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二 伟大的情思第1课时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画语导入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恒久地散发出充满理性的人文气息与彰显智慧的不灭光芒。我们在浮躁x市森林中穿行,不免有一点无奈与疲倦;我们于生活的荒漠中跋涉,就会渴求水草丰美的思想绿洲。那么,就让我们走近帕斯卡尔,走近他笔下的那根苇草,去体会其思想的光辉,去拔动心灵之弦、激发灵魂之原始张力吧!●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2.苇草( )蔑视( )卑贱( )无与伦比( )答案:wěi,miè,bēi,yǔ2.辨音与人为善( )震颤( )参与( )颤栗( )答案:yǔ,yù;chàn,zhàn3辨形视(miè)鄙(bēi)视(miǎo)奴颜膝(bì)答案:蔑,藐;卑,婢【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
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道。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蔑视:轻视;小看。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行为)放荡,没有节制。卑贱:旧时指出身或地位低下;卑鄙下贱。2.词义辨析蔑视 鄙视 藐视“蔑视”是指根本不把对方看在眼里,如:“它一定得具有出奇的缺点才能为人所蔑视。”“鄙视”是指把对方看得很低贱,很低劣,如:“广泛存在的学者攀权附贵的现象,令人们在失望叹息之余,鄙视之心油然而生。”“藐视”侧重于小看对方,如:“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精心 专心 经心“精心”着重指特别用心,细心,常作状语、定语,一般不作谓语,不受程度副词修饰。“专心”着重指心思专一,不受干扰。有多种句法功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如:很专心。“经心”指留心,在意。常作谓语,一般不作状语和定语。如:他这个人大大咧咧,干什么事都似乎不大经心。警惕 警觉 警戒“警惕”着重指在思想上加以戒备,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或错误倾向,是动词,常带宾语。“警觉”着重指保持敏锐的感觉,对情况的变化或危险的发生及时作出反应,是名词。“警戒”的“警”不是警醒自身,而是警醒他人。着重指在行动上加以戒备,是动词。如:施工时要加强警戒。广阔 宽阔 辽阔“广阔”一般指土地面积大。如:广阔的田野。又指较抽象的。如:生活多么广阔。“宽阔”指范围广、宽敞。如:穿过宽阔的风门厅。还指其他事物。如:宽阔的胸怀。“辽阔”着重指面积大而空旷的地方。如:辽阔的土地。●【资料园地】走近作者
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理论科学和x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x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者之一。作品有《给外省人》《辩护》等。帕斯卡尔是一个宗教色彩浓厚的思想家。他认为人是完全地处于罪孽之中,要靠上帝的恩赐才能得到拯救,然而,他也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对人性、人生、社会、哲学和宗教等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探讨,他的《帕斯卡尔思想录》以其论战的锋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而成为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技巧借鉴】(1)语言富含哲理性。本文篇幅短小,但语言含蓄隽永,简练生动,带有很强的哲理性,形象地说明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发人深思。(2)写作技法驾轻就熟。本文采用了总分式的结构,明晰流畅。深入浅出地论证了“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的道理,哲理深刻。(3)文笔隽永,充满思辨色彩。帕斯卡尔深受蒙田的影响。蒙田独创《随笔》散文体在法文中写作essay,即试验的意思,目的在于尝试记录自我内心的独白,这种内心独白带有强烈的个性与自由的色彩。由于采用了这种独白式的写作方式,因此文本思想精练,充满了思辨的色彩;内容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展示了内心的世界;文字隽永,蕴含了文学的意味。●【图解文本】
●合作探究1.帕斯卡尔提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你是怎样认识他所说的“伟大”的?探究 斯卡尔提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因为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虽然在宇宙中只是一根脆弱渺小的“苇草”,但是,人的思想就是无边的“宇宙”,它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正是思想赋予了人主宰世界的能力,使得人在自然中高于其他万物,在宇宙中有了绝对的优势。2.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著名的比喻,我们可以读出他对思想与人生有着怎样的认识?探究 文中“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的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着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揭示两种相反的真理的关系,是帕斯卡尔思想的重要特点。帕斯卡尔认为要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录》中,反复地论述了这一人的悖论: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微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深刻,就越是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3.本文论证思路是如何展开的?探究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一句,开宗明义,点明主旨。下文则分层展开论述,并对“伟大”的含义作出具体阐释:先论述思想形成人的高贵——“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再论述思想形成人的尊严——“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然后论述思想的本性虽然“无与伦比”,但是其具体表现却有缺点、有谬误、有愚蠢、有可悲,而认识自己思想的可悲本身又体现着伟大——“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认识我们之所以为可悲,却是伟大的”“这一切的可悲,本身就证明了人的伟大”。4.文中作者认为人是因为有思想而伟大的。那么,你觉得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矛盾吗?
思路提示一 不矛盾。一个有思想的人,一旦有了某种追求,那么他在现实中就会为这种追求而积极努力。否则,他在实际中就不会表现得那么积极。思路提示二矛盾。人,即使在实际中已经堕落了,也不会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在一些特殊时刻,他仍会表现出善良的一面。●文苑小憩霞光灿烂,赏读经典书卷——感悟【含英咀华】x间,盛放我们的思想。接受错误信息的幼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争先恐后地涌向海滩,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对于一个人来说,经过思考,再作出决定,才是智者。法国作家帕斯卡尔在他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中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古语有言:三思而后行。充分地思考,才可以扫清行进之中的障碍。庞涓未经深思,轻信孙膑所设之计,才有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遗憾;司马懿未经熟虑,轻信孔明空城之计,才有了拥有重兵而致大败的千古遗恨。而正因为有了多次思考,敢于否定前人,才有了给阿基米德一个支点,他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的佳话,才有了给卡文迪许一杆巨秤,他可以称出地球质量的传奇。思想的魅力(1)与过去的历史相比,我更喜欢未来的梦想。(美·杰弗逊)(2)苛政只能称雄一时,思想却能统治万代。(美·爱默生)(3)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英·牛顿)(4)若要正确地看各种事物,有个惟一的方法,即观察事物的整体。(英·罗斯金)(5)如果一个人只想着谋生度日,他的思想怎么高尚得起来?(法·卢梭)(6)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法·巴尔扎克)(7)谁若不用脑子去思索,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德·歌德)(8)借来的思想如同借来的钱财一样,只能证明借用者的贫乏。(德·布莱辛顿)(9)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俄·列夫·托尔斯泰)(10)脑子认识的能力是像肌肉一样,靠练习、锻炼而培养起来的。(苏联·高尔基)●【美文欣赏】
在生活面前高尔基在生活面前站着两人,两人都对生活不满,于是生活问他们:“你们对我期待什么?”其中一位疲倦地说道:“你本身的矛盾太残酷,这使我感到愤懑。我的理智无力理解你的真谛。在你面前,我的心灵里是一片莫名其妙的昏暗。我的意识告诉我,人是万物中最优秀的……”“你想问我要什么?”生活冷冰冰地问道。“要幸福!!……为了我的幸福你必须调解我心灵里两种相矛盾的原则:一是‘我想要的’,一是‘你应该给的’。”“那你就期待你应该得到的东西吧!”生活严肃地说。“我不想成为你的牺牲品!”他愤慨地扬声说道,“我想当生活的主宰,可我现在必须俯首弯腰服从生活的法则,而受到它的重压——这是为什么?”“喂,你讲干脆点!”另外一个人说道。他站得离生活近些。可前者不理会后者的话,继续说道:“我要生活得自由;我不愿因为义务而当他人的附属品——不管是同伴或者是奴仆;我要想当什么就当什么——即使是当同伴或者奴仆,也要随我的心愿。我不愿做社会的一砖一瓦,因为社会为修建自己福利的牢笼,而把我想放哪里就随意放哪里。我是人,是生活的灵魂和理智,我应该是自由的!”“请停一下!”生活说:“你讲多了,我知道你往下还要说些什么。你想当自由的人!那好吧,你就当自由人吧!你来同我斗,你斗过了我,你就能当我的主人,我就是你的奴仆。你知道,我生性冷酷,缺乏热情,但对胜利者是恭顺的。可是需要斗过我才行!你能为自身的自由同我斗争吗?你行吗?你有足够的力量战胜我吗?你相信自己的力量吗?”可这个人沮丧地说:“你逼使我同你斗争,你像磨石一样,仿佛要把我的理智磨成一把利刃,可这把利刃却深深地刺进和伤害了我的心灵。”“你跟生活说话要严肃点,不要牢骚满腹。”x个人说。可前者毫不理会,还继续说:“我受不了你的重压,我要休息。啊,让我尝尝幸福吧!”生活冷冰冰地笑了一下,问道:“你说吧,你是向我要求还是祈求?”“祈求。”那人的回答像回音那么细柔。“你祈求的样子简直像个没出息的乞丐,但是,我的可怜虫,我必须对你讲清楚——生活是不兴施舍的。你知道什么呢?一个自由的人,他不会向我祈求,他会自己向我索取我的赠品……而你,只不过是你自己欲望的奴仆。只有那些奋力抛弃繁多欲望,而投身于实现一个愿望的人,才是自由的人。明白了吗?去吧!”他明白了,于是像狗一样地躺倒在冷酷的生活脚下,祈求悄悄地享受点从生活的餐桌上扔弃的残饭剩菜。这时严峻的生活把她那双冷漠的目光转向另外一个人——那个人脸形粗犷,但却善良。“你祈求什么?”“我不是祈求,我是要求。”“要求什么!”“公理在哪儿?你把公理给我。其他一切我以后再要。现在我需要公理。我长期耐心地等待,我靠劳动生活,没有休息,没有光明。我一直在等待……相信公理总是有的!公理在哪儿呢?”生活无动于衷地答道:“你去夺取吧!”选自《高尔基文集》
赏析:高尔基是前苏联作家,过去人们往往以为高尔基的文章只是所谓的“时代精神的传声筒”,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然而,他的这篇《在生活面前》却因其深刻的思辨哲理而广为流传。说它深刻,是因为它蕴涵着对生活的哲理性的认识,能够给人以启迪,以警示,以沉思。读完全文,我们的头脑中能留下大量的富有哲理的格言式警句。如:“生活是不兴施舍的”“只有那些奋力抛弃繁多欲望,而投身于实现一个愿望的人,才是自由的人”“公理要去夺取”等等。这些警句可以说是穿越了时空而留存的,让我们不禁叹服作者的睿智。●课堂巩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苇(wéi)草 浩淼(miǎo)哺(bǔ)育 孤苦伶仃(dīnɡ)B.蔑(miè)视 跻(jī)身鸟瞰(kàn)哗(huá)众取宠C.卑(bēi)贱症(zhènɡ)结攻讦(jié)提纲挈(qiè)领D.箴(zhēn)言遒劲(jìn)澄(chénɡ)澈返璞(pú)归真答案:B。A苇wěi,C症zhēnɡ,D劲jìnɡ。2.下列各句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各级政府要切实解决侵害妇女儿童权益和 妇女儿童发展的突出问题。②京剧脸谱、剪纸、篆刻、中国结、竹筒字、楹联等x艺术作品, 着传统文化的魅力。③这英勇悲壮的一幕,今天仍让人 。A.妨碍 彰显 振动B.妨害 显示 震撼
C.妨碍 彰显 震撼D.妨害 显示 振动答案:C①与“发展”搭配,只能是“阻碍”,而不是“危害”,所以“妨害”与“发展”不搭配。②都有“明显地表现”之意,但“彰显”强调了“非常明显,容易让人看清”的意思,程度更深;且“显示”常与“实力”搭配,一般不与“魅力”搭配。③“震撼”有摇撼之意,形容对人内心的冲击很大,“振动”多形容物体往复运动,用在这里不合适。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反映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B.与父母、朋友相处,只有用“心”去沟通,才会使所有的误会、隔阂涣然冰释,让真挚的亲情、友情历久弥新。C.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地域不同,自然环境、风俗人情、文化积淀往往差异很大,这些都综合地反映到人的性格上。D.讨论会上,大家对这个问题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且说得都有道理,弄得我不知听谁的好。答案:D。鸿篇巨制: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涣然冰释: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谓当地资源可以养活当地的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自己偏好的食物。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欧美怀旧金曲(1)》《欧美怀旧金曲(2)》两本书收集了50首改编曲目,都经过了精心挑选,风格多样化,让弹奏者感受到不同的曲风。B.专家指出,气象预报精确度怎样,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与实际环境相符的物理模型,二是要有精确详尽的观察数据。C.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还不能控制它们的发生。D.经过近20年的努力探索、勤奋工作,至今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共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加强。
答案:C。A“收集了”改为“收集的”,B“怎样”删去,D“创新精神”应为“创新精神的养成”。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谁没有青春时代,谁没有往日的爱情?当你满头白发,站在落日的余晖中,突然听到从远处深秋的树林里飘来了这首歌曲,你怎能抗拒它的感情力量,你怎能抗拒回忆?B.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C.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环保法律执法检查组x次全体会议上说,要让那些不重视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干部,没有完成年度任务的领导干部,得不到提拔重用;让那些漠视环境法律法规的领导干部付出应有的代价。D.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答案:C。A项,x个和最后一个逗号都应改成问号。B项,引文后引号处的逗号应改为句号并放在引号内。D项,无逗号,用分号不当,应改分号为逗号。6.(x·大纲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 。 ,, ,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⑤①⑥②④③B.⑤⑥①④③②C.⑥④③②①⑤D.⑥②③①④⑤
答案:C。由首句知下一句的主语是“今天”,且为一个总领句,应是⑥;⑥中的“接力处”跟④中的“接力棒”衔接,所以④在⑥后;③是总结句;②①谈“今天”的做法;⑤从反面谈不珍惜“今天”的后果。●课后强化作业课内挖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二、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思想——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因此,思想由于它的本性,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它一定得具有出奇的缺点才能为人所蔑视;然而它又确实具有,所以再没有比这更加荒唐可笑的事了。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它的缺点是何等的卑贱啊!然而,这种思想又是什么呢?它是何等的愚蠢啊!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一棵树并不认识自己可悲。因此,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认识我们之所以为可悲,却是伟大的。1.作者为什么要将人比做苇草?答:答案:在阔大浩瀚的宇宙背景下,人就像只能在风中无力摇晃的苇草,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人本身的脆弱、渺小,在大自然中是不堪一击的。2.x段画线句子中的“它”指代什么?“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又该怎样理解?答:
答案:(1)“它”指代人的思想。(2)“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空间上看,人相对于整个宇宙是渺小的;其次,从时间上看,人的生命又是非常短暂的。“无法填充”是指这种空间上的渺小与时间上的短暂都是人无法改变的命运。3.对文中画线句子“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该如何理解?答:答案:这句话写人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善良的愿望可能会把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描绘,在历史上,许多罪恶都是借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的。4.从课文中找出能直接说明“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的两句话。答:答案:(1)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2)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或“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认识我们之所以为可悲,却是伟大的”)●课外拓展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芦 苇①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
②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A(摇撼摇动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作凝重的黑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③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夫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为千古绝唱。洄流中,弄篙荡舟的少年水手,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的最优美的诗行。④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⑤易水之滨,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涌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⑥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苇,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B(消失弥散弥漫)。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x缓缓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原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的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⑦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的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⑧这根能思想的苇草,就是你,就是我……5.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词填在A、B两处。A处:B处:答案:A处:摇曳 B处:弥散6.揣摩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它的含意。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答:
答案: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人的生命像苇草一样脆弱,但人却是有思想的、坚韧的。7.请简要概括第⑥段的内容。答: 答案:“我”在大学时代对芦苇的感悟(认识、理解等)。8.人们常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而文章作者却热情赞美了芦苇的品性和气节。作者心中的芦苇实际上象征什么?作者赞美芦苇其实就是赞美什么?答: 答案:作者心中的芦苇实际象征着人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韧性和坚强。作者赞美芦苇就是赞美心中的理想。9.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内容和谐的排比句。要求:在写出的句子中至少运用抒情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 , ;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感受激越; , ;它甚至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平凡和伟大。答案:示例:它可能是一片海让你体会波澜壮阔它可能是一座纪念碑让你明白壮怀激烈10.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句议论性的话,揭示下列生活现象所蕴涵的道理。一位名叫阿费列德的外科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们往往要代偿性地比正常器官机能强。他还发现美术学院的不少学生视力不如常人,有的甚至还有色盲。另外,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盲人的听觉、触觉、嗅觉都要比一般人灵敏,失去双臂的人平衡感更强,双脚更灵巧。这一切,仿佛都是上帝安排好的。
所以说,答案:①一个人的缺陷有时候就是上天给他的成功信息。②缺陷可以成为一个人向上的动力和另辟蹊径的有利条件。③失之东隅,收之桑榆。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他说法辩证合理亦可)x.(x·x卷)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答:答案: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x.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答案:学习如一段旅程,应该多一些欣赏的愉悦,少一些疲惫的抱怨;学习如一场比赛,应该多一些坚持的韧性,少一些放弃的冲动;学习如一次恋爱,应该多一些真诚的投入,少一些虚假的敷衍。
1第2课时 兰亭集序●【字词梳理】1.正音癸丑( )修禊( )流觞( )娱乐( )游目骋怀( )契合( )彭殇( )形骸( )契券( )遏制( )答案:ɡuǐ,xì,shānɡ,yú,chěnɡ,qì,shānɡ,hái,quàn,è。2.辨音会稽( )会稽( )联系( )会计( )稽首( )系鞋带( )会面( )答案:kuài,kuài,huì;jī,qǐ;xì,jì。3.辨形急(tuān)符(qì)不安(zhuì)而不舍(qiè)测(chuǎi)答案:湍,惴惴,揣;契,锲。【词语积累】
词语释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群英荟萃、人才济济的兴旺景象。游目骋怀:舒展眼力,开畅胸怀,形容身心开阔舒畅。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文言整理】1.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同(2)虽趣舍万殊同答案:(1)“悟”同“晤”见面(2)“趣”同“取”取向2.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今义:次第较后;x(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今义:种类(3)或取诸怀抱古义: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今义:文雅;指文化或文人
答案:(1)它(曲水)的旁边的地方(2)指天地万物(3)襟怀抱负(4)这次集会的诗文3.词类活用(1)映带左右(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3)齐彭殇为妄作(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5)足以极视听之娱( )(6)所以游目聘怀( )( )答案:(1)名词作动词 环绕(2)形容词作名词 贤士;年轻的人,年长的人(3)形容词作动词 把……看成平等(4)数词作动词 把……看作一样(5)副词作动词 尽(6)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放纵,使…奔驰4.一词多义(1)于当其欣于所遇得复见将军于此长于臣(2)之及其所之既倦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夫人之相与足以极视听之娱(3)向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沛公北向坐
秋天漠漠向昏黑到夏口,闻操已向x向使三国各爱其地(4)修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乃重修x楼,增其旧制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5)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6)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7)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8)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答案:(1)介词,对 介词,在 介词,比(2)动词,往,文中指得到 指示代词,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3)副词,往昔、过去 介词,朝着 动词,接近、临近 动词,奔向 连词,如果、假若(4)高 长 修建 整治、治办(5)注定周 约定(6)情致 达到 招致(7)面对 迎 面对 将要(8)地方 下一等 按次序行军途中驻地5.特殊句式(1)死生亦大矣 (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3)当其欣于所遇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5)不能喻之于怀 答案:(1)判断句(2)介宾短语后置句(3)介宾短语后置句(4)定语后置句(5)介宾短语后置句【资料园地】1.走近作者王羲之(公元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世居会稽山阴。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其书法艺术影响之大,在书家之中,罕有能与之相比者,故有“书圣”之称。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2.背景展示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25华里的兰渚山下。兰渚山为越王勾践种兰之地,汉代置驿亭,名曰兰亭。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好友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修禊于此,泛觞赋诗37首,王羲之即兴撰书《兰亭集序》,被后世称为“书法绝品”、“天下x行书”,兰亭亦因此成为中国书法圣地。今兰亭为清康熙x年(1673)重建,1980年整修。兰亭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3.文体知识《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代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图解文本】1.文章第1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探究 作者产生“信可乐也”的感受的原因是:(1)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3)聚会时的活动雅洁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4)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因:一是“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是可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2.在文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哪种看法?
