提早开始了自己的科学生涯:当他还是11岁少年的时候,就写了论文《论声音》,发现了欧几里得第32命题。16岁写了《论圆锥曲线》,完成了帕斯卡六边形定理。19岁制造了计数器,为计算机的发晨奠定了基础,pascal语言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在数学领域他又提出了“帕斯卡三角形”。发现了密闭流体能传递压强的物理学定律(帕斯卡尔定律)他还发明了注水器、水压计,改进了气压计。(结论)他是一个具有科学精神和拥有丰硕科学成果的科学家。从小到大他的身体一直不好,病痛始终折磨着他。他曾一度瘫痪在床,经常昏厥过去,他长期患有恶性胃溃疡,在生命的晚期又处在一种精神崩溃的边缘。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他,姐姐如母亲般的关怀弥补了他幼年的不幸,他和妹妹之间有着一种心灵和思想上的相同,但他对上帝的皈依却深深影响了妹妹,使她在父亲去世后就进入了修道院。对此,他深感内疚,也陷入了矛盾中。他热爱上帝,把自己交付给上帝,但他也因此失去了妹妹。父亲和妹妹的相继离开使他陷入极大的孤独和绝望中,爱和失去构成的矛盾深深地折磨着他。他对身体病痛的体验使他开始了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肉体带来的痛苦使他过早地开始了思考的历程。帕斯卡尔只活了三十九岁,无情的病魔夺去他的躯体,正如他所说,人像一根苇草,生命是如此脆弱!但这一根苇草却因为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闪光了几个世纪,无情的病魔可以夺去他的躯体,却不能磨泯灭他思想的光辉!29
三、阅读课文,感知课文:1、朗读:2、解题:大家读过文章后有没有什么想法,你对题目是如何理解的呢?(苇草的特点是什么呢?为什么把人比作苇草?)依照文中所说,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它的特点是柔弱、脆弱、渺小。人像苇草,形象地说明了人在大自然中的软弱无力。文中说“用不着整个宇宙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就像我们在周国平的《直面苦难》中学到的“地震、海啸、瘟疫、绝症……大自然的恶势力轻而易举地把我们或我们的亲人毁灭。大家可以看看这几张图片,这是台风过后的家园,已经是一片废墟了;这是洪水中官兵们在抢救几个被洪水冲走的孩子;这是手术室中医生在抢救受病痛折磨的病人;这是唐山大地震的场景,一场地震,毁灭了多少人的生命啊!人就像苇草,是如此的脆弱。而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能思想”,把人与其他动植物区分开来,写出了人的伟大。“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依照文中的说法“然而,总是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多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宇宙的浩大,能摧毁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如海伦?凯乐,她的世界是漫长的黑夜,史铁生在最好的年华里失去了双腿。但是思想却让她(他)们的生命焕发出光辉!)3、这样看来,整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4、名言名句(参考,要求学生在书上划出,至少背诵其中三句,并齐读一遍):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思想——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认识我们之所以可悲,却是伟大的。5、讨论式自由解决问题。大家读过文章后,有没有哪里或哪句话看不懂的?(如果有的话,请学生提问,再由其他同学来解决这个问题,或全班先讨论,再解答,我再加以适当引导。如果没有的话,老师有几句话不太理解,向请教一下你们)29
(1)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区别并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人在自然面前时微不足道的,但人相对于没有灵魂的自然,最可贵的就是人有思维,可以思考,有精神的存在,这是我们在自然面前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这里作者强调了这种尊严,认为思想是我们全部的尊严。(如屈原,当他的思想不溶于世,“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时候,他便毅然选择了死亡,以维护思想的尊严、生命的尊严。司马迁在遭受了凌辱之后,以他的思想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一本思想的结晶---《史记》名传千古,这是依托他生命的全部尊严。)(2)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这是指“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这个道德跟我们平常意义上的道德品质是有区别的。平常的道德品质的好坏,一个人去抢银行就是道德有问题的道德有区别。这里是指要充分发挥事务的功能。比如说一个人他有眼睛和鼻子,他如果不用眼睛看世界,不用鼻子去嗅,那他就是不道德的。比如一块粉笔擦,如果它不用来擦黑板,那它就是不道德的。人有思想,如果不努力好好得思想,那也是不道德的。(3)怎样理解“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这里两个“天使”和“禽兽”的意思相同吗?第一处“天使”和“禽兽”是表示人作为高等动物没有天使那样完美,但他有思想故而区别于禽兽。第二处,“天使”于“禽兽”是人的内心愿望和实际行动的反差。人往往有的愿望,追求天使般的完美,但却常常不能摆脱欲念的支配,如禽兽般邪恶。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存在状态中,才有了人性的不幸和悲哀、高尚和喜乐。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如前阵子一篇报道上写的:一个歹徒去抢银行,他拿刀对着一个孕妇,想以她当人质,威胁其他人员。可这时,孕妇正好要生孩子。或许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唤醒了那个歹徒内心的灵性之光,他不但放下了手中的刀具,还叫了车送孕妇去医院。可见,哪怕是邪恶的人,他的内心也想表现为天使。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的一个突出例子是《巴黎圣母院》中的教父克洛德?孚罗洛。他原本是一个虔诚的教父,一个想表现为天使的人。但他却爱上了美丽的爱丝梅达拉,29
因为她的抗拒而表现出种种邪恶,最后还致其于死地。(4)“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这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是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是它使人拥有了尊严,是它形成了人的伟大。这就是思想的本性。(由于思想,人类有了轮船飞机,由动物特征改制的雷达。这是人类的文明,是人类思想的结晶。而自然界中的其他类显然不能。AA制造了飞机,实现了人类上天的愿望,BB制造了潜水艇,实现了人类入水的愿望,由于思想,人类的生存空间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同时,它又是有缺点的,卑贱的。一种理解: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比如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北京市市长陈希同,他们有着丰富的学识,高深的思想,但他们还是无法摆脱心中的欲念,贪污受贿,最终走上不归路。