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3、明白这则寓言故事阐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准备:①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举手。在故事中学习,在故事里成长,从故事中有所收获。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2、齐读课题扁鹊治病。通过今天的学习要达成学习目标。 二、设疑读文,明确任务 1、学完第一课时,同学们的收获肯定很多。 谁来回答 神医扁鹊为谁治病?治病的结果呢? 2、设疑: 既然病人死了,作为医生,扁鹊应不应该承担责任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成 立一个调查小组。我自告奋勇任组长。行吗? 三、研读课文,阅读感悟 1、直奔主题,调查的重点扁鹊治病的经过。2、(出示调查记录表)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调查表中病情记录的填写。 诊断时间病情记录 一天病在皮肤 过了十来天 病在皮肉 十来天后 病在肠胃 从这三次的诊断记录上,你看出什么?(看来,病情在不断地发展,一次比一次严重。) (一)扁鹊劝说 过渡:于是,扁鹊是一再劝说蔡桓公治病。 咱们的调查指向扁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扁鹊劝说蔡桓 公治病的语言?用﹏勾画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投影相机出示扁鹊三次劝说的语言。 A.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B.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C.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1、请学生找到相关的语句。我们依次读一读这三次劝说,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1)病情越来越严重。 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越来越严重的病情表现出来? (2)你还发现了什么?扁鹊一次比一次担心,心里非常着急。 师小结:是呀,蔡桓公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加剧,扁鹊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前来拜见,因为他知道大王的病不及时医治的话随时就有生命的危险因为他知道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因为他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足见扁鹊医德高尚(板书)。2、小组练读、赛读扁鹊劝说的句子。 3、小组推选个别学生朗读。 评价:我听出来了,你越来越担心;你的劝说情真意切,如果我是蔡桓公一定会听你的了;你强调了这病的严重性,看来是非治不可了;你的劝说没有说服力,可不像一位名医。 (二)蔡桓公的反应 过渡:扁鹊情真意切,面对扁鹊的劝说,蔡桓公的反应如何呢?接下来,调查指向蔡桓公。 1、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句子,用勾画出来。 A、蔡桓公毫不在意地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B、蔡桓公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 C、蔡桓公听了满脸不高兴。 1、扁鹊再三劝说,蔡桓公却是一再拒绝,请你自己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神态、语言(第一次:不相信自以为是) (2)神态(第二次:不理睬固执己见) (3)神态(第三次:不高兴讳疾忌医) 2、自由练读,从读中体会蔡桓公的语言、神态和隐含的心理活动。 3、小组赛读。 (评价预设:真是龙颜大怒啊,蔡桓公火冒三丈了) (三)学生分角色朗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合作,通过朗读体会扁鹊与蔡桓公的心理活动。 老师读叙述部分,男生读蔡桓公,女生读扁鹊。 (孩子们的朗读已经再现了扁鹊治病的场景。) 四、深化主题,揭示寓意过渡: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到蔡桓公,立刻掉头就跑。作为医生,他是见死不救呢?还是他一开始就没有医治的良方,根本是个没本事的庸医呢? 1、下面我们齐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出示调查表)请各小组成员开展讨论,把调查表中治疗方案部分填写完整 2、 诊病时间诊断记录 治疗方案 一天 病在皮肤 热水敷烫 过了十来天 病在皮肉 针灸 十来天后 病在肠胃 服几剂汤药 又过了十几天 病在骨髓 无能为力 3、仔细观察病历的治疗方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对症下药、有药可治)扁鹊医术高明(板书)。 4、思考:
从皮肤病开始,明明是有药可治,最后连名医也无能为力,究竟是什么要了蔡桓公的命?(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讳疾忌医: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四、拓展想象,抒发感想 1、过渡:现在该是我们调查小组出结论的时候了。我们的调查分析证明:蔡桓公的死,责任完全在在他自己。 2、但凡成功的人,都善于反思。参与了这项调查以后,把这个故事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想想,我们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吸取什么教训呢?(1、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2、及时改正自己的坏毛病、坏习惯。) 五、总结,作业 我们的调查小组工作进入下一个阶段。我们的新任务是:组内每个成员都担任故事宣讲员,把《扁鹊治病》这个故事讲给像蔡桓公这样的人听。接受新任务的同学起立,让我们用掌声迎接新的挑战。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扁鹊蔡桓公 不听劝告 医德高尚 固执己见 医术高明 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