探究 本文感情曲折深沉,脉络清晰。开头写宴集之“乐”;而后由宴集想到人生,由聚想到散,人生苦短且无法把握,不禁“痛”从中来;又由“兴感之由”与古人“若合一契”,借此批判了当时流行的人生虚无的消极态度,联想到后人视今人之文,亦会同慨死生之大,然而生命不能永恒,从而发出深沉的“悲”叹,故作序希望兰亭宴集的诗文能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文章由生之“乐”而转向死之“痛”,最后以“悲”叹作结,感情起伏,情真意切。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最终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释,但在情感的变化过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表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关注,这在当时流行“一死生,齐彭殇”消极思想的社会背景之下,是敢于直面人生的客观现实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反映。3.文章x部分言乐,x部分忽然言悲,是不是显得突兀?为什么?探究 不突兀。因为兰亭聚会,自然是乐事,但是有聚必有散,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聚会难而短,分散易而长。这种欢聚难常的感触已经使人情绪低落;而由聚散再想到人生之短促、死生的悬隔,更令人悲从中来。其实,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描述聚会的欢乐后,因感人生无常而转入悲伤的例子,俯拾即是。可见聚散生死这股悲凉之雾,始终笼罩着文学家的心灵。本文由乐转悲,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且作者在深沉的悲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念和热爱,与上文的乐生之旨契合无间。4.《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思想和老庄思想一致吗?探究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但是,他的生命观不同于老庄的道家思想。在王羲之看来,对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就彻底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的意识——“死生亦大矣”。5.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同时蕴涵着深深的“悲情”,作者悲从何处来呢?思路提示一 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会上,好静者常在室内清谈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为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思路提示二 来自生命本体的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着产生了。
思路提示三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间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更显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大悲啊!悲来自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无情的恐惧。●文苑小憩霞光灿烂,赏读经典书卷——感悟【含英咀华】兰亭名联清响拟丝竹;真契齐古今。——沙孟海题绍兴山阴兰亭惠日朗虚室;清风怀古人。——钱君匋题绍兴山阴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是日也天朗气清。——绍兴山阴兰亭(集《兰亭集序》句)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座放言无古今。——绍兴山阴兰亭竹荫满地清于水;兰气当风静若人。——绍兴山阴兰亭深林闲数新添笋;曲治时现旧放鱼。——绍兴山阴兰亭俯仰之间,已成陈迹;少长咸集,畅叙幽情。——绍兴山阴兰亭修竹风吟,似闻群彦咏;清流雾结,想见大王书。——王遽常题绍兴山阴兰亭寄傲林丘,三春陶和气;散怀山水,千载挹遗芳。——杨思树题绍兴山阴兰亭临内史书,每抚斯文多感慨;入山阴道,得逢胜地且勾留。——杨昌浚题绍兴山阴兰亭斯地占有情风月,无尽湖山,胜会记千春,不识几经癸丑岁;何人继两晋衣冠?一时觞咏,清游追上巳,可能重返永和年。——张荣培题绍兴山阴兰亭兰亭序周杰伦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 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 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真心能给谁 牧笛横吹 黄酒小菜有几碟 夕阳余晖 如你的羞怯似醉 摹本易写 而墨香不退 与你共留余味 一行朱砂 到底圈了谁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迭 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 弹指岁月 倾城顷刻间烟灭 青石板街 回眸一笑你婉约 恨了没 你摇头轻叹 谁让你蹙着眉 而深闺 徒留胭脂味 人雁南飞 转身一瞥你噙泪 掬一把月 手揽回忆怎么睡 又怎么会 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 若花怨蝶 你会怨着谁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迭 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手书无愧 无惧人间是非 雨打蕉叶 又潇潇了几夜 我等春雷 来提醒你爱谁
●【美文欣赏】王羲之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我读《兰亭集序》白坤峰王羲之也认识到人总是要死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王羲之超出常人的地方在于他思索而且正视死亡,向死而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千年之后,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帕斯卡尔同样坦然地思索着同样的生与死的问题:“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 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一千年之前,王羲之同样认识到人的可悲。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在高朋满座的集会之后突然心生悲凉,这是对生命易逝的悲凉,是面对冷冰冰的时间却无可奈何的悲凉,是灿烂的生命面对必然毁灭的悲凉。文章的x段,王羲之以寥寥几笔,就写出了山阴县兰亭的美丽:正是暮春三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名士们都来了,饮酒赋诗,流觞曲水,写不出诗就罚一杯,其乐融融,王羲之不由游目骋怀,笑逐颜开。在朋友的推荐之下,他带着浓浓的醉意,挥动鼠须笔,写下这被称为“天下x行书”的《兰亭集序》,虽有涂改之痕,但瑕不掩瑜,自古及今让很多人赞叹不已。东晋时期的中国并不太平,人命如草,我们可以想像,这短暂的欢乐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巨大的悲凉,尤其是当王羲之想到古人发出过有关生命短暂的感叹却同样没有一点办法的时候,他的悲凉就更加深重了。是的,“死生亦大矣”——死与生是大事啊,人都是要死去的。他明白活着美好,他反对把“生与死、长寿与短命”等同的观点,其实那种表面荒诞的生死观也是面对多难人生的无奈自我安慰啊。王羲之的感叹至今也让我们有同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是的,我们今天也发出过“韶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浩叹。王羲之的思想并不是多么深刻,但是真实,真诚。时间最终战胜了王羲之,时间最终战胜了帕斯卡尔,时间也最终会战胜我们。然而,我们活过,我们思想过,我们比时间伟大,虽然时间比我们有力量。王羲之因为思索生命的终结,他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而帕斯卡尔不仅思考生命的终结,而且进一步明白了人的伟大与高贵,“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到自己可悲。”所以,帕斯卡尔由芦苇长成了参天大树。中国的土壤没有提供让芦苇长成大树的营养。中国的芦苇王羲之影响了中国的书法。
赏析:本文是读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后写的感想。说王羲之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见解深刻独到。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人就像一根苇草,是自然界中非常脆弱的东西;二是人毕竟是有思想的,人因为能思想而坚强、伟大。但王羲之最终没有成为思想家,却成了一代书法家,这一点和法国的帕斯卡尔有所不同,帕斯卡尔有适合他生长的土壤,他由一棵芦苇长成了参天大树,成为了影响世界的思想家。●课堂巩固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癸丑(kuǐ)会稽(kuài)修禊(xì)巳日(sì)B.峻岭(lǐn)激湍(tuān)流觞(shānɡ)骋怀(chěnɡ)C.娱乐(yú)会晤(wù)形骸(hái)国殇(shānɡ)D.虚诞(xián)酣畅(hān)玄理(xián)清冽(liè)答案:C。A.癸:ɡuǐ;B.岭:lǐnɡ;D.诞:dàn,玄:xuán。2.与“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乐琴书以消忧D.云无心以出岫答案:D。D连词,表修饰,不译;A介词,“用”;B介词,“用来”;C连词,“来”。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悟言一室之内。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答案:D。A“悟”同“晤”,见面;B“趣”同“取”,往、取;C“倍”同“背”,背叛。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序”也作“叙”,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后也用作赠序体文章的名称,如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还有一类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B.曹操三父子、陶渊明、陈寿、班固、范晔等,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C.《陈情表》《史记》《橘颂》和《愚公移山》的作者分别是晋朝的李密、西汉的司马迁、战国的宋玉和列子(列御寇)。D.“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携太守常来问津”和“湖光山色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两联,分别写的是陶渊明和杜甫。答案:A。B班固是东汉人;C《橘颂》的作者是屈原;D“湖光”一联写范仲淹。5.用课文原句填空。①是日也,,。,,,,信可乐也。②虽趣舍万殊,,当其欣于所遇,,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答案:①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聘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②静躁不同暂得于己 不知老之将至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6.翻译下列句子。(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答案:(1)抬头仰望宇宙天空广大无边,低首俯视万物品类兴盛繁茂,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享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2)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情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3)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由,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对着文章而嗟叹悲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4)我一向认为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寿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课后强化作业课内挖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长咸集咸:全,都B.是日也,天朗气清是:代词,这C.信可乐也信:相信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陈:陈旧答案:C。信:实在。
2.下列各句中的“之”字与例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及其所之既倦A.不知老之将至B.吾欲之南海,何如C.鹏之徙于南冥也D.放浪形骸之外答案:B。B项与例句中的“之”均为“往”的意思。A、C两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是结构助词,译为“的”。3.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B.①定语后置句,②判断句,③状语后置句④省略句C.①定语后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状语后置句,④省略句答案:B。①正常语序为“虽无盛之丝竹管弦”;②无标志词的判断句;③正常语序为“当其于所遇欣”;④正常句式为“则与之斗卮酒”。4.下列对原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2自然段开头就呈现出一种阔大的境界,作者的情绪由平静转向激荡。B.第3自然段中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生到死,由盛而衰,都是必然。C.“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交代成书经过,“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交代写本书的意义。D.引用庄子《齐物论》中的“一死生”、“齐彭殇”的典故,从正面证明作者的生死观。答案:D。应为“从反面证明作者的生死观”。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答案:(1)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2)原先高兴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课外拓展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fěi,通“榧”,树名)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①,当抗行;比张芝②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时刘惔为丹杨尹,许询尝就惔宿,床帏新丽,饮食丰甘,询曰:“若此保全,殊胜东山。”惔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羲之在坐,曰:“令巢、许③遇稷、契④,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注】①钟繇:曹魏大臣,精于书法。②张芝:字伯英,东汉人,书法家,专习草书,被尊称为“草圣”。③巢、许:巢父、许由,相传均为唐尧时隐居的高士。④稷、契:稷,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契,传说中商族的始祖。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羲之叹惜弥日弥:满B.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抗:抵挡C.意甚悦,固求市之市:买D.顷正赖丝竹陶写赖:依赖答案:B。抗:匹敌,相当。7.下列全部表现王羲之“任率”的一项是( )①见棐几滑净,因书之②书其扇,各为五字③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④焕若神明,顿还旧观⑤采药石不远千里⑥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答案:C。“任率”意为“任性率真,不做作”。③是写王羲之很喜欢鹅。④是指庾翼感到王羲之书法焕发出来的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顿时让自己感觉到过去张芝的作品风貌又在眼前。⑤是讲王羲之晚年热衷于炼丹制药。③④⑤均与“任率”无关。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很喜欢鹅,当他得知老妇人已将善啼叫的鹅烧煮时,感到非常惋惜;而道士以让他书写《道德经》作为交换鹅的条件时,他欣然命笔。B.王羲之自认为不如张芝练习书法那样刻苦,但又常常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C.庾翼在看到王羲之用章草体写给哥哥的信后,感叹王羲之的书法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自己好像又看到在战乱中丢失的张芝书法的风貌。D.王羲之晚年在山水间陶冶性情,朝廷也因他誓言坚决而不再征召他为官,这与他早年请求任官形成了反差。
答案:B。王羲之认为自己的书法如与钟繇相比,应当并肩媲美;假如与张芝的草书相比,还可以像大雁排队一样紧跟在他后面。并不是“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译文:(2)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译文:答案:(1)王羲之被授予护军将军之后,又苦苦请求出任宣城郡太守,未被准许。(2)张芝面临水池练习书法,浸入水池的墨汁将池水都染成了黑色,假如让我也像他这样沉迷于书法练习,我的造诣未必就在他的后面。10.用“/”为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答案: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参考译文】王羲之开始出仕时担任秘书郎。后来又被授予护军将军的职务。王羲之被授予护军将军之后,又苦苦请求出任宣城郡太守,未被准许。改而被任命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郡有一个独身老妇养了一只鹅,很会鸣叫,王羲之向她购买没有成功,于是他带着亲友乘车前去观赏。老妇听说他要来,便把鹅杀了烹煮款待他们,使得王羲之叹惜了一整天。山阴县有一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羲之前往观赏,感到非常愉快,坚持要买。道士说:“您为我书写《道德经》,可以把整群鹅都送给您。”王羲之欣然为之书写完《道德经》,然后将鹅群装入笼子带回家,很是快乐。他为人性任情真率如此。一次他去门生家,看见棐(fěi通“榧”,树名)木做的几案非常光滑洁净,便在上面书写起来,真书、草书各写一半。后来这些书迹被门生的父亲误刮去,这个门生恼怒懊丧了好几天。又有一次王羲之在蕺(jí)山碰见一位老妇,手持六角形竹扇在叫卖。他在竹扇上书写,每把扇子上写五个字。老妇起初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王羲之就对她说:“你只要说字是王右军写的,就能卖一百铜钱啊。”老妇按照他的话去做,人们竞相购买。后来,老妇又拿了一些竹扇来,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书写了。王羲之的书法受到世人的看重,就像以上的例子。王羲之每每自我评价说:“我的书法如与钟繇(yóu或yáo)相比,应当并肩媲美;假如与张芝的草书相比,还可以像大雁排队一样紧跟在他后面。
”他曾经与人写信说:“张芝面临水池练习书法,浸入水池的墨汁竟然将池水都染成了一片黑色,假如让我也像这样沉迷于书法练习,我的造诣未必就在他的后面。”王羲之的书法最初比不上庾翼、郗愔(xīyīn),到了晚年他的书法才精妙无比。他曾经以章草的书体给庾亮写回信,庾亮的弟弟庾翼看到之后深为叹服,因此给王羲之写信说:“我过去曾收藏张伯英的十幅章草书法作品,战乱时南渡长江情况狼狈,结果全部丢失,经常感叹精妙的真迹永远也见不到了。忽然观赏到足下回答家兄的书信,焕发出来的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顿时让我感觉到过去张氏的作品风貌又在眼前。”王羲之弃官之后,与居住在京城建康东面各郡的人士尽情游赏山水,以射鸟钓鱼为乐。又与道士许迈一起采用服食养生之法,不惜跋涉千里去收集矿石类药物。同时遍游东面各郡,登尽名山,泛舟沧海,感叹说:“我最终会因快乐而死去。”谢安曾经对王羲之说:“进入中年以来,容易为情感伤心,与亲友分别,总是要难受好几天。”王羲之回答说:“人接近晚年,自然会有这种情形。最近我依赖丝竹音乐来融化宣泄心中郁积的情感,又总是害怕儿子们察觉,会减少我欢乐的趣味。”朝廷考虑到他的誓言坚决,也不再征召他为官了。当时刘惔(dàn)为丹杨尹,许询曾到他那里借宿,床帏崭新又漂壳,饮食丰盛又甘美。许询说:“如果能保有这些,比在东山隐居强多了。”刘惔说:“你如果认为吉凶可以由人自己决定的话,我又怎么会保有这一切?”王羲之当时在座,说:“假使巢父、许由碰见稷、契,应当没有你们这样的对话。”刘、许二人听了,脸上都生出惭愧的神色来。x.以下翻译显得不够流畅,请调整语序,更换或添加合适的词语,使之更合理流畅。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译文:尽管取舍、爱好有万种差别,性情宁静、急躁不相同,当他们高兴于所遇到的事物时,暂时感到得意,快乐而满足,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译文:答案:尽管(人们的)取舍、爱好千差万别,性情也有宁静和急躁的差异,(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暂时感到得意,快乐而满足,竟然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x.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①符合原意。②不超过30字。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
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答案: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13.(x·x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答案:(示例)(1)心在,情去;情在,爱去;爱在,人去;人在,识他的心去。(2)天在,风去;风在,云去;云在,雨去;雨在,听它的人去。(3)池在,荷去;荷在,水去;水在,鱼去;鱼在,赏他的人去。(4)屋在,人去;人在,心去;心在,情去;情在,懂它的心去。(5)琴在,弦去;弦在,音去;音在,谱去;谱在,写它的人去。(6)路在,亭去;亭在,人去;人在,情去;情在,想它的人去。第2课时 我为什么而活着【字词梳理】
1.正音遏制( )飓风( )俯瞰( )濒临( )答案:è,jù,kàn,bīn2.辨音秘鲁( )折磨( )神秘( )折腾( )折本( )答案:bì,mì;zhé,zhē,shé3.辨形悯(lián)临(bīn)水(līn)繁(pín)高屋建(línɡ)答案:怜,拎,瓴;濒,频●【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遏制:制止;控制。濒临:紧接;临近。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俯瞰:俯视。飓风:气象学上旧指x级风。孤寂:孤独寂寞。2.词义辨析因此 因而
二者都是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连接原因和结果。“因此”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原因,意为“因为这个,所以……”,作用是复指上文,承上启下,除了用于后一分句的开头,还可以用于后一分句的主语之后,如:“月亮每个月绕地球一周,因此每月有一次朔和一次望。”“因而”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推论,作用是连接上文,承上启下。它不连接句子,即不用于句子后,如:“暗藏的敌人比公开的敌人更难识破,因而也更危险。”天经地义 理所当然二者都有“理当如此”的意思。区别是:“天经地义”有两个相关意思,一指非常正确的道理,一是按照道理当如此;“理所当然”只与“天经地义”的x个意义相近。“天经地义”的用法相当于名词,一般都用来作“事”、“事理”、“道理”的定语,有时构成“的”字结构;“理所当然”用法相当于形容词,形容事理非常正确,它的适用面比“天经地义”广。如:“给国家纳税是工商界天经地义的事。”“中华x是一个大家庭是理所当然的。”神采奕奕 神采飞扬二者都有“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的意思,有时可以互相替换。区别是:“神采奕奕”含有“神情庄重、安详”的意思,只适用于人,不适用于其他动物;“神采飞扬”含有“神情振奋、昂扬”的意思,有时意义偏重在愉快、兴奋上,相当于“眉飞色舞”。如:“望着他老人家那神采奕奕的脸。”“他神采飞扬地讲述着立功的经过。”遏止 遏制两者都是动词,都有“用力阻止”的意思。“遏止”侧重于“止”,使停止不前进,对象常是来势凶猛的、突然的大事情,如战争、暴动、潮流、进攻等。例如:“改革开放如滚滚的长江,无法遏止。”“遏制”侧重于“制”,控制住,不使发作或不使随便活动,对象常是自己的某种情绪,有时是敌人或某种力量。例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资料园地】1.走近作者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2岁丧母,4岁丧父,由曾出任过两次英国首相的祖父把他抚养大。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
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2.写作背景罗素是现当代思想文化巨人,他在将近一百年的生命里,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广泛涉猎各科知识,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和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几乎各个领域,都有极大建树。一生写过70多部专著,真可谓著作等身,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素同时也是个文学家,尤其到了他的晚年,创作了大量丰富的文学作品。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即是他写的一篇思想随笔。【技巧借鉴】(1)感情真挚、充满理性的语言。感情真挚,充满理性的力量是本文语言上最大的特点。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情之一。”文章饱含巨大的激情,字里行间透露出思想家罗素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他对人类的关爱之情,尤其令人感动。读这样的文章,能让人感到自己在一个巨人的面前,显得多么渺小!它当然也可以激发你追求知识、追求崇高的理想和激情。(2)结构缜密,开合自如。本篇文章运用总——分——总的表达方式,开篇提出文章的中心论题:为渴望的爱情而活,为对知识的追求而活,为对苦难的人类的同情而活。接下来的三段紧紧围绕这三层含义条分缕析地予以说明、论述,使全篇文章章法和谐有度。(3)围绕中心,表达严密。本篇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首段点出全篇的中心,中间几段在每一段的开头处说明要点,段尾再加以重申,使全段意思集中而不偏离主题,最后一段收束全篇,重申自己的人生信仰与追求。【图解文本】
●合作探究1.罗素在文中提出三种人生激情,如果我们将它分出层次,会怎样划分?说出理由。探究 罗素自己说:“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是把我带回尘世。”可见从不同的指引方向上,作者自己将三种激情分为了两个层次: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的爱情和知识以及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的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区分,如爱情是就人的个体自我而言,知识是就自然与社会而言,而同情是就整个人类或宇宙而言,因而三种激情各为一层,境界逐层提高。2.罗素在文中说“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x段也有“世界的边缘”“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等词语。这是否表明作者对生活持一种悲观的态度?为什么?探究 “苦海”、“绝望”、“死寂”、“深渊”等词语并不能表明作者对生活持悲观的态度,一方面很容易在文中找到“狂喜”、“美好”等相反的词语,另一方面这些地方只是表明三种纯洁而强烈的激情在给他带来了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安和痛苦。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当追求过程中遇到挫折,或面对更深的生命奥秘时,人的确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甚至绝望。3.罗素对现实世界(“尘世”)的态度是怎样的?探究 作者认为现实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苦难。作者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减轻人间的悲苦,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无能为力,这又会使得他内心更加痛苦,而且作者自己也是苦难的承受者。不管怎样,终其一生,作者对人类悲苦的关切始终没有改变。4.《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探究 本文开篇提出全文的中心:“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人生。”开篇点题,统摄全篇,这种方法,使中心显得十分突出。中间三段条分缕析,在每一方面的开头处,往往先说明要点,段尾再加以重申,使各段意思集中而不偏离中心。最后一段,收束全篇,重申自己的人生信仰与追求。全文分三部分,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段落的中心意思,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非常清楚,鲜明易懂,从而使中心更加突出,使读者倍加感受到其间所蕴含的深沉而激越的感情。5.《我为什么而活着》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探究 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样一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既重大又往往被人忽视。人为什么活着?实际上这是人类始终关心的一个哲学命题,是人类对自身永恒的追问。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文学笔法,对这个永恒的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通俗而生动地亮出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人类的苦难。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和伟大人格。6.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思索的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人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有生必有死,生死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给出答案的问题。对于“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思路提示一 我为自己而活。虽然人们常说:没有我地球照样转,但我想:要因为我在,地球转得更精彩。思路提示二 我为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而活。如果我死了,爱我的人会伤心;如果我死了,就不能爱我所爱的人。思路提示三 我是为音乐而活着,为超越周杰伦而活着。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忙碌中失去了活力,我要用音乐去打动他们,带给人们一点美好的东西。思路提示四 我为父母而活着。因为我明白了父母对子女的那种爱。所以,我活着,一半为自己,一半为父母。●文苑小憩霞光灿烂,赏读经典书卷——感悟【含英咀华】上帝创造了三个人。x个人来到人间,表现出不平常的奉献感和拯救感。他做出了许多贡献,并从无所求。慢慢地,他成了德高望重的人,他的善行被人们传颂,他的名字被人们敬仰。他离开人间时,所有人都依依不舍。若干年后,人们还深深地怀念着他。
x个人来到人间,表现出不平常的占有欲和破坏欲。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择手段,甚至无恶不作。后来,他因作恶太多而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义之剑把他驱逐人间的时候,他得到的是鄙视和啐骂。若干年后,人们还深深地痛恨着他。x个人来到人间,没有任何不平常的表现。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若干年后,没有人记得他的生存。上帝为x个人打了100分,为x个人打了0分,为x个人打了50分。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0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艾伯特·史怀哲●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阿拉法特●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茨巴尔●人生重要的在于确立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歌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罗素的经典名言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我的人生正是: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即使真相并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做到诚实,因为掩盖真相往往要费更大力气。不要为自己持独特看法而感到害怕,因为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常识都曾是独特看法。不用盲目地崇拜任何权威,因为你总能找到相反的权威。凡事不要抱绝对肯定的态度。【美文欣赏】生命的两万天该留点什么吴志朋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不知从哪一天起,我们开始对自己的年龄敏感起来。20岁以前,总觉得没有进入生活,但今天回过头看,偏偏又觉得那时候的故事最多,记忆最饱合。日历一页一页地翻,年龄无声息地长,偶尔翻翻旧照片,会惊异于那双满是稚气的大眼睛曾经属于我!忽然间,我们似乎意识到,许多东西在不经意中已经永远湮没在黑暗中了;在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失落了渴盼成长的心情。