另一种理解:思想的缺点在于想了却没用,问题无法解决。卑贱是与伟大相对的。(先解释第五个问题再解释这个)(以这种理解为主,因为文章谈的是人是什么,人作为大自然中的一类是什么。我们谈家庭中的父亲是什么,而不谈父亲的眼睛鼻子。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只要能自圆其说,而练习是应试的,我们还是以做到的答案为主。)(5)第八、九两节反复强调了什么意思?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八九两节写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人是一个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贵的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其他万物,譬如一棵树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伟大的。但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就像一则寓言写到的:一群蚕在吃桑叶。其中一只蚕突然停下来,它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吃桑叶?我吃了桑叶,长大了,结了茧,然后死了。我能不能不死呢?其他的蚕一直在吃,它却一直想啊想啊,只到最后饿死了。这只蚕会思考,因此它是伟大的,但同时它又是可悲的,最终它还是得死。思考却无法解决问题,因此它是可悲的。台风、洪水、地震、大自然的恶势力还是轻而易举得将我们毁灭。因此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想了却没有结论,这也正是思想的缺点。帕斯卡尔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愤世嫉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肤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察觉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人的伟大与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6)“伟大的君主”、“失了位的国王”又是强调了什么?29
“伟大的君主”是指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智慧,高于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是没有统治权的,无法主宰大自然,主宰一切,因为人是苇草,非常脆弱和渺小,他是“失了位的国王”,是可悲的。“伟大的君主”、“失掉位的国王”类比,仍然强调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四、学生齐读全文,巩固加深理解五、总结全文文中“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的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着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这节课我们是很道德的,因为我们努力好好地思想。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要努力思考,做一根能思想的有道德的苇草!您的位置:教案教学>>课文教案>>《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2作者:加入日期:06-01-14 设计:汪振学教学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2、《史记》中的小说因素齐备。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2、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教时一、导入课文: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29
或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导入。2、由学生介绍课文故事发生时的战国形式、历史条件,教师补充。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三、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1—2节:廉蔺简介3—13节:完璧归赵。14—16节:渑池相会。17—21节廉蔺交欢(负荆请罪)四、集中学习1—13节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将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3、落实文句翻译。4、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A、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宁许以负秦曲”。B、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秦国不合礼数有三: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C、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D、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E、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①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②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③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④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F、出使结果如何?“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G、概括:写“完璧归赵”,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表现方法:①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②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5、学生诵读五、布置作业。29
