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反思刘金艳今天,我在四楼会议室执教了《扁鹊治病》一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篇幅较长,我备课前掐算了一下时间,真是不够,很不够。上一小段吧,留下那半截算啥?于是我一狠心,按一课时的造。爱咋咋地!上课一开始,我就操作着幻灯片进行。由于,我心里有数--时间不够。为此我是开始就“紧上”了。可学生不明白咋回事,他们还是慢条斯理的读文展示着。在我看来,他们是故意的拉长声拖延时间。我真恨不得马上换人。手表呢!我是看了又看,不得不紧摇头,狠跺脚。正当他们展示进行最后一组,我刚舒了一口气时。“砰---”造出了一组来,“老师,我们组展示文中人物对话”,“奥!”---不会吧?小姐,你没高烧吧?你可别乱来呀…我心里思索着。“是哪组人物对话?”“老师,是全文的,扁鹊与蔡桓公的对话…”说着,他俩竟把用纸自制的“扁鹊帽’,”大王胡”拿了出来。哎呦我的妈!你们这俩姑奶奶,咋真来真格的了?小祖宗,我伤不起呀!你们真得是“坑爹”呀。听着这“残局”,我是欲哭无泪呀!只能原地打磨了,“好,好,好!挺勇敢,不过如果讲完课文,你们再表演相信会更棒,老师记住了你俩的要求了”。接着,我又按照自己设计的课堂进行着,不过我是再也没有原来的激情了,课堂也是没有预设的精彩了。虽然,我也给了她俩机会去表演了一段,虽然我也按时完成了自己预定的任务,但是我却抹杀了孩子期初的表现欲望,错过了好课堂的那个“春天”。事后,我一直在想,假如我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表演下来扁鹊与蔡桓公的对话,还用我去引领学生一段段的想象人物心理,揣摩人物的语气吗?不到位的,其他同学指点补充,不就成了吗?最后完整的来一个课本剧表演不是好了吗?道理表演完毕学生不会自觉的得出来了吗?还用再跨越什么时空吗,直接想对蔡桓公说不就行了吗?蔡桓公说啥直接不就得出来了吗?哎!嫩呀就是嫩呀!朋友们,课堂上出现的异常,你可要三思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