我曾经好多次向朋友们问过同一个问题:“人一般能活多少天。凭你的感觉尽快报个数字出来。”“10万天。”“20万天。”几乎每个人的声音都响亮而充满自信。然而我却告诉他们,人的生命实际只有两万多天。起初,没有一个人相信我的话,说:“是不是少了一个零?”经过一番计算之后,朋友们深深地叹息了:“怎么?人生如此短暂!”天黑下来了,我拧亮台灯。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我打开一本书,米兰·昆德拉正在说:“我讨厌听我的心脏的跳动:它是一个无情的提示,提醒我生命的分分秒秒都被点着数。”可是我没法不听,正如我们没法拒绝两万多个日子一个个溜走;我的心脏没法不跳动,正如树叶在秋天里没法不飘落,心脏停止跳动,那便是我们的末日,我平静地想着:人们怎样才能在最后走进坟墓之前没有遗憾?这个问题非常接近那段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只存在一种声音,也失去了响亮的压倒一切的“黄钟大吕”。当年奉为圭臬的东西今天或许被扔进了垃圾箱。人们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琐细欲望,为物质和肉体急急奔忙。人们抛弃了一个英雄的时代,继而也抛弃了英雄所具有的精华。没有了殉道者般的神圣和信仰,没有了朝圣者般的坚忍与顽强,没有大爱,没有大恨,没有大悲,也没有大喜。于是,我想到一个人,半个世纪以前,他在《生命的路》中写道:“自然赋予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这个人就是鲁迅,他追索的是大生命。他“为了肩负起黑暗的闸门而拥有一颗黑暗的心”,他“是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不管怎样,他都是一个战士”。可以有千万个陶渊明、苏东坡,可以有数不清的林语堂、梁实秋,但是鲁迅,只有一个,一个坚挺、鲜亮的人格精神在今天是极其稀罕的。几天前,重读小说《北方的河》,我再一次被感动。瞧那个人,他坚定地站着!他有一种足以震慑群生的气度,他的硬朗的质地是对众多聪明人的嘲讽,他的沉默和铁一般的冷峻令机会主义者心惊,那个人,他是来自欧亚大陆高纬度的坚硬的风,他有信仰,“信仰,你这纯钢百炼的处女!”还有海子,质朴而清亮的海子。这位诗人没有活满一万天,但他永远保持了纯洁。他“站在太阳痛苦的光芒上”,复活了。“诗意是人的栖居必备的基本能力。”海德格尔下了这样的断语。这诗意,动物不会有,它是我们人类的粮食。夜深了,时钟依然嘀嗒嘀嗒地走着,我听到自己的心脏跳动的声音。我合上眼睛,我看到了这样一幅幅图景:鲁迅在夜里一边咳嗽,一边写文章,灯光昏黄,“爱夜的人于是领受了夜所给予的光明”;弗朗茨·卡夫卡彻夜写完自传体小说《决判》,完成了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我的心脏周围隐隐作痛”;马赛尔·普鲁斯特从35岁到死,生活在暗室中,门窗紧闭,房间里点着蜡烛,《追忆似水年华》成为他惟一的安慰;张承志做着“静夜功课”,午夜时分,他,点燃一支烟,纪念夜与黎明相连的瞬间……
这群孤独的人,这群饱满的灵魂!我们怀着美感想他们,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青春必须苦难重重。我不希望青春被某一种方式囚禁,它应该是绚烂的,完全开放的;我不希望在20多年的岁月里永远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有人背它只是为了别人可以不背它。我想说的只是: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狭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精神的花朵在春天枯萎;哪怕我们四面楚歌,也别忘记保持自己尊贵骄傲的呼吸。(选自《心灵后花园》,有改动)赏析:这是一篇使人警醒的文章。作者对人生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由当前人们普遍的生存状态切入,点明人生要有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要使得自己的“灵魂”“饱满”,而不要畏惧生活所给予的苦难,让青春绚烂多姿而没有遗憾。文章反复提到“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让人具有一种紧迫感。本文不说教,也无指责,却让人读后无法轻松,心中感到沉甸甸的。是啊,生命只有两万多天,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该留下点什么?●课堂巩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飓(jù)风俯瞰(kàn)巷(hànɡ)道哗(huā)众取宠B.濒(bīn)临霎(shà)时拎(līn)包汩(ɡǔ)汩滔滔C.震颤(chàn)提挈(xié)狎(xiá)昵受人辖(xiá)制D.呼号(háo)揶揄(yú)思量(liànɡ)数茎(jīnɡ)华发答案:B。A哗huá,C挈qiè,D量liɑnɡ。2.(x·x一中模块检测)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②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x调研时,曾提醒官员,“对待人民赋予的应始终保持敬畏之心”。③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危害科学。A.遏制 权利 曲解B.遏制 权力 误解C.遏止 权力 曲解D.遏止 权利 误解答案:B。“遏止”是用力阻止的意思,并不表示阻止是否有效及效果的大小;“遏制”是强迫使停止的意思,制止并产生效果。“权力”指的是政治上强制力和职责所赋予的支配、指挥力;“权利”指的是公民依法可行使的职权和享有的利益。“权力”的拥有者多是国家机关或代表国家机关的负责人;“权利”的拥有者多是公民个体。“误解”是指理解得不正确;“曲解”是指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八岁的小东艳撑起一个家”的故事让众多网友泪流满面,当得知她为照顾妈妈而拒被收养时,大家的情绪更是如日中天,纷纷捐款捐物。B.时间过得真快,好像昨天刚刚进入高中,可转眼间,离毕业的日子已经是屈指可数,心里不免有些惆怅。C.达赖喇嘛无视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执意鼓吹“藏独”,这和中国人民的愿望南辕北辙。D.惨绝人寰的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不是凭几个人的胡言乱语就能掩盖的,历史事实是不容篡改的。答案:B。A“如日中天”是比喻事物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C“南辕北辙”是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应该用“背道而驰”。D“惨绝人寰”是形容悲惨到了极点,多用于描写景象或悲痛,应用“惨无人道”。4.下列句子语意表达明确或正确的是( )A.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作保证。B.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只是“授人以渔”,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鱼”。C.企业的x线既指生产,又指营销,在某种程度上它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更重要。
D.亚洲的朋友担心,日本淡忘历史会成为社会的风潮,导致自己陷入孤立而不能自拔。答案:A。B意思表达反了,不合逻辑;C“它”指代不明;D“自己”是指“亚洲的朋友”还是指“日本”,指代不明,且“陷入”后应带宾语“的境地”。5.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1)假如一个人做了一件(甲),或者是一件(乙),或者是别人也做过但没有做得那么完善的事,那么他就可以比仅仅追随别人做了一件更难或更好的事的人得到更多的荣誉。(2)真正的友谊,是需要保持一定距离的。有距离,才会有尊重,(丙)。①经人尝试过而被放弃的事②别人没有尝试过的事③友谊要天长地久,则需要这种尊重④有尊重,友谊才会天长地久A.甲①乙②丙④B.甲①乙②丙③C.甲②乙①丙③D.甲②乙①丙④答案:D。(1)句的考查点在于逻辑顺序,由题干中“别人也做过但没有做得那么完善”可知甲处应为②乙处应为①。(2)句的特点在于句式都是以前句的结果为后句的条件,况且“尊重”的后面是逗号,所以丙处应为④,如果“尊重”的后面是句号,则应选③。●课后强化作业课内挖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我为什么而活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
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来说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我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可厌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1.“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答: 答案:强调了孤寂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压抑感,进而从反面突出了爱情具有可以使人摆脱孤寂的作用。提示: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作者对孤寂的描述来理解,“孤寂”是“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由此可见爱情的作用。2.“这就是我所寻求的”中的“这”指什么?答: 答案: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提示:理解代词的指代意义,可从上文的内容寻找。3.作者为什么说“我自己也深受其害”?答:
答案: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作者心中回荡,贫弱的形象在作者心中萦绕,作者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去减轻这些痛苦,但感到无能为力,所以自己也感到很痛苦。提示: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富有同情心,他同情苦难中的人们,但面对这些痛苦,他也无能为力,因此感到很痛苦。4.在文中,作者在阐述为爱情而活和为知识而活时有何不同?各有何作用?答:答案:作者在阐述为爱情而活时,在内容上主要说了爱情的作用,表现了爱情是值得寻求的美好的东西。在阐述为知识而活时,主要内容则说了具体的知识内容,心灵,星星,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全面地概括了人、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课外拓展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8题。温软的稻草詹文格在物质丰盈的年代,我突然间想起了故乡那一堆堆温软的稻草。想起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劳作。对于黄澄澄的稻谷而言,稻草总是容易被人忽略,现在,稻草这种耕牛的上等饲料,竟然弃之如敝履,扔之不足惜!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主战场,一代一代农人在田野里劳作,将劳苦的一生消耗在这片不算辽阔的田野里。稻子的生长期长,吸饱了x,占尽了岁月的风情,直至10月才开始泛黄。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的张扬。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收割稻子是一年农事的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脚踏式打谷机是秋收战役的重要武器,隆隆的打谷声里,农人的兴奋和欢乐很直白地写在布满汗水的脸上,他们不知疲倦地把丰收的果实运送回家。稻草却默默地躺在地上,翻晒几个时日,待稻草的水分被x悉数收走后,农人才尽心尽意地将它捆扎,垛在房前屋后的空场上,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个个微缩的金字塔,为古朴的村庄镀上了一层丰收的色彩。
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草垛是时光的看台,但并非寂静无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扛锄抡镐的农人不大在意它,但初冬时节的鸟雀会时常光顾这里,在此越冬的鸟儿会把家快速地安顿下来。稻草的柔软、温暖以及残存的一星半点谷粒,让安家的小鸟心里无比踏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草垛就是他们的乐园。捉迷藏、抓特务百玩不厌。一惊一乍的笑声,就如山乡的抒情,摆上了精神的盛宴。稻草是耕牛的粮食。隆冬来临,白雪皑皑,田野山川已很难找到青草,此时早有筹备的农人便从草垛上扯下一捆稻草,撒在牛栏里。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着储满x的稻草,那种从乡村根部生长出来的美食,让耕牛反刍着一年来的大小农事。冬闲的雨天,金黄的稻草开始派上用场了。上下三重的老屋,聚集着一群精壮汉子,挥拳捋袖地忙活,有的高高抡起木槌,拼命槌打着稻草;有的在扭动木纽,将柔软的稻草拧成一根硕大的擂藤,伸展自如的擂藤是耕牛拉犁的牵引。这个时候,人们才感到稻草用途广泛。拔秧需要,绑菜需要,编草鞋需要,生草菇需要,做东坡肉扣碗需要,集市上捆扎猪肉需要。而且,稻草是农家做炊的柴火,它让村庄上空一年四季飘起香甜的炊烟。我是睡在稻草上长大的一代。那时,农家的木板床像麻石一样坚硬,贫困的家庭常只具备一床薄薄的老棉被。木板生硬少弹性,无法防寒保暖,乡人便用稻草铺垫。温软的稻草带着土地与x的气息传递着不尽的温暖,安抚着贫困劳动者的精神和身躯。从此,脊背再也不会硌得生疼,稻草之上留存着无数香甜的好梦。如今,生活愈来愈精致,享受着幸福时光的孩子们无法想像躺在稻草上的感觉和滋味。就连不少农民也远离了稻草,我发现自己已无法回到从前的日子了。现在尽管享受着空调、电热毯、太空棉,夜夜安睡在宽大的席梦思上,但仍常感腰酸腿疼、失眠多梦、颈肌增生……想想那些与稻草同眠的日子,倒头便是呼呼大睡,现在不知是身体在快速衰老,还是精神已悄悄萎缩。(选自2008年2月《散文选刊》,有删节)5.从文中看,作者对于稻草有哪些刻骨铭心的温软回忆?请分条概括。答:答案:①稻草是古朴村庄丰收的色彩;②稻草是鸟雀柔软、温暖的巢;③稻草是孩子们的乐园;④稻草是耕牛的粮食;⑤稻草日常用途广泛;⑥稻草能防寒保暖。6.文章写故乡“温软的稻草”,而x段文字却主要写了稻子的丰姿和农人收割稻子的热闹场景,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答:
答案:①内容上,描写故乡的美丽画面,以收割情景表现乡村生活的热闹、丰富和诗意。②结构上,为后文续写稻草的种种温软作映衬铺垫。7.根椐文中内容,从表现手法及效果赏析下面两句话。(1)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答:(2)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着储满x的稻草。答:答案:(1)用生动的比喻,从色彩、动态两方面形象地表现了故乡的风景美和农忙时节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2)用细节描写表现了农村生活的温馨、宁静、平和。8.有人评价此文:“因为朴素而逼近真实,因为真实而显现生活的本质。”请结合这句话探究原文表现了怎样的“朴素”“真实”的“生活的本质”。答:答案:文章选取稻草、草帽、锄镐等大量、具体典型的农村生活物品,描绘了充满着土地与x气息,有着劳动的喧闹、丰收的色彩、孩子们的笑声和农人平和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简单、朴素和农人的自然朴实。9.人生的境界因人而异。请仿照例句,另选一个词概括你所追求的境界,并加以说明。示例:平淡,是一种境界。高山无语,深潭无波。不是平庸之平,也非乏味之淡,而是内心的平和,是物我两忘的淡泊。答:
答案:示例:①宽容,是一种境界。海纳百川,胸怀寰宇。不是宽泛之宽,也非放任之容,而是心地的宽广,是兼收并蓄的包容。②宁静,是一种境界。波澜不兴,宠辱不惊。不是苟安之宁,也非沉寂之静,而是处事的宁帖,是明志致远的宁静。③崇高,是一种境界。天高云淡,高山仰止。不是膜拜之崇,也非常傲之高,而是人格的崇高,是胸无尘滓的高洁。10.(x·x卷)x年x月31日,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捐献的肝脏在x成功移植给了一位患者。请你以这位患者的名义给史铁生写一段感激的话。要求: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②不写称呼语;③不超过100字。答:答案:(示例)我没想到,濒临死亡的我又从死神手中挣脱,感谢你,拯救了我。生前,你用文字留给我们太多的精神财富;离世时,你又无私地将肝脏捐出,让我获得生的机会。铭记着你的这份付出,感恩着你的这种精神,我将会积极地生活,继续去体现生命的价值。x.有人说:“只要你肯用另一种眼光,从某种角度去欣赏,它将会是一幅最原始而且优美的图画呢。”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在所提供的自然物中,选择一种,从不同的角度写出自己的看法。示例:气球x种眼光:你的信念,是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换一种眼光:吹得越大,越接近毁灭的边缘。
备选的事物风筝、仙人掌、竹子、筷子x种眼光:换一种眼光:答案:示例:风筝:你的志向在蓝天//飞得再高命运仍然掌握在别人手中。仙人掌:只有你才能在沙漠中绽放青春的风采//浑身是刺,别人怎么与你相处?竹子:永远虚心向上//外表再美也不能掩饰胸无点墨的空虚。筷子:吃尽了人间的千辛万苦//一辈子挑挑拣拣,到头来还是被别人掌握。x.(x·新课标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答案:(示例)平凡是山石,孕育着宝藏,只要你肯锤炼;平凡是大地,孕育着生机,只要你肯创造;平凡是种子,孕育着生命,只要你肯播种。专题三直面人生
《渔父》: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着重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记念刘和珍君》:叙述了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生前事迹及遇害经过,总结了惨案的教训,并对烈士作了热情地讴歌和赞颂。《论厄运》:论述了厄运的作用和价值,赞颂与厄运搏斗磨砺出的坚忍的美德,并指出“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直面苦难(节选)》:作者倡导普通人的“苦难观”,反对对苦难厄运的浪漫主义的美化,把苦难、苦难英雄还原为生活中的真实面貌,深入地探讨了普通人应该怎样直面苦难的问题。板块一 生存选择●主题导读司马迁“隐忍苟活”,是为了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名垂不朽,实现人生的价值;屈原“毅然赴死”,是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以死来体现生命的尊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死,可以明志;生,可以践志。司马迁与屈原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第1课时 报任安书(节选)●画语导入
辉煌往往与苦难相伴,而伟大经常与孤独比肩。面对宫刑之辱,司马迁毅然选择了隐忍苟活,“就极刑而无愠色”,终成就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他以生践志,以羸弱的生命为我们营造了一座座美轮美奂的精神圣殿,也给我们演绎了敢于直面生存的苦难、勇于在风雨之中守望理想与信念的悲壮篇章。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沉重书页,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字词梳理】1.正音曩者( )倡优( )诎体( )槛阱( )榜箠( )强颜( )羑里( )赭衣( )钳奴( )魏其侯( )沉溺( )缧绁( )( )倜傥( )( )膑脚( )稽查( )愠色( )散佚( )杀戮( )污垢( )剌谬( )答案:nǎnɡ,chānɡ,qū,jiàn,chuí,qiǎnɡ,yǒu,zhě,qián,jī,nì,léi,xiè,tì,tǎnɡ,bìn,jī,yùn,yì,lù,ɡòu,là2.辨音强颜欢笑( )倡优( )槛阱( )鲜明( )强劲有力( )提倡( )门槛( )鲜为人知( )答案:qiǎnɡ,qiánɡ;chānɡ,chànɡ;jiàn,kǎn;xiān,xiǎn3.辨形刀(cì)污(ɡòu)脚(bìn)谬(là)骂(ɡòu)弃(bìn)出(bìn)答案:刺,剌;垢,诟;膑,摈,殡。【词语积累】
词语释义画地为牢:原指在地皮上画个圈,作为牢狱。后用以比喻局限于在小小的圈子里活动。削木为吏:用木头切削成的狱卒。形容狱卒凶狠残暴,使人无法忍受。九牛一毛: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文言整理】1.通假字(1)其次诎体受辱同 同(2)其次关木索同 同(3)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同 同(4)及罪至罔加同 同(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同 同(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同 同(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同 同(8)则仆偿前辱之责同 同答案:(1)“诎”同“屈”,弯曲(2)“关”同“贯”,套上(3)“枪”同“抢”,撞击(4)“罔”同“网”,法网(5)“摩”同“磨”,消失(6)“底”同“抵”,都(7)“失”同“佚”,散失(8)“责”同“债”,此处指下狱受宫刑2.古今异义(1)意气勤勤恳恳古义:今义:勤劳而踏实(2)恨私心有所不尽古义:今义:为自己打算的念头(3)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今义:副词,很,十分(4)下流多谤议
古义:今义:(品质)卑鄙龌龊(5)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古义:今义:建立(6)仆以口语遇遭此祸古义:今义:与“书面语”相对答案:(1)诚恳的样子(2)自己的心愿 (3)不寻常(4)地位卑微,文中指处于低下卑贱地位的人(5)自己用来立身的,指工作和职位(6)言论3.词类活用(1)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 )(2)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3)太上不辱先( )(4)且勇者不必死节( )(5)请略陈固陋( )(6)曷足贵乎( )(7)以污辱先人( )答案:(1)名词作动词穿(2)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4)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5)形容词作名词固执鄙陋的意见(6)形容词作动词尊重(7)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了耻辱4.一词多义(1)就亦颇识去就之分矣草创未就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2)胜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沛公不胜桮杓胜地不常,盛筵难再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3)莫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至莫夜月明(4)比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天涯若比邻比及三年,可使足民(5)重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重为乡党所笑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6)为难为俗人言也重为乡党所笑为十表,本纪x故士有画地为牢(7)而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8)道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会天大雨,道不通伐无道,诛暴秦(9)审审矣,何足怪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审时度势(10)过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过犹不及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与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答案:(1)卒,终 完成 靠近,引申为承受 (2)副词,尽,全 副词,禁得住 优美的 胜利 (3)没有 不能 同“暮” (4)动词,同等看待 动词,合 动词,挨着 到 (5)动词,重视 副词,更加 动词,加上 量词,层 (6)介词,向 介词,被 动词,写作 动词,当作 (7)连词,连接前后两部分,表转折 连词,连接修饰语与中心语,表修饰 代词,同“尔” (8)名词,主张、思想 动词,说 名词,道路 名词,道义、道理(9)明白,清楚 详细、仔细 察看,仔细研究 (10)责怪 超过,过头 过错 经过5.特殊句式(1)西伯,伯也(2)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3)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4)灌夫受辱于居室(5)至激于义理者不然(6)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7)屈原放逐(8)拘于羑里(9)重为乡党所笑答案:(1)判断句(2)判断句(3)、(4)介宾短语后置句(5)被动句(6)被动句(7)被动句(8)被动句(9)被动句【资料园地】1.走近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太初元年(前104年)继承父业为太史令,正式着手写作《史记》。天汉二年(前99年)因李陵事件上奏汉武帝而获罪,受宫刑。出狱后,司马迁任中书令,忍受了宫刑的巨大耻辱,专心著述《史记》,太始四年(前93年)在司马迁给任安写信时基本完成了《史记》的编著工作。2.背景展示《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上书为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出狱后为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人所轻贱。任安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因“江充诬蛊案”被汉武帝判处腰斩,下狱待刑。入狱之前,任安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司马迁利用在汉武帝身边任职的条件“尽推贤进士之义”,实则希望司马迁为他说情。司马迁鉴于自己在“李陵之祸”后的地位和资格无力相助,也鉴于“推贤进士”与自己当时的志愿理想相去甚远,没有立即回信,直到任安获罪临刑之前,才写了这封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3.关于《史记》(1)前四史
《史记》是我国x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以后史家大多以此编史。清代乾隆皇帝诏定从《史记》到《明史》二x部纪传体史书为“二x史”。排在最前面的四部史书是: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后人将它们合称为“前四史”或“四史”。(2)体例《史记》全书130篇,分五种体例:本纪x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本纪是帝王传记;世家是世袭封国的诸侯传记;列传记述帝王(天子、王侯)以外的人的事迹;书是记述制度沿革情况;表为大事年表,史事脉络。(3)评价鲁迅先生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思是说,《史记》不仅是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伟大的文学著作。【图解文本】●合作探究1.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探究 从三方面看:(1)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3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的奋斗精神。2.《报任安书》体现了司马迁怎样的人生观和创作观?探究 人生观:他的人生观就是扬名后世,为了留名,可以不顾传统道德的约束,可以忍受奇耻大辱,最看不起死后不能留下美名的人。如文中体现他人生观的句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且勇者不必死节”,“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等,这些都表现出他的人生观,是以古人为榜样,完成自己的完满人生。创作观:“发愤著书说”,即在逆境著书以抒其愤,批判封建制度的严酷,与现实抗争,实现人生价值。文中体现他创作的句子,“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等,他把著书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3.课文是怎样真实地展示司马迁内心世界的深刻矛盾的?探究 文中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对朋友直接展示自己生死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信中欲言又止,止而又言。自己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只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所以隐忍苟活,发愤著书。但生活中“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内心充满了矛盾。4.古人云“士可杀,不可辱”。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审视司马迁的生死观、价值观,对司马迁在为名节自杀而死和为事业隐忍苟活之间的“择生”选择,你怎么评价?思路提示一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历程是“悲壮”的,他以一介布衣的身份,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为中华x撰写了x部大型的纪传体通史,实现了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他的“择生”令人敬重,他“择生”的思考令我们深思。思路提示二 没有人能承诺我们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保证我们一生波澜不兴,倘若有一天我们在命运的急转弯处突遭风刀霜剑,突遇毒蛇猛兽,我们能否像司马迁那样忍辱奋斗,愈挫愈勇,即使匍匐在地,也依然坚韧地爬行呢?司马迁不仅留给了中华x一部《史记》,更用自身的经历和对于生死、人生价值的思考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思路提示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华x的杰出人物不惧怕死,但是他们常常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隐忍顽强地活。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重于泰山的死与坚忍刚毅的活同样是杰出的。●文苑小憩霞光灿烂,赏读经典书卷——感悟【含英咀华】(一)司马迁为被迫降敌的李陵辩护,武帝震怒,将他打入大牢,并施以宫刑。这无疑是弯道的来临,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生命的机遇,他明白了:刚正不阿的书生和专横跋扈的君王是水火不相容的。于是,他不再幻想,不再抱怨,以境遇悲惨而德才不凡的历史人物自勉,坚定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决心。至此,他完成了从御用文人到独立人格的转变。可以说,是弯道带来了他生命的坦途。如果没有这场危机,司马迁也许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史令,依然是皇帝的喉舌,唯皇命是听,能否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大书就难说了,也许历史根本就记不住这个小人物的名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弯道擦亮了他的眼睛,磨炼了他的意志,清醒了他的头脑,让他迸发出强大的生命潜能,从而从弯道走向平坦,走向超越。(二)当你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那阴湿的牢狱里,等着最后的决断。你,一个小小史官,没有多少家产,面对这样的牢狱之灾,你只能作出屈辱的选择……有谁能理解那一刻你内心所滚动的痛苦和无奈,有谁能体会那一刻你内心所翻腾的屈辱和泪水?假如时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诉你一句话: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你,司马迁,就是一个大英雄!你以你瘦弱的躯体,铸就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魂魄——屈辱非但没有消灭一个人的人格,反而成就了他的非凡伟大!人生·逆境·磨炼格言(1)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张海迪(2)有了精神上的痛苦,肉体的痛苦变得不足道了;但因为精神的痛苦是肉眼看不见的,倒反不容易得到人家同情。——爱默生(3)在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常常学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巴尔扎克(4)在苦闷的时候,一个人自以为一切都完了,殊不知一切还都要开始呢。——罗曼·罗兰
(5)一切不幸都是可以忍受的,天下没有逃不出的逆境。——屠格涅夫(6)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松下幸之助(7)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司马迁●【美文欣赏】壮哉,太史公!——读司马迁《报任安书》有感中国古代散文,是作家反映生活和干预生活的重要文学样式,同时,也是人类借以宣泄情感、描绘内在心灵历程的形象画图。近读司马迁《报任安书》,于这一点又有更多的了解。普通人知司马迁,大抵因其《史记》作为史传之文,文情并茂而气势磅礴。但《史记》所载者,皆为历朝历代他人之事,固然是司马迁“非公正不发愤”的思想情感的艺术结晶,终究不能让我们正面感受到作为一代史官的司马迁那傲然不羁的风采。但在《报任安书》一文中,司马迁以洋洋洒洒四千余言,既抒泄了其一肚皮的牢骚积恨,又直陈对当世天子汉武帝的批判。一气呵成,荡气回肠,声声呐喊,字字血泪,如泣如诉地传达了千秋万代中华x正直文人的共同心声。“士为知己用”,是作者的心愿。但“知己”何在?封建社会中,文人不过是君主玩弄于股掌间的草芥,生杀予夺,全凭他们一时好恶,又有几个重视真正的人才的呢?所以,司马迁发出了“为谁去做,又教谁来听?”的慨叹,其悲痛之意,深入骨髓。《报任安书》,可说是一篇震撼千古而传之不朽的书信杰作。作者在信中历数自身处境之多艰。他又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种通达明朗的生死观,亦可说是启人至深。正是出于这种“公正”之心的基础,司马迁虽位卑人轻,却敢于仗义执言,不以旧交浅薄,向汉武帝历言李陵降胡之身不由己。但遗憾的是,仁臣未遇明主,汉武帝不纳忠言,反降其罪,致使受宫刑入蚕室,承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耻辱。而他之所以忍辱含垢而甘受宫刑不即死,为的便是“发愤著书”,并最终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千秋功业。作者自言“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但是,他受腐刑之辱,忍闺阁之耻,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番胸襟,又何输于驰骋疆场,策马杀敌的猛士?又何辱于宗族乡里?虽为书信,《报任安书》思路阔大,一股勃郁磊落的不平之气,喷薄而出,引发千古共鸣,其回环往复的雄伟气势,可说是司马迁虽遭遇一生坎坷却卓立于世的真实写照。掩卷之余,不由从心里发出长叹:壮哉!太史公!