第二课时一、集中学习14—16节1、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2、师生共同疏通,落实文句翻译。3、研读、讨论“渑池之会”。(会前计议:相如主行并从,廉送至境与诀;会上斗争:迫使秦王击破缶,反请咸阳为寿;斗争结果:会上终不胜赵,会后秦不敢动。)①秦军在打胜仗的情况下为什么主动与赵求和?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试图在外交上以势压倒对方,逼迫对方投降,免去或减少动用武力的代价。②秦王怎样侮辱赵王?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蔺相如是怎样针锋相对的?“秦王饮酒酣”中的一个“酣”字写出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写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且要写进史册。蔺相如:首先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其次“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再次“张目叱之,左右皆靡”。③秦王一计未成,又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如何对策?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阳是秦的都城,其价值在赵十五城之上。④“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一是“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二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二、集中学习17—21节1、学生朗读,翻译。2、品读讨论:①廉颇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起因是什么?廉颇的心理状态有何变化?是由哪些语言体现出来的?②蔺相如是怎样处理这一矛盾的?从而显示出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征?他们的和好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什么?③作者写蔺相如舍人的谏言用意是什么?④怎样看待廉颇的形象?你喜欢他吗?3、诵读,增强语感,接受古文化的熏陶。三、布置作业。第三课时一、从小说鉴赏的角度分析写作技巧。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供写作借鉴:1、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三个故事,集中、凝练、鲜明)。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为和好,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3、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4、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5、悬念、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二、结合课后资料《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看有什么新的研究体会。29
1、翻译这节文字。2、王世贞“对这种称道”提出质疑,他的疑点何在?疑点:奈之何既畏而复挑真怒也!秦强赵弱,赵畏秦合理,挑其怒不合理。3、何以见得是故意挑其怒?秦王设九宾,斋戒而待相如上璧,相如欺秦王,这就使秦有了理,有借口攻赵索璧。这就是挑其怒,对强权不能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4、置疑启示:这个疑点并不能否定此传,还需史实旁证,但这里提出的矛盾性细节足以构成了疑点,疑点可成立。质疑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像本文的疑,就有澄清史实的价值。《石钟山记》也是质疑,就有研究命名逻辑的价值,惜之,苏轼没能,也不可能把这一逻辑方法问题彻底解决。但是引发人们探究的欲念,还是有价值的。提出质疑,就要有辩驳,要驳倒不合理的,要找不合理之处,进行反驳,反驳的理由要充分,这也要合乎逻辑和事实,最后再提出自己合理的看法。三、归纳整理本文的语言现象,进一步进行考点知识梳理。1、通假字⑴可与不:不,通“否”。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⑶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⑷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通“熟”,仔细。2、一词多义⑴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⑵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⑶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⑸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⑹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3、古今异义⑴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29
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⑸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⑹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⑺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⑻布衣之交--布衣,平民.4、词类活用⑴名词作动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⑵名词作状语①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⑶使动用法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⑷意动用法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5、文言句式⑴判断句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③我为赵将⑵被动句①而君幸于赵王.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⑶倒装句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四、布置作业。附:课后资料《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翻译。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们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认为这是可以令人信服的。秦国拿了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骗赵国,并且用威胁的态度企图攫取它的和氏璧。这时说秦国想要得到璧是实情,但不是要趁此机会窥伺赵国的呀。赵国知道这个真实的情况就不给它,不知道这个真实的情况就给它;知道这个真实情况而惧怕秦国就给它,知道这个真实情况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它。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的啊,为什么既惧怕它而又要去挑起它的怒火呢!29
