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29寓言两则教材解读:《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的作用。《扁鹊治病》取材于《韩非子·喻老》。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教学的重点是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的道理。3、学会简要概括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简要概括。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纪昌学射》,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随机积累词语“救死扶伤、妙手回春、防微杜渐”等。2、读懂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想象人物神态与动作,进行感情朗读,从而体会“防微杜渐”的寓意。3、初识扁鹊、中医、《韩非子》,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介绍扁鹊,导入新课导入: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名医(板书:扁鹊)。一起读一读他的名字。竖起你的耳朵,认真倾听老师介绍他的生平。听完后,我要考考你,记住了些什么?扁鹊,其实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古代人对所有名医的一个总称。这里的扁鹊,真名叫:秦越人,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医学家。他救死扶伤,妙手回春,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在几千年后的今天,还被中医沿用。扁鹊真是个了不起的医生!齐读认真倾听倾听的能力非常重要,学会倾听,并能从中获取重要信息。
关于扁鹊,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交流)随机出示:望闻问切、救死扶伤、妙手回春,并随机拓展形容医术高明的词语,如:药到病除、杏林春满、起死回生等。过渡:这样一位神医,却有人不相信他的医术,不让他治病(板书:治病),是谁不让他治病?(板书:蔡桓公)我们一起去学习《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你能用简洁的话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过渡:扁鹊三次劝说,究竟是怎么劝说的?蔡桓公又是如何反应?三、对比阅读,体会寓意1、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1——4自然段,用“——”画出扁鹊的劝说,用“~~”画出蔡桓公的反应。2、学生交流(一)对比扁鹊表现、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句子:A.“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B.“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C.“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对比读一读这三句话,你读懂了些什么?指名交流(随机板书:病在皮肤、病入皮肉、病入肠胃)你能读懂医者之心吗?面对病人,扁鹊一次次劝说时,心情有什么变化?、此时,你就是扁鹊,面对蔡桓公,如何劝说?引导学生角色朗读,体会心情。(二)对比蔡桓公表现过渡:扁鹊直言相告,三次劝说,蔡桓公又是如何反应的呢?、学生交流,出示句子:指名交流,随机简单了解“望闻问切”,并积累“救死扶伤、妙手回春、药到病除、杏林春满”等词语。齐读课题默读课文,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尝试简单复述故事,用简洁语言概括主要内容。默读课文1——4自然段,用“——”画出扁鹊的劝说,用“~~”画出蔡桓公的反应。交流画出的句子对比读句子,交流读懂了什么。预设:读懂了蔡桓公的病越来越严重。体会扁鹊此时的心情变化,一次比一次担心,一次比一次焦急。角色转换,感情朗读。交流画出的句子积累词语,使学生词汇丰富,言之有物。概括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要点,逐步简洁概括。不动笔墨不读书。角色转换,体验人物心理活动,有了体验,才能带着情感体验感情朗读。
A、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B、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C、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读读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随机板书:不高兴、很不高兴、非常不高兴)、面对扁鹊一次次劝说,蔡桓公越来越生气,从拒绝到不理睬,到第三次时,蔡桓公还是没有理睬他,而且是非常不高兴。这时,蔡桓公会怎么想?会通过什么神态、动作,把他的“非常不高兴”表现出来呢?出示: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想:,只见他,扁鹊连忙退了出来。、引导学生想象表达,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和神态动作。3、扁鹊三次劝说无效,还惹得龙颜大怒,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为何要跑?连蔡桓公也觉得奇怪了呢:扁鹊,你为何一声不响,悄悄跑掉?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引读扁鹊的解释。4、果不其然,没过几天,蔡桓公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再派人去请扁鹊治病,扁鹊早已跑到秦国去了。此时,蔡桓公只能等死了,他地说:“。”5、蔡桓公本来患的只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了他的命呢?6、病情还在皮肤上时,这是“微”,病情一天天发展,就是“渐”,如果能从微小处预“防”,“杜”绝其发展,那就能“防微杜渐”,这就是我们从这则寓言中吸取的教训。(板书:防微杜渐)还有一些成语和俗语也都是讲这个道理的,例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四、拓展阅读,初识古文我们今天学习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出自《韩非子·喻老》。古文常有之乎者也,读起来比较难懂。我们课本中的故事是由古文翻译而来的,字数是四百多字,你们猜猜《扁鹊治病》的古文原文有多少个字?韩非子仅仅用了一百多个字,还不到原文的三分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读读原文的第一段。读句子,说说发现了什么。预设:发现蔡桓公越来越不高兴了。想象蔡桓公非常不高兴时心里想些什么,会通过什么样的神态、动作表现出来。先自己想一想,写一写,然后每个人都在小组里说一说,大家评一评:你描述蔡桓公的神态动作,是不是符合他当时的心情。指名学生交流。转换角色,体会扁鹊的心理活动。跟读课文。转换角色,体会蔡桓公此时的心情,想象说话。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谈谈受到的启示。体会寓意,积累“防微杜渐”和“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读古文,找句子,对比读,交流感受,体验“微言大义”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并想象人物神态、动作,揣摩文字。积累词语和俗语
出示: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jiàn),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 能读得懂吗?老师说一句课文的句子,看看你们能不能在这篇古文中找到写这个意思的句子──“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学生找句子,对比读,谈感受。随机背诵。总结: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许多寓言故事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寓言故事都是从古文翻译而来,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等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庄子》和《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古今对比着来读一读,你会发现很多乐趣。随机背诵初识古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板书设计:治病扁鹊防蔡桓公病在皮肤微不高兴病入皮肉杜很不高兴病入肠胃渐非常不高兴深入骨髓不治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