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学射》设计理念:把握新旧认知的冲突,以比较激思维;注重文白语言的转换,以实践促习得。教学目标:1.认识“妻、虱”2个生字,会写“昌、妻、刺、绑”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理解“注视、聚精会神”等词语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复述故事。3.通过比较异同,品味有关词句,感受寓言夸张的表达特色,体会纪昌专心刻苦、有毅力等品质。4.理解寓意,明白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理解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看图片说故事题目(逐幅出示):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师:老师带来了几幅图,你看着图想起了那个故事,就大声说出来!(逐幅出示)你们发现了吗?这些都是———(寓言故事)师:小小的寓言故事中往往蕴含着一个大道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再学习一则寓言故事。2.揭题板书“纪昌学射”,指名试读。师:“纪”是个多音字,字典里有这样两种读音,意思分别是这样的,请确定读音。看师板书课题,(指导“昌”的书写)二、感知大意,设疑读文1.看题猜意。师:同学们,寓言的题目往往是故事内容的浓缩。你再读读题目,大概可以知道这个寓言讲什么?(纪昌学习射箭的故事)
2.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想想课文是怎样写纪昌学习射箭的?自读后词语检测:妻子梭子虱子眨一眨绑住百发百中(1)第一组:妻子梭子虱子你会读吗?指名读。a妻子读第三声时,表示妻子和儿子,读轻声时单单表示妻子夫人;在本文中应该读什么?(出示“妻”的篆书,小结:“十”代表发簪,“彐”代表手,这个字表示女子手拿发簪在盘头,盘起头发才能出嫁为人妻。)b图片理解“梭子”。c读准翘舌音“虱”。(2)第二组:眨一眨绑住百发百中读准“眨”第三声(3)齐读词语(4)学射、学射!学的不就是开弓射箭嘛!课文主要写纪昌练开弓放箭吗?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主要写什么?(5)交流:板书“练眼力”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纪昌“练眼力”的?自由读读二三自然段。三、比较学文,品读语句1.出示二三自然段,检查读,正音。写纪昌“练眼力”的这两个自然段,其实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今天也来练练大家的眼力,看谁找得快,找得多。(默读)师:可以边找边做批注。2.同桌先交流一下。3.指名交流(指名多生)4.指导(1)一比要求(指名一生读飞卫的话) 师傅的意思我明白,可能纪昌还不明白,你读课文时,能不能把意思强调出来? (指名1~2名读,齐读)
(随机变红:牢牢地盯住____不能眨一眨____!) 第二次提要求,谁能把飞卫的要求读得更清楚?(指名1生读,齐读) 是啊,“极小”和“很大”这是一组对比,他读出了两者的差距。 都是飞卫对纪昌的要求,但是──要求不同。请你用心读读飞卫的两次要求,感受到什么?(板书:要求严格)(2)二比悟勤奋。“练习过程”部分:纪昌听了飞卫的话后,回家是怎么练的呢?请同学们用“~~”画出描写纪昌下功夫练眼力的句子。出示: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a指名读、男女生读——句中哪些词引起了你的注意?b“注视”是怎么样地看?纪昌让自己注视什么练眼力?(穿梭着的梭子)同学们,这就是织布机。出示图片(织布机),织布机下面这么窄小根本没法躺,还得睁大眼睛牢牢盯住来回穿梭的梭子,身子一动不动的,你有什么感觉?(苦、累、眼花)古代女子几乎天天织布,而纪昌也几乎天天这样练习,而且一练就是两年,想象一下两年时间都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生:妻子看到他练的很辛苦,可能劝过他。 生:他可能练到很累的时候想到过放弃,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生:别人看他这样练习可能嘲笑过他 师:刚才我们通过展开想象猜测出两年之内纪昌可能遇到了各种情况,可一个坚定的信念使他坚持了下来。 A当别人劝阻他的时候,他能谨记师傅的要求,在妻子织布的时候,读---- B当纪昌面对别人嘲笑的时候,他还是能一遍又一遍地想着师傅的要求,在妻子织布的时候------C当纪昌身心俱疲的时候,他仍然能一遍又一遍地想着师傅的要求,在妻子织布的时候 ------
纪昌就是躺在这样的织布机下一练就是两年,此时,你有了什么样的新感受?((板书:刻苦、好学、努力、坚持不懈)c让我们用朗读把纪昌的这一份坚持与努力,这一颗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决心读出来。d出示第二次练眼力:哪个词给你感受最深?(聚精会神地盯,每天,理解,想说什么),让一生手拿笔聚精会神地盯着看,感觉如何?指导朗读,夏天,烈日炎炎,蚊虫叮咬,但纪昌他------学生接读;冬天北风呼啸,寒风刺骨,纪昌他------学生接读(3)三比说结果。师:纪昌凭着认真刻苦,一天天进步,结果如何呢?出示: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1)指名读,你知道他练得如何?哪个词语就是说本领高超的意思?(理解“相当到家”)板书:相当到家(你是怎么理解“到家”的?是回到家的意思吗?本领强,本领高,本领好都是指本领练得──(相当到家))(2)师:纪昌“练得相当到家了”到底达到什么程度了呢?(学生接读后面句子)这里用上了一个-----,来解释说明纪昌“练得相当到家了”的程度。那他是用了多久才练到小虱子在眼里就像车轮一样大?我们一起来看看原文吧。出示: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注释:十多天过去了,虱子慢慢地大了起来,练了三年,这只虱子竟有车轮那么大。稍大一点的东西,就像一座座小山那么大。) 你觉得他的眼力已经到了什么境界?