况且说到秦国想要得到这块璧,赵国不肯给它,双方是无所谓是非曲直的。赵国送去了璧而秦国不交割城池,那错在秦国。秦国交出了城池而赵国反把璧拿回去了,这错在赵国。要想使这错在秦国,就不如舍弃这块璧;害怕丢掉这块璧,就不如不送去了。那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去交割城池,又准备九宾的隆重礼仪,斋戒沐浴了才来接受这块璧,照这形势已是不得不给城池的了。如果璧拿去了而不给城,相如就可以上前去恭敬地说:“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那璧不是赵国的璧吗?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国的珍宝啊。如今使大王为了这块璧的缘故,而失去了十五座城池;那十五座城池的百姓,都会深深地怨恨大王把他们抛弃了如同草芥一般。大王不给城池,却骗取了赵国的璧,就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竟在天下人的面前失去信用,我请求就死在这里,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璧。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怀揣着璧逃回去,把这有理的一方给了秦国呢!那时秦国的意思还不打算和赵国断绝关系啊。假如秦王发怒而在大街上杀掉相如,派武安君统领十万大军兵临邯郸,责问那块璧的去向以及为何失信,秦一次胜仗就可以使相如灭族,再次胜仗那块璧就终于送到秦国了。我所以说,蔺相如能够保全这块璧,那是上天的保佑啊。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所表示的强硬态度,温和忍让地对待廉颇,那办法是越做越神妙的了。所以能够赵国,这实在是上天袒护保佑着它啊!《苏武传》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组周晓瑶【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文言文基础知识;2.分析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研读体会文章鲜明突出的对比与生动入微的细节对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作用;3.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卫律劝降、苏武牧羊、李陵劝降等重点段落,对比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2.从文中归纳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言行选择?【教学设想】1.为避免课堂流于枯燥的字词讲解,在课前布置学生做好译注等准备工作;2.课文篇幅较长,语句较生拗,应让学生多读,以培养文言文语感;29
3.在欣赏课文时,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将重点由“言”转移至“文”上,吸引学生兴趣。【辅助手段】PPT,板书【课时安排】4课时公开课为第3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板书标题:苏武传)故事讲到苏武奉命持节出使匈奴,被牵连入匈奴国中叛乱事件,他两度寻死,慷慨陈词,终于消弭了可能导致两国发生误解争端的危机,扭转了外交上的被动局面。但是不料匈奴公然违背两国通好的宗旨,粗暴扣留了苏武等使节,要逼迫他们投降,以此来羞辱汉朝。卫律的威逼利诱以失败告终。(板书:苏武-张胜,苏武-卫律)匈奴明白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便改变了劝降策略。二、 研读:“乃幽武至大窖中,绝不饮食。”想以摧毁折磨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可是苏武“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顽强地活了下来。以至于“匈奴以为神”。于是匈奴变更为残酷的方式,“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把他单身流放到气候苦寒的无人之地,这已经够残酷了,何况又被判处了终身流放。但“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又顽强地活了下来。29
思考: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之前曾两度要自杀,现在却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请学生讨论。参考:并不矛盾。第一次自杀是因为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所以要自杀避免受辱;第二次自杀是在审讯时他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后,这是为了杀身息祸,为国雪耻。但是后来匈奴转为劝降,劝降失败后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之前的求死转为求生,因为他要证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所以,当他在北海上牧羊时,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时时提醒自己不忘使命。可见,他的求生求死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只不过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好不容易过了三年温饱日子,偏偏王短命而亡,卫律又使人盗牛羊,苏武又陷入了困境中。人不怕平地摔交,怕的是从高处摔落。此时正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而苏武的故友,叛将李陵就在此时出场了。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李陵受命而来,显然是来说降的,可是他的技巧比较高明,他是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这一句道尽了那些沽名钓誉之辈的心事。如果苏武是此类人,一定会为之动摇,也正中了单于让他“羝乳乃得归”的心理战术。29
李陵知道苏武久处异域无人之地,对于来自家中的消息当然是很喜欢听的,所以他下面的话正迎合了苏武的心理:“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这几句话大有深意,他诉说苏武兄长与弟弟被汉武帝逼死的经过,其实是在说明汉武帝对苏家的薄情。这句应与后文“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结合来看,言下之意为何呢?汉武帝年高昏聩,又对不起你苏家,这样的皇帝实在不值得你效忠,意在挑拨苏武与汉武帝之间的感情。而把苏武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妹妹子女下落不明的消息告诉他,又是为何呢?为了断绝苏武对妻儿家室的挂念之情,使他了无牵绊,屈心受降。李陵又说:“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何苦为了这个忠义的虚名耽误了大半辈子时光呢?“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接着他又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进一步劝降苏武,我李陵刚投降时,顾虑比你还多,我不想投降的心情绝不亚于你苏武,可如今我也这样过来了,投降也并非难事。“愿听陵计,勿复有云!”这些话确实是李陵的心里话,说得是推心置腹,通情委婉,可惜,苏武不是李陵。我们看苏武是如何回答的。“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苏武的回答并没有提到亲人生死离散的问题,只是强调了自己愿意肝脑涂地,杀身自效,心甘情愿,因为汉武帝对我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君臣之间犹如父子关系,子为父死,天经地义,所以请李陵你不要再多言了。当李陵再想多言时,“子卿,壹听陵言。”他刚一张口,苏武立刻制止道:“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马雚,效死于前!”请注意这里苏武对李陵以“王”相称,有何用意?划清两人界限,揭去朋友间饮酒谈心的幌子,让李陵无法再多言。以上两处苏武的回答话语虽少,但都表现了苏武的什么精神?意志坚定。以至于“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连李陵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耻之心都被苏武坚定不移的气节唤醒了。思考:在本部分,李陵的话语委婉动听,而苏武则显得沉默少言,此处苏武与李陵的对话实际上就是两者的对比。(板书:苏武-李陵)面对生死和民族大义,他们是如何选择呢?他们本质上的不同体现在哪里呢?请学生分角色饰读,然后讨论。参考:李陵的话语中处处是从个人、家庭考虑打算,他斤斤计较于一家一己的恩怨,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苏武则相反,他“先国家而后私己”。两人胸怀,有如天渊之别。拓展:有人认为,苏武的这种忠诚的出发点也是一家一己,只是他知恩图报,不计仇怨,但实际上也是一种“愚忠”,你认为呢?课上讨论,自由发表见解。三、 作业:29