赏析:本文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高度评价了《报任安书》这篇文章,其阔大的思路,感情奔放的文笔,大气的命题,无不令人叫绝!特别是对司马迁生死观的高度赞扬,更是令人称快。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魏其(jī),大将也,衣(yī)赭(zhě)衣,关三木。B.暴(bào)肌肤,受榜箠(chuí),幽于圜(yuán)墙之中。C.何至自沉溺(nì)缧(léi)绁(xiè)之辱哉!D.无乃与仆(pū)私心剌(là)谬(miù)乎?答案:C.A“衣”yì;B“暴”pù;D“仆”pú。2.下列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④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⑤则仆偿前辱之责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⑦居则忽忽若有所亡⑧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A.①②④⑧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③④⑤⑥答案:D。①“剔”同“剃”;③“失”同“佚”;④“枪”同“抢”;⑤“责”现“债”;⑥“摩”同“磨”;⑧“底”同“抵”。3.下列划线词的古今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意气勤勤恳恳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C.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答案:B。A意气,古义指情谊和语气;今义指意志和气概。B倜傥,古今义同,指洒脱,不拘束。C下流,古时比喻处于卑贱地位;今指卑鄙龌龊。D口语,古指说了几句话;现区别于书面语,指说话时使用的语言。
4.古人在对话或交流中,常使用尊称或谦称以表示礼貌或谦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B.少卿足下C.仆非敢如此也D.臣虽下愚,知其不可答案:B。A.牛马走,谦词,像牛马一样被驱使的人;B.足下,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C.仆,自称的谦词;D.下愚,谦词,愚昧无知。5.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若望仆不相师 居则忽忽若有所失B.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C.及以至是,言不辱者 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D.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灌夫受辱于居室答案:C。A好像;B.即使;C.“以”同“已”,因而;D.在。6.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与其它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且西伯,伯也,拘于羡里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C.虽万被戮,岂有悔哉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答案:C。其余皆为不含“被”字的被动句。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答案:照这样说来,所谓勇敢还是怯懦,刚强还是柔弱,都是形势造成的。明白了这一点,还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人不能早早自杀来逃避法律的制裁,因而渐渐志气衰微,等到挨鞭打杖责,再想保全气节自杀,这不是远远来不及了吗?8.填空。(1)人固有一死,,。(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诗》三百篇,。(3),,成一家之言。答案:(1)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课后强化作业课内挖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x,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以为智穷罪极特:只,只是B.其次诎体受辱诎:同“屈”C.受械于陈械:刑具D.审矣,何足怪乎审:审查答案:D。审:明白。2.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B.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不足为外人道也C.受辱于居室负者歌于途D.俗之所轻也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答案:C。A“以”与“所”组成复合词,表……的原因/介词,因为;B动词,作为/介词,向,对;C介词,在;D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这。3.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封建刑狱制度的黑暗、残酷的一组是( )①仆之先……固主上所戏弄②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③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④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⑤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⑥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答案:B。①表明自己的地位低;④写猛虎的威势;⑥人受辱后再想保持名节为时已晚。此三句与题干要求无关。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司马迁认为:自己的先人地位低下,没人看得起,自己要是犯罪被处死,就像牛身上掉下一根毫毛,他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在那个社会里,只会被认为是智力穷尽,罪大恶极,不能自脱,终于被杀而已。这表达了作者对那个不平等的社会所作的悲愤的控诉。B.司马迁说:自己受了极其残酷的刑罚,身体精神都难以忍受,于是他见了狱吏,要“头枪地”“心惕息”。这说明他认为自己不是士人,没有必要去死节。可以委曲求全,苟且偷安。C.文段阐述了作者的荣辱观和生死观。“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表明了作者对荣辱的认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表达出作者鲜明的生死观。D.文段引证古今,清晰而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内心激烈而复杂的思想斗争,充分显示了作者不屈的斗争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很有感染力。答案:B。“这说明他认为自己不是士人,没有必要去死节。可以委曲求全,苟且偷安”偏解文意。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译文: (2)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译文: 答案:(1)人本来不免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2)古人对大夫施刑很慎重的原因,大概就是为了这个吧。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与陈给事书韩愈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zhǔ)乎其言①,若闵②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x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③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④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⑤。《送孟郊序》一首,生纸⑥写,不加装饰。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愈恐惧再拜。注:属乎其言:即其言相属,就是连续交谈的意思。②闵:怜惜。③邈:远,这里指表情而冷淡的样子。④敏:聪明。诛:责备。⑤标轴:古时著书以长纸书写,写完一张卷起,一端粘以木轴,称为一卷。在轴上题上书名、卷数等。⑥生纸:未经加工精制的纸。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辱:蒙受,蒙得B.辄自疏其所以疏:陈述,说明C.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左右:指陈给事D.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更写:更改答案:D。更写:重抄一遍。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
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B.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C.退而喜也,以告于人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D.急于自解而谢受任于败军之际答案:A。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动词,撰写/动词,做、干。C.介词,把/连词,表修饰关系。D.介词,对于/介词,在。8.下列对原文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在信中首先解释了自己以前长期没有再去拜见陈给事的原因,接着又说明了这次写信献文的起因。B.信中回顾和反省了与陈给事之间一段不愉快的交往,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恢复以前友谊的心情,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通过陈给事利用他的权势给自己谋个一官半职的想法。C.信中描述了弥漫在当朝权要陈给事周围的谄媚与猜忌的庸俗空气,委婉地批评了陈给事作威作福的作风。D.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者对当时丑恶的社会风气的不满,文章运用了对比映衬手法,行文转折跌宕,姿态横生。答案:B。韩愈没有想利用陈给事的权势“给自己谋个一官半职的想法”。9.用斜线“/”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答案: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译文:(2)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译文:答案:(1)道义方面没有进步,贤德的人就不会赞赏;文章日益有名,同路求进的人就要嫉妒。(2)您的态度冷淡,好像不体察我的心思;默默无言,好像不理会我的情意。我回去之后心中不安,不敢再拜望您了。【参考译文】韩愈再拜:我得以拜见(并结识)阁下已有好多年了。开始也曾经蒙得您的赞誉。因为贫贱,为了衣食而奔走四方,不能够经常地拜望您。这以后阁下的地位越来越尊贵,依附奉承您的人越来越多。地位日益尊贵,贫贱的人便日益疏远隔膜;依附奉承您的人日益增多,您所爱重的人多了而感情也就不专注了。我在道义的修养上没有什么进步,而文章越来越有名。道义方面没有进步,贤德的人就不会赞赏;文章日益有名,同路求进的人就要嫉妒。于是开始因为日益隔膜疏远,后来又加上对您的感情不能专注的抱怨,以及您不屑于与我交往的心思,而听信那嫉妒人的谏言,由此阁下的门庭之中,就再也不见我的踪迹了。去年春天,我也曾去拜访过您一次,您面色温和,好像接待初次见面的朋友;言语殷切热情,像是同情我落魄失意的处境。从您那儿出来,心里很高兴,并把这种情形告诉他人。那以后,我便到洛阳去接妻子和儿女了,又不能天天连续拜访您。等到从洛阳回来,也曾经又去拜见阁下一次。您的态度冷淡,好像不体察我的心思;默默无言,好像不理会我的情意。我回去之后心中不安,不敢再拜望您了。而今我恍然大悟,十分懊悔地对自己说:您态度冷淡,正是因为恼恨我不能经常去拜望;沉默无言,正是以此来表示您的心思。我的愚钝所受的责怪,是无处逃避的。不敢贸然再去拜见您,便只好写信陈述情由,并呈献近来所写的《复志赋》等十篇诗文为一卷,卷上有题字的卷轴。《送孟郊序》一篇,用生纸书写,没有再加装饰。都有涂字和添加注字之处,因为急于自我解释并致歉意,连重抄一遍的工夫也等不及了。阁下只取其中的意思,而原谅我的礼节不周罢。韩愈惶恐不安,再拜。
x.请以司马迁的事迹为例来阐述下面的这句话。有志之士,必先有心。确定心之所向,志向也将势如破竹,冲垮一切阻碍,成就一番伟业。答:答案:示例: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隐忍苟活,令后人景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是他“就极刑而无愠色”的支柱。司马迁把心放在了事业上,最终完成巨著《史记》。他的精神将被后人永远铭记。x.以“司马迁”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要求连贯简明。人们理所当然地敬仰颂赞司马迁,因为他不饰帝王之功,不隐权贵之恶,他是不屈的。他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没有弯曲正直的脊梁,他以公正之笔为后人留下了可读可信的历史。司马迁答案:(司马迁)是不屈的,他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没有弯曲正直的脊梁,他不饰帝王之功,不隐权贵之恶,以公正之笔为后人留下了可读可信的历史,他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和颂赞。13.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请用精练的语言阐释你对“气节”的理解,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气节:答案:气节是一个人活着的尊严,是安身立命的前提。拥有气节的人,是x的脊梁,是国家的栋梁,他们会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景仰。失去气节的人,是x的耻辱,是国家的蛀虫,他们将永远被钉在历名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14.下面是一副歌颂司马迁的对联的上联,请结合课文内容拟写出下联,要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平仄不论。上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下联:答案:①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②忍辱负重,成就伟业垂汗青第2课时斑纹●画语导入“在冬季三个月的漫漫长夜中,她一直躲藏在冰雪之下,当又一个春季的黎明发出召唤时,这些北极珍藏的珍宝,又重现身影……”这是赵忠祥老师在《动物世界》中的一句解说词,就是这个低沉磁性的声音带领着我们了解了一个又一个动物。而周晓枫这位女作家,则以奇异、狂野的文字和突兀、张力十足的修辞为我们写下了许多以动物为主题的作品,引发了我们对生命的无尽思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斑纹》,去欣赏那些朴素的图纹,倾听那些天籁之声。●研习梳理答案:wēi,yí,jù,sì,liǎn,jìn,sǔn,pōu,lài,suō,móu,zhà,ɡěnɡ,shì,ɡǔ,rèn,shēn,jiǎn,ɡǒnɡ,juān,liào,niǎn,tuó2.辨音
伺机()颈项()外强中干()臭虫()伺候()脖颈()干练()乳臭未干()落花流水()悄无声息()晕眩()大大落落()静悄悄()晕车()落色()落在后面()答案:sì,cì;jǐnɡ,ɡěnɡ;ɡān,ɡàn;chòu,xiù;luò,luō,lào,là;qiǎo,qiāo;yūn,yùn3.辨形花(wén)犁(huá)斑(lán)身(wén)白树(huà)意兴珊(lán)喧(huá)波壮阔(lán)无耻言(lán)惑(ɡǔ)居(zhé)青(lài)酒(zhōnɡ)海(zhé)招(lái)答案:纹,文;铧,桦,哗;斓,阑,澜,谰;蛊,盅;蛰,蜇;睐,徕【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逶迤:弯弯曲曲的样子。斑斓:灿烂多彩。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匍匐:爬行。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青睐:比喻喜爱或重视。
如歌如泣:形容声音悲切。蝰蛇:一种毒蛇,亦称“圆斑蝰”。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偏袒:袒护双方中的一方。犁铧:安装在犁的下端,用来翻土的铁器,略呈三角形。2.词义辨析斑驳斑斓斑驳:指一种颜色中夹杂有别的颜色;斑斓:指灿烂多彩。例句:①经不住日晒风吹,墙外的这幅巨型广告画只剩下了斑驳的色块。②春天的田野真是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洗心革面脱胎换骨二者都用来比喻“彻底改造、重新做人”。区别是:“脱胎换骨”可以指“罪人”的彻底改造,也可以指一般思想上有毛病的人的改造,其改造是深入彻底的,适用范围较大;“洗心革面”一般指“罪人”的改造,它除了思想上的深入彻底改造以外,还含有改变旧的所作所为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如:“一个人思想上脱胎换骨的过程,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如果你今后洗心革面,人民会饶恕你的。”简约简洁两者都是形容词,都有“简要”的意思。“简约”侧重指“简略”,如:“它省略四肢,只生出用以装饰的头与尾。这是最简约的设计,几乎躯体的每一部分都相仿。”“简洁”侧重指(说话、行文等)没有多余的内容,如:“莫里森是一位学者型的小说家,在创作手法上,她那简洁明快的手笔具有海明威的风格。”质疑置疑两者都是动词,都有“有疑问、有怀疑”的意思。“质疑”侧重对所怀疑的对象抱有主观上强烈的反对态度,如:“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质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置疑”常跟否定词连用,如“无可置疑”“不容置疑”。
【资料园地】1.走近作者周晓枫,1969年6月生于x。1992年毕业于x大学中文系,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做过8年儿童文学编辑,2000年调入x出版社,从事杂志编辑工作。一直从事散文写作,作品有《它们》《鸟群》《圣诞节的零点》《种粒》《斑纹》《马戏与杂技》《幼儿园》《黑童话》《你的身体是个仙境》等等。出版了个人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和《斑纹——兽皮上的地图》。曾获冯牧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奖项。周晓枫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融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她对散文艺术的丰富可能性,怀有活跃的探索精神。她的作品文体精致、繁复,别出心裁,语言丰赡华美,充分展示书面语言的考究、绵密和纯粹。她的体验和思考表现了一个现代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和建构充盈、完整的意义世界所作的努力和面临的难度。她的视野也许可以更为广阔,更为关注当下的、具体的生存疑难,当然,她的艺术和语言将因此迎来更大的挑战。【技巧借鉴】(1)以一驭多,自由洒脱。文章以“斑纹”为主,描写了蛇的斑纹,蛇的生活习性及与蛇有关的蛇文化,还写到了蓑鲉、鲑鱼、螺、瓢虫、鹰隼、长颈鹿、斑马、虎、豹、梅花鹿、奶牛、蜂,甚至写到人类。从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到宇宙,写了形形色色的斑纹,叙述了大自然与人类社会许多奇妙的现象。文章对这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赞美。虽然内容众多,但始终以斑纹为中心,散而不乱,显示出了很高的艺术表现力。(2)语言准确生动,绘形绘色。本文语言绘形绘色,非常准确,同时又富有诗意和智慧。许多画面的说明与描写具有质感,像电影镜头一样逼真,如开头的一段,对蛇的斑纹的描写,视觉冲击力很强,而有些地方则如抒情诗一样,如对大地的描写。文中许多议论性的语句,将自然现象进行文化的阐释,虽是一家之言,但却富于个性与启发意义。(3)巧妙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同时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这样写,使表达对象的各方面都得到了揭示和表现,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图解文本】1.如何理解《斑纹》的含义?探究“斑纹”在文中含义是多样的,并不是一种,动物皮毛的花纹,人体、自然与人为的纹样,人类劳作与动物生存在自然界留下的印记,以及冰花、河流等等,都是作者要说明的斑纹。通过这些斑纹,作者试图说明更深刻的道理,自然的神奇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2.本文x写斑纹,开头却用很大的篇幅来写蛇的生活习性与生理特点,这与斑纹(或主题)有关系吗?探究写蛇这一部分,其实是具体地写了斑纹对于生物的意义,它是一个具体的例子。从蛇的生理特点来看,它具有用毒牙进攻猎物和防御侵害、行进秘密而神速等特点,斑纹也是其特点之一。并且它的鳞片组成的斑纹,能加重观察者的视觉混乱,这是它保卫自己免受伤害的得意屏障。从生活习性看,它可以慵懒地睡在午后的x里,也是凭借一身斑纹的掩护。在许多文化中,蛇是智慧和诱惑的象征,斑纹是它生存所必需的,更不用说其他生物了。可以说,蛇是作者列举的一个详细的例子,通过这个事例很好地表达了主题。3.x部分中,作者以斑纹为线索还写了哪些动物的斑纹?为什么这样写?作者质疑了什么观点?思考了什么问题?探究作者以斑纹为线索,写到了蓑鲉、鲑鱼、螺、瓢虫、鹰隼、长颈鹿、斑马、虎、豹、梅花鹿、奶牛、蜂,直到人类,意在指出斑纹
遍布了整个世界。作者还对许多动物的习性、生物界的一些自然规律做了说明,并且还对它们的启发意义做了引申性的阐发,对“团结就是力量”另一面的揭示,对善与恶关系的思考等等。4.与学过的其他几篇说明文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特别之处?探究一般来说,说明文都是以单个的事物、事理或现象作为说明对象的,而《斑纹》不是这样。它从动物的皮毛写起,主要介绍动物皮毛的纹样,同时也涉及人类社会许多现象。“斑纹”在文中含义是多样的,并不是一种,动物皮毛的花纹,人体、自然与人为的纹样,人类劳作与动物生存在自然界留下的印记,以及冰花、河流等,都是作者要说明的斑纹。通过这些斑纹,作者试图说明更深刻的道理,自然的神奇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5.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将人性与物性视为一体,强调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哲学。也有人张扬一种人与自然对立的观点,体现了一种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的理念。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你有什么看法?思路提示一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确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的生命活动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并建立起极其复杂而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虽然人类同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特别是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始终同自然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没有人类,自然照样存在,即自然不依存于人类;但是人类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即人类始终依存于自然。思路提示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伙伴,是朋友,而不是主人和仆人。这就要求我们放下主人的傲态,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地与自然握手,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也才会越来越光明。思路提示三人类不仅应有清醒的认识,更要有切实可行的做法。不能关注在征服上、改造上、索取上,要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只有不断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才能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消除浪费和污染。对于保护大自然,你打算怎样做起?行胜于言,开始行动吧!●文苑小憩霞光灿烂,赏读经典书卷——感悟【含英咀华】
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爱心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爱心是一泓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恬静;爱心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爱心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其实爱心不光适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也应如此。每一个小动物都是神奇美丽令人感动的生命体,都没有理由被人类捕杀。我们应该以平等之心、大爱之心来对待动物,给动物一份关爱,和动物和谐相处,维护我们岌岌可危的地球家园。以自然为师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人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士多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叔本华这自然法规我认为是最高的法规,一切法规中最具有强制性的法规。——马克·吐温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美文欣赏】人文动物园(节选)张远山比目鱼比目鱼是艺术家。他所有的眼睛都集中在灵魂的一侧,眼睛的全部视力都凝视着这一侧的一个极小的局部——高度的专注,使他看见了大多数鱼看不见的世界。当然,大多数鱼司空见惯的世界,他也看不见。与其他鱼相比,比目鱼几乎是残废——
