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延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并默写。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2.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重点: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难点: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有关词的资料、诗人生平及其他作品课时:
3课时第二课时目标:1.理解《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古诗。一、导入揭题1.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复苏,是播种的季节,只有勤劳才能有所收获。九百多年前的南宋时期,有这么一个小村庄,人们辛勤耕耘,家庭和美,另途径此地的诗人范成大赞扬不已,于是有感而发,即兴创作了类似的60首有关农村生活的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期中的一首——《四时田园杂兴》。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即兴作品)。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这首诗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桑阴推断出是初夏时节)初步了解后齐读古诗。3.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在学习中要先了解大概意思。同桌交流,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质疑交流。三、深入品析,体味情感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再读古诗,展开想象,在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品析1、2句。人们都在干什么?除了这些还要做些什么?作者看到这幅场景会对他们说什么呢?心里有什么感受?有感情朗读诗句,体会乡村儿女的勤劳。3.品析3、4句。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吗?随机采访学生,体会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有什么想说的?(以小见大,衬托乡村儿女的勤劳)4.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辛劳但很快乐,孩子不懂耕织却爱农活,也快乐,这样和谐闲适的场面感动诗人,让他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的人,和美好的田园生活,带着这份感情再读古诗,并试背。四、拓展延伸1.再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比较两首诗,小组交流找找异同。2.一首写人,一首写景,但无论是写人或写景在作者眼中都是充满时生机的。齐读古诗。五、小结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来许多诗人就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诗人所创作的田园诗。板书:23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昼:耘田夜:绩麻儿女:各当家童孙:学种瓜朴实、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