作为降将,李陵与卫律劝降时的情形和说辞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苏武对二人的措辞态度又有何不同?这又体现了苏武什么样的品质特征?请学生课后思考。《苏武传》课后反思高一语文组 周晓瑶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语句较生拗,学生比较难以进入情境。在讲课之前,我督促学生做了课前的译注准备工作,让学生们自行翻译课文,并将难以理解的实词词义、虚词词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点结合《名师一号》自行地标注在书本上。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我觉得便于学生更熟悉课文,而且能使自己的课程不再停留于字词句的释义层次,可以深入去挖掘课文内涵。这项课前准备作业我已经实验了一个学年,效果较为不错,只是有时候学生会抱怨作业量过大,我应当在日后加以改进,对于篇幅较长的古文,应当酌量酌情。例如《苏武传》,我完全可以布置几个重点段落的翻译作业而非全文。这节课我还进行了一项创新,就是在串讲课文的时候,我不再是让学生读一句原文,讲解一句,而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联系句与段,其间贯穿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但是很可惜的是,我铺叙得过于详尽主观,占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学生思考讨论的部分被极大程度地压缩了,而且使得这堂课的重点——对比凸显人物性格特点也未能突出。于是课堂显得很是沉闷,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没有能够展开讨论,这对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很不利。虽然这次创新失败了,但是我想在日后的文言文课程中,我可以适度地运用这一形式,挑起学生的听课兴趣。最重要的是,我得先弄清楚学生需要学什么,更不要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让自己一个劲儿地重复学生本已明白的问题,而应相信学生,让他们放胆发言,哪怕与自己观点不符,只要言之成理,皆当鼓励,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自己所应担任的角色应当是疏通他们阻塞的思想,连贯他们断续的语言,点拨他们不解的疑惑,提供他们未知的问题,领涉他们未及的领域,概括他们思索的结论。这样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29
另外,在学生饰演角色朗诵对话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大弊端:学生读得太少,文言文语感未能培养起来。我经常为了赶课而省略掉了他们课堂上朗读课文的环节,其实这样学的效果事倍功半。我的导师告诉我,教师讲上20分钟课,不如让学生自己读上15分钟,教师再提点性地讲上5分钟。如果学生连课文都不熟悉,都还没有读出自己的理解,那么在听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就不可能真正学到些什么。所以,以后要多让学生读,多让学生说,这样,自己也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活跃。优点还是有的,备课非常细致,教材把握准确,教态自然,语言流畅。只是我还需要改变自己的一种观念: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要先准备一桶水;但是教师准备了一桶水,就千万不要试图将一桶水都灌进学生肚子里去。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的情况;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全面的认识。(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2、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体会本文凝炼简洁的语言。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等。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由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相关情况导入。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多年,是测量地震的仪器。张衡开创地震学之先河。1956年10月,郭沫若:“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二、作者与作品简介(可先让学生介绍,后教师补充)1、范晔,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顺阳人。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做过宣城太守。2、《后汉书》,以《东观汉记》为基础编写而成的历史名著。“前四史”之一。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1、听录音朗读。注意注音、断句等。2、学生集体朗读。3、提示读音。属文(zhu)璇机(xuan)算罔论(wang)蟾蜍(chanchu)29
4、疏通字句。要求:依据下文注解,学生同伴互译,教师给予提示。四、整体感知课文:1、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谦虚谨慎)“从容淡静”“举孝谦不行”(淡泊名利)善机巧,作浑天仪、地动仪。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2、除此之外,你对他还有哪些了解?有《归田赋》《四愁诗》等。地动仪比西方要早1700多年。《数星星的孩子》一文可见其对天文的兴趣。3、全文共六段,介绍了张衡的哪些事迹?文学成就(第一段)科技成就(第二、三、四段)治国才能(第五、六段)(学生归纳,教师板书)4、明确:第一部分(1)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的成就。第二部分(2~3)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成就。五、引导学生精读课文1、张衡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文学才华?(重点看第一段)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谦逊持重,鄙视名利。执著专一,治学严谨。2、引导学生自读第四段。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翻译。1)集体朗读。2)作者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的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材料、尺寸、形状、装饰,机件、内部构造,功能和作用,精确程度和效果,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交代仪器的正式使用。3)张衡为什么要造地动仪?不计名利,为民造福。3、引导学生学习5、6段。1)学生自读,疏通字句。2)这两段写了哪儿几件事情?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一件是交代《思玄赋》的来历,突出张衡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一件为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的斗争,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六、知识提升——归纳字词1)通假字员径八尺通“圆”形似酒尊通“樽”2)古今异义寻其方面“方向”现指相近的几个人物事情之一。29
