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理解“注视、聚精会神”等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复述故事。 3.品味有关词句,体会纪昌专心刻苦、有毅力等品质。 4.了解寓意,明白练好基本功及恒心、毅力、名师指点的重要性,能联系情景发表意见。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师:老师带来几幅图,你看着图,想起了哪个故事,就大声说出来。 看图片说故事题目(逐幅出示):亡羊补牢、叶公好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师:看来这些故事留给你们的印象很深,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和其他故事有什么不同吗? 生1:有讽刺意味 生2: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 生3:能学到很多东西 师:所以有人说:“寓言是魔袋子,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这节 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寓言故事《纪昌学射》,看看今天这个魔袋里装的是什么。 2.揭题板书“纪昌学射”,指名试读。 “昌”字写时下面的日写得要大一些。齐读课题 二、感知大意,设疑读文 1看题猜意。 师:寓言的题目往往是故事内容的浓缩。想想这个寓言会讲什么? 生:纪昌学习射箭的故事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生答) 既然是寓言,我们还要懂得它的寓意。这些疑问我们不仅能在文中找到答案,相信 你还能得到有益的启示。下面请同学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纪昌怎么学习射箭的? 生自由读文 自读后词语检测:妻子梭子虱子眨一眨开弓放箭 生做“开弓放箭”动作 课文主要在写纪昌练开弓放箭吗?写什么? 生交流 2读文明理 师:设疑:课题是“学射”,照理文章应该主要写开弓放箭,然而却用整整两大段写纪 昌练眼力,为什么呢?我们仔细学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找同学来读,其他同学想想,这两段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生1:说内容(语言较为繁琐,也许是为给足够的时间思考故未能理解) 生2:飞卫的要求纪昌学的过程最后写纪昌学的结果 师:虽然要求不同,过程不同,结果不同。但是都是相似的情节,用相同的结构来写的。 (1)明要求。 师:请同学找出飞卫教的要求是什么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 师:第一次的要求是什么? 师:总结为不能眨眼睛 第二次呢?文中有一组对比的词语:生找极小很大, 就是把小东西看大。 明白了师傅的意思谁再来读?指名读。 都是飞卫对纪昌的要求,但是──要求有所不同,目标在提高。 (2)悟勤奋,晓结果 师:纪昌听了飞卫的话怎么做的? a)生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出示: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再指一名读。 师:纪昌按严格要求进行练习。两次都是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你能理解到什么? 生1: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 生2:他虚心听从老师指导。并且 生3:他真正按着老师的要求去做,一点也不犹豫,一刻也不耽误。 师:创设情境: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出示梭子图。这是梭子图片。请同学拿笔试验一下:一人拿笔摇晃一人盯不眨眼,看谁能坚持住。指名到前面演练。谈感受。 生1:头晕 生2:眼花缭乱 生3:好像很多支笔在晃,看不清目标。 师:同学们说说看,他为什么注视梭子而不是别的? 生1:射鸟的时候鸟在动 生2:练习的难度加大 师:纪昌练眼力累吗? 作为纪昌的妻子,他看纪昌每天只注视着梭子不耕田种地梭子,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纪昌说。妻子可能对丈夫劝阻,可能很支持丈夫,她怎么说? 生1:学射箭练眼力那么辛苦,你就休息一下吧! 生2:你就别练箭了,该把眼睛累坏了! 生3:等你练好了箭射到猎物拿到集市上换钱。(全场笑声) 师相机回答:家里的事辛苦你了,不努力练习,我怎么能成为一名射箭能手呢? 大丈夫应该胸怀大志,干一番大事业,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射箭能手! 有你的关心,我就放心了。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不让你失望! 我一定会坚持下去,成为一名出色的射箭能手!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老师知道了-----创设情境引读,出示: 不管妻子怎么劝,纪昌都是---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妻子每天鼓励纪昌--------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妻子天天织布,纪昌天天---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B)师引读:2年以后,出示------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师:你怎么理解想到到家? 