瞎子、聋子、瘸子、疯子,所以他成为整个鱼类世界的笑柄。但嘲笑他的每一条鱼,事实上都在妒嫉他。他们知道自己没有眼睑的眼睛每天熟视无睹的世界凡庸至极,他们知道比目鱼所看见的神秘世界,才是罕见的天下奇观。但大多数比目鱼不能用恰当的语言和恰当的表达形式把看见的奇观告诉其他鱼类,他们唾沫横飞(这你看不见)地吐出一大串水泡(这你看见了),可惜没有耳朵的鱼们既听不见,也看不懂。能够把灵魂漫游过的奇景讲述得像水族馆一样清晰的比目鱼是极为罕见的,一座水族馆里的一千条比目鱼中大概只有一条。其他比目鱼可以做他的转述者、翻译者、演绎者、解释者。吃惊得张大了嘴的其他鱼类,嘴巴一张一合的重复着这些奇闻,直到把它再次变成陈词滥调,然后等待下一条伟大的比目鱼——从梦游中归来。每一条伟大的比目鱼死后,都不肯闭上他的眼睛;因为他深深地知道,自己的眼睛多么神奇!蝙蝠蝙蝠是哲学家。他不偏爱任何特殊的个体,他爱的是整个世界;他不把目光投注在任何特殊的领域,他关注的是整个世界。他对万事万物作平等观,他对任何个体的重视程度,都无法达到这一个体自己所期望的程度,因此他受到整个世界的憎恨。蝙蝠热爱一切,因为他自己不是一切。蝙蝠有翅膀,但不是鸟,所以他从不冒充天使。蝙蝠不生蛋,因为他不认为自己优秀到有资格留下后代,这使他避免了生下坏蛋。蝙蝠有独特的眼睛,但他知道,在这个令人目眩的世界里,自己完全是个瞎子。蝙蝠批判黑夜,但不因为夜色而毫无根据地敌视一切;蝙蝠热爱白昼,但不因为x而不顾事实地赞美一切——他还给事物以客观的本来面目。蝙蝠衡量事物的客观尺度是超声波。无论黑夜还是白昼,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无论白昼还是黑夜,一头鹿就是一头鹿,一匹马就是一匹马——而且不管黑马白马,都是马;不管白猫黑猫,都是猫——任何颜色、任何面具、任何诱惑、任何危险,都不能影响他的客观。但他之所以能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客观,就是因为他彻底的无私和忘我——他用超声波关注这个世界的一切,除了自己。骆驼骆驼是朝圣者的理想伴侣。骆驼伴随着朝圣者,也伴随着朝圣者的理想,走遍天涯。行进时,骆驼用自己的双峰,驮起朝圣者的身躯,使他走向远方;也驮起朝圣者的思想,使他飞向顶峰。休憩时,骆驼跪伏下来,朝圣者背靠它温暖的腹部,向后一仰,头就埋进了双峰的谷底,犹如埋进天然的枕头。朝圣者在睡梦中听到了潺潺的溪流,那是骆驼的血流;朝圣者听到了嚓嚓的脚步,那是骆驼在反刍。朝圣者梦见自己沿着溪流,昼夜兼程,奔向青山翠谷的无忧之乡。于是人和骆驼契合无间,不分彼此。当骆驼反刍它的草料时,人反刍他的思想。骆驼反刍完青草,走出了寸草不生的沙漠;人反刍完思想,也走出了没有思想的荒漠。于是骆驼与青草合为一体,人也与上帝合为一体。于是骆驼步入绿洲,于是人找到家园。此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不再感恩,也不再恐惧。每一个佩戴圣物回乡夸耀的朝圣者,都没有找到圣地,他依然是朝圣者。他永远在朝圣的途中,或者已经越过了圣地,走入了魔鬼的辖域。每一个到达圣地的朝圣者都不会返回。他没有圣物,没有朝圣者的标志,因为他已不再是朝圣者,他已与上帝同在。他不再赞美上帝,也不再诅咒上帝;他不再赞美人类,也不再诅咒人类。他只是说“世界真美!”赏析:作者在讲述趣味盎然的动物世界的同时,传递着哲理的思考,谈古论今,引经据典,文化信息量大,知识密度广,表现了作者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学养。●课堂巩固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巢(qiáo)穴匍(pú)匐嗜(shì)好鹰隼(sǔn)
B.精湛(zhàn)凝眸(móu)妊娠(chén)星宿(xiù)C.罪孽(niè)蛊(ɡǔ)惑疱(báo)疹妖娆(ráo)D.镌(juān)刻隽(juàn)永碾砣(tuó)老趼(jiǎn)答案:D。A巢cháo,B娠shēn,C疱pào。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是最的设计,几乎躯体的每一部分都相仿。②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蛇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的领域。③为了使砖石模样的斑块修筑出更的效果,长颈鹿成为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④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A.简约涉足瞩目质疑B.简洁涉及注目质疑C.简洁涉足瞩目置疑D.简约涉及注目置疑答案:A。涉足:进入某种环境或氛围。涉及:指牵涉到,关联到。瞩目:指注目,注意到。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简约、简洁,质疑、置疑区别见“词义辨析”部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蛇从本质上认识到无所不在的斑驳——好像表面涂层已经剥落的破旧屋舍。B.尽管喜欢二胡的可歌可泣,它仍是我不敢碰触的乐器。C.蓑鲉身上有序地排布着斑点和条纹,像一张藏宝地图那样暗怀不为人知的玄机。D.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
答案:B。A项“无所不在”意为“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B项“可歌可泣”意为“值得歌颂,使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可改为“如歌如泣”;C项“不为人知”意为“不被人知道”;D项“狐假虎威”意为“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跑百兽,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很少有什么能逃脱蛇的胜算,一条蝰蛇的出击速度只有1/25秒,西方的枪手常被描述成“像眼镜蛇一样万无一失。”B.多数动物不像蓑鲉的兴趣那样折中,它们只选其一,要么斑纹,要么斑块,要么斑点。C.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等等……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主的青睐。D.我们还会发现肉食者与素食者之间一个有趣的差别:素食者的眼睛长在头部的两侧,如兔、羊、鹿、牛;而肉食者的眼睛处于同一个平面,像狮、虎、狼、豹。答案:D。A项句号放在引号外。B项x处逗号应为冒号。C项“等等”与省略号选择一个。5.(x·x卷)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B.汉绣注重构图,讲究纹饰,花鸟虫鱼、龙虎凤凰、飞禽走兽,皆可绣以为纹,写实与抽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C.三年来,地震灾区人民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奏响了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铸就了自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历史丰碑。D.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答案:C。A.成分残缺,在“信息技术”后加“的冲击”。B.不合逻辑,“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有交叉关系。D.搭配不当,“发生”改为“产生”,同时删掉“十分”。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唐诗以韵胜,故丰腴;宋诗以意胜,故瘦劲。譬诸花,则。
(2)x诸园,:网狮园清雅恬淡,神韵独超;留园秀色夺人,风姿自妙……①唐诗如芍药海棠,秾花繁彩;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②唐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宋诗如芍药海棠,秾花繁彩③各具面目,各领风骚④风骚各领,面目各具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A。(1)语意一致。“丰腴”应与“芍药海棠,秾花繁彩”对应,“瘦劲”应与“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对应。(2)话题一致,音韵和谐。“骚”、“超”、“妙”押韵。●课后强化作业课内挖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①大型肉食动物往往闲散而沉着,弱小的食草动物灵敏又胆怯,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我们还会发现肉食者与素食者之间一个有趣的差别:素食者的眼睛大多长在头部的两侧,如兔、羊、鹿、牛;而肉食者的眼睛却往往处于同一平面,像狮子、虎、狼、豹。其实生物学上的解释非常简单:一个为了聚集瞄准猎物,一个为了视野开阔便于及早发现天敌并在奔逃时选取路线。一头鹿的衰老是幸福的,意味着无数次的成功脱逃,意味着无数次另一头鹿作为替身去死——深水晶似的柔顺的眼睛逐渐闭合,缀满梅花图案的工艺的身体被自己的鲜血浸透。梅花鹿群走过,就像一座漂移的花园;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冈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质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面对迫近的死亡,鹿群之间既相互掩护又相互推托。世界旷大,它的栅栏由猎食者的目光围就。嗜血的胃总比啃草的牙享有更快和更愉快的消化。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②斑马与老虎的斑纹相近——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一致,不知道谁抄袭着谁。这种现象在昆虫世界里更为普遍。昆虫身怀非凡的拟态本领,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拟态的核心词汇是使自己“消失”。逃亡者希望借此避开天敌的视线,捕食者希望接近时不引起猎物的注意以提高命中率。两者之间有时也相互模仿,比如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有限的谋略被双方分享,但输的必然是逃走的一方。猎手对猎物足够了解,后者却从来没有充分的估计,这种规律也和善恶较量相仿。我们容易忽略,善恶之间也在秘密地接壤,而且离这条交集地带最远的善将最早被消灭。也许,统治善恶两界的,是同一个王。因为弱者需要格外的保护,所以只要这个王是公正的,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方。
1.第①段写了动物的眼睛生长方位的差别,是否与“斑纹”有关?请阐述理由。答:答案:有关。它直接说明眼睛生长在什么地方是生存的需要,也就暗含着生物长什么样的斑纹也是生存的需要,不同生物的斑纹各不相同。2.作者在第①段中是如何描绘梅花鹿群的?结合文本分析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说其在此处的作用。答:答案:作者用“漂移的花园”“星宿”“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等词或短语来描绘鹿群。作者运用新奇的比喻,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眼中的生命是多么绚烂多彩、摇曳多姿。3.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答:答案:作者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捕食者与猎物用近似的斑纹进行伪装的特点,并揭示出自然界的生存之道。言语之间充满了对猎物的同情和对捕食者的憎恨。4.生物的群居与独居,对主题有无作用?若有,作用是什么?答:答案:对主题有作用。作用:说明生物生存的技能很多,弱小的生物不仅有斑纹的保护,还用群居的方式来保护自己。5.何理解“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一句?
答:答案: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道德约束不了命运,保证不了生存,尊严在暴力面前是脆弱无力的。●课外拓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天鹅布封①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大自然对于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美,使我们意识到它创造物类竟能达到这样妍丽的程度。俊美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悠忘形的姿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古代神话把这个媚人的鸟说成为天下x美女的父亲,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②我们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里x善航者,并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典型。可不是么?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就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像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舳,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③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它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我们的泥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足够的独立,使它有奴役俘囚之感,它就不会逗留在那里,不会在那里安顿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处遨游,藏到灯芯草丛里,钻到最偏僻的湾汊里,然后又离开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在我们这方面发现的是它的居停(寄居之处的主人)和朋友,而不是它的主子和暴君。④驯天鹅的惯常叫声与其说是响亮的,毋宁说是浑浊的。古人描写的那些和鸣铿锵的天鹅,显然不是拿一些像我们驯养的这种几乎喑哑的天鹅做蓝本的。我们觉得天鹅曾较好地保持着它的天赋美质。它有充分自由的感觉,同时也就有充分自由的单调。可不是么,我们在它的鸣叫里,或者宁可说在它的嘹唳里,可以听得出一种有节奏、有曲折的歌声,有如军号的响亮,不过这种尖锐的、少变换的单调抵不上我们的鸣禽的那种温柔的和声与悠扬朗润的变化罢了。
⑤此外,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一个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这样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这种声调,如怨如诉,低沉地、悲伤地、凄暗地构成它自己的丧歌。这个传说控制了古希腊人的活泼而敏感的想像力:诗人也好,演说家也好,乃至哲学家,都接受着这个传说,根本不愿怀疑它。我们应该原谅他们杜撰这种寓言。对敏感的心灵来说,这都是些慰藉人的比喻。无疑地,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谈到一个大天才临终前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无限感慨地想到这样一句动人的熟语:“这是天鹅之歌!”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第②段以工细之笔描绘天鹅的航行英姿,历历如在眼前;第④段中通过对比“野天鹅”与“我们鸣禽”的叫声,凸显了前者的特点。B.作者心里有爱,笔端含情,不仅描摹了天鹅“天生的美质”,还表现了“自由的美德”,使全文情景交融,情理交汇。C.本文结尾十分优美,天鹅的临终绝唱哀婉凄怆,深沉动人,曾经打动了历史上无数文人学者,也成了文学艺术上的佳话。D.文章中两次引用了神话传说,巧妙点染,使天鹅不同凡俗的形象有所附丽,焕然生辉。答案:B。本文无“情景交融,情理交汇”的特点。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信息的一项是()A.对天鹅美的外表的介绍,作者不吝赞美之词,认为天鹅身上高贵而柔和的美无可挑剔。B.天鹅喜欢享受独立的生活,喜欢接近友善的人。C.作者采用先虚写后实写的写法,形神结合、细腻生动地刻画了美丽而又温和的天鹅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天鹅的礼赞之情。D.本文在文体上应属科学小品,用多种手法让读者了解了天鹅的特点。答案:C。本文采用的是先实写后虚写的写法。8.下列不属于作者对天鹅歌唱的评价的一项是()A.天鹅的歌声并不动听。B.天鹅没有临终绝唱。C.人们接受天鹅之歌的传说是因为它能给人以慰藉。D.人们用“天鹅之歌”来形容大天才临终前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是由于二者有气质上的相似之处。
答案:D。“天鹅之歌”是杜撰出来的寓言,并非实际存在,所以不存在气质上的相似之处。9.文中画线的句子“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中,“天生的美质”指的是什么?“自由的美德”指的是什么?答:(1)“天生的美质”指:(2)“自由的美德”指:答案:(1)优雅妍美的形态,善航的最美的典型。(2)任意遨游,无拘无束;只接近朋友,不接受奴役。10.文章通篇是采用什么修辞方法来刻画天鹅的?结合原文,具体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1)修辞:(2)好处:答案:(1)拟人(2)①将天鹅人格化;②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③自然贴切地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合于艺术形象之中;④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x.学习了《斑纹》一文,我们懂得了生命是平等的,爱护动物就是爱护我们自己。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公益广告词。(20字以内)答:答案:以鸟为例:呵护小鸟,放飞希望。(或: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x.(x·x安宜高中期中考试)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全球首张水渗透性地图的意义。(不超过40个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汤姆·格利森和他的同事完成了全球x张显示地表渗透性的地图。他们收集世界各地不同岩石的数据,通过每种岩石的渗透性信息计算得出该地区的渗透性。它显示出水通过地表向下渗透的容易程度,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系统,并能对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进行预测。格利森说,该图可以帮助计算出地下水从一片区域或含水层向其他区域的流动量,这对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水资源在预测气候变化时并没有成为考虑因素。目前,我们并不能确定地下蕴含多少水资源,也不清楚这些水资源的分布。因此,地下水并没有成为衡量气候变化的因素。格利森说,这是个重大遗漏,因为地下水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区域气候。答案:有助于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研究地下水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13.(x·x卷)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①随着各种高效储能技术的成熟和智能电网的兴起,太阳能携手海浪和海风,向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电力。②同时,化石能源的燃烧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这已经是公认的全球性头号环境问题。③说不定人们会用墙体太阳能发电系统为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我们的住宅和办公楼会更为节能、舒适。④而新能源在不远的未来会大踏步走进我们的生活。⑤工业化国家通过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提高了自身的福利水平,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不断提高能源消费水平,存量有限的化石能源其实是在加速消耗中。答案:⑤②④①③。⑤②从反面讲化石能源的消耗现状及其危害,④紧承⑤②说明新能源不久就会走进我们的生活,①③紧承④说明新能源的具体表现。
板块三美丽的创造●主题导读“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美丽的创造必然按照“美的规律”。美的规律是按照“某一物种的尺度”和“任何物种的尺度”以及人类“内在固有的尺度”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尺度。它不仅具有人类的普遍性,而且也具有美的创造者鲜明独特的社会个性印记。美的规律存在于面对自然的物质生产、面对精神生活的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在生产的人的塑造三大领域之中,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基础上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1课时景泰蓝的制作●画语导入景泰蓝,有一个不凡的出身,曾经在深宫大殿集帝妃、官绅的宠爱于一身,平民庶人只能在宫女和太监的描绘中猜味它的惊艳;它有一个不凡的妆容,制胎成就它的体裁,掐丝镶嵌它的五官,烧焊联结它的肢件,点蓝和烧蓝为它抹上脂粉,磨光和镀金是它穿上的外衣。经过精妆细琢,它才出落成为绚美的丽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吧。【字词梳理】1.正音铁砧()白芨浆()缂丝()釉料()铁屑()铁臼()琢磨()掐丝()焊接()剥落()钳子()瓶颈()答案:zhēn,jī,kè,yòu,xiè,jiù,zhuó,qiā,hàn,bō,qián,jǐnɡ2.辨音
粘贴()尽打()作坊()温和()粘稠()尽力()工作()和诗()和面()和稀泥()答案:zhān,nián;jǐn,jìn;zuō,zuò;hé,hè,huó,huò3.辨形朗(shū)板(zhēn)接(hàn)光(dié)菜(shū)轻怕重(niān)卫(hàn)通(dié)脚(diǎn)妇(hàn)间(dié)答案:疏,蔬;砧,拈,踮;焊,捍,悍;碟,牒,谍【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疏疏朗朗:稀疏明朗的意思。界成:划分界线而成。匀净:精细深浅一致。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细密:①既细又密,精细周密,多指做工。②不疏忽大意;仔细。细致:①精细周密,多指工作。②细密精致,多指艺术品的图案的特点。细微:细小;微小。多指变化、动作、声音等。精细:精密细致,做得细心。2.词义辨析细密细致细微
三者都含有“细”之意。但“细密”指精细、周密,多指做工。如: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细致”指精细周到,多指工作,有时也指艺术图案特点。如: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细致。“细微”指细小,微小。如:在高科技产品的制造中,即使是一细微的失误,也可能铸成大错。结合接合“结合”指人或事物间发生亲密的关系,如:他们俩经过八年的爱情长跑,最终结合在了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接合”指连接使合在一起,如:各大城市x郊接合部,往往是流动人员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状况比较严峻的地方。差遣驱遣“差遣”指分派人到外面去工作,如:他的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随时听候公司的差遣。“驱遣”指驱使或赶走,也可指排除某情绪,如:他整日借助喝酒来驱遣忧愁。稀疏疏朗两者都有指物体或声音在时间或空间上间隔远的意思,如:稀疏(疏朗)的头发;但“疏朗”还强调清晰,如:夜空中闪烁着疏疏朗朗的几点星光;除此之外,“疏朗”还有开朗之意,如:胸怀渐渐疏朗了。拟订拟定相同点:都有起草一种规划的意思。不同点:起草结果不同。拟订:指初步草拟,属于初步意见,如“拟订计划”。拟定:含有定下来的意思。①表示起草拟定。如“拟定远景规划”。②表示推测断定,如“他们根据已经掌握的材料,拟定了侦破这个案件的具体方案”。【资料园地】1.走近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1894年生,xx市人。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解放前曾担任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当过编辑。二十年代初与茅盾、郑振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解放后,曾任全国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记十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一篇宣言》《多收了三五斗》《夜》。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55年,叶圣陶
先生对手工业制品很感兴趣,曾经想写一组文章,把每种手工业品的制作过程记录下来,结果只写了两篇。另外一篇是《荣宝斋的彩色木刻画》。作者深入工厂车间,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往下看,一边听工人讲解,一边记录,在必要的地方加上必要的说明。于是就成了今天的《景泰蓝的制作》。3.相关知识景泰蓝——中国人的骄傲景泰蓝是国粹,是一种非常漂亮而名贵的工艺品。鼎盛于明代景泰年间的京城(x),因色调以蓝为主,故称为景泰蓝。20世纪初,华美富丽的景泰蓝工艺,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从此,景泰蓝作为中国特色工艺品远销国内外,深受世界各国人士喜爱,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景泰蓝工艺画采用纯手工制作,质地精良,用料考究,不同于油画、国画、玻璃画等平面展示,给人以更直观、动态的艺术效果,并且是一种集装饰、艺术欣赏、收藏于一体的工艺画。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红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焊、磨光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融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技巧借鉴】(1)语言准确、通俗、平实,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作比较说明,第3段把“制胎”工序与“铜器作”里打制铜器作比较,突出一个“胎”字;第7段拿“掐丝”和“刺绣,缂丝,象牙雕刻”等手工艺品作比较,异中求同地强调了这些“密集”劳动“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的特点。第4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在说明x步工作“掐丝”时,综合运用了上述多种说明方法,x句话提出“掐丝”这个概念后,马上就给它下定义说:“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接着以粘一棵柳树为例,具体说明是怎样“不用在铜胎上打稿”而“自由自在地”在铜胎上粘出各种图画来的。在举例说明时,又把柳树的叶子比做括号,说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非常形象、贴切。(2)准确使用术语。
在介绍各道工序的时候,作者还运用“掐丝”“点蓝”“烧蓝”“打磨”等术语。这些术语的使用都是必要的和准确的。因为:①可以避免说外行话;②术语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最能准确地概括某一道工序的特点和内容的语言,恰当使用术语,能够使说明语言更精练;③正因为术语能够准确而精当地概括那道工序的特点和内容,正确使用术语,才能使文章眉目清楚,读者也容易把握这道工序的内容和特点。本文每一道工序都用一个术语加以概括,除点蓝之外,都能确切地说明这一工序的内容和特点;即使是“点蓝”虽已不能确切地反映涂色料的工作的全部内容,但经作者解释之后,人们还能了解这一传统叫法过去和现在的实际意义。(3)抓住事物的特征和内在联系,有序地加以说明。按照制作景泰蓝的工艺程序进行说明,是本文最大的特点。比如文中交代工艺流程就十分明晰,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就每道工序来说,也是按照制作程序来说明的。例如说明“点蓝”这一工序时,依次写“研磨色料→筛选色料→填上色料→三填三烧”。作者很注意各道工序介绍内容之间的衔接,注意使用起过渡作用的词语,将各道工序交代明白,衔接紧密。【图解文本】●合作探究1.本文介绍了制作景泰蓝的六道工序,但又没平均用力,而是详略得当地介绍,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探究作者对景蓝制作过程中的六道工序介绍有详有略。“掐丝”“点蓝”两道工序介绍很详细,其他工序则比较简略,这是因为:(1)这两道工序最复杂、最精细,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工序;(2)景泰蓝制作的独特风格、它的珍贵之处,是由这两道工序决定的,其他工序则不是景泰蓝所特有的,而且又比较简单,所以略写。2.介绍六大工序时,使用了哪些起过渡作用的词句?