衡下车“初到任”现为从车上下来。3)词类活用大将军奇其才(意动用法)4)文言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果地震陇西(状语后置)讽议(于)左右(状语后置、省略句)视事三年(省略主语)七、课堂小结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成就,写出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八、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二。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由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作者是如何将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展示给读者的。二、总结要领,引导思维:1、从传记中可以看出张衡一生中经历了几位皇帝?四位皇帝:东汉章帝和帝安帝顺帝。不难看出,写人物传记多按时间顺序组材,本文也是以时间为经线来写的,时间虽长,但叙事清晰。2、对于张衡的博学多才,传记中是如何反映出来的?突出科技成就,详写候风地动仪,文学成就较略。3、小结人物传记的写法:1)以时间为顺序组材,概括人物的一生。2)突出人物重要活动,详略安排得当。4、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突出特点,请同学找出这样的句子或段落细细品味,然后与大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重点看第四段,主要由学生完成)5、学习本文,你得到哪些启示?(学生思考讨论后发言)如:1)品德和人格是在学业上成功的基础。2)要跻身世界科技先进行列,必须要有民族自信心。3)学习要注重社会实践。4)一个人的潜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三、拓展延伸:为了巩固大家对人物传记写作技巧的认识,并且帮助大家将课内的文言知识有效迁移,我们一起完成一道文言阅读题。《曹植失宠》(参见发的资料)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结合课文的特点,总结了人物传记的写法,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以便今后在传记的写作中借鉴。五、布置作业:29
完成配套练习。部分板书设计:第一课时张衡传1、善属文2、善机巧3、善政事第二课时写作特点:1、按时间顺序介绍人物。2、剪裁得当。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教学后记:1)本文的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引导、促进、辅助、参与的作用,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师生配合十分默契,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这方面值得继续尝试、探讨。2)仍要更多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复习、巩固、提高。3)要督促学生多朗读,及时完成相关的配套练习。热爱生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文本分析,使学生理解并体悟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释。2、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品味文章语言中的深刻内蕴。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感悟中,使学生把握生命的意义,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把握内涵。教学难点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体察生命的意义。教学用具黑板、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上黑板来写上六个你认为最重要的人或人名。然后再请逐个划去,为什么如此艰难?(学生写)【投影显示作品简介】【板书】热爱生命二、赏析文本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提问:作者在第一段中提到了“好日子”和“坏日子”,那么,在同学们心目中,什么样的日子是好日子,什么样的日子是坏日子呢?明确:(根据学生回答)(莫扎特和自己的妻子携手跳舞取暖算好日子还是坏日子)29
2、作者认为对好日子和坏日子要采取怎样的态度?3、这样的态度展示了作者对生命有着怎样的认识?明确: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学生讨论)(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6、既然作者认为“生命是自然的厚赐”,那么他为什么在第三段中开头还要说:“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明确:因为他认识到的生命的本质——死。——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关于“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在不同的版本里还有不同的翻译,请大家比较,哪一句更好,为什么?关于生死,古今中外,文人墨客,风流名士有着不同的而深刻的认识:孔仲尼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李太白说“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杜少陵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天下寒士俱欢颜,雨不动安如山!呜呼,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陶渊明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东方源远流长的“死生之学”令西方震惊。总体而言,在死亡的观念上,西方大多抱有悲观的态度。尼采——死亡是人生黯淡的旅伴。萨特——死亡是人生计划和希望的总失败。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人大致相同,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老是想套用这句话说:“死亡的人大志相同,活着的人却各有各的活法。”请大家再次回到文章,看看蒙恬选择了怎样的活法?明确:享受生命:讲究方法:(1)迅速抓紧时间(2)有效利用时间教师小结:一寸光阴一寸金,“惜时”是对待生命最好的办法。拓展延伸其实每个人有不同的生命状态:庄子:“持竿不顾,宁曳尾于途中?”——洒脱决然王子猷:“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率性自然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闲适恬然请大家做一道语段补充题:见(投影)【板书设计】热爱生命厚赐本质生命——————死亡乐趣短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9