生1:练得很好了 生2:别人没法比 生3:本领练得好练得高练得强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及至。 师:好到什么程度? 生:针刺眼皮都不眨一下眼, 师:多让人感到惊奇呀,再指名读。 c)师:纪昌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练成了不眨眼,但是飞卫觉得还不够。听了飞卫师傅的第二次要求后,引读,出示: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师:出示图片,这是纪昌看虱子的画面。有资料记载这项要求他又练了三年。 看细线盯虱子枯燥无味,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谈何容易。这样坚持了三年,------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三个365天,一千多个日子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师:纪昌看虱子的本领也练得相当到家了,出示:——那只比芝麻还小的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师:虱子多大?比划比划。车轮呢?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更加让人惊奇呀!谁再读?读出惊奇。 生争先恐后地读,师指一名座位较偏的同学,他的朗读竟然让人发出唏嘘的赞叹! 师:从人们惊叹的声音中就知道你读出了把虱子看成车轮的惊奇。 3古文拓展。 师:看虱子是这样,那么看稍大一点的东西呢?原文中这样写道:(指读教师读) 出示: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注释:十多天过去了,虱子慢慢地大了起来,练了三年,这只虱子竟有车轮那么大。稍大一点的东西,就像一座座小山那么大。) 师:两年的时间练不眨眼,三年的时间看虱子,前后利用五年时间练习眼力,你看到了怎样的纪昌? 生1:不怕苦不怕累 生2:勤学苦练, 师: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纪昌? 生3:坚持不懈 师:有没有其他的词语可以表达的? 生6: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毅力可见一斑。 生7:有耐心的纪昌 师:所以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炉火纯青)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二三段,把你的理解融到你的朗读中,小组比赛读。 生入情入境地读文 师:老师从你们的读中听出了你们的理解。两组同学朗读水平旗鼓相当难分胜负。 谁能看着提示把第一次连眼力的要求,学的过程和结果复述出来?出示: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2年以后,------------------------------------。 回家后把第二次练眼力的要求过程结果复述给父母听。 三、说成就,谈收获 1.说一说。 师:勤奋练习眼力达到要求之后,飞卫又练开弓放箭。最后成了-----出示: ------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师:资料记载,后来纪昌用竹篾做弓,蚕丝当弦,绣花针是箭,看准虱子射过去,发现针穿透了虱子的身体,绑虱子的头发丝儿却一点儿没有断。这就是流传的“纪昌贯虱”的故事。可见其射箭本领之高强 学到这里,你是否明白了学射和练眼力的联系? 生1:只有下功夫练眼力,才能学会射箭。 生2: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 师:可见练眼力是学会射箭的第一步。 2.谈一谈。 师:是的,练眼力是射箭的基础。这正是飞卫对纪昌所说的。 出示: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齐读) 师:原来练基本功如此重要,所以课文把练眼力这一内容写得那么详细。 纪昌学射取得成功,除了有自己的汗水之外,还离不开谁? 生:飞卫 师:百步穿杨的故事讲的就是飞卫,它不仅自己是射箭能手,还把纪昌也教成了射箭能手。他高明在哪? 生:疑惑状,似乎未理解“高明”一词. 师谈话引出(严格,知道要先练眼力,每次要求不一样。) 师:看来好老师的指导会事半功倍有助于成功。 3.悟一悟 师:课文到这里就结束了,这节课你从寓言《纪昌学射》这只魔袋里取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略 师:纪昌、飞卫,他们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距今两千多年。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的“纪昌”、“飞卫”。(依次出示:刘翔与孙海平图片;邰丽华与张继刚图片;陈中和与女排图片。) 四积累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带来了无声的好老师,出示: 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成功来自于恒心、毅力,来自于扎实的基本功。 万丈高楼平地起,磨刀不误砍柴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让这三位好老师常伴你左右吧.因为他会引导你走向成功之路!请同学课下搜集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同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