探究介绍六大工序时,很注意各道工序的衔接,注意使用起过渡作用的词句。在第1段末总提“现在把它的制作过程说一说”后,第2段由“拿红铜作胎”开始介绍制胎,并在第3段开头点出“制胎”这一术语。第4段开头“x步工作叫掐丝”,交代出工序名称,4至9段详细介绍之后,第10段开头用“于是轮到涂色料的工作了,他们管这个工作叫点蓝”,承上启下,转入x道工序。第14段开头“现在该说烧的工作了”标志着x道工序的开始。第15段“涂了三回烧了三回以后,就是打磨的工作了”,第16段“可是全部工作还没完,还得镀金”等句都起过渡的作用。第17段“全部工作是手工”一句以“全部”二字结束了整个制作过程的介绍,条理性十分明显。3.景泰蓝制作的全部过程中即使有些工序要借助一点机械力,但作者最终仍强调说景泰蓝的制作得靠手工加工,原因是什么?探究作者在文章最后强调景泰蓝的制作全部都是手工,即使有些工序要借助一点儿机械力,但最终还得靠手工加工。作者意在告诉人们景泰蓝正是以著名的手工艺而闻名于世,同时也强调了这一x传统工艺制作的精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今民间艺人的才华和智慧。4.学习了本文,我们不仅了解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和它的特色,也体会到制作景泰蓝的工艺师们高超的智慧、技艺与工作的辛劳,以及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钦佩、赞扬的思想感情。通过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你还领悟到了什么?思路提示一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懂得了美的创造要尊重科学,依据科学。我们知道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融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它的每一道工序虽然基本都是手工制作,但是都是依据科学知识来进行的,正如作者所说“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其实何止是景泰蓝的制作,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美都是来源于科学的进步。思路提示二我觉得美的创造还需要辛勤的劳动。制造景泰蓝的工人用他们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创造了精美绝伦的景泰蓝艺术品。正是因为他们的劳动,才有如此精美的景泰蓝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装饰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环境。我们人类的灿烂文明就是一代代的辛勤的劳动者创造出来的。思路提示三从景泰蓝制作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制作景泰蓝的工人们高超和熟练的技能。可以这么说,没有他们技艺的高超也就没有景泰蓝制品的美妙绝伦。由此我懂得,任何事情要想做得成功,就必须让自己有过硬的本领,在长期的劳动中锻炼和提高自己。●文苑小憩霞光灿烂,赏读经典书卷——感悟
【含英咀华】泛着蓝光的物什。这是景泰蓝,关于艺术的作品。中国古代三绝之一。极想收集所有灿烂的词汇描述你。世间有无数貌美的女子,有太多壮幽的景致,都不及你的盛名。该怎么来形容你呢?工艺品世界里的皇帝。你有不凡的出身。五百多年前的明代朱氏王朝,你生于景泰年间,是传统的珐琅手工艺品。曾经在深宫大殿集帝妃、官绅的宠爱于一身。平民庶人,只能在宫女和太监的描绘中猜味你惊艳的容颜。景泰蓝,孤独的宝贝。是否明白,过去你孤独是因为你过于尊贵!刘尧炜《描绘景泰蓝》周杰伦《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人类的智慧人类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薄迦丘智慧的可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爱默生一个人的智慧不是一个器具,等待老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老师去点燃。——考留达克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深思。——斯宾诺莎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雨果缺乏智慧的灵魂是僵死的灵魂。若以学问来加以充实,它就能恢复生气,犹如雨水浇灌荒芜的土地一样。——阿布尔·法拉治缺乏智慧的幻想会产生怪物,与智慧结合的幻想是艺术之母和奇迹之源。——戈雅【美文欣赏】景德镇的瓷器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号称“瓷器之国”。英语“CHINA”,既称中国,又名瓷器。瓷器是“泥啄火烧”的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共有的珍贵财富,可见中国的瓷器在世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世界,故有“瓷都”之誉称。景德镇生产陶瓷的历史源远流长,唐代烧造出洁白如玉的白瓷,便有“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赐殊荣,即以宋真宗皇帝的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于是景瓷驰名天下。尔后,历经元明、清三代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时至清康、雍、乾三朝,景瓷的发展跃为历史巅峰。2000多年的制瓷历史,丰富的陶瓷资源,绚丽的陶瓷艺术,陶瓷文化和技艺的深厚积淀,为景德镇奠定了举世公认的瓷都地位。莹莹白玉瓷,漫漫芳菲路。景德镇上下千百年瓷路不断,瓷都名誉久盛不衰,逐渐形成了“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独特风格。又以“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多姿”而著称。尤其是熔工艺、书法、绘画、雕塑、诗词于一炉,真是“贵逾珍宝明逾镜,书比荆关字比苏”,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典雅秀丽的青花,五彩缤纷的彩绘,斑斓瑰丽的色釉,玲珑剔透的薄胎,巧夺天工的雕塑,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这些绮丽多彩的名贵瓷器,通过各种渠道,沿着陆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为传播中华文化艺术,经贸交往,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当代景德镇陶瓷艺坛上,其主流力量已从古代师徒相传的工匠艺人转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陶瓷艺术精英。运用陶瓷艺术专业知识和设计特长,打破了陶瓷艺术的固有格局,把沉实丰厚的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意识有机融合,借鉴国外艺术之精华注入日益更新的x艺术之中,创造出了无数的具有时代意境的精美陶瓷作品,以强烈的现代陶瓷艺术创新引导着东方陶瓷艺术的新潮流。赏析:本文是介绍景德镇瓷器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文章介绍了中国瓷器的国际地位,从英语角度讲,“CHINA”既称中国,又称瓷器,说明西方是借中国的瓷器而了解中国的;然后介绍景德镇瓷器生产的历史,介绍了景德镇瓷器的“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独特风格,说明它是熔工艺、书法、绘画、雕塑、诗词于一炉的高雅艺术,它曾在中国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篇章;最后介绍了现在它的发展状况。引用说明手法的运用,使说明更加准确,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说明更加有力。●课堂巩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铁砧(zhēn)掺和(chān)铜器作(zuō)高高洼洼(wā)B.掐丝(qiā)铁臼(jiù)白芨浆(jí)恰如其分(fèn)C.括号(kuò)缂丝(ɡé)膨胀率(lǜ)拈花惹草(niān)D.打磨(mó)釉料(yòu)舀色料(yǎo)破裂剥落(bāo)答案:A。B芨jī,C缂kè,D剥bō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②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细致,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费尽心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③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A.界限工夫细微B.界线功夫细微C.界限功夫精细D.界线工夫精细答案:A。界限:边界限制;界线:划分边界的一条线。结合语境,侧重的应该是“限制”,而不是具体的“一条线”。功夫:本领、造诣,也指武术;工夫:指占用的时间。本句中指时间、精力,应用“工夫”。细微:多指动作、声音、变化等微小、细小;精细:精密细致,精明细心。句中“热胀冷缩”属于一种变化,应用“细微”。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组是()A.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B.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挖空心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C.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粘到铜胎上去。D.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答案:B。挖空心思:费尽心机,多含贬义。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B.所谓平整,一是铜丝跟涂上的色料一样高低;二是色料本身也不许有一点儿高高洼洼。C.他们能自由地在铜胎上粘成山、水、花、鸟、人、物……等等图画,当然也能按照美术家的设计图样工作。
D.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就此叫开了。(我们x管银器上涂色料叫发蓝,大概是同样的理由)答案:A。B分号为逗号。C“山水”、“花鸟”、“人物”中间不能用顿号,省略号和“等等”不能同时使用。D句号放在后括号的后面。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A.且不说自在画怎么工整细致,图案画怎么生动美妙,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是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费尽心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B.由于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C.只要几分钟工夫,提起铁架子来,就看见铜胎全体通红,红得发亮,像烧得正旺的煤。D.起瓜楞的花瓶就不能套在转轮上打磨,因为表面有高有低,洼下去的地方磨不着,那非纯用手工打磨才可。答案:C。A“工整细致”和“生动美妙”对调位置,否定有误,应为“没有一条不是”。B缺少主语,去掉“由于”。D“才”改为“不”,“非……不可”是固定结构。6.下列几个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①看来研磨色料的方法得讲求改良。②要是吸得不干净,就会影响制成品的光彩。③他们把那些硬片放在铁臼里捣碎研细,筛成细末应用。④细末里头不免掺和着铁臼上磨下来的铁屑,他们利用吸铁石除掉它。A.③②④①B.②①③④C.①④②③D.③④②①答案:D。●课后强化作业课内挖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x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岌浆里蘸一下,粘到铜胎上去。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他们能自由地在铜胎上粘成山水、花鸟、人物种种图画,当然也能按照美术家的设计图样工作。反正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随意驱遣,到处合适。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上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画的图案画,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1.文中画横线的“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掐丝”是一件非常精细的工作。2.上面x段文字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答案:下定义:x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打比方: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举例子:譬如粘一棵柳树吧。作比较: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3.文中加点的“制作方法”指的是什么?
答案:点蓝、烧蓝和打磨。(掐丝的目的就是为后面点蓝、烧蓝和打磨做基础,而这道工序恰恰从语段的前部分中可以概括出来。)4.依据上面文字,请分条概述出为什么“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 答案:①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有了界限,色料不至于溢出来。②借铜丝把铜胎表面分成小块,不让色料面积过宽,防止烧过以后冷却时胀裂。③铜胎表面被分成无数小块后,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禁得起外力,打磨时不至于破裂、剥落。●课外拓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宣德青花瓷①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宣德青花瓷器,在中国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明代与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被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典范。《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科悉精,青花最贵。”②宣德青花烧造数量也是空前的,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八年(1433),朝廷一次就下达了要景德镇烧造龙凤瓷器四x万三千五百件的任务,其中青花占大多数,由此可见其烧造规模、数量之大。产品不仅供宫廷之需,而且也作为商品大量行销海外,以及对国外入贡者的答赠,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③当时宣德皇帝和皇后对艺术品具有浓厚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手工艺术方面的发展,除了瓷器外,宣德朝的铜器、雕漆及织绣等,俱也成就辉煌。④宣德青花造型多种多样,富于变化。常见的有:盘(敞口、撇口、折沿、菱花口),碗(撇口、花口、墩式、鸡心式、合碗、卧足碗、十棱高足碗),瓶(梅瓶、玉壶春瓶、胆瓶、贯耳瓶、四方委角瓶、天球瓶),罐(蟋蟀罐、盖罐、出戟盖罐),花盆(海棠式花口盆、八棱花盆、四方花盆),壶(梨形壶、执壶、茶壶、僧帽壶),洗(花口洗、卧足洗、菱花式洗),砚滴,花浇,钵,盒,三足炉,八方烛台等。除此之外,当时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造型模仿西亚地区的金银器和陶器,如花浇、鱼篓尊、盘座、折沿盆等。整体风格是雄伟浑厚,庄重古朴,大件器皿增多,均为分段粘接而成,胎体厚,制作非常规整,比例协调,没有变形现象,大盘底足浅,足下部内敛。小件器物造型精致细巧,厚薄适度,具有典雅、秀美的艺术风采。
⑤胎体精密细腻,胎质洁白,大盘、大罐多是无釉细砂底,足边有火石红斑点。中小件器物是釉底。釉面肥厚滋润,光泽柔和不刺眼,多白中泛青,俗称“亮青釉”。有模仿橘皮纹,但没有开片,釉中气泡密集,大小不一。青花用料有进口、国产两种,往往是根据纹饰的不同而决定使用哪种钴料描绘哪个部位的纹饰。从宫中传世品来看,以进口料描绘为主。这种进口青料来自波斯,叫苏麻离青(亦称苏泥勃青),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与国产料不同的是,含铁量特别高,含锰量低,所以呈色深沉浓艳,有着自然晕散的艺术效果,料色熔融在釉中,出现银黑色结晶斑点,在一定光线下有锡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结晶,用手抚摸釉面凹凸不平,用这种青料描绘的纹饰具有中国画的水墨韵味,被视为无法模仿的特色。⑥宣德青花纹饰上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改变了元代青花层次繁密的布局风格及粗犷的画法,装饰上渐趋疏朗,规矩中富于变化,注重从自然界选取素材。植物纹有:缠枝莲、番莲、束莲、枇杷纹、牡丹花、菊花、栀子花、百合、灵芝、牵牛花、石榴、荔枝、海棠花、山茶花、宝相花、射干花、松竹梅、葡萄、瓜果、桃、西瓜等。最常见的是以茶花、菊花、牡丹、莲花组合描绘在一起。缠枝莲花在宣德青花瓷中也较为多见。描绘非常流畅,自由活泼,画法布局多样,讲究变化,显示了当时装饰艺术的高超。动物纹有:龙(团龙、海水龙、龙穿莲、龙穿花)、凤、鱼、麻雀、海兽、狮子等。宣德龙纹描绘在明代最富有生气,龙首威武昂扬,龙身舒展修长,矫健勇猛,体现宫廷龙纹的威慑感。人物纹,由于受青花原料易晕散的限制,烧造的不是很多。主要有:仕女、吹箫引凤、婴戏图。仕女常是和庭园楼阁组合描画在一起,如仕女游园、赏月、拜月等。海水纹在宣德青花中大量出现,也最为擅长,多是用作辅助纹饰,采用写实手法描绘,海水起伏翻腾,汹涌澎湃,有气势。另外梵文、藏文也开始出现于青花瓷器上。综观宣德青花纹饰,其取材范围广泛,绘画讲究气势壮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⑦宣德青花款识曾有满器身的说法,根据器物造型的不同,在口沿、耳、颈、碗心、足底、腹部均有书写。主要是以器物足内中心的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明宣德年制”居多。其次是四字款、横款,一般写在口沿及器物肩部,高足碗的款识一般是在碗心,多为双圈六字。字体结构布局都很规矩,字与字之间距离适中,模仿晋唐小楷的笔法,笔画粗细适中,笔法遒劲有力,字体清晰。已故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总结宣德款识,作有歌诀“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阳阴,横坚花四双单园,晋唐小楷最出群”。当时写篆书款极少,双圈往往有深浅,字体清晰,六字有的大小不一,起落笔处呈尖状,“大”字多撇短,捺长,“德”字“心”上无一横,此为宣德年款的鉴定要点。⑧名声显赫的宣德官窑青花,作为宫廷用瓷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被后人推崇。自明成化朝开始到晚清民国均大量仿制,最为成功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二朝,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不仔细对照辨别,极易混淆。(选自《文史知识》,有删改)5.以下不属于作者认为宣德青花是“中国青花瓷器的典范”的一项是()A.宣德青花烧造的数量空前,朝廷曾一次就下达了烧造龙凤瓷器四x万三千五百件的任务。B.宣德青花造型多种多样,富于变化,具有雄伟浑厚、庄重古朴、典雅秀美的艺术风采。C.宫中传世品有青花釉色,呈色深沉浓艳,有着自然晕散的艺术效果,描绘的纹饰具有中国画的水墨韵味。D.宣德青花装饰疏朗,规矩中富于变化,取材广泛,绘画气势壮阔。
答案:A。青花瓷器的典范是从其艺术水平的角度上讲的,见第①段全段和第④、⑤、⑥段的末句。6.对第⑦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宣德青花的款识,根据器物造型的不同,分别在口沿、耳、颈、碗心、足底、腹部等处。B.宣德青花的款识,主要模仿晋唐小楷笔法,笔法遒劲有力。C.宣德青花也有少量篆书款识,双圈往往有深浅,字体清晰。D.鉴定宣德年款篆书款的要点是“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小楷,其大小不一,起落笔处呈尖状,“大”字撇短捺长,“德”字“心”上无一横。答案:D。原文说明的是六字篆书,“有的大小不一”,“‘大’字多撇短,捺长”。7.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一词在英语中用“China”表示,可能就是因为宣德青花瓷器奠定了中国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B.元代青花的特点是布局风格层次繁密,画法粗犷,装饰上不疏朗,规矩而少变化。C.宣德青花如果不用进口青料,就不会成为我国瓷器的名品之一。D.海水纹在宣德青花中大量出现,是明政府扩大其在海外的政治影响,与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体现。答案:C。见第⑤段,原文说传世品有两种用料,以进口料为主,但并没有说全部用进口料,可见还是有些国产料成为名品的。8.在文中,作者认为宣德青花得到极大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回答。答:解析:文章的第③、④、⑤段主要叙述宣德青花发展的情况,从这三段文字中可筛选出有关表示原因的信息,“当时宣德皇帝和皇后对艺术品……发展”“当时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进口青料来自波斯”等。把这些信息整理归纳,即可作为答案。答案:(参考)①当时的宣德皇帝和皇后对艺术品具有浓厚的兴趣;②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西亚地区文化的影响;③从波斯进口的青料的使用。9.结合文意,回答下面问题。
(1)宣德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的原因有哪些?答:(2)宣德青花瓷器纹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答: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第(1)题,可从文章的第①、②段中寻找答案,即“烧制技术”“烧制数量”两个原因。第(2)题,可从文章第⑥段中寻找相关信息,本段结构是总分式,所以具体表现容易在文中找到。答案:(参考):(1)原因有:①明代青花瓷器的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②宣德青花瓷的烧制数量是空前的。(2)纹饰特点具体表现:①注重从自然界选取素材;②描绘非常流畅、自由活泼,画法布局多样,讲究变化。10.(x·x卷)(1)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3个,分别填入句子空格中。既然不管尽管无论既而因而然而①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②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③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2)将下面的3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①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②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③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答案:(1)①尽管②既然③因而(2)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x.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使语意连贯。我们不希求风平浪静,风平浪静造就不了优秀的水手;我们不惧怕路途崎岖,路途崎岖能检验长征者的毅力;我们不希求轻易获得,;我们不惧怕困难挫折,。新时代的我们应有不俗的志气。答案:轻易获得打造不出坚毅的品质困难挫折能磨炼顽强者的意志
x.按照合理的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①桐木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在国际市场上受欢迎。②泡桐木材优点很多。③不论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文教用品、工艺美术方面,还是在日常生活等方面,都被广泛应用。④由于泡桐导音性能好,我国自古就用桐木做乐器,故有琴桐之称。⑤它木质轻、易加工,纹理鲜明美观,不易翘裂变形,不易燃烧,绝缘和导音性能好,还具有隔潮、耐腐、易干燥等优点。⑥近年泡桐木还被用作车船上的装板、航空包装箱,并作为胶合板、贴面板和各种模型的制作材料。答:答案:②⑤③④⑥①。本段说明对象是泡桐木材,故②句应为总起句,接下来按“优点——用途——现状”的顺序排列即可。第2课时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画语导入仰望浩瀚太空,我们总是充满了期冀和幻想,而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那片辽阔而又枯黄的土地,却更多的是漠视和冷落。其实,一个成熟的x,懂得审美的x,最能知道珍惜平常的美,尊重普通人,尊重普通的乡土物种,这便是尊重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真实内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字词梳理】1.正音船坞()栈()桥田埂()祼()露栖()居繁衍()渲()染稍()息搀()杂湮()没气氛()参与()椽()子歧江()
答案:wù,zhàn,ɡěnɡ,luǒ,qī,yǎn,xuàn,shào,chān,yān,fēn,yù,chuán,qí2.辨音称道()祼露()遗()憾折射()称职()露马脚()遗之千金()折本()折腾()答案:chēnɡ,chèn;lù,lòu;yí,wèi;zhé,shé,zhē3.辨形脚(huái)破(zhàn)良不齐(yǒu)泽(zhǎo)露(luǒ)积(diàn)惑(yòu)书(zhào)临(bīn)赞(yù)繁(pín)写(ténɡ)答案:踝,裸;绽,淀;莠,诱;沼,诏;濒,频;誉,誊【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船坞:停泊、修理或制造船只的地方。渲染:①国画的一种画法。②比喻夸大地形容。异曲同工:异曲,不同的曲调。工,工巧。曲调虽然不同,但却同样工巧精妙。比喻作品不同,但同样出色。也引申为做法不同,但收效一样。积淀:①积累沉淀。②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2.词义辨析
栖身栖息“栖身”指暂时地居住,如:她被儿媳撵出家门后无处栖身。“栖息”多指鸟类的停留、休息,如:那棵树上栖息着一只云雀。淹没湮没“淹没”指大水等漫过、盖过,如:河里涨水,小桥都淹没了。“湮没”指名声等被埋没,如:在上个十年曾风光一时的他,如今可谓湮没无闻。视若无睹熟视无睹两者都指看见了如同没看见,对事物漠不关心,但“熟视无睹”强调经常看见,如:毫无同情心的他竟然对那个可怜的乞丐视若无睹,从他面前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这次突发的火灾背后其实是有它的必然性的,就是因为经理对早就暴露出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才酿成了今天的惨剧。迷漫弥漫相同点:都表示充满的意思。不同点:“迷漫”指漫天遍地,茫茫一片,看不分明,如“大雾迷漫”。“弥漫”指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侦查侦察“侦查”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而进行的活动。如:经过公安部门的大力侦查,查获了这伙犯罪分子的大量犯罪事实。“侦察”指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如:经过解放军的侦察,摸清了这支国民党部队的动向。【资料园地】1.走近作者俞孔坚,x金华人,1963年生。1987年获x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5年,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主攻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1993~1995年任哈佛大学教员,1995~1997年任美国SWA集团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现为x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x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x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首席设计师。2.写作背景x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始建于50年代初,止于90年代后期,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大炼钢铁到文化大革命再到改革开放的所有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段岁月也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最艰辛而富有意义的一段历程。粤中造船厂在鼎盛时期,曾是中山人最为骄傲的国有企业,到1992
