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教学心得一、教学思路:《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篇寓言故事。本单元专题是“故事长廊”,安排的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扁鹊治病》是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以蔡桓公不听扁鹊建议,小病延误成大病,最后无药可医的悲惨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我的教学思路是:1、确定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想法,感受名医扁鹊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2、抓住教学重、难点:重点: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想法,感受名医扁鹊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难点: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3、课上,我精心设计了5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读一读、讲一讲、划一划、议一议,并提示:扁鹊几次见了蔡桓公?说了什么?结果怎样?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结合PPT,图文地进行交流学习,体会寓言故事的做人道理。二、教学方法和技巧:1、首先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认真做好PPT。教学时,我让概括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寓言。2、介绍扁鹊,出示图片
3、理解课文时,主要是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及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性格,领悟故事中的道理。比如,故事中出现的时间“过了十来天”,“十来天后”“又过了十几天”,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反复强调时间?”,学生答道:“是说蔡桓公的病每过十来天就会更加严重。”时,我适时引导这是为了突出病情的发展,由小病变成大病的过程,更是突出蔡桓公不听扁鹊意见的结果。在学生体会句子含义后,再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使学生读中有情,读中有话。2、巧妙设计板书设计:有一天:病在皮肤不相信过了几天:皮肉之间很不高兴过了十天:肠胃里非常不高兴过了十来后:深入骨髓病死了道理:防微杜渐,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三、教学反思:《扁鹊治病》一文主要人物有两个,扁鹊和蔡桓公,是通过扁鹊的医术高明理解防微杜渐,还是在蔡桓公的言行举止中明白讳疾忌医,成为难以抉择的问题。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蔡桓公认为扁鹊是个名医吗?他是怎么评价医生的?3、你认为名医要具备哪些条件?4、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扁鹊的医术高明?又从什么地方看出扁鹊医德高尚?5、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在讲读的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了寓言的道理。还启发学生去发现《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和《亡羊补牢》有点像。扁鹊治病里的蔡桓公不听扁鹊的劝告,结果病死了。《亡羊补牢》里的那个养羊的人也是不听别人的劝告,结果他的羊都被狼吃了。但本课教学遗憾的是,对人物的心理体会得还不够,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结合当时的背景,人物的身份加以引导。今后的教学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