辛弃疾﹍﹍﹍﹍﹍李静【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辛弃疾及词作的背景和内容。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体会诗人的情感。3、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二、过程和方法。倾情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情感——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四、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3、通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教学难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教学方法】诵读——感知——体会——涵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回顾《清平乐·村居》学生背诵。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师:你们能说出这首词的作者吗?生:辛弃疾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29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辛弃疾在词人中,是个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50骑兵,直闯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2、听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师:播放朗读音频。3、抽读(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词。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一下呢?生:朗读师: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了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也读出了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我们为你精彩的朗读而喝彩!4、译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师: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师:分析题目——登高之作。请回忆以前所学的登高之作?生: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师: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秋,作者南归已12年了,却投闲置散,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值此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师:是的,我和同学们一样,读完这首词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一)分析词的上片师:我们先来读词的上片。(生齐读)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借景抒情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江水、山景、落日、断鸿、游子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29
——(1)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师:是呀,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学生讨论完成)—— (1)看、拍、会、登(2)“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二)分析词的下片1、全体男生朗读师: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张翰——乐于归隐许汜——谋取私利刘备——雄才大略桓温——叹时光流逝2、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 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1)用“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29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 用典师: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6、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亦与上片的“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师: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教师小结:辛弃疾名弃疾,……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五、咀嚼涵咏,品味语言师: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首《水龙吟》也不例外,相信词中的许多句子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试着回忆一下,哪些句子让你一见倾心?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玩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然哺育无数英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抱负远大,识度明达的苏轼。下面请同学们就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做一个简单概括。六、对比鉴赏,拓展延伸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意境:空旷辽远。语言:大气豪放。师: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七、师生再次跟读这首词。师:美的艺术我们该反复欣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诗情画意中再次倾听辛弃疾最真实的心跳。八、小结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九、课后作业1、背诵这首词;2、评价辛弃疾的“登临意”;3、课外阅读梁衡的散文《把栏杆拍遍》。29
(附)板书:上片:江水 山景落日断鸿(凄清的意境)动作:看、拍、会、登下片:张翰——乐于归隐许汜——谋取私利运用典故刘备——雄才大略桓温——叹时光流逝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