年随着珠江三角洲公路系统的逐渐发达,船只作为运输和交通工具日益丧失其原有的重要性,90年代后期,船厂不得不解散。市政府决定把船厂旧址改建成公园。不容置疑,这里凝结了中山人太多的悲喜记忆,市政府希望,在成为市民休闲中心的同时,新的设计应该满足三个功能:其一,经济方面应该成为提升周边地价的保证;其二,文化方面应该成为历史的记载;其三,丰富城市资源方面应该成为一个旅游的亮点。香港和法国设计师先后做出方案,但因缺乏深厚的文化和情感内涵,设计风格和思想都不能令人满意。后来,市政府请来了x大学教授俞孔坚博士和他领导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俞教授曾为中山市x市规划做过专题研究,对中山市水系、绿地系统等有深入的了解,在他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了对歧江公园的设计。这一设计2002年10月获全美景观设计年度荣誉奖。这是本领域国际最高奖项之一,也是中国人和中国项目首次获得此奖。【技巧借鉴】(1)多用分类、举例来分析说明问题,结构严谨。用分类、举例来分析说明问题,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文章x部分从场地的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并就每一方面矛盾进行分析。x部分对设计内容的理解也沿用这一方式。(2)语言通俗易懂。多用引号表示特定含义,通俗易懂。如“相对于中国任何一个大型国企来说,都不算大,但对中山市这样一个小城市的居民来说,曾经是一个值得自豪而令人向往的‘单位’”。“单位”加引号,表示特别强调。(3)结构采用小标题形式,条理清楚。本文采用小标题形式,层次十分清晰,五个部分之间相互照应、互为补充,在层层阐发中清晰地表现出超越传统的思想和行动。【图解文本】
●合作探究1.文本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探究本文是著名景观设计师俞孔坚教授在设计x中山市歧江公园时的一篇手记,文章详细地分析了市场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全新的设计理念,用公园景观来体现历史的记载,表现足下的文化,表现野草之美,做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培养了人们的环境伦理观念,同时也指出设计中存在的几点遗憾。2.x部分“理解场地”分为三个标题来说明,每一小标题下为什么又用“挑战”和“解决之道”来分说呢?探究粤中造船厂是一座已经废弃的工厂,它有许多可以利用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因此,作者在设计前对自然条件考察时,讲解了一些在设计时的思考,所以他分别用了“挑战”和“解决之道”为题,便于对所要介绍的事物作准确的说明。表明从问题入手,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行文思路。3.从本文可以看出作者的“足下的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作者又是怎样从三大诱惑中摆脱出来的?探究足下文化,按作者所说就是:“本设计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日常文化,作为生活和城市的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的历史文化;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基于此设计师产生了一种理解,一种对人与自我的理解,一种对文化与传统的理解,从通常的设计思路诱惑中摆脱出来,就是既对传统的设计予以借鉴,又展现了歧江公园地方文化之美。4.从本文可以看出作者所说的“野草之美”的内涵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设计理念?探究
“野草之美”的内涵是:本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野草是美的,因为它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新的环境伦理则在更理性的层面上告诉人们,乡土野草是值得尊重和爱惜的,它们之于人类和非人类的价值绝不亚于红皮书上的一类或二类保护植物。在每天都有物种在地球上消失的今天,在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日益园艺化的今天,乡土物种的意义甚至比来之于异域或园艺场的奇花异木重要得多。这里体现了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之一:显露自然。景观是一种显露生态的语言,设计者应该通过自己的设计,让居民看到枝叶在摇动时感到自然风的存在;又能从自然的叶枯叶荣之中,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让人们在品味自然中享受生活的美好的设计理念。5.读了《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你最欣赏设计师对公园哪一部分的设计?说说你的理由。思路提示一我最喜欢“歧江公园”的设计。歧江公园体现了设计师富于个性与创新的设计理念,在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中影响很大,设计师注意保留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注意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所以,他没有把原先造船厂完全推倒,而是通过设计对它进行艺术性的保留,使之成为人们文化记忆的坐标。在公园植被绿化上,设计师注意使用当地的乡土植物,用意也是很深的,这些都使歧江公园具有个性化的美。(言之成理即可)思路提示二我最欣赏设计师透出的丰富的人文、艺术内涵以及生动的文化气息。著名生态学家海森堡说:“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有史以来x次既没有伙伴也没有对手,需要面对的只是自己。”每一个人只要扪心自问,大概都能看得到自己的同流合污。“受难的自然”可以归咎于人类的进步。因此,要想减少自然的灾害,首先必须提高我们人类自身的道德素养。不仅包括青少年,还包括其他所有的人,正如吴良镛院士提出的“全民建筑学”一样,景观同样也是属于“全民”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山歧江公园之美也必将成为文学经典,必将给新的年轻一代留下更深的“烙印”。●文苑小憩霞光灿烂,赏读经典书卷——感悟【含英咀华】
暴发户加封建帝王式x市景观成为当今城市化妆运动的主角。一向被奉为国粹的封建士大夫园林却成为中国五千年封建意识形态的最终庇护所,挥之不去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与横行于中国城市的化妆运动相杂交,再交配西方巴洛克的腐朽基因,附会以古罗马废墟和圆明园废墟的亡灵,生出了一个个中国当代城市景观的怪胎……城市中我们看到很多现代的建筑,甚至我们看到的央视大楼、大剧院也是现代形式,但是它们绝不是现代建筑的本质,它们没有现代建筑的精神,它们只有形式,哪怕是最现代的形式。一百个国家大剧院或一千个央视大楼这样看似“现代西方”的建筑,一万条“世纪大道”,十万个巴洛克式的“市政广场”,百万个以展示政绩为目的、移植堆砌大树而形成的“中央公园”,都只能使我们x市和景观离平民越来越远,离科学与民主越来越远,离现代化愈来愈远,离和谐的人际关系愈来愈远。——俞孔坚诗词中的花木之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其二)》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描写野草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汉武帝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曹丕《燕歌行》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美文欣赏】x园林叶圣陶一九五六年,同济大学出版陈从周教授编撰的《x园林》,园林的照片多达一百九十五张,全都是艺术的精品:这可以说是建筑界和摄影界的一个创举。我函购了这本图册,工作余闲翻开来看看,老觉得新鲜有味,看一回是一回愉快的享受。过了十八年,我开始与陈从周
教授相识,才知道他还擅长绘画。他赠我好多幅松竹兰菊,全是佳作,笔墨之间透出神韵。我曾经填一阕《洞仙歌》谢他,上阕专就他的《x园林》着笔,现在抄在这儿:“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园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这是说《x园林》使我回想到我的童年。x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x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x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x园林就不该错过。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x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x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x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x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x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游览x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x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x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x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x园林与x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而到花开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我还没有看见风光画报出版社的这册《x园林》,既承嘱我作序,我就简略地说说我所想到感到的。我想这一册的出版是陈从周教授《x园林》的继续,里边必然也有好些照片是可以与我的话互相印证的。赏析:本文是一篇介绍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语言很有特色,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首先,文章的结构层次十分严谨。总说和分说紧密配合,显示了语言的严密性。其次,文章在说明中融入了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写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分析原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达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另外,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文章还多次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如:将x园林与我国一般建筑比较,说明它不讲究对称的特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还表现在一些表示修饰、限制等词语的使用上,如,池沼“大多引用活水”,x园林“极少使用彩绘”。●课堂巩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裸露(lòu)栈桥(zhàn)沼气(zhǎo)栖居(qī)B.苦苡(yī)沉淀(diàn)脚踵(zhǒnɡ)湮没(yān)C.烟囱(cōnɡ)船坞(wù)钢筋(jīn)椽子(chuán)D.菖蒲(chānɡ)田埂(ɡěn)淤泥(yū)挑战(tiǎo)答案:C。A露lù,B苡yǐ,D埂ɡěnɡ。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结果,试验是卓有成效的,建成不到三个月的栈桥式护岸,基本实现了在湖水变化很大的状态下,仍然保持亲水性和生态性的目标。②梯田式种植台在不同时段完全或部分被水。③在每天都有物种在地球上的今天,在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日益园艺化的今天,乡土物种的意义甚至比来自于异域或园艺场的奇花异木重要得多。A.表明淹没消失B.标明湮没消逝C.表明淹没消逝D.标明淹没消失
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组是()A.粤中造船厂始建于1953年,终止于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到壮大再到消亡的短暂却又可歌可泣的历程。B.对于生长在山村的孩子来说,海边的风景真是巧夺天工。C.这些方格绿网在切割直线道路后,增强了空间的进深感,与中国传统园林的障景法异曲同工。D.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答案:B。巧夺天工:形容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海边的风景不是人工制成的,与语境不符。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场内遗留了不少造船厂房及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铁轨、变压器……等等。B.结构的,功能的,逻辑的“美”,使所有的机器似乎有一种“大师”般的设计气质。C.作为文物,它们都被认为毫无价值;作为废铁,它们论吨计价;作为景观,它们往往与现代普通人的审美期望相去甚远,大多不堪入目。D.本设计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日常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的历史文化,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答案:C。A.省略号和“等等”不能同时使用。B.前两个逗号改为顿号。D.句中的冒号改为破折号。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A.粤中造船厂近半个世纪的经历不但折射了整个中国这一阶段的悲壮经历,而且可作为城市记忆的一个重要部分。B.水利部门根据防洪要求提出拓宽水断面达20米,这意味着所有古榕将遭到了厄运,而
这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是不能接受的。C.在每天都有物种在地球上消失的今天,在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日益园艺化的今天,乡土物种的意义甚至比来自于异域或园艺场的奇花异木重要得多。D.人们通过增与减的设计,更艺术化地再现场地的故事,更戏剧化地讲述场所的精神,更诗化地揭示原址的生活和工作的情景。答案:C。A.语序不当。B.“将”和“了”前后矛盾。D.搭配不当。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原来鉴赏与研究之间。鉴赏是随意的评论与谈话,是心底的赞叹与直觉的评论;。如此说来,鉴赏者是一个观花的游人,研究者则是一个植物学家,。①有一个绝深绝崭的鸿沟②被一个绝深绝崭的鸿沟隔着③而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才是研究④研究则非有一种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不可⑤鉴赏者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研究者却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⑥鉴赏者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研究者却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A.②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①④⑥答案:D。因为有“之间”,选①不选②;根据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选④不选③;根据第2句和第3句开头,选⑥不选⑤。7.下面对课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一文说明的对象既与科学有关,又与艺术有关,是科学与美的结合。B.本文是一篇复杂的说明文。但思路清楚,作者都是采用“面对的是什么问题,是如何思考的,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结构来布局谋篇的,因此文章杂而不乱。
C.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文字有情趣,增加了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同时也总在表明理解文化与理解自然这两部分内容是文章的主体,虽着墨不多,但这却体现了设计师的独特理论。它是富有个性化设计的前提。D.文表现的是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和因为平常而将逝去的文化的设计理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厚今薄古的思想。答案:D。“厚今薄古”错。●课后强化作业课内挖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理解自然人们在追求“美”,一个同样抽象的概念。我们习惯于追求园艺之美、几何之美,或古典式的小桥流水之诗情画意。这些美,作为设计师的追求也都无可厚非。而本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儿童时代以放牛为业,每天最大的心愿是给牛找到丰盛的野草。当在林中、溪边、田埂之上看到青翠鲜嫩的野草,便有获得大发现的激动。这种激动源于对牛的心爱,因此也期待田里长野草而非庄稼。由此也想到美的本源,特别是对园艺美的反思:野草是美的,因为它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新的环境伦理则在更理性的层面上告诉人们,乡土野草是值得尊重和爱惜的,它们之于人类和非人类的价值绝不亚于红皮书上的一类或二类保护植物。在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今天,在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日益园艺化的今天,乡土物种的意义甚至比来自于异域或园艺场的奇花异木重要得多。然而并没有多少城市居民有儿童时代放牛的经历,也没有多少公园的造访者懂得环境伦理,所以,野草之美往往被埋没。景观设计师的责任是通过对自然的设计向人们展示野草之美的特质。在本公园的设计中,大量使用了乡土野草,包括用于湖岸绿化的挺水植物,各类茅草。在与几何路网和机器的对比中,白茅、象草和莎草成为营造公园历史与工业气氛的主要材料之一。野草不自美,因人、因设计而来。本设计的理念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用水生、湿生、旱生乡土植物——那些被人们践踏、鄙视的野草,来传达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以此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培育环境伦理。1.将画横线处的词语“反思”换成“反省”好不好?为什么?答:
答案:不好。因为“反思”的意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而“反省”的意思是回想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不符合文意。2.根据语境,你认为“新的环境伦理”的内涵是什么?答:答案:对自然的尊重,对自然美的展现。3.文中“野草之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答:答案: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4.文中叙述“儿童时代放牛时”的经历与想法有什么作用?答:答案:写出孩子对乡土野草的热爱,表现了人性之真的设计理念。●课外拓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建筑的阅读(节录)张抗抗①对于大多数文学家来说,建筑也许常常被作为书来阅读。大的宏伟如《巴黎圣母院》,小的精巧若《醉翁亭记》。读到精彩之处,读到忘形之时,就有批注。文学家“批”建筑物,便诞生了《阿房宫赋》《滕王阁序》《x楼记》等等传世名篇。于是建筑与文学浑然一体,一并交与读者,阅读由此继续。文学家阅读建筑,在心理和行为上形成与文学的同构。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阅读中,我们发现建筑与文学某些相同的或是类似的规律,即使我们还读出了许多不同,但我们已经懂得,建筑与文学拥有一个何等丰富、天然的“共享空间”。
②建筑与文学的构思——③我们走进香山饭店。欣赏它赞美它与山林自然和谐、相得益彰的完美构思。当建筑师面对香山脚下这块尚是空白的山坡时,他的头脑在瞬间所涌现的建筑构思,便已奠定了日后这座建筑物的价值。贝聿铭先生曾说自己是一个“因地制宜”派。我理解其意在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体现出功能的需求,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恰如文学作品的构思,其实,取决于那个说故事的人真正想要说出“这一个”故事而不是“那一个”故事。即使是现代主义文学所强化到极致的“有意味的形式”,形式仍然与“意味”完全分解。区别只是在于,当一个新的构思形成的时候,它实际已完成了意味的能指。④建筑与文学的想象——⑤建筑师和文学家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和右眼,眺望遥远的澳洲美丽的悉尼歌剧院,我们在大师宏伟而奇特的想象面前叹为观止。那被大洋洲湛蓝色的海水映衬着的白色屋顶,如蓝天上悠悠驶过的白帆,或是扇动着翅膀掠过长空的白色巨鸟,激发起我们无尽的想象。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因着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会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因着建筑师飘忽无涯的想象,才会产生像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文学家,为人类和历史文化遗产留下了灿烂的宏篇巨著,填补了人在世俗而庸碌的生活中精神之空白,而在创造过程中每一处惊人之笔,每一线灵感的闪现,均被“想象”的翅膀所牵引所蛊惑,“想象”应是灵感之母。⑥建筑与文学的语言——⑦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炽热还是冷静,都在倾诉着作家的内心情感。一座建筑,同样也用它特殊的方式在表达着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倾诉和表达都需要语言,如果说文学语言已有通常的定义,那么建筑语言究竟是什么?⑧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的矗立,象征着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胜利。世界都市的一座巨型建筑,x次使用了全部的钢铁作为建筑材料。在这里,钢铁首先组成了表达所需的最基本的“词汇”,但词汇并不等于语言。词汇必须加以组合、结构并赋予表达的内容以后,才形成语言。也许一千位建筑师同时使用钢铁作为“词汇”,但却会产生一千种不同的语言。埃菲尔铁塔雄壮的底座,如同千万条钢筋铁骨的胳膊交叉缠绕而成的塔身,以及在风中微微晃动的塔顶那种可以俯瞰全城的高度,都在炫耀着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埃菲尔铁塔所蕴涵的建筑语言,便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成为一种“表现”的典范。⑨黄土作为词汇时,黄土即是黄土。黄土中砌出了窑洞,窑洞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青砖筑成的长城,长城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青砖砌成炮台,炮台表达着顽强。然而建筑的语言将超越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另一种方式。5.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与文学相同或类似的规律,其内容分别是:(1)构思:。(2)想象:。(3)语言:。
答案:(1)构思: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为内容服务,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2)想象:创造需要灵感,灵感来自想象。(3)语言:都要倾诉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6.第⑤段中说“建筑师和文学家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和右眼”“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根据文意,分别说明这两个比喻在文中的含义。(1)建筑师和文学家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和右眼。答:(2)“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答:答案:(1)建筑与文学有相当多的共同特点。(2)想象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最重要的因素。7.本文认为“埃菲尔铁塔”和“长城”语言内涵分别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请你再举一种建筑,并解读一下它的语言。(1)埃菲尔铁塔:。(2)长城:。(3):答案:(1)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2)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3)略。说明:最好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金字塔、哥特式建筑。8.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什么是建筑的语言”。答:。答案:建筑的语言是指将各种建筑材料加以组合、结构并赋予其某种思想的方式(工具等)。
9.x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的典范,很符合“诗意的栖居”这个设计理念。综合下列有关资料,从中你能看出x园林在布局上有什么特点?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材料一拙政园池水面积占l/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材料二网狮园以池水为中心,水面聚而不分,池周亭阁造型秀丽,石板曲桥,低矮贴水,微微拱露。环池一周叠筑黄石假山,高下参差,曲折多变,使池面有水广波延和源头不尽之意。材料三环秀山庄,假山座座,池水湾湾,独出心裁,另辟蹊径,两者配合,佳景层出不穷。望全园,山重水复,峥嵘雄伟;入其境,移步换景,变化万端。材料四怡园池水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及建筑。中部水面聚集,东西两端狭长并建曲桥、水门,以示池水回环、涓涓不尽之意。池北假山,全用优美湖石堆叠,山虽不高而有峰峦洞谷,与树木山亭相映。材料五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林北面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极富山岛水乡诗意。答:答案:x园林在布局上大都依水造景,将小桥、楼阁、亭台轩榭、花草树木、假山等融为一体,相映成趣,美丽如画,从而使佳景层出不穷,突出x水乡的特点。10.以“我的校园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如果要求你以时间为顺序组织材料,你打算用拟小标题的方式来行文,请拟3~4个小标题来展示你的行文思路。答:答案:示例:齐整的早操激情的课堂安静的午睡零点的灯光x.(x·x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5个字)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答案:①以人为本②生态和谐③空间舒适④生活节能x.(201l·x综合测试二)根据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概括“西关大屋”的建筑特点。要求:①每点内容后用分号标示;②连标点符号在内不超过60个字。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x西关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民居建筑。大屋外墙用水磨青砖砌建。门廊是西关大屋的最大特色,它由矮脚吊扇门、趟栊和硬木大门组成。临街为矮脚吊扇门;矮门之后是趟栊,由13~15条直径为八厘米的圆木横架而成;趟栊之后是厚约八厘米的大门,用料多为坚实的坤甸或樟木。过了门廊,正中依次为门厅、轿厅、正厅、头房、二厅、二房,厅与厅之间有小天井分隔。厅堂左右两侧是由两条挂廊隔开的书房、客房等。大屋厅房的这一布局,是典型的三间两廊、左右对称结构。大屋两侧还各有一条青云巷,用以通风、采光、排水等。西关大屋是x传统建筑的瑰宝。答:答案:水磨青砖砌墙;矮脚吊扇门、趟栊和硬木大门组成门廊;小天井隔成三间两廊、左右对称的布局;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专题一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分数:160分)第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琐屑(xiè)晤(wù)面槲(hú)寄生裸露(lù)B.龟(cūn)裂红缯(zēnɡ)核苷(ɡān)酸紫绡(xiāo)C.醴酪(luò)绛(jiànɡ)囊衍(qiǎn)生物萌蘖(niè)D.狭隘(ài)蝰(kuí)蛇蚕(tán)豆病酋(qiú)长
