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古诗两首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ID:892719

大小:2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理解作业3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景象。4.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哲理意趣,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并能当堂成诵。  2.了解诗人游园所见所感,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妙并学习古人做诗的反复推敲。  3.揣摩诗句所蕴含的情感,感悟诗歌包含的哲理与启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妙,感悟诗歌包蕴的哲理与启示。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占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第一首《游园不值》。2、复习古诗学法     我们以前学习古诗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① 知诗人,解诗题。   ② 抓字眼,晓诗意。   ③ 入诗境,悟诗情。3、同学们通过课前的搜集资料,现在大家交流后,进行简单的整合。然后进行汇报第一部分的内容。(知诗人,解诗题)(学生回答的内容略;师生互二.初读指导1.自读古诗,要求渎准字音。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诗,相机正音。屐(jī)齿(chāi)柴(chāi)扉(fēi)(2)指名画出停顿。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部分放到前面三、复习学占诗的方法还记得我们学占诗的"四步法"吗?第一步:释诗题;第二步:知诗人;第三步:明诗意;第四步:悟诗情,四、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课堂交流。1.释诗题:值,遇到的意思。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2.知诗人:学生介绍宋代诗人叶绍翁3.明诗意:(1)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爱惜。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柴门。屐齿.鞋印,脚印。屐,木头鞋。(2)朗读诗句。⑶指名试说诗意: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上,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春色满园是关也关不住的,一枝红杏悄悄地探出墙来。4.悟诗情:(1)作者喜爱春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说说当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想象,交流。说说当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想象,交流。作者看到那枝红杏后,心情如何?想到什么?(2)创设情境(看图画,听音乐)现在,你就是叶绍翁,你来到友人家敲门,门久久不开,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你来朗诵这自诗,让别人来体会这种情感。指名朗诵,体会情感:有感情地背诵涛句。指名表演背诵。(3)再次试说诗意。现在,你已想象出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到了诗人的感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所感受到的内容。5.体会写法。作者如果不写那枝出墙的红杏,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你认为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诗人正是采用了以少胜多的写法,使后两句充满哲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五.配乐齐诵全诗作业设计:练习册中的部分题目 板书设计:游园不值游园→未遇主人→扫兴(叙事)(心情)红杏→伸出墙外→高兴(写景)(抒情)教学反思为什么“一枝红杏”就能想到“满园春色”呢?当我反复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时,忽然脑海中闪现了多年前读过的一则故事。“有个考官出题‘踏花归来马蹄香’,考画家。很多画家画了一地的花瓣,而一位高明的画家,却只画了几瓣,他在马蹄的周围,画了几只翩翩飞舞的蝴蝶。”有时,越少的事物反而越能引发人们的想象。那不是跟古诗中的红杏有异曲同工之处。至于“留白艺术”在这里揭示是否恰当,自己也不得而知。意外的是,班上竟然有两个学生听过这个故事。看来是我太低估他们了。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解诗题   1.看图说话。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    2.看图背诵。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诗?请你背诵给大家听。(学生背诵《小池》)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杨万里)   3.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4.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5.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测学生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学生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引导理解“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请你说说这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6.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明白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指导根据意思停顿,读好诗题)   二、看图初读知大意   1.故事入诗。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读后交流,把生字“篱、疏、未”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指名读,齐读。)   2.了解景物。自由读,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交流。(预测学生能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花”“儿童”“蝴蝶”;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指的就是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联系《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3.再读诗句,读通顺。 三、难点理解明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的篱落   ()的小径    ()的儿童   ()的蝴蝶   ()的菜花   ()的树   2.读诗句,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说一说。(交流: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指导联系“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   “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在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也有“无”指“没有”的意思?(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惜细流、乡音无改鬓毛衰。)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四、吟吟诵诵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交流说诗句的大意,不求统一: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叶子还没成阴。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预测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色彩明艳,景色美丽;儿童天真,蝴蝶活泼,生机盎然;径深人少,田园清幽。)   3.配乐读诗。(播放古筝曲)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背诵)诗  情  喜爱篱落、一径、枝头 (静)画   追入儿童黄蝶菜花   (动) 意 色:黄(绿)(黄)教学反思读得“自然”。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习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质量。悟得“自然”。联系旧知讲求自然,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想起学过的诗句,在自然而然中享受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图文结合讲求自然,在需要帮助时引导学生看看图,在部分学生关注时一起分享“成果”来看看图学一学。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