(他的本领更加到家了)原文中还有更为传神的情节呢?想象一下,当纪昌将虱子看作车轮一样大时,用箭射之,结果如何呢?出示: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译文:纪昌用箭向那只虱子射去,一箭贯穿虱心,而那根发丝没有被射断。生再读原文“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这就是“纪昌贯虱”这一典故的由来。(4)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多么不可思议啊。从文中哪个词中也能体会到难以想象?(竟然)谁来读出你的难以置信。小结:是啊,针刺眼皮,眼睛不会眨一下,真是无法想象,把小虱子看成车轮一样大,多么夸张啊。这也正是寓言的语言魅力啊,谁能把这种夸张读出来?(4)四知结构a我们刚才发现了练眼力时要求、过程、结果的不同,看着板书,你又发现了两段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吗?这两段都是先写()再写()最后写()b指名学生根据要求、过程、结果来分层,校对。四、合作练习,尝试复述1.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比较阅读仔细地读了“练眼力”要求、过程、结果,感受了飞卫的严格、纪昌的认真刻苦与本领高超。(点板书)让我们按照这样的条理来回想这两次练眼力的经过。出示提纲。师:你看着提示把其中一次练眼力的过程说给同桌听。能说就说,不能说的说看着课文说。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自由说,同桌说,指名说。五、说写明意,运用积累1.说一说。师: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纪昌勤奋练习眼力达到要求之后,纪昌又练开弓放箭。最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学到这里,你是否明白了其中的联系?把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说一句话。(划“学射”、“练眼力”)。2.读一读。师:是的,练眼力是射箭的基础。这正是飞卫对纪昌所说的。出示: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齐读)解疑:原来练基本功如此重要,难怪课文把练眼力这一内容写得那么详细。
3.写一写。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任何本领都要自己肯下苦功夫,要有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先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才行啊!由这件事我们想到了其他的学习,你还有这样的例子吗?出示:要想学会,应该。4.拓展阅读《空中楼阁》师:“要想学会一样本领,应该下功夫练好基本功。这正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你们读懂了,有一个人还不懂。请你默读故事,替文中的木匠回答富翁,说一说道理。从前有个富翁,他看见另一个富翁有一座三层的楼房,楼又高又大,富丽堂皇,宽敞明亮,他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想到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他立刻唤来木匠,问道:“你能现在就照着那家的样子给我造一座漂亮的楼吗?”木匠信心十足地答应了。于是木匠便开始量地基,叠砖,造楼。富翁看见木匠叠砖,心生疑惑,就问木匠打算造什么。木匠回答道:“我打好地基,从一层楼盖到三层楼呀!”富翁生气地说:“我只要最上面的一层,你为什么盖下面这两层呢?”木匠笑着答道:“。”师:是啊。“无基不为楼,事无侥幸成。欲成大业绩,当把根本修。”(师读,生齐读)像这样的名言警句还有:“万丈高楼平地起、建筑之道贵基底、磨刀不误砍柴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请你选择欣赏的词句抄下来。希望这些无声的老师能常伴你的左右,伴你成功!作业:●《纪昌学射》选自《列子》一书,篇篇都闪烁着智慧和哲理,还有我们熟悉的“呆若木鸡、杞人忧天、朝三暮四、愚公移山”等故事也出自这本书,下去请大家找来读一读。●回家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纪昌学射练眼力要求:严格过程:(勤奋刻苦认真毅力注视聚精会神……)结果:相当到家了【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较成功地链接原文片段,链接生活情境,以“链接运用”策略加强言语实践促习得,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链接原文片段,仿说提升体验本课在描写纪昌两次练眼力的结果时所用的句式不同,其中一句为补充式介绍“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这一语言现象值得学生学习。阅读教学中的言语实践强调言意兼得,而不是简单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链接原文“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要求学生读读原文和注释,用上“相当到家了”来说说他的本领。这一教学环节,学生既阅读了原文,感受文言文的语言,又以原文为材料进行语言转换,提升阅读体验。这样的链接式教学,综合利用拓展材料,提高了阅读效率。二、链接寓言故事,强化寓意运用寓意的理解有三种层次。一是能找到文中相关语句,二是能用自己的话表述,三是能联系故事、生活情境。本课教学中,安排了两次寓意链接。一是链接生活说说“我要想学会,应该”,学生联系生活,表达生活感悟。但这时的表达还是相当具像的。二是拓展阅读寓言《空中楼阁》,并通过文中人物语言表达寓意。这一次表达,学生把自己的领悟化为劝说的话,对寓意已从领悟上升到运用的阶段,已深刻把握了本则寓言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