答案:A。B龟jūn裂;C醴酪lào,衍yǎn生物;D蚕cán豆病。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B.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流连忘返。C.黄秋园先生身后画名如日中天,谁能想象他生前在画坛默默无闻,只是南昌市银行的一位普通职工呢?D.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是完全不可能的。答案:C。A.“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此处望文生义;B.“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多指人工创作的;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3.(x·x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D.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答案:B。A.语序不当,应将“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改为“切实保障并不断改善民生”,将“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提到“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前;C.“靠的是……”和“靠……取得的”句式杂糅;D.“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4.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5个字。(4分)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极小。
答案:①海区特点②地质构造③历史记载5.下面是伦敦x年奥运会会徽。这个会徽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答案:①会徽整体图案由“x”抽象而成,形似两个拥抱的人形,两人的头部分别标记了会议的地点“London”和会议的性质“奥林匹克”,可以解读为伦敦拥抱奥运,拥抱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②图案整体外观有动漫色彩,极具现代观念的动态意识,体现了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伦敦同世界共同发展的精神。③舍弃x元素,采用无国界、无x分别的世界文化元素,体现了团结、和平、进步的奥运精神、人文精神。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两畿及x、x、x民饥,有诏振恤,所司俟勘覆。世忠极言其弊,因条上兴水利、复常平①二事,多施行。已,请恤建文朝殉难诸臣②,乞赐爵谥,崇庙食,且录其子孙,复其族属,为忠义劝。章下礼官,寝不行。尚书王恕被讦求去,上疏请留之。大同总兵官神英、副总兵赵昶等,因马市令家人以违禁彩缯易马,番人因阑入私易铁器。既出塞,复潜兵掠蔚州,陷马营,转剽中东二路。英等拥兵不救,镇守中官孙振又不以实闻。十一年,事发,世忠往勘。上疏备陈大同边备废弛、士卒困苦之状。因极言英等贪利畏敌,荡无法度。英落职,振召还,昶及参将李屿等俱逮问。
寇犯延绥、大同,世忠言:“国初设七x卫,军士不下百万。近军政日坏,精卒不能得一二万人。此兵足忧也。太仓之储,本以备军。近支费日广,移用日多。倘兴师十万,犒赐无所取给。此食足忧也。正统己巳之变尚有石亨、杨洪,迩所用赵昶、刘淮之属,先后皆败。今王玺、马异又以失事告。此将帅足忧也。国家多事,大臣有以镇之。迩者忠正多斥,贪庸获存。既鲜匡济之才,又昧去就之节,安能慑强敌壮国势乎?此任人足忧也。政多舛乖,民日咨怨。京军敝力役,京民苦催科,畿甸觊恩尤切。顾使不乐其生至此,临难谁与死守?此民心足忧也。天变屡征,火患频发。x地震压万余家,大同马灾踣二千匹。此天意足忧也。”正德四年闰九月,召为光禄少卿,旋改尚宝司卿。其年冬,与通政丛兰等出理边屯,世忠往蓟州。明年奏言:“占种盗卖,积弊已久。若一一究问,恐人情不安,请量为处分。”从之。刘瑾败,言官劾其尝请清核屯田,助瑾为虐。世忠故方鲠,朝议宽之,得免。再迁大理少卿。八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寇在河套,逐之失利,乃引疾归。(选自《明史·列传xx》,有删改)【注】①常平:官方粮仓。②建文朝殉难诸臣:建文四年,朱棣夺位,改号永乐,建文朝部分遗臣自杀殉难。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诏振恤,所司俟勘覆俟:等待B.复其族属,为忠义劝劝:劝说C.番人因阑入私易铁器易:交换D.镇守中官孙振又不以实闻闻:报告答案:B。劝:劝勉,鼓励。7.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吴世忠为他人着想的一组是()(3分)①请恤建文朝殉难诸臣,乞赐爵谥,崇庙食②上疏备陈大同边备废弛、士卒困苦之状③因极言英等贪利畏敌,荡无法度④x地震压万余家,大同马灾踣二千匹⑤明年奏言:“占种盗卖,积弊已久。若一一究问,恐人情不安,请量为处分。”⑥刘瑾败,言官劾其尝请清核屯田,助瑾为虐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⑤D.②⑤⑥
答案:C。③不是直接表现,④为了说明“天意足忧”,⑥为下句“得免”衬笔。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两畿及x、x、x发生饥荒时,吴世忠主张兴修水利、恢复官仓,以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措施大多得到施行。B.吴世忠将神英等官员拥兵不救蔚州的实情上奏皇帝,皇帝认为神英等人贪图私利畏惧敌人,放纵自我无视法令制度,将他们一一逮捕。C.吴世忠认为当朝在“兵、食、将帅、任人、民心”等方面都存在忧患,而且天象变化,灾难频发,实在令人担心。D.吴世忠为官多有建树,虽因刘瑾事件遭弹劾,但因一向正直被朝廷宽免。后在河套之战中失利,于是托病归乡。答案:B。参见x段最后两句,吴世忠上奏极言神英等人贪图私利畏惧敌人,放纵自我无视法令制度,皇帝让他们各得其“罚”。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尚书王恕被讦求去,上疏请留之。译文:(2)迩者忠正多斥,贪庸获存。译文:(3)既鲜匡济之才,又昧去就之节,安能慑强敌壮国势乎?译文:
答案:(1)尚书王恕被人弹劾请求辞职,(吴世忠)上书请求(皇帝)挽留他。(2)近来忠心正直的人多被斥退,贪婪平庸的人却得以留用。(3)既少有匡时济世的人才,又不明白取舍人才的标准,怎么能够震慑强敌壮大国势呢?【参考译文】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官兵科给事中。两京地区及x、x、x百姓饥荒,皇帝下诏赈济抚恤,有关部门等待勘查核实。吴世忠极言其弊,于是条列上奏兴修水利、恢复官仓二事,多被施行。不久,请求抚恤建文朝殉难众臣,请求赐爵位谥号,立庙祭祀以示尊崇,并且录用他们的子孙,恢复他们的族属,以鼓励忠义。奏章下发礼官,被停止不施行。尚书王恕被人弹劾请求辞职,(吴世忠)上书请求(皇帝)挽留他。大同总兵官神英、副总兵赵昶等,通过马市令家人用违禁彩缯换马,番人因此混入境内私换铁器。已经出塞,又秘密派军队抢掠蔚州,攻陷马营,转而剽掠中东二路。神英等掌握军队不救援,镇守中官孙振又不按实际情况上报。十一年,事情被揭发,吴世忠前往审查。上奏章详细陈述大同边备废弛、士卒困苦的情况。于是极言神英等人贪利畏敌,完全没有法度。神英被削职,孙振被召回,赵昶及参将李屿等都被逮捕审问。敌寇侵犯延绥、大同,吴世忠说:“开国之初设七x卫,军士不下一百万。近来军政日益败坏,精兵不到一二万人。如此之军队值得忧虑。太仓的储备,本来是准备军需的。近来支出费用日益增加,挪用日益增多。倘若发兵十万,犒劳赏赐无处取以供给。如此之粮食值得忧虑。正统己巳之变时还有石亨、杨洪,近来所任用的赵昶、刘淮之辈,先后都战败。现在王玺、马异又因战斗失败被控告。如此之将帅值得忧虑。国家多事,有赖大臣镇抚。近来忠心正直的人多被斥退,贪婪平庸的人却得以留用。既少有匡时济世的人才,又不明白取舍人才的标准,怎么能够震慑强敌壮大国势呢?如此之任人值得忧虑。政事多错乱,百姓日益嗟叹怨恨。京城的军队疲惫于工程劳役,京城人民苦于催收赋税,京城郊区希望得到皇恩更加急切。然而使他们生活得如此不快乐,临难时谁来死守?如此之民心值得忧虑。天变多次应验,火患频繁发生。x地震压坏万余人家,大同马灾倒毙二千匹。如此之天意值得忧虑。”正德四年闰九月,(吴世忠被)征召为光禄少卿,不久改任尚宝司卿。这年冬,与通政丛兰等出京治理边防屯军,吴世忠前往蓟州。x年上奏说:“占地耕种盗卖,积下的弊端已久。如果一一追究查问,恐怕人心不安,请酌情处置。”皇上依从了他的建议。刘瑾事败,谏官弹劾吴世忠曾请求清核屯田,帮助刘瑾干坏事。吴世忠本来方正耿直,朝廷讨论宽恕他,得以免除罪罚。再次晋升大理少卿。八年,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敌寇在河套,吴世忠追击失利,于是称病辞职回乡。三、古诗文鉴赏(10分)10.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相思李煜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1)词中“相思枫叶丹”与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写了枫叶,两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5分)答:(2)词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对表现主题有哪些作用?(5分)答:答案:(1)前者通过“枫叶丹”来写秋之深,从而表现相思之愁苦;后者用春天的“二月花”来比枫叶,一扫常见的凄凉暗淡,透露出欣喜昂扬之情。(2)点明时令是秋季,从花开到花落的时间长,说明相思之久;用“残”字渲染萧瑟冷清的气氛,衬托愁苦的心情。四、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空1分)x.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2)盈盈荷瓣风前落,。(3)罗浮山下四时春,。,。答案:(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片片桃花雨后娇(3)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x~15题。塔上的树易允武
乘船而行,每每靠近城镇,常常能发现一座塔。眼下泛舟武水到沈从文故乡凤凰去,果然看见有座古塔突兀于小镇高坡之上。那塔顶上长着一棵硕壮的树,正面看像一团绿色的云,侧面看像老人的头。船泊码头,便要去细看这幅山水泼墨。它是一座七层古塔,显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孤寂的风铃,但已哑然失声。惟有被香烛熏烤得髹黑的塔门及残存于地缝里的灰烬,才表明也还有人来此祭祀。因此我想,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凝固了的历史故事罢了。在湘西山区,这样的故事也还多着呢。然而我执意要弄清楚那塔上的树为什么如此蓊郁如盖,它如何得以生存。于是,便匍匐着攀援石梯而上。塔内盘道狭窄,因为空气潮湿石壁布满青苔的缘故,为防止滑倒,爬至x层即不敢再贸然上去了。好在这一层有四个拱门可供旅人瞭望,且石板清凉,所以趁着休憩之机欲和古塔作无声的沟通。这时有阵阵江风吹来。冥冥之中,但听见塔内塔外响动众多鸟雀的鸣叫。那生灵的叫唤涌动着,如潮汐此起彼伏。塔外叽叽喳喳的叫声显得分外急促,充满焦虑之情。我起初只是诧异,后来才理解到,原来那些飞鸟似乎发现我骚扰了它们的地盘,急欲驱逐我这个不速之客。我甚至感觉盘旋于塔外的鸟雀全部都死劲地扇动翅膀向我扑将而来,呼呼生风。其中竟然有几只勇猛者穿越空荡的拱门,俯冲于我的头顶之上。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充满灵性的飞鸟。就在我急欲逃遁而下时,忽然又听得塔的上面三层鸟类的聒噪一片慌乱,但音量比较微弱。仔细辨析,我想,那也许是栖息于塔内的幼鸟和昏老之雀盼求食物或乞望爱怜之鸣,其嘤嘤之声令人不胜恻然。想象它们渴求布施张大尖嘴或鼓动羽翼的艰难情状,我后悔不该爬上塔来寻幽探奇,侵犯了它们的家园,扰乱了鸟类家族的和平与宁静。鸟亦有情,它们的相互关心和对挑衅者的警觉,已从那塔外愤怒的拍翅和塔内的哀鸣体现出来。我本无心、无意,鸟类却感觉我有心、有意。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罪过罪过。我立马产生一种负疚感,在彻悟中摸索盘道退下塔去。这时,我才发现所有的磴石都积有多少不一的鸟粪,有些还粘连着羽毛。就在我缩着腿弓身下退时,无意中发现塔壁的缝隙里鼓冒一束树根,死死地嵌在青苔之中。再环顾四周,依然见着攀附于石壁上的根蔓,或精壮或瘦削,宛若蛇虬,相互缠在一起。有些树根还伸展绿莹莹的卷须,成为根上之根,亮晶晶的水珠挂在上面,塔内如闪着点点星光。我越是向下摸索,那须蔓越见庞杂。登塔时为一览顶端风景之快,不曾留意身边之奇,现在才觉得忽略的风景身边也有,可见人在进退时都万万马虎不得。果然,待我最后钻出塔门,那一丛丛裸露的根须全都展示于塔基周围。这是一幅多么不屈不挠、元气飞动的自然景象啊。围绕古塔转了一圈,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簇拥着,裹缠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石垒的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倘若没有众多的树根以其顽强之力护卫这座僵物,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瓦解坍塌于荒野了。
我为这一发现而感动。但是,当我在琢磨中复又抬起头时,仰望高耸于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翱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的心头更为之一亮。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予者。回首我在塔内的整个过程,正是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盘根错节的根蔓提供了必要的养分,使细小的根茎不断延伸。而且推而远之,这存活于塔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是仰仗何年何月何只鸟雀,就是那只玄冥之鸟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取大地的精华,于是又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依存,难割难舍,最终在天地之间顶托了一道秾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几乎要双手合十向这座古塔顶礼膜拜了。依依不舍告别这座不知名的古塔,我登船飘向凤凰。问船员,这塔上的树留下什么传说,他们也说不明白。或说树鸟连理,相倚相偎,像恩爱执著的夫妻,或说那塔是守护凤凰城的忠诚卫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为鸟的布施、树的精诚,塔的圆融而心怀崇敬。船员的说法虽极为简单,但给我的思索却很多,因为眼前之景道出了自然万物的亲切默契,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随顺自然,一切皆真,物我通融,宁静致远的生命画面。于是,我忽然觉得这塔,这树,这鸟,这山,这水,这舟,都留着沈从文笔下的万种风情。——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略有删节x.本文第2自然段中古塔的“老态龙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答案:①砖石斑驳;②塔角翘檐破损残缺;③风铃失声。为后文写塔、树、鸟和谐共生作铺垫。13.作者原本打算登到塔顶,为什么中途而返?(6分)答案:①因有青苔,防滑倒;②躲避鸟的袭击;③避免再扰乱鸟的和平与宁静。14.请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6分)答案:①借助传说,进一步领悟到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道理,升华了主题;②船员的话增添了浪漫色彩;③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④联想沈从文,首尾呼应。15.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若无必要,请说明理由。若有必要,请拟出新的题目。(6分)答案:无必要。理由:①以“塔上的树”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树是引起作者登塔和发现塔、树、鸟三者和谐相融的起因。有必要。
拟题示例:①塔·鸟·树②生命的互助(符合文章内容,有文采。)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说“异”詹克明你可以侧目异类,白眼异类,但绝不可小视异类。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晶莹美丽的珍珠,其中心不过是颗砂粒,正所谓“病蚌成珠”。降雨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为凝聚中心,倘若天空绝对干净,水汽再多也不会下雨,当然就没有植物和动物,更不可能有人类。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中心。异类的介入打破了无差异的均衡,“中心”应运而生,有序的体系得以形成。梁山好汉一百多,各怀绝技,谁肯服谁?倒是文武皆不出众的“异类”宋公明,凭着“呼保义”“及时雨”的名声坐了x把交椅。当液体加热到沸点之上,有时高出十几度还不沸腾,就成了过热状态。一旦过热液体受到扰动,瞬时大量汽化,极易发生爆炸。工业生产中为了避免出现“过热”,常将几粒多孔质的沸石投入高温液体。沸石不断释放的小气泡容纳了液体的饱和蒸气,鼓成大气泡腾出,借此平稳沸腾。过于纯粹的体系在形态转化时很可能出现滞后或过头,导致险象环生,异类的适时参与则可化险为夷。事物需要发展,体系必然转变,异类可以成为伟大转折的突破口。20世纪初,正是爱因斯坦在假设光速不变的基础上提出相对论,普朗克又提出量子论,才使物理学获得了大发展。正因为他们的异类观念,才使得物理学大大创新。不过,切勿强求“异类”,最应警惕那种哗众取宠的故作怪异,如父亲逼着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之类,就是渴求社会认可的假异类、真恶俗。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可见。打工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农村人与城里人衣饰的差异、口音的不同……都可以泾渭分明地用来划分同类与异类,更不要说大的方面了。不要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漫长的封建帝制,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国民性”。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首先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最起码要能容忍那些并不妨碍别人、又不违犯法律的异类行为。对于一个健全发展的体系,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以“病蚌成珠”的事例说明,砂粒在特定条件下成为事物的中心,可以创造美丽的结果。B.作者以天空中水汽凝成雨滴的事实说明,灰尘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
C.作者以过热现象中沸石的作用说明,在工业生产中有时需要异类的参与来化解体系突变的危险。D.作者列举父亲逼着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的事例,意在批评恶俗的假异类现象。答案:B。该项没有扣紧“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17.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6分)答:答案:排斥、打压,缺少起码的宽容。肯定具有积极意义和带来创新结果的异类,容忍无害的异类现象。18.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6分)答:答案:宇宙万物间普遍存在异类现象,所以是正常的;异类的存在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是必需的。七、写作(70分)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些家庭,父母叫孩子做事前总说:“请你……”从不下命令。孩子做完事,就说声“谢谢”。这些父母为什么如此尊重孩子呢?因为教育有一条规律:“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尊重产生尊重,鄙视产生鄙视。”杀人犯马加爵道出的杀人原因也和尊重不无关系:“多么苦楚多么贫苦多么艰辛的生活,我可以忍受。可当我的人格尊严被人糟蹋时,我的心滴血了……”你身边有没有类似上述情形的人或事?你又是怎样看待这类问题的?请以“尊重”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例文】尊重,永远的感情血浓于水的感情,不用甜言蜜语来维持,只需要相互之间的尊重。(一)泄密母亲的眼中藏满了猜疑,仿佛想从我眼神读出什么,茶几上放着一条黑色长裙。
“说,哪儿来的?”母亲的眼神仿佛告诉我,只要我一说谎她全都知道。“笔友送的。”“男的还是女的?”“他在信上说他是男的。”母亲的眼神中带着无法掩饰的愤怒,但她绝不会打骂人,即使在我这样一个女儿面前,她仍保持着一如往常的高雅。“你自己想清楚,你可玩不起。”我讨厌母亲这眼神,将这一切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眼神。愤怒使我失去了理智,轻柔的布料在我手中变成了两半,我回到房中,反锁上门,这才流下了忍了许久的眼泪。母亲呀!你为什么不尊重我?(二)冷战“吃饭了!”母亲在叫我。我走出房门,冷着脸吃着饭,什么味道我完全感觉不到,只是机械地动作着。吃完了,我起身走回房间,母亲似乎想说什么,但她什么也没说,不经意的一眼,我似乎看见她在用手擦着什么……冷战持续了一个星期。母亲呀!我多么渴求你的尊重!(三)融化我打开房门,外面放了一个方方的盒子。我惊呆了,里面是那条黑色长裙,还有一张卡片,上面有一行我再熟悉不过的字迹:原谅我。夜晚我抱着枕头来到了母亲的房间,我知道她没有睡,尽管在别人面前她总保持女强人的样子,但在夜晚,她会一个人看着父亲的照片流泪,我知道。我抱着她,什么都没说,但我似乎感觉心里什么东西裂了,变暖了……我明白,我们的心合在了一起……母亲呀,谢谢你的尊重!
只要我尊重她,她也尊重我,这份幸福,这份感情永远不变!对吧,母亲?第Ⅱ卷(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0~21题。(10分)太史公曰:《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节选自司马迁《史记》)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6处)。(6分)答案:《小雅》讥小己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21.(1)简要说明《大雅》《小雅》《诗》这三者的关系。(2分)答:(2)写出上段文字中“相如”的全名和朝代。(2分)答:答案:(1)《诗》中包括《大雅》《小雅》(或:《大雅》和《小雅》是《诗》的一部分)。(2)司马相如汉代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三国演义》中智慧的化身当属诸葛亮,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华容道义释曹操、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B.写王熙凤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其特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C.小说《风波》中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简单地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D.《边城》里的翠翠是一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聪明乖巧的少女。她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傩送远去,她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了对爱的执著。E.在《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终保住了大马林鱼,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出“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答案:A、E。A项,“华容道义释曹操”表现的是关羽的忠义;E项,大马林鱼没有被保住,保住的只是一副骨架。23.阅读《红楼梦》中“宝钗生日宴会”的一段文字,简要分析三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5分)晚散时,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着笑道:“倒像林姐姐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众人却都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宝钗:宝玉:湘云:答案:宝钗:“不肯”说,说明她善于自我把握,反映其城府很深。宝玉:“不敢”说,表明他体恤黛玉,关心黛玉。湘云:“笑道”,显示了她的率真爽直。24.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家》中觉新和梅爱情悲剧的主要内容。(5分)答:答案:觉新和梅青梅竹马,但梅的母亲在和觉新的继母周氏闹矛盾后拒婚。觉新屈从父意与瑞珏成婚。不久,梅出嫁、守寡、回娘家。军阀开战,梅来高家避难,与觉新重逢,两人都不能忘情。梅忧郁成疾,吐血而亡。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x·x卷)阅读下文,完成25~27题。为了改变我国科学研究原创能力薄弱的现状,近年来人们对原创文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原创文化是一个国家科学创造能力的基础和条件,它旨在追求卓越,激励人们既要焕发自己的创造力,也要努力吸纳前人的思想。原创文化提倡广泛交流、全面开放。正如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科学上的许多原创性成果都是在学者们的思想交流、观念碰撞中孕育产生的。萧伯纳说得好:两个人交换苹果,每人手里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交换思想,那么每人就同时拥有了两种思想。原创文化的精髓在于维护学术自由,这源于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由于科研工作的探索性特点,原创的东西一般在开始时不易被大家理解,如果没有学术自由,它们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就被扼杀了。当前,我国科学研究偏重于应用性研究,对基础性理论的探索重视不够;企业重技术手段的模仿应用,轻自主创新研发;科研机构追求论文论著的发表数量,轻问题本身的探究……这些事实,都说明我国科学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亟须改善,原创文化研究亟待加强。25.材料中提出的“原创文化”有哪些特点?(4分)答案:①追求卓越;②提倡广泛交流,全面开放;③维护学术自由。26.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所引费孝通的话的理解。(5分)答案:每个人(每种文明)都应该焕发自己的创造力,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每个人(每种文明)都要善于和别人(别种文明)交流思想,吸纳别人(别种文明)的优点和长处。不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有利于产生原创性成果,促进全人类科学大发展。27.你认为我国科学研究原创能力薄弱的原因有哪些?(6分)答案:①传统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②近代以来偏于模仿的思维惯性的影响。③急功近利思想的广为传播。④知识产权保护不够。⑤原创文化研究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