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首田园诗,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绘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的热闹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教学目标: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激情导入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2、介绍作者⑴ 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 ⑵ 介绍作者:播放视频资料“范成大的简介”。3、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⑴ 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⑵ 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⑶ 听范读⑷ 个人自由朗读。⑸ 指名试读,评议。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童孙────学种瓜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⑴ 昼:白天。⑵ 耘:除草。⑶ 耘田:在田里除草。⑷ 绩麻:把麻搓成线。⑸ 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⑹ 未解:不懂。⑺ 供:参加。⑻ 耕织:耕田织布。⑼ 傍:靠近。⑽ 桑阴:桑树下。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5、质疑: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⑴ 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⑵ 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⑶ 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天真、勤劳、好学、可爱、爱劳动)。品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这两句诗。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1、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2、指名读。3、老师配乐吟读。4、学生入情入境的齐读,朗读